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怎么做出有卖相又好吃的回锅肉?

回答
想做出让人食欲大开又美味的回锅肉,这门手艺其实没那么复杂,但需要一些“小心思”和对食材的“尊重”。我来跟你好好说道说道,保准你看了就想撸起袖子干!

一、 万事开头难,但选对“头”就容易多了——选肉是关键!

做回锅肉,最讲究的就是那块肉的质地。你想想,要是肉本身就不行,怎么折腾都出不来那股香喷喷的劲儿。

部位选择: 首选当然是带皮的五花肉!别怕肥,这肥肉在煸炒过程中会慢慢逼出油来,带来醇厚的香气,而且肥而不腻,口感软糯。如果实在不喜欢太肥的,可以选肥瘦相间、层次分明的精品五花。太瘦的肉不行,容易柴,炒出来干巴巴的,吃起来没啥滋味。
新鲜度: 选肉的时候,要看肉的颜色,呈鲜亮的粉红色,而不是暗淡发灰。按压一下,回弹性好,说明肉质新鲜。闻闻有没有异味,这可是最基础的要求。
形状: 如果是自己切,最好选一块方方正正的五花肉,这样切出来的肉片厚度均匀,大小一致,方便后续操作,也显得整齐。

二、 肉的“初处理”——为美味打下坚实基础

买回来的肉,咱们不能直接下锅,得先给它来个“温泉浴”。

1. 清洗: 用清水将五花肉的表皮刷洗干净,把表面的脏东西都去掉。
2. 煮制(初熟):
锅具: 用个干净的锅,能完全没过肉就行。
水量: 加入足量的冷水,水量要一次性加够,没过肉块的上方约两三厘米。
调料: 这是关键一步!加点料能给肉增香去腥,让它更容易入味。我通常会加:
几片姜: 去腥增香。
几段葱: 同样是去腥的好手。
少许料酒: 帮助去除肉腥味。
火候: 大火烧开后,撇去浮沫。浮沫一定要撇干净,这关系到回锅肉的颜色和口感,不然颜色会不好看,也容易有杂味。
煮多久: 保持中小火,煮大约1520分钟。具体时间要根据肉块的大小来定。怎么判断熟没熟?用筷子或者叉子能轻松插入肉皮,但肉还没有煮到软烂,感觉还有点嚼劲,这样的程度最合适。这叫“半熟”或者说“断生”。煮太久,肉就散了,影响切片;煮不够,后面炒的时候不容易熟透,口感也差。
捞出晾凉: 将煮好的五花肉捞出,放在一个架子或者盘子里,让它自然晾凉。这一步非常重要!热乎乎的肉切起来会散,而且不容易切出漂亮的薄片。晾凉的过程中,肉的表皮会稍微收紧一些,方便下一步。你也可以用厨房纸吸干表面的水分。

三、 切出“好卖相”——刀工是灵魂!

肉晾凉了,就该展现咱们的刀工了。

切片方向: 逆着肉的纹理下刀,这样切出来的肉片更容易嚼,不会有韧劲儿太大嚼不动的感觉。
厚度: 这是卖相和口感的关键!目标是切出薄而不破的肉片。一般来说,厚度在23毫米左右最理想。太厚了,口感油腻,不好嚼;太薄了,一炒就碎了,没有形状。
皮要连着肉: 确保每一片肉都带有皮和肥肉,这是回锅肉的灵魂所在。

四、 配料的选择与处理——锦上添花

回锅肉的配料也是相当重要的,它们能提升整体的风味和层次。

必备配角:
青蒜苗: 也就是蒜苗。切斜段。它的清香和微辣是回锅肉的绝配,而且颜色翠绿,能让菜品看起来更有活力。
郫县豆瓣酱: 这是川味回锅肉的灵魂!选择颜色红润、豆瓣颗粒饱满的。
甜面酱(可选): 有些人喜欢加一点甜面酱,增加一丝丝甜味和酱香味,让味道更丰富。
豆豉(可选): 少量豆豉能增加复合的豆香,但要注意不要放太多,以免压住其他味道。
其他常见配料:
青椒、红椒: 颜色好看,也能带来一丝清爽的辣味。切滚刀块或者菱形块。
洋葱(可选): 增加甜味和洋葱香气。切块或者切条。
大蒜: 切片或者末。
姜: 切片。
处理方法: 蔬菜类配料,根据不同种类,或焯水(比如芹菜段),或直接生炒。葱姜蒜则直接备用。

五、 炒制——让美味爆发的魔法时刻!

终于到了最激动人心的炒制环节!

1. 煸炒五花肉:
锅具: 用不粘锅或者炒锅。
火候: 中火。锅里不要放油! 直接放入切好的五花肉片。让肉片自己慢慢煸出油来。
目标: 把五花肉的油脂煸出来,肉片边缘微微卷曲,颜色变成金黄色,看起来有点“灯盏窝”(就是有点地方煸得焦黄焦黄的)。这个过程是为了让肉片吃起来不腻,而且有酥香的口感。
油的处理: 当肉片煸出足够的油后,用锅铲将肉片推到锅的一边,将锅里的多余猪油倒出一部分(留一点底油即可)。这部分的油可以用来炒其他菜,或者留着下次炒菜用。
加入豆豉和豆瓣酱: 将推到一边的肉片拨开,在锅底留下的油中加入郫县豆瓣酱,用中小火炒出红油和香味。如果用了豆豉,也在这时一起加入炒香。

2. 加入调味和配料:
翻炒: 将炒香的豆瓣酱和肉片翻炒均匀,让每一片肉都裹上豆瓣酱的颜色和香味。
加入其他配料: 放入姜片、蒜片炒香。然后加入你喜欢的蔬菜配料,比如青椒、红椒、洋葱等。
调味: 尝一下味道,郫县豆瓣酱本身有咸度,所以一般不需要额外加盐。如果觉得颜色不够深,可以加一小勺甜面酱(如果用了的话)和少许老抽(调色用,一点点就好,别太多)。喜欢甜口的还可以加一点点糖提鲜。
加入青蒜苗: 青蒜苗非常容易熟,而且炒久了会变黄影响颜色,所以一定要最后放。放入青蒜苗段,快速翻炒至变软,但还要保持一点脆感。

3. 最后的升华:
翻炒均匀: 整个锅里的食材快速翻炒均匀,让香味充分融合。
出锅: 看到所有食材都裹上了红亮的酱汁,青蒜苗也变得翠绿而略带柔软,就可以关火出锅了。

六、 卖相的“点睛之笔”——摆盘也重要!

盛盘: 将回锅肉盛入盘中。尽量将肉片和配菜搭配得好看一些。
装饰(可选): 如果想更进一步,可以在盘边点缀一两片新鲜的香菜叶,或者撒上一点白芝麻,瞬间就能提升整体的精致感。

总结一下做出卖相好又好吃的回锅肉的秘诀:

肉要好,选带皮五花。
煮肉要“断生”,不要煮烂,然后要晾凉。
切片要薄而不破,厚度均匀。
郫县豆瓣酱是灵魂,要炒出红油。
煸炒五花肉要把油煸出来,再倒掉多余的油。
青蒜苗最后放,保持翠绿。
火候要掌握好,尤其是最后炒制时要快。

跟着这些步骤来,相信你做出来的回锅肉,不仅颜色红亮诱人,吃起来更是肥而不腻、软糯入味,绝对能征服所有人的味蕾!试试看吧,祝你成功!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回锅肉嘛,首先要有一块好肉。按传统该用带皮且半肥半瘦的后臀尖,这样切得薄薄的肉片受热后,因皮肉的收缩度不一致,会卷起来形成一个小灯盏的形状。如果购买起来不太方便,也可以用五花肉代替,一样有皮有肥有瘦,也不算差得太远。

关于配菜,大家各有各的喜好。但依我个人的口味呢,青蒜必不可少。之前自己种了点青蒜,于是乎,我就拿来做这道回锅肉了~


仔细看视频最后的Tips, 相信你一定会跃跃欲试这道喷香四溢的回锅肉的!


制作的所有细节都在视频里哦~还不来点吗↓↓

优酷视频-
曼食慢语 回锅肉

曼食慢语 2015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TYxNjE1MzMy.html

原料:五花肉300g,青蒜5根,料酒2大勺,葱一根,姜一大块,豆瓣酱一大勺,干豆豉0.5大勺,甜面酱一大勺,青红辣椒一共5个,生抽一小勺,糖一小勺


做法:

1.先在锅里倒大量清水,放入整块五花肉,葱一根和几片姜,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煮15分钟


2.煮好的肉冲凉水冷却,切成2、3mm厚的薄片


3.将青蒜的蒜白和蒜叶分开,分别斜切成寸段,辣椒切块,姜切成片,干豆豉切碎待用

4.起油锅,待油热后中火下五花肉和姜片煸炒3分钟至肉片出油

5.下干豆豉碎、豆瓣酱和甜面酱炒出红油

6.下切块的辣椒和蒜白炒1、2分钟至断生

7. 烹入一大勺料酒

8.下生抽和糖调味

9.下蒜叶略伴炒即可关火

Tips:

1. 五花肉不要切得太厚,薄薄地才好入味

2. 蒜白和蒜叶分开下锅

3. 豆瓣酱、干豆豉和甜面酱都含盐分,后面加生抽之前尝一尝,不要过咸

关注微信公众号,每周上新菜!

user avatar

初发于微信公众号:众食单

严禁抄袭。


一盘地道的回锅肉,该怎么做

回锅肉和宫保鸡丁是我拿手的两道川菜,拿手的意思,是和地道川菜馆的师傅比,也不让半分。

特别是回锅肉,较早接触也蛮有自信的一道。合格的回锅肉,口感外酥里嫩,肥而不腻。这两词,谁也可以讲,若真达到,非易事。一来看刀工,肉得不薄不厚,在二到三毫米之间。二来看火候,肉片炸炒到微卷,老话叫灯盏窝,逼出多余的油脂,外面酥脆里面软嫩,不能咬出一嘴油,也不能干硬。

调味方面,豆瓣酱是灵魂,用三年以上的,小火熬出红油。豆豉需口感软糯,不可太咸。另外,平衡口味的话,老派的方式加一些甜面酱。多次比对后,我用砂糖代替,让味道更分明。也是和多位食客交流,甜面酱和豆瓣酱混合,有些画蛇添足。

地道的回锅肉用猪臀侧的两条肉,叫二刀肉,肉质紧实,八厘米宽六厘米厚,肥瘦对半。普通猪的五花肉因为比较松散,做回锅肉不理想。如今饲养猪的二刀肉肥肉偏少,也差些意思。之后找到黑土猪的五花,膘厚又紧实,适合做回锅肉,唯一麻烦的是,买回来得拔毛。

肉的质量直接决定回锅肉的质量,这次我特意一早去集市,看着老板刮毛,割一块靠肋骨的厚实五花。


看一下准备的食材,黑土猪五花肉一斤,青蒜苗五根,豆瓣酱两勺,豆豉两勺,白砂糖一勺,姜三片,葱一段,花椒一抓。

豆瓣酱是四川一老牌,三年的,颜色暗红。豆豉挑不咸的,吃起来软糯不硬。

炖锅加冷水,放五花肉,姜葱和花椒十余粒。

开盖大火煮沸,然后盖盖转小火煮十五到二十分钟。

捞出静置,晾凉。

这时候把蒜苗切一下,梗斜刀切段,叶直刀等长。

蒜苗可解油腻,比起小葱味道更足,也更辛辣。梗和叶分开炒,梗一分钟不到,叶二十秒左右,用中火,不能靠余温。

分开装盘,待用。

切五花肉,很关键,磨一下刀。肉横着放,有利于掌握厚度。拉扯着往下切,注意别用力直刀切,也不是来回锯,而是轻柔地拉扯着往下切。稍微慢一些,找下感觉。以我的经验,只要足够细心足够慢,就可以切合格。因为我手快,这块肉切出三五片太薄或太厚的。

记住,是二毫米到三毫米,不能多也不能少。厚于三毫米,肉太肥,吃起来腻。薄于二毫米,肉卷得太厉害,容易干硬。

看下,一盘肉片。中间有些粉嫩,大约八成熟。肉别煮全熟,不然一会儿咬不动,开锅后小火最多煮二十分钟。


炒锅上灶,中火空烧两分钟。倒菜籽油,放入肉片,翻炒。

川菜多用菜籽油,特别是熬红油,颜色艳丽。记得倒油后马上放肉片,油温上来再放会粘锅。

保持中火炸炒八分钟,肉片会慢慢吐油缩小。

等肥肉半透明,肉片微卷的时候捞出。因为一会儿还得回锅,宁愿炒得嫩一些也别过。

看一下,这是合格的灯盏窝,肉片微卷,呈凹状,像旧时点灯的小盘。直挺挺的,或是卷得厉害的,全是不合格的。

锅中底油留一半,小火烧热,放入花椒。我之前讲过,大概120度的时候放花椒,烧到150度左右捞出,不到半分钟。

关火,记住,关火,让油温下来。倒入豆瓣酱,再开小火熬,大约两分钟,可提前拿小勺压碎一些。熬豆瓣酱在110度到130度之间,温度太高会有焦苦味。

两分钟后,加入豆豉,保持温度继续翻炒两分钟左右。

倒入肉片,加白糖,继续翻炒两到三分钟。这时候根据肉片的熟度掌握时间,若之前过熟缩短时间,偏嫩则多炒一分钟。

转中火,加蒜苗梗,翻炒半分钟。

倒入蒜苗叶,炒二十秒左右。

出锅,看下。


片片外酥里嫩,肥而不腻。渗在肉中的豆瓣和豆豉混着在嘴里散开,丝丝入味,配上香甜的蒜苗,满足。

一盘回锅肉,令人欲罢不能。


初发于微信公众号:众食单

严禁抄袭。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