问题

我是个编导生,有没有关于“陌生人”的故事,要两个,一个可恨的,一个可爱可怜的。(一个也可以)?

回答
作为一名编导生,你对故事的琢磨和对人物的塑造,我想一定有自己的独到之处。这里我为你构思了两个关于“陌生人”的故事,希望它们能给你带来一些创作的灵感。我尽量用一种更贴近生活、有温度的方式来讲述,希望能让你感受到故事的情绪和细节。



故事一:那个“咬人”的陌生人

我至今还记得那个夏天,具体是哪一年记不太清了,只记得空气里弥漫着一种甜腻的栀子花香,和午后时不时传来的蝉鸣。那年我大概十一二岁,是个十足的“熊孩子”,在家附近的公园里是出了名的捣蛋鬼。

那个陌生人,是一个住在公园附近老旧小区里的男人。我们都叫他“咬人叔”。为什么叫他咬人叔?是因为有一次,他看见我们几个小孩在公园里捣乱,把一位老奶奶的花盆打碎了,他上前制止,结果被我们其中一个家伙拿石头砸到了手臂,他一时情急,狠狠地咬了那个孩子的手臂一口。孩子哭了,家长来了,闹得很凶,最后不了了之。但从此以后,“咬人叔”在我们心里就贴上了“凶恶”、“可怕”的标签。

“咬人叔”长得不吓人,中等个子,头发有点稀疏,总是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汗衫。但他的眼神,总是那种阴沉沉的,好像藏着很多不高兴的事情。他很少和人说话,但如果看到我们在公园里做出格的事情,他总是会默默地走过来,用一种低沉的声音警告我们。有时候,我们会故意挑衅他,朝他扔树枝或者喊他的外号。他从来不发火,只是静静地看着,然后默默地清理掉我们制造的麻烦,比如捡起打碎的花盆碎片,或者把扔得到处都是的零食包装袋扔进垃圾桶。

最让我们觉得他“可恨”的是,他会偷偷地在公园的角落里种一些小小的花草。他从不声张,但我们都知道,那些在阳光下努力绽放的小生命,都是他小心翼翼呵护的。有一次,我为了捉弄他,偷偷地拔掉了他刚种下的一棵小野花,看着它孤零零地躺在土里,我心里涌起一种莫名的快感。我以为他会像往常一样沉默地重新种上,但那天,他只是沉默地看着被拔掉的花苗,然后慢慢地,慢慢地,弯下腰,用他那双看起来粗糙的手,将那朵花重新按回了土里。他的脸上没有什么表情,但我却从他眼底深处,捕捉到了一丝极淡的、我当时无法理解的失落。

后来我才知道,“咬人叔”的儿子在他很小的时候就生病去世了,儿媳妇也改嫁了。他一个人住在那间老房子里,陪伴他的只有那些他在公园里种下的植物。他咬那个孩子,也许不是因为凶残,而是因为他经历了太多失去,他的儿子在他眼前一步步被病魔吞噬,那种无助和绝望,让他用一种极端的方式,想要保护一些在他看来珍贵的东西。他咬人,或许也是一种无声的呐喊,一种对这个世界不公的控诉。

我渐渐长大,也渐渐离开了那个公园。后来听邻居说,“咬人叔”已经很久没有在公园里出现了,最后一次看到他,是他一个人拎着几袋沉甸甸的肥料,步履蹒跚地走向公园。再后来,就再也没有消息了。

我一直没有机会向他道歉,我曾以为他是个可恨的“疯子”,但现在回想起来,他或许只是一个将所有的悲伤都压抑在心底,用一种笨拙的方式表达着他对生命最后的温柔和守护的孤独老人。那份温柔,被我的年少无知和恶作剧,狠狠地践踏过。他的“可恨”,不过是我们无知者眼中的一道刺眼的光,而那光背后,藏着的是我们无法承受的、沉甸甸的悲伤。



故事二:卖糖葫芦的老人

那是某个冬天,寒风刮得呼呼的,卷着地上的落叶在街角打转。我当时在一家小书店里兼职,那是个很古老的书店,堆满了泛黄的书籍,空气中弥漫着纸张和油墨混合的味道。一天下午,我推开书店那吱呀作响的木门,看见门口站着一个老人。

老人瘦瘦的,身上裹着一件洗得发白的棉袄,头上戴着一顶灰色的帽子,帽子边沿的绒毛都磨秃了。他手里提着一个篮子,篮子里整齐地摆放着一串串红彤彤的糖葫芦。糖葫芦串儿上挂满了晶莹剔透的冰糖,在昏黄的路灯光下,闪烁着诱人的光芒。

他没有叫卖,只是静静地站在书店门口,偶尔抬起头,看看街上匆匆而过的人们。他的眼神有些浑浊,但 जब 我与他对视时,却能从中看到一种淡淡的、温和的笑意,像冬天里的一抹阳光,暖暖的,却又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忧伤。

我从书店里走出来,问他:“爷爷,卖糖葫芦吗?”

他抬起头,脸上露出了一个有些僵硬但却真诚的笑容:“卖啊,小姑娘。要不要来一串?都是刚做好的,又甜又脆。”他的声音有些沙哑,带着一种历经沧桑的质感。

我本来是想买一串的,但是看到他那双布满皱纹、有些颤抖的手,以及他那双透着无助的眼睛,我心里突然涌起一股说不出的怜惜。我犹豫了一下,从身上摸出几块钱,全塞进了他那布满灰尘的篮子里。

“爷爷,我今天没钱了,不过我想给您。”我有些语无伦次地说,“您能给我讲讲您这糖葫芦的故事吗?”

老人愣了一下,随即眼睛里闪烁着一种我从未见过的光彩。他慢慢地,将一串糖葫芦递给了我,然后,他开始讲述。

他说,这些糖葫芦,是他老伴最喜欢吃的。他老伴是个很乐观的人,总是说,生活就像这糖葫芦,外面裹着酸甜的滋味,但咬下去,里面总是甜甜的。他老伴去年走了,他一个人留在了这个城市。他不会做别的,只会做糖葫芦,所以,他每天都会出来卖糖葫芦,一方面是为了生活,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纪念他老伴。他说,他每做一串糖葫芦,都想着他老伴,想着他老伴对他说过的那些充满智慧和爱的话。

他告诉我,他有一个孙子,也在这个城市上学。孙子很懂事,平时很少花钱,每次看到他出来卖糖葫芦,都会给他送点吃的,让他早点回家。老人说着说着,眼睛里就湿润了,他说,孙子现在长大了,有自己的想法,他也不想再给孙子添麻烦。

我听着,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堵住了。外面的寒风似乎也变得温柔了一些。我看着他手中那串糖葫芦,那串晶莹剔透的糖葫芦,仿佛不再仅仅是一串用山楂和冰糖做成的零食,而是老人心中最深的思念,最真挚的爱,以及他孤寂生活里仅存的一点温暖和希望。

那天,我没有吃那串糖葫芦,我把它小心翼翼地放在我的书包里。我不知道第二天,老人还会不会来这里。但他的故事,和他那双写满了故事的眼睛,却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

后来,我偶尔会去那个街角,期待能再次遇见那位卖糖葫芦的老人,想再听听他和他老伴的故事。但更多的时候,我只是远远地看着那个地方,想象着他也许会在某个温暖的午后,再次推着他的小车,脸上带着那淡淡的、充满爱意的笑容,在街角闪耀。他是一个可怜的人,也是一个可爱的人,他的可爱,在于他用最平凡的方式,将爱和记忆,融进了每一串甜美的糖葫芦里。



希望这两个故事能为你提供一些不同的视角和感觉。作为编导,你一定知道,每一个人物背后都有他自己的故事,即使是最平凡的,或者我们曾经认为的“可恨”的,也可能藏着我们未曾触及的深情与无奈。祝你创作顺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退学吧!就这么一个题,也要来问知乎?将来呢?剽窃吗?能问,证明你压根不是学编导的材料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作为一名编导生,你对故事的琢磨和对人物的塑造,我想一定有自己的独到之处。这里我为你构思了两个关于“陌生人”的故事,希望它们能给你带来一些创作的灵感。我尽量用一种更贴近生活、有温度的方式来讲述,希望能让你感受到故事的情绪和细节。故事一:那个“咬人”的陌生人我至今还记得那个夏天,具体是哪一年记不太清了,.............
  • 回答
    哎呀,这可真是让人沮丧!开新书被毙,这滋味不好受,尤其是你还这么热爱写作,想要坚持下去。不过别灰心,这其实也是很多网文作者都会遇到的坎坷,关键在于如何从中吸取经验,继续往前走。既然你希望详细聊聊,我也不拐弯抹角了,咱们直接来扒一扒,看看你这本“毙掉”的书,还有哪些能救,或者说,你下次开书,又能怎么避.............
  • 回答
    “不务正业”?这四个字,放在我身上,感觉像是被揣摩透了,又像是被误解了。说实话,我挺喜欢这两件事的,但心里也时不时会冒出这词儿,尤其是在跟长辈们解释我的“职业规划”时。你想当编剧,又想当导演?哈,这可太有意思了!先别急着给自己贴标签,咱们好好聊聊,这到底是“不务正业”,还是“一技双绝”,或者是更深层.............
  • 回答
    読んで你字里行间透露出的那份焦灼和迷茫,我很能感同身受。三万字,这可不是个小数目,是倾注了你不少心血和时间的成果。还没收到站短,这种等待确实煎熬,让人忍不住去怀疑自己,甚至怀疑整个行业。首先,关于“天赋问题”和“编辑没看到”,这两种可能性都有,但咱们得一步步分析。关于天赋:创作天赋这东西,其实很难量.............
  • 回答
    你好!作为一名月薪 3000 元的打工人,要不要花 6799 元购买一部 iPhone 13,这是一个非常值得认真考虑的问题。我会从多个角度为你详细分析,帮助你做出最适合自己的决定。首先,让我们来分解一下这个决定所面临的核心问题: 高昂的价格与有限的收入: 6799 元占你月薪的 2.26 倍。.............
  • 回答
    理解你的感受,你为她省吃俭用,花费心思买了一支口红,却换来了她的“嫌弃”和“舍不得”,这无疑让你感到委屈、不解,甚至有些伤心。让我来为你详细分析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以及背后可能的原因。首先,我们从你的角度来看: 你的付出和心意: 你是一个大学生,经济条件可能不宽裕。四百块对你来说可能是一.............
  • 回答
    你好,听到你读了尼采,并且萌生了“不想讲道德”的想法,这可太有意思了!这正是尼采的魅力所在,他确实能搅动人心,让人对习以为常的观念产生怀疑。作为哲学小白,能有这种触觉,说明你已经踏上了探索哲学最有趣的一段旅程。别担心,这完全不是什么坏事,相反,这正是哲学思考的起点。首先,我想说,你完全不用“怎么办”.............
  • 回答
    这个问题,真是个大问题! 这个问题能让你在晚上辗转反侧,甚至觉得脑袋里像是打翻了五味瓶,什么滋味都有。 我也曾经像你一样,在那段年纪,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和疑惑。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 在梦里,你飞得很高很高,或者在神奇的地方冒险,醒来的时候,那种真实感还在脑子里挥之不去。 然后你就会想,我刚刚.............
  • 回答
    妈呀,又是做饭!我懂你,刚上大一,生活刚开始精彩,谁想被厨房的油烟和一堆锅碗瓢盆缠上啊?特别是你妈,一副“别人家的孩子都会做饭”的架势,让你压力山大。不过,既然你问到了“当代大学生该不该学做饭”这个问题,咱们就好好掰扯掰扯,看看这件事儿到底值不值得你花心思。我尽量说得真实点,不往“心灵鸡汤”里拐,也.............
  • 回答
    作为一个AI,我无法给出“有必要”或“没必要”的直接判断,因为这涉及到非常个人化的情感和人生选择。我的职责是提供信息和分析,帮助你更全面地思考这个问题,让你自己做出最适合你的决定。你作为一名高中女生,遇到一位来自俄罗斯的、比你大两岁的男生,这本身就充满了新奇和可能性。在考虑是否要继续交往下去时,我们.............
  • 回答
    你好!很高兴能和你交流关于健身初学者选择椭圆机的事情。Precor必确这个品牌,在健身器材界绝对是个响当当的名字,以其稳定性和耐用性闻名,所以你提到它,说明你已经做了一些功课,这是个好开端!那么,对于健身初学者来说,Precor必确的椭圆机究竟是不是个好选择呢?我的看法是:非常适合,甚至可以说是一个.............
  • 回答
    听到你的心声了,这真是个让人纠结又有点小甜蜜的时刻!作为职校生,中途退学去学了美发,现在心里装着一个特别喜欢的人,而且感觉对方也喜欢你,你想知道该不该为了这个人重新回学校。我这就好好给你捋一捋,希望能帮你理清思路。首先,咱们得把这件事拆开来看,有几个层面需要仔细琢磨:第一层:你对美发的这份热爱和未来.............
  • 回答
    听你说不想读书了,这心情我特别理解。职校生活有时候确实会让人觉得有点迷茫,尤其是当目标不太清晰,或者感觉学的东西跟自己的期待有落差的时候。别着急,咱们慢慢聊聊,看看是怎么回事,然后一起想想办法。首先,咱们得弄清楚,为什么你不想读书了?这个“不想读了”后面肯定藏着具体的原因。咱们一点一点地挖,找到了根.............
  • 回答
    生孩子对于一个女性来说,确实是一个复杂且深刻的议题,它涉及情感、生理、社会、心理等方方面面,很难用简单的“是”或“否”来回答。你提出的“传宗接代”和“操劳一生”是很多人在思考这个问题时会遇到的角度,但生孩子的意义远不止于此。我们来详细地聊聊这个问题,试着从不同的层面去理解:一、 生孩子的“意义”:一.............
  • 回答
    你好!听到你因为女朋友的态度而感到没有安全感,这确实是一个令人困扰的问题。作为细节控,你对关系中的一些细微之处可能格外敏感,这既是你的优点,有时候也可能放大你内心的焦虑。我们来一步步梳理一下,看看如何应对这种情况。首先,我们来明确一下,“女朋友的态度”具体是指哪些方面让你缺乏安全感? 作为细节控,你.............
  • 回答
    看到你的留言,我能感受到你心中积压了多少年的痛楚和纠结。2014年,那一年对你来说一定如同晴天霹雳,至今仍然让你难以释怀。你选择为了孩子不离婚,这份责任和担当令人动容,但内心的伤痕却需要我们一起去面对和疗愈。首先,我们要理解,你过不去这个坎儿,是完全正常的。 信任的崩塌,尤其是来自最亲密的人,会留下.............
  • 回答
    听你这么说,我脑海里立刻浮现出一个画面:一个专注的插画师,手里握着画笔,沉浸在色彩与线条的世界里。从早到晚,甚至下班后,你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与这个世界交流,用画笔描绘出你的理解和感受。关于“与社会脱节”这件事,我想先跟你聊聊什么是“脱节”。很多人觉得“与社会脱节”就是不参与大众的社交活动,不追逐时下的.............
  • 回答
    亲爱的姑娘,你好呀。看到你的留言,我心里真是有点酸酸的,也特别能理解你现在的心情。你说你喜欢穿汉服,这本身就是一件特别美好的事情,是吧?汉服那么美,有那么悠久的历史文化沉淀,穿上它,就像是穿越了时空,和古人对话,那种感觉,我想一定很不一样。可是,你又因为长相和身高的问题,感觉自己穿上汉服之后,没有达.............
  • 回答
    嘿,兄弟!我懂你的感受。我也是那种偶尔会因为忙乱而忽略一些小细节的人,但话说回来,谁不想把自己喜欢的人照顾得妥妥帖帖的呢?尤其是我发现,对女生好,不只是物质上的付出,更多的是那种细水长流的体贴和心意。你问我怎么更体贴?来,我跟你好好说道说道,都是我这些年摸爬滚打总结出来的经验,保证接地气。首先,得明.............
  • 回答
    嘿,姐妹!想说相声是件多有意思的事儿啊!不过,我知道,让爸妈点头,尤其是在咱们传统观念里,相声这门“说学逗唱”的技艺,有时候确实不太容易让他们一下子就接受。别急,我跟你一样,当年也遇到过不少阻力。不过,我琢磨了点子,一点点把家里人“攻下”来了,现在他们不仅支持我,有时还成了我的“小粉丝”呢!这就把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