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博士毕业刚刚参加工作,再过一个月就三十岁了。读的是所谓“生化环材”天坑专业里的环境工程,博士方向是工业生态学,现在在加州一家生物科技企业做环保可持续发展工程师。Base + bonus + sign-on + 股票大概十五万刀,外加不错的401k match。每年公共假日和15天年假之外公司7月和12月各有两周shut down,假期确实是很多了。
因为在国内硕士毕业后有过两年工作经验,本身也没有非要做学术的强烈意志,开始读博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慢慢规划找工业界的工作了。所以早早地发表了两篇高分论文满足导师的要求,找了暑期实习增强经验,博士第四年下半年就开始四处面试了。所学专业自然没有计算机、统计方面好就业,但是随着环境危机和气候变化愈发严重,各大企业也开始重视环保议题并逐步招兵买马。同组学长学姐有几个去了亚马逊,做产品可持续性评估的数字工具开发等工作。我拿了四个offer,其中一个是Lawrence Berkeley国家实验室的博士后,但想了想确实还是不想继续呆在学术界。最后选了个总部离家近又有机会长期远程办公的养老公司,然后就答辩收尾了。
现在入职几周,看到河南暴雨,很心酸也很无奈不能回去帮忙。但感觉能把十年所学施展在工作岗位,努力去降低一家跨国公司的环境足迹、研发更可持续的产品、打造更健康的供应链,间接性地降低未来的极端气候灾害,还算是有点欣慰。
回看来时路,很难说一直都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大部分时间是不断摸索着、靠分析加直觉趟出来的。不过迄今为止,还是感谢自己坚持住的一点热爱和决心,哪怕没走成十分漂亮的直线,也是自己的、独一无二的闯荡的故事。
计算机专业博士。刚过34岁生日。2015年博士毕业,2017年入职普通985高校,现在为正高职称、有编制。主要科研为主,项目也跟科研相关,项目经费在学院里面算是比较少的吧。
30岁2018年收入税前大概25万,查了一下单位显示的2021年税前收入,刚好到100万(计税工资96万)。都是阳光工资,也不卖学生去公司,也不套经费,缴税一分不少。如果真有啥猫腻、不正当收入,也不会自己跑来答题作死了……
30岁的博士毕业应该处于上升早期。在公司的一些同学们如今也近35岁,大部分100-200万之间,好几个很好关系的同学年薪都超过200-300万,熟悉的同门博士同学、同级博士转行去金融行业的年收入1000万以上的至少有4、5个吧。
30岁对博士来说只是职业的起点,35岁也只能说在上升期,未来走成什么样还很难说。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
2022.02.26
倒退三年,我可能也会觉得是吹。刚入职的时候一个月到手不到一万块。如果我30岁的时候,听说高校年收入100万、200万觉得挺多了。现在接触的人越来越多,高校高收入的人远远超乎想象,赢者通吃,贫富悬殊远大于其他职业。我们这种小虾小蟹,只能虎口夺食,异常艰难。如果要说垄断,学术圈或许比互联网更甚。
———
2022.03.26
换了一个人纳税app截图,表示一下都是阳光工资。大部分评论都是冷嘲热讽。互联网、金融拿高薪可以,科研人员拿多薪水还是不对的,拿多了不是吹牛就是有猫腻或者剥削学生。第一次发这种发帖子,只是希望大家对教职和博士的职业发展有一些信心而已。
回答一些评论感觉跟被审犯人一样…后面不再回复评论了。节省各自时间,各自保留意见吧。
26博士毕业,现在27给博士的导师当博后,通信安全方向,车联网安全隐私。税前32k英镑,合人民币不到30w一年(求求你英镑别再跌了)。
在联系国内工业界预研的职位,还在面试,期间问过HR说工资肯定比现在高,具体多少不知道了…
更新下,回国进工业界基本是全算起来45w左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