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果中国做出一款很棒的仙侠题材游戏卖到国外去会不会存在文化差异而导致感兴趣的人不多,有的话怎么调整?

回答
中国仙侠题材游戏在海外市场的潜力巨大,但确实也面临文化差异带来的挑战。能否成功吸引海外玩家,关键在于如何巧妙地处理和转化这些差异。

文化差异可能导致海外玩家不感兴趣的方面:

世界观的理解难度:
道教、佛教等哲学思想: 仙侠的核心在于修仙、飞升、炼丹、符咒、五行、阴阳等,这些概念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和宗教哲学。海外玩家可能不熟悉这些深奥的哲学体系,难以理解角色的动机、技能的原理以及游戏世界的运作逻辑。例如,“三界”、“轮回”、“天劫”等概念,如果缺乏清晰的解释,可能会让玩家感到困惑。
神话传说与历史背景: 仙侠游戏往往会借鉴中国古代神话(如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历史人物(如秦始皇、三国人物)或文学作品(如《西游记》、《封神演义》)。如果这些背景信息对海外玩家来说是陌生的,他们可能无法体会到游戏的深度和文化底蕴。
等级森严的社会结构与师徒关系: 仙侠世界中,门派、师尊、师兄师弟等关系非常重要,这与一些国家相对扁平的社会结构存在差异。玩家可能不理解这些等级制度带来的意义和体验。

视觉风格与审美偏好:
东方写意与写实: 中国传统绘画讲究意境和写意,仙侠游戏的画面风格可能偏向于写意山水、水墨画风格或宫殿建筑的宏伟壮观。这与西方玩家可能更习惯的写实风格或卡通渲染风格有所不同。过度的写意或不熟悉的东方元素,如特定的建筑样式、服饰纹饰,可能会让玩家觉得陌生甚至怪异。
角色设计: 仙侠角色常有的飘逸长发、宽袍大袖、额前刘海、甚至某些女性角色的“三庭五眼”比例,可能与西方玩家的审美存在差异。对妖怪、神灵的设计,如果过于本土化,也可能不被接受。
色彩运用: 传统中国文化中对色彩有特殊的寓意,例如红色代表喜庆,黄色代表皇权。这些色彩的运用在海外文化中可能没有同样的含义,甚至引起误解。

玩法与操作习惯:
即时战斗与回合制: 许多仙侠游戏是即时战斗(MMORPG或ARPG),其技能释放的连招、闪避时机、格挡时机等操作需要玩家适应。如果海外玩家更习惯欧美RPG的回合制或动作游戏的爽快打击感,可能会对仙侠游戏的战斗节奏和操作方式不适应。
复杂的技能系统与成长体系: 仙侠游戏常有非常复杂的技能树、内功、心法、经脉、炼丹、炼器等养成系统。这些系统如果解释不清,或者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去理解和操作,可能会让追求即时反馈和简易操作的海外玩家望而却步。
叙事节奏与剧情: 中国仙侠故事往往节奏较慢,注重铺垫和意境的营造。而海外玩家可能更偏爱直接、冲突性强的剧情,或者需要清晰的任务指引和目标感。

情感共鸣的差异:
“恩怨情仇”与“个人主义”: 仙侠故事中常见的师徒恩情、江湖义气、家国情怀、侠义精神等,可能与一些西方文化中更强调的个人主义、自由和独立有所区别。玩家是否能理解和认同这些情感表达方式是一个关键。
对“长生不老”和“超脱凡尘”的理解: 仙侠的核心目标是追求长生不老、超凡脱俗。这在一些重视现实主义和当下体验的文化中,可能不如追求力量、财富或社会地位更能引起共鸣。

如何调整以吸引海外玩家:

1. 内容与叙事层面的调整:

提供多层次的文化引导:
游戏内百科与教程: 制作详尽且易于理解的游戏内百科系统,解释核心概念(如五行、阴阳、仙术原理、常见道教术语等)。教程要循序渐进,将复杂的系统分解成小块,通过实际操作来学习,而非仅仅文字说明。
剧情的本地化解读: 可以在剧情中加入更普适性的主题,如友情、勇气、牺牲、复仇等,并用海外玩家更容易理解的方式来表达这些情感。适当调整叙事节奏,增加更明确的冲突点和目标。
故事背景的“桥接”: 寻找普适性的神话原型或哲学概念,将其与中国仙侠元素进行类比,帮助海外玩家建立联系。例如,可以将修仙解释为一种追求极致力量和精神境界的旅程,将其与“英雄之旅”的概念结合。
提供不同视角的故事线: 除了以“修仙者”为主线,也可以设计一些从普通人、被卷入仙侠纷争的凡人等视角出发的剧情,让玩家更容易代入。

弱化或解释过于复杂的文化符号:
符号的意义解释: 对于一些不熟悉的符号(如符咒的含义、法器的象征意义),可以在游戏内通过任务、NPC对话或物品描述来解释。
视觉元素的“去中国化”或“国际化”: 如果某些视觉元素过于具象且难以理解,可以考虑用更具普适性的视觉语言来表达。例如,将一些复杂的东方神话生物转化为更易于理解的“怪物”形象,但保留其核心能力特征。

2. 视觉与听觉层面的调整:

提供多种视觉风格选项:
画面选项: 允许玩家在写意、写实、甚至一定程度的卡通化之间进行选择,满足不同玩家的审美偏好。
角色定制: 提供更丰富的角色外观定制选项,让玩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审美来塑造角色。在设计经典仙侠角色时,可以适当调整服装、发型等,使其更符合国际化审美,但保留核心设计元素。
场景设计: 保持中国风的建筑和山水特色,但可以引入更具“史诗感”或“奇幻感”的设计,使其看起来更具吸引力。例如,可以在东方宫殿的基础上增加一些更加宏伟、飘渺的元素。

优秀的配乐与配音:
国际化配音: 提供高质量的英语(或其他主要语言)配音,这是吸引海外玩家最直接有效的方式之一。
融合性配乐: 除了中国传统乐器,也可以尝试将民族乐器与管弦乐、电子乐等结合,创造出既有东方韵味又不失国际范的音乐风格。

3. 玩法与操作层面的调整:

优化操作与教学:
精简操作: 优化技能释放逻辑,减少不必要的复杂操作,让玩家能更快上手。可以设计技能组合键或一键释放连招。
清晰的引导: 提供明确的任务指引、目标提示和技能说明,让玩家清楚自己该做什么以及如何去做。
教程的模块化: 将复杂的养成系统拆分成多个小模块,通过游戏进程逐步解锁和教授,避免信息过载。

平衡难度与上手门槛:
难度选择: 提供多种难度选项,让不同水平的玩家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挑战。
“易于上手,难于精通”的机制: 核心玩法可以设计得容易理解,但深度的养成和策略则留给追求极致体验的玩家。

社交互动优化:
简化社交系统: 如果社交系统过于依赖复杂的师徒传承、门派规矩,可以适当简化。注重鼓励玩家组队合作、共同完成任务的机制。
跨国交流工具: 提供良好的翻译工具和社区平台,促进不同文化背景的玩家之间的交流。

4. 营销与推广层面的调整:

精准的目标用户定位:
了解海外玩家偏好: 通过市场调研,了解目标国家和地区玩家对RPG、MMORPG、动作游戏以及特定文化题材的接受度和偏好。
寻找“文化大使”: 与海外的网红、主播、KOL合作,让他们体验并推广游戏,利用他们的影响力来吸引关注。

强调游戏的核心卖点:
突出独特的游戏性: 强调仙侠游戏独有的技能系统、战斗方式、世界观设定等,将其作为吸引玩家的亮点。
制造“文化体验”的卖点: 宣传游戏提供的独特东方奇幻冒险体验,让海外玩家感受到一种新颖的文化冲击和探索乐趣。

循序渐进的推广策略:
Beta测试与反馈收集: 在正式上线前,进行大规模的Beta测试,收集海外玩家的反馈意见,并根据反馈进行调整优化。
本地化社区运营: 在海外建立官方社区,用当地语言与玩家交流,解答疑问,营造良好的社区氛围。

总结来说,要让中国仙侠题材游戏在海外取得成功,并非要完全抛弃其文化特色,而是要学会如何“翻译”和“包装”这些特色。 关键在于找到文化共鸣点,用国际化的语言和体验来传递中国文化的魅力,让海外玩家在享受游戏乐趣的同时,也能领略到东方奇幻的独特风情。这是一个需要精细打磨和不断学习的过程。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看看只狼。

只狼是很日本风是吧,然而你仔细玩就发现,这是标准的好莱坞叙事风格的游戏,只是加了日本的元素,加了日本剑术什么的还有噼里啪啦打铁。其实你把故事内容整个换成欧洲王子复仇记,日本剑术改成欧洲剑术一样没啥区别。

现在游戏影视欧美好莱坞风格是主流,这种风格包括滤镜,叙事手法,戏剧冲突等等,如果仙侠要打方式入欧美市场,首先得用西方人接受的讲故事做游戏,再加入仙侠文化。

user avatar

确实死火海是三大民工漫不错,可是题主我问你:哪个最火?

海贼王,全世界最火的漫画。海贼之所以火的一个原因,在于尾田愿意展现,而且能够展现世界文化的多元性。海贼最牛逼的地方在于,成功地把日式的传统仁义、道德等观念换上了世界文化的新包装,然后成功地卖到了全世界。

魂系列游戏(恶魂、黑魂与血源),不告诉你的话,你确定你能看出来这是一个日本公司做的游戏?

FS社最近的只狼,应该算是题主心目中那种“为宣传纯粹的本国文化而作出的游戏作品”吧。但是它并不是因为做出了只狼才牛的,我觉得它牛是因为它既能做出只狼,也能做出装甲核心和魂。

在文化产业特别文化输出这一方面,中国人确实要和日本人好好学学。

中国人的毛病就在于实在把本国文化捧得太高太高。而且是那种越是老外看不懂的,就越要捧,越要拿出来炫耀。而且,做游戏时太强调本国特色,而不愿意照顾世界市场。

并不是说不值得炫耀,问题是,我们现在要搞文化输出的话,你总不能净输出些别人看都看不懂的东西吧?

就好比现在全战三国大火,老外喜欢看一些关于三国的东西如《三国演义》。结果你非得拿着一本《道德经》给老外们安利:呐,这个很有逼格很有内涵的,比那什么三国好康多了。

道德经这东西中国人自己都没几个看的进去的,别说老外了。

仙侠也一个道理,国内网文作家天天阴阳五行,元神化虚,天道不仁,各种法宝修炼体系,而且最麻烦的是每一个仙侠作者都喜欢在世界观里加些私货,把剧情搞的云里雾里。

好,现在你要做游戏,做大量的仙侠游戏,你总得有个像日式rpg一样的每个游戏都有的一般设定吧?你这个设定按什么来?古典仙侠小说还是现代仙侠小说?

否则大家都是想到什么做什么,那仙侠游戏根本发展不出来自己的独有特色,反而会越做越乱。这样做出来国人自己都不一定喜欢,何况老外?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