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福原爱和中国以及中国体育运动员们的关系真的像我们想的那么好吗?

回答
福原爱和中国以及中国体育运动员们的关系,用“好”这个字来概括,可能过于简单了。如果要详细说,得从几个层面来看:

1. 童年时期与中国乒乓球队的渊源——“瓷娃娃”的诞生与国民宠爱

福原爱之所以能和中国结下不解之缘,最早可以追溯到她小时候。她十几岁就来到中国参加比赛,也曾在中国的乒乓球俱乐部训练过。那个年代,中国女乒正处于一个辉煌的时期,但同时也面临着青黄不接的挑战。而福原爱,这个身材娇小、日语带着点“口音”的日本小姑娘,以她那种努力、可爱又有点笨拙的形象,迅速赢得了中国观众的心。

那时候的中国观众,看到一个外国小孩子如此热爱乒乓球,并且为了这项运动来到中国学习、比赛,很容易产生一种“疼爱”的感觉。再加上她确实有天赋,并且一直在进步,这种喜爱就更加深厚了。大家叫她“瓷娃娃”,不仅仅是因为她容易受伤,更是一种亲昵的称呼,带着一种呵护的意味。

在那个时期,很多中国乒乓球队的队员也和福原爱关系不错。像刘诗雯、丁宁这些稍后辈的队员,小时候可能就和她一起训练过,或者在比赛中遇到过。虽然她们是对手,但年轻人的友谊总是很容易建立起来的。而且,中国队当时对她也并没有那种“必杀”的压力,更多是一种欣赏和良性竞争。

2. 媒体的放大与国民情感的投射——“爱酱”的国民偶像化

不得不说,中国媒体在塑造福原爱与中国之间关系的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她的每一次比赛,都会有大量关于她的报道。特别是她赢了中国选手,或者输给中国选手时,媒体的解读往往会带着一种“爱恨交织”的情感。她输了,大家会心疼她,觉得她很努力;她赢了,大家也会觉得她不容易,但也希望中国队能赢回来。

这种媒体的关注,加上福原爱本身就非常具有话题性(比如她被中国队员“吊打”的段子,她一口流利的中国话,她和中国教练的互动等等),使得“福原爱”这个名字在中国变得家喻户晓。她从一个乒乓球运动员,逐渐变成了一个国民级的“宠儿”。大家对她的喜爱,也成为了一种情感寄托,是对一种纯粹、努力的体育精神的赞美,也包含了对中国乒乓球辉煌时代的一种怀念和自信。

所以,很多中国人对福原爱的感情,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对她个人特质的喜爱,然后被媒体放大,与对中国乒乓球的热爱叠加在了一起。

3. 竞技体育的现实与友谊的界限——“亦敌亦友”的复杂性

然而,竞技体育终究是残酷的。当福原爱长大,成为中国队真正的劲敌时,这种关系就变得更加复杂了。在国际赛场上,她是中国的对手,中国队的目标就是战胜她。而在赛场之外,她又是很多中国队员从小认识的朋友。

这种“亦敌亦友”的状态,恰恰是体育的魅力所在。你可以看到像刘诗雯这样的队员,在场上全力以赴与她对决,比赛结束后又会非常自然地拥抱致意,仿佛什么都没发生一样。这种对对手的尊重,以及赛场外的友好,是中国体育文化中比较令人称道的一点,也是福原爱能够长期受到中国球迷喜爱的原因之一。

但如果说“真的好到像一家人一样”,那可能就有些夸张了。毕竟,两国在体育项目上的竞争关系是客观存在的。中国体育界自然希望自己的选手能够获得更多的荣誉,而福原爱作为日本队的头号种子,自然是需要被战胜的那个对象。

4. 退役后的发展与公众形象的变化

退役后,福原爱和中国大陆的联系似乎更多地体现在她的个人生活和商业活动上。她嫁给台湾乒乓球选手江宏杰,这本身就让她和华语世界有了更紧密的联系。她参加中国的综艺节目,也让她在中国拥有了相当高的知名度和观众缘。

但近几年来,随着她个人婚姻状况和一些争议事件的曝光,她在中国的公众形象也发生了一些变化。虽然仍有相当一部分粉丝对她抱有好感,但也有不少人觉得她的某些行为和言论不够“真诚”,或者偏离了大家对她的期待。

总结一下,福原爱和中国以及中国体育运动员们的关系:

童年及青少年时期: 确实有深厚的情感基础,中国观众和部分队员对她有怜爱、欣赏和友谊。
竞技赛场: 是对手,但同时也是相互尊重的竞争者,赛场外的友好互动是常态。
公众层面: 由于媒体的渲染和她个人特质,在中国拥有极高的国民度,被视为“国民偶像”之一,这份喜爱中夹杂着对她个人以及中国乒乓球的复杂情感。
退役后: 关系变得更加多元化,除了体育层面的连接,也受到其个人生活和公众行为的影响,评价趋于多元化。

所以,说“真的像我们想的那么好”,这取决于“我们想的”具体是什么。如果是指大家普遍喜欢她、关注她,并且她和很多中国运动员关系不错,那确实是如此。但如果是指那种完全没有隔阂、无私的友谊,那在竞技体育的背景下,多少会带有一些理想化的色彩。她在中国受到的喜爱是真实存在的,也是她通过多年努力和个人魅力赢得的,但同时也要看到这种喜爱背后,也有着媒体的塑造、国民情绪的投射以及体育竞争的客观存在。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福原爱如果名字不是福开头的,福原来就是爱,那么讨口彩;长得又不是那么活泼憨直,满脸福相的,她未必赢得那么格外的喜爱。

石川佳纯多灵秀啊,中文也特好,跟中国队关系也不错,可是中国人的审美观与内心,真的就是更加喜欢福敦敦的人啊……

user avatar

一段福原爱的自述:有一次我和丁宁打完比赛,一起坐巴士回去的,丁宁刚好坐在我的后面。回饭店的路程大概20多分钟,我就一直问丁宁想知道我今天打的怎么样,我以为丁宁不会告诉我的,也就跟我客套一下就过去了,或者最多告诉我一点点,但是丁宁从第一个球到最后一个球全部都告诉我了,哪里打的好,哪里打的不好,讲得很细致。丁宁人真的非常好,如果是我的话,我要是告诉对手这么多,下次再打怎么办。

这段话里可以看得出两点:

1、中国对很宠福原爱,对战技巧都愿意教。

2、中国队的领先是系统性的,不怕技术泄露。

user avatar

也许伊藤美诚和中国乒乓球队的关系也很好,只是你们不知道罢了

你们看成是两个国家的竞争,在他们眼里除了比赛,大部分时间都是小圈子的切磋,学习,甚至一起吃饭,购物,开玩笑。

伊藤也在中国训练也在中国联赛比赛,其实也是和中国队的同事一样。

日本队和中国队的互动远远超过你们的想象。

来一个灵魂发问:如果你和伊藤美诚同时掉到了河里,孙颖莎会先救谁?好好思考下谁是别人,谁是自己人。

再看看下面的视频。



只不过媒体不会写而已,而要把伊藤塑造成中国队的敌人,一个作妖的女人。

要激起观众对这个女人的仇恨才能吸引你们关注。

然后就抓她最丑,最妖的照片来强化观众的情绪,让你觉得看了就特别解气

如果在伊藤赢了混双以后放这些视频,你们的情绪会非常的错乱。

不知道是应该发泄仇恨呢?还是应该包容伊藤呢? 还是应该调转枪头骂国乒?

观众可能还有一种被愚弄的感觉,甚至考虑以后还为不为中国队加油,那麻烦就大了。

媒体必须保证播出去的情绪是一致的,是强烈的,是迎合大部分观众非理性爆发的。

这就媒体操纵舆论的一种手段,这也是传媒学中的一个知识点

被媒体激发以后,就会有很多人说她长得丑,因为中国有句俗语叫"丑人多作怪”。

但是别人也有可爱的一面,虽然算不上有多漂亮,但也不算长得丑。

说了这么多,我只想告诉各位,要有独立思考能力。

这个世界最真实的一面是在你身边的人发生的事情。

超过了这个范围的世界,都是媒体呈现给你的虚拟世界

只要是媒体宣传的,你都要三思下,媒体为什么要这么做?

媒体首先是一家公司,公司的第一目标是盈利。

媒体怎么盈利?广告。

怎么拉到广告?看的人多。

怎样才能让看的人多? 激发你们的情绪,越强烈越好,比如骄傲,愤怒,感动,怀旧,开心。

你在看媒体推荐给你的内容的时候,你其实看的不是内容,大部分时候这些文章,图片视频只是你需要发泄情绪的通道,让你自我陶醉。

你仔细想想是不是。

下面这张照片,如果没有文字介绍,估计你以为是福原爱。

你觉得媒体会不会在伊藤拿混双金牌后放这张照片?估计内部都没法过审吧。

媒体之所以把福原爱塑造得可爱,是因为她对中国队没有威胁。

如果现在她有能力挑战任何一个大魔王,能够让中国队丢掉金牌。

媒体必然会竭尽所能,挖掘她的丑照



科比去世前,流传各种科比看不惯乔丹要挑衅的文章,大家都以为这两人不对付。

这是媒体喜欢搞事,搞出一山不容二虎的假象,这叫争议性传播。

这是一个知识点,可以让内容不停的发酵,传得又远时间又长。

梅西,C罗也是一个意思。

结果乔丹在科比追悼会上才公开,你们没想到吧,其实我们关系特别好,我们俩之间有高度的共识,惺惺相惜,他简直就是我的一部分。

还有一点。

当你们看到冠亚季军全部给中国队包揽后,你很兴奋的又叫又喊,你的情绪很high。

但是对于从事乒乓球行业的人,显然不是好事,对中国队也不是好事。

继续这样发展,这项运动就有被剔除奥运会的风险,因为这已经变成一个小范围自嗨的圈子,就会让这项商业化程度不高的运动变得更加的小众,商业价值更低。

所以刘国梁这些人,就得想得更多。

把全世界的从业者都请进来,技术教给他们,形成良性竞争,才能保证这个项目的长青。

所以这次刘国梁才会说:“日本队获得混双金牌,是对东道主最好的回报。”

你听了觉得很别扭,那是因为你不知道中日乒乓球队之间究竟有多少千丝万缕的联系。

而在刘国梁和其他队员看来,却是再正常不过。

我们需要这样的改革,你也许会损失几块金牌,但是如果你不做改变,那以后将一块奖牌都拿不到。

中国乒乓球应该学习NBA模式,NBA不仅是美国的NBA,更是世界的NBA。

你可以狂热的喜欢任何一家俱乐部队,虽然这家俱乐部根本就不在中国,不在你的家乡,跟你没有半毛钱关系。

我们可以举办一个全世界最高水平的乒乓球联赛,不限制的网罗全世界的乒乓好手加入俱乐部。

一起训练一起比赛。

把乒乓球的商业价值做大,在中国做出一个乒乓球里的NBA。

让全世界都参与进来,都一起研究,琢磨,抹平差距,竞争更激烈。

先定个小目标,让乒乓球上升到网球的商业价值。

那么,全世界乒乓球爱好者,无论是老的,还是新的,都会感谢中国对乒乓球运动的贡献。

这样又能赚很多很多钱,又能让这项运动繁荣起来。

简直就是名利双收。

这才是格局。

当奥运会里的乒乓球项目不能代表这个运动的最高水平的时候,就说明商业成熟度很高了(参考所有商业价值高的项目:足球-世界杯,五大联赛,篮球-NBA,网球-4个大满贯,拳击-WBA, WBC, IBF,WBO)。

想进“半导体行业职业发展群”的私信我,这里有很多同行的小伙伴,有来自IC设计的,fab的,封测的,vendor的,覆盖全产业链,帮你积累人脉,了解行业动态,解答行业问题,为以后跳槽,升职加薪做准备。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