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南云忠一在中途岛海战中做出的决策?

回答
南云忠一在中途岛海战中的决策,至今仍是太平洋战争史研究者们津津乐道且争论不休的焦点。他的指挥,无疑是日本海军在这次关键战役中走向毁灭的直接原因之一。要评价他的决策,我们必须将当时的情况,包括信息、可用资源、敌我态势以及南云个人的背景和性格都纳入考量。

战前部署与信息收集:致命的疏忽

首先,从战前部署来看,南云部队作为第一航空舰队(机动部队)的指挥官,肩负着最重要的攻击任务。然而,在信息收集方面,他的部队犯下了不可饶恕的错误。尽管日本海军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航空母舰编队,也通过各种渠道试图获取情报,但核心信息——美国航母的准确位置和数量——始终未能被准确掌握。

情报失误的根源: 日军情报部门过于依赖对美国海军实力的“固有认知”,即认为美国在中途岛附近只有一到两艘航母。他们低估了美国在珍珠港事件后快速修复和建造航母的能力。更关键的是,对美军密码的破解工作在关键时刻出现了重大失误,未能及时获取美军已掌握其作战计划的情报。南云部队在出发前,对美国航母的部署仍然存在严重的误判。
“探子”数量不足: 南云部队也派遣了侦察机,但由于出动时间、侦察范围、天气等多种因素,未能覆盖到关键区域。在关键的6月4日早上,虽然派出了侦察机,但由于通讯问题和侦察机本身存在的缺陷,未能及时、准确地将发现美军航母的信息传递回旗舰。有一架侦察机在搜寻美军航母时发生了机械故障,延误了起飞时间,这架飞机原本有可能发现美军航母编队,而其晚到的情报,恰恰是导致悲剧的导火索。

“先航空炸弹,后鱼雷”的犹豫:战略上的致命摇摆

这是评价南云决策时最被诟病的一点,也是直接导致他部队被摧毁的关键环节。在6月4日当天早上,南云部队在攻击中途岛基地后,正准备进行第二波次的攻击。此时,侦察机终于传来了发现美军航母的消息。

兵力部署的困境: 南云的舰队拥有强大的舰载机力量,但同时他也面临着一个两难的选择。他的第一批攻击舰队已经使用了航空炸弹攻击岛上的陆地目标,而此时如果需要攻击航母,则需要重新更换舰载机上的弹药。换弹药需要时间,且对舰载机来说,航空炸弹和鱼雷是不同的类型,意味着需要不同的机组人员和不同的起飞顺序。
“两线作战”的窘境: 当收到美军航母的消息后,南云的舰队处于一个极其被动的状态。一方面,岛上的目标尚未完全肃清,为防万一,仍需留有部分力量;另一方面,美军航母的出现是决定性的威胁,必须优先应对。
南云的“犹豫”与指挥失误:
1. 第一波攻击后的弹药更换: 在收到发现美军航母的情报前,南云已经下令让携带航空炸弹的飞机补充燃料和弹药,为第二次攻击做准备。当侦察机报告发现美军航母时,南云面临的是更换飞机弹药的难题。大部分飞机还挂载着炸弹,而如果攻击航母,需要的是鱼雷。
2. “先炸弹后鱼雷”的决策: 在犹豫和权衡之后,南云做出了一个“先将岛上弹药更换为鱼雷,然后再更换为航空炸弹”的决定。这个决定意味着,他选择先让飞机带着炸弹去攻击岛上的陆地目标,然后再派飞机去攻击航母。这种“两线兼顾”的策略,在极端被动的情况下,反而失去了抓住战机的主动权。他本可以立即命令所有飞机更换为鱼雷,以最快的速度发动攻击,而他却因为考虑不周,将时间白白浪费在了对岛上陆地目标的二次攻击上。
3. “弹药堆放”的致命错误: 更为致命的是,当时南云舰队的甲板上堆放着大量准备更换的炸弹和鱼雷,并且舰载机也分散在甲板上进行维护和准备。这使得整个航母甲板成为了一个巨大的“火药桶”。当美军俯冲轰炸机突然出现并投下炸弹时,这些易燃的炸弹和燃料迅速引燃了舰载机和航空母舰的内部结构,引发了连锁反应,最终导致“赤城号”、“加贺号”、“苍龙号”三艘航母迅速沉没。

换弹药的“顺序”问题: 即使南云当时决定换弹药,理论上也可以采取更高效的策略。比如,优先让携带炸弹的飞机降落,然后让已经更换好鱼雷的飞机起飞。但南云的指令,似乎将这些都混在了一起,或者说他的指令未能有效地协调和安排,最终导致了甲板上的混乱局面。

指挥风格与性格:保守与缺乏果断

评价南云的决策,也离不开他自身的指挥风格和性格。

谨慎但缺乏决断力: 作为一名陆军出身的飞行员,南云忠一在担任航空舰队司令时,更多地展现出一种谨慎和保守的特质。他习惯于遵循既定计划,但在面对瞬息万变的战场情况时,却显得缺乏果断的决断力。
对“舰载机神话”的怀疑? 有一种说法认为,南云本人可能对航空母舰的作战潜力存在一定的怀疑,或者说他更习惯于传统的海战思维。这或许也影响了他面对如此重大的战机时的决策。他可能没有像山本五十六那样对航空母舰的战略价值有如此坚定的信念。
未能有效利用手中王牌: 尽管他拥有强大的航空母舰舰队,但在最关键的时刻,他未能充分发挥其作战效能,而是因为情报失误、弹药更换的犹豫以及对战场态势的误判,将这支王牌部队葬送在了中途岛的海面上。

历史的“如果”与最终评价

当然,我们不能完全站在上帝视角去苛责南云。在当时的情况下,他所面对的信息是有限的,压力也是巨大的。如果当时侦察机能更早、更准确地提供情报,如果他的部队没有因为机械故障而延误,或者如果岛上的防御力量能更强,也许局面会不同。

然而,作为指挥官,南云忠一的决策无疑是失败的。他在关键时刻的犹豫不决,对情报的轻视,以及对弹药更换和舰载机部署的错误处理,直接导致了日本海军在太平洋战争中最惨痛的失利之一。

战术上的失败: 他的“先炸弹后鱼雷”的决策,是将自己置于极度危险的境地,未能抓住战机,反而被敌方抓住破绽。
战略上的灾难: 这次失利不仅损失了四艘宝贵的航空母舰(包括“飞龙号”虽未被直接击沉,但在随后的战斗中受到重创),更是损失了大量经验丰富的飞行员和技术人员,对日本海军的整体实力造成了不可逆转的打击。此后,日本海军再也未能恢复到中途岛之前的航空优势,最终走向了失败。

总而言之,南云忠一在中途岛海战中的决策,是一个集情报失误、战术失误和指挥失误于一体的复杂链条。他的犹豫不决和保守的指挥风格,使得日本海军在一场本有能力取胜的战役中,将自己精心打造的王牌部队拱手相让,也为太平洋战争的最终结局埋下了悲剧的种子。他未能理解并抓住战机,未能充分发挥航空母舰的威力,成为了日军在中途岛惨败的核心人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多人看重鱼雷换炸弹这段,事实上直到7.30南云下令暂停换弹为止,赤城也只换装了6架飞机,还有12架好好挂着鱼雷,加贺也至少有16架挂着鱼雷,飞龙和苍龙这时候只有舰爆,没有换弹一说。

南云决定换弹炸机场的决策是很正常的,因为此前南云从未收到任何美国舰队存在的消息,而来自中途岛机场的B26和6架TBD在毫无战斗机掩护的情况下发动了决死突击,年轻驾驶员亨的战机在试图撞击赤城的过程中由于飞机被击伤操纵性太差而从赤城号上方飞过,南云当时就在下面的建筑里。

回到7.30分

在当时这种情况下,在南云只需要进行30分钟甲班定位和十分钟热机就能下令全甲板出击,7分钟后一个由一二航战的精英们组成的舰攻舰爆直掩联合机队就能形成攻击波并出发。换句话说南云在7.30后机队随时准备出发,只不过鱼雷机少点,只需要47分钟的空档保持航向合成甲班风稳定航行就可以。

但美国飞行员们根本没有给他任何机会,除非南云像山口建议的那样放弃回收友永丈市的机队,而这意味着他没有下一波攻击了。

7.40左右中途岛上马润的SBD在亨德森少校的率领下到达,这些超过一半是新兵,后座机枪手也没有任何射击经验的菜鸟在毫无掩护的环境下投弹,最近的也距离飞龙有50米,伤亡惨重,但他们迫使日本航母进行规避机动。

8.00开始来自中途岛的B17进行持续的水平轰炸,持续到8.30,迫使航母机动,无法回收友永丈市的飞机

同时美国海军鹦鹉螺号潜艇,亨德森的朋友,本杰明.若里森少校率领SB2U这种老爷机开始以卵击石的攻击。鹦鹉螺号顶着岚号驱逐舰的驱赶发动鱼雷攻击,没有战果,SB2U基本上都被击落,但是南云被迫机动直到8.37分才开始有机会回收友永丈市的机队。

8.37到9.18分这段时间南云在回收第一波机队,但其实这也是南云唯一的机会,这时候放弃回收并放飞机队才是他唯一可能的胜机所在,但作为任何一个正常的将领来说,回收机队才是正常思维。

9.18分之后南云终于可以开始准备他的毁灭一击了,但他没有机会了。

9.25分和9.30分,来自大黄蜂的VT—8和来自企业的VT—6两只鱼雷机编队发现了日军舰队,他们和这场伟大海战中所有其他美军飞行员的决定都一样,那就是在毫无掩护的情况下对有40架零战护航的日军航母编队发动孤胆英雄式的看起来是送死实际上也毫无战果的决死突击。

自杀式攻击中,VT—8编队除一人外全员阵亡,VT—6的28架飞机损失20架,鱼雷无一所中。

但他们的牺牲不是毫无结果的,目前的观点认为,VT6和VT8的攻击将零战拖在低空,当10点整南云终于击溃了鱼雷机并回收疲惫不堪的零战机队时,他给山本五十六发报:我方位置HE E A 00,航向30度,航速24节,我军将对方位TO SHI RI 34 航向西南,航速20节的美军航母发动攻击。

10.02分,克拉伦斯.韦德. 麦克拉斯基率领的SDB大队在错误导航后决定“继续向北搜索”,并找到了负责驱逐英勇的鹦鹉螺号潜艇的岚号驱逐舰,他们跟随它找到了日本人的航母舰队。同时到达的还有来自约克城的第三航空队。他们都有完整的攻击波,齐装满员。

10.20分,因整备失误而丢失航弹的麦克拉斯基为吸引火力带队冲锋,此时日军航母上的换班零战刚刚准备起飞 ,加贺和苍龙瞬间在两波打击下完蛋。

按照俯冲流程,麦克拉斯基应该先俯冲赤城,但他是战斗机出身,结果导致全部集火加贺,赤城几乎就要逃过一劫。

但编队中的百思特上尉和两架僚机在发现错误后决定以三架飞机强行俯冲赤城号,赤城号是整场海战中唯一受到驱逐舰和战列舰防空火力支援的,雾岛和野分就在边上,赤城本身也处于T形位置——这是俯冲轰炸最难命中的规避姿势。

百思特决定攻击,因为他是美军投弹大赛的冠军。

最终百思特的炸弹准确命中赤城号中部升降机点燃死亡之火,另外两发近失后来引发了赤城舵机卡死。

赤城,gg。

所以这场海战的胜利根本就不是南云的失误,或者所谓的命运5分钟,或者走了什么运气。而是无畏而伟大的美军飞行员用生命和鲜血,用前赴后继视死如归的孤胆英雄式的攻击,把日本法西斯最精锐的獠牙,一、二航战的百战精英们在没能起飞的情况下永远地封锁在了海底,美国海军为了人类的自由和解放而战,为了人类反法西斯战争而做出的伟大牺牲和贡献,将会永远铭记在世界历史的丰碑上。

user avatar

南云的决策中规中矩,可以说是单纯的运气不好

一,美国海军学院根据双方记录重新推演了过程,利根发现的疑似航母是约克城,该舰航空兵在关键的第一次轰炸中缺席,也就是说即使日军对该舰发动攻击,也不影响企业的航空兵攻击日本三航母。

二,即使按照日本的计划发现了美军,此时美军飞机正在起飞,日本航母仍然会被攻击,而且从炸弹命中位置看,甲板不能起降飞机,则攻击中途岛的第一波和攻击美军的第二波必然损失,但美军还有两条航母。结果仍不乐观。

三,不问青红皂白就发进飞机的教训刚刚在珊瑚海出现过,万一发现疑似舰队又是油船,是不是说南云鲁莽冲动呢

user avatar

我这个答案主要是为了阻止盲目黑南云,而这种盲目黑很多时候是一个心态问题:人们喜欢拿“这个人物在历史上的人品论定”去评判“之前的某个行为”,这是特别不明智的。举个最极端的例子,一个德国军官1944年犯下了某件非常明显的反人类罪行,但你依旧不能说这个人1942年某一场战役里表现很烂是因为他坏——事情就是他1942年还没有44年那么坏,何况很可能表现烂和道德无关。

在这个问题里,承受这种论断的一般是渊田美津雄,南云很悲剧,就算被喷都是以被连累的方式。常见评价句式是这样的:

“命运五分钟这种说法大SB,小鬼子yy(此处插入贬义词),渊田这个人品垃圾的人为了推卸责任(此处插入贬义词)yy五分钟翻盘,他和他领导南云(此处插入很多贬义词)。”

然后一篇俞天任风格公众号文章的最后三个自然段就写完了,但是这没有任何意义。

很多人的思路是:渊田是个满嘴跑火车的人——“命运五分钟”这个词蕴含恶意——你(指渊田等人)竟敢用这个词无机酸,我要喷死你和你领导南云(可能外加所有日本人)。

但是我真没看出来。较真的话,这个思路的逻辑根本接不上。你已经脑补了命运五分钟这个短语是恶意的yy,自然有一万句话要说,但不带任何先入为主看,我觉得命运五分钟的意思和“wcnm”差不多,是一个极端语境下的感叹词:五分钟,航母全完了,爆炸四起天旋地转,噩梦这就降临,真的是命运的五分钟啊。我要是渊田,这句话如果非要蕴含一种情感,那就是我吓得双腿发软赶紧逃命的情感。

这一点扯清楚了,就能比较正常地论断南云,然后你就会发现具体论断简直是一团乱麻,如果必须说一句没有大错的话,那也只能说:南云中规中矩,没有大错。比如随便说一点,很多人指出,南云的换弹令是xx时刻,俯冲轰炸机乾坤一掷是xx时刻,那么有一个问题不知各位有没有想过:请问这两个时刻是格林尼治时间几点?

日本人记录时用的是东京时间还是夏威夷时间?

美国人记录时用的是西海岸时间还是夏威夷时间?

双方相关当事人回忆时用的什么时区时间?

你怎么确定以上三个问题的答案是真的,尤其是第三个问题?

这两个xx时刻都是哪份记录里谁报的?


像这样的问题还有208个(这是虚指),而这就是《断剑》作者这样令人敬佩的爱好者,包括各类中途岛海战粉丝网站上每天的日常,要弄清楚这200个问题中第29个问题的第3问,已经值得乐三天了。还原历史上的某个细节就是一件成就,何必对着一团迷雾胡乱指点江山呢。在战争迷雾存在的客观事实下,“南云表现好”或者“南云很垃圾”都只是一句没有太大意义的吐槽。


当然另一个思维定势就是总喜欢“武将单挑”也就是和对面的人比,陆军相关吐槽这类行为我不评价(“巴顿和古德里安xxxxx隆美尔xxxx”),起码在海战中这没什么意义。评价南云或者其他什么人,无论结论是什么,应该自己和自己比。举例子:

南云在珍珠港时就A,他中途岛时B也可以理解;

南云在马来海战中C,中途岛竟然D,这一点上他表现是有点垃圾。

不论具体内容,起码这个叙述是正常的。

错误示范:

南云A,弗莱彻B,南云SB。

这没有意义,先不说战术表现取决于自己一方的计划,武器和人员素质,浩瀚的大洋是赌场这句话都被说滥了,但这句话在我看来不是嘲讽。跨射在人,命中在天。海战中运气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十分重要的因素,这个因素让这类比较都成了打滚——南云和弗莱彻谁厉害?弗莱彻赢了,所以他命好,所以他厉害,你再比一万句都不用比了,他命好。这句话并不是一句讽刺。命好就是最大的优点之一。


南云忠一在一些特别通俗的作品里被塑造成一个典型的日本反派,狂妄保守,还输了,自然做什么都是错的。实际上现实不是抗日神剧,人也不是战棋棋子。南云不仅不狂妄,反而是个谨小慎微,有点自卑的人,他在一个制定得就根本称不上好的计划里做出了符合性格的规矩表现,迎来了最差的结局。运气差没有办法。

user avatar

其实这问题不是非常复杂,很多人带着上帝视角来评论南云忠一,他的一系列操作自然就成了“坑队友微操”。但是,如果我们完全放弃上帝视角,将自己严格的放到南云忠一的视角上去,自然就能得到更加客观的答案。


首先我们要知道中途岛战役的背景。当时的日本在中国战场上消耗了大量国力与资源,尤其急需钢铁、橡胶、石油等战争资源。而我们伟大的国民政府偏偏没有进行过多少基础工业建设,日本抢下了一大片既没有工业实力,还需要分兵把守的地盘(从这点来看蒋公及其买办集团功不可没)。为了维持战争机器的运转,日本就必须从海外尤其是美国人手里购买资源。

而日本在远东的军事行动,又极大的危害到了美国的利益。两国的利益冲突不断积累,终于使美国停止了对日本的资源供应。被卡住脖子的日本不得不进攻东南亚的欧洲殖民地,以求饮鸩止渴。日本人很清楚,这一定会招致美国参战,一旦美国人动手,日本海军恐怕难有一战之力。

所以日本人便想出了一条计策,那就是抢在美国参战之前,偷袭美主力舰队,一举摧毁美国太平洋舰队的战斗力,以求美国回到谈判桌上,与日本议和。这就是著名的珍珠港事件,而在这次事件中,日本人虽然大量击伤击毁了美战舰,却没能真正伤到美国的舰空母舰,美舰队的作战实力,并没有受到根本性的摧毁。

既然偷袭珍珠港并没能达到其战略目的,而此时美国已经宣布应战了,甚至还搞了一次杜立特空袭,小小的炸了你一次东京,其中一枚炸弹更是落在皇宫附近,吓得天皇陛下夫妇钻了防空洞。日本上下一片震怒,这了不得了,只有日本帝国轰炸重庆的份,哪有别人来轰炸东京的份?再一查,原来是从珍珠港事件中没能炸沉的航母上起飞飞机来炸的。这更不得了了,不管是为了达到逼迫美国议和的战略目标,还是为了一雪东京被炸的耻辱,都必须要摧毁美国航母。

日本于是计划了一场庞大的战役,以期完成之前未能彻底完成的目标:炸沉太平洋舰队的航母,彻底摧毁太平洋舰队战斗力,以将美国拉回到谈判桌上,迫使美议和。

这就是本主题的内容了,中途岛战役。


说完了大的背景,咱们再说说小的背景。

这次战役对日军来说非同小可,为了山本五十六的作战计划,整个日本海军都为此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可以说是倾尽海军全力,配合山本五十六搞了这么一出分兵几路,复杂到不行的作战计划。

这份作战计划有多复杂?有佯攻,有炮击,有不同角度的诱敌,还有远程援助的后续舰队。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达成两步走的目标。第一步,是出奇不意,在其它舰队四处佯攻之时,真实目标是奔袭中途岛,由南云忠一,也就是你来指挥。你只带四艘航母跟一些护卫舰,装作没有大型战列舰保护,好可怜的样子,不过炸个岛是绰绰有余了。拿下中途岛后,使美国失去这样一个海上不沉的航空母舰,并据为己有。然后是第二步,美国多处殖民地遭到战列舰炮击,却偏偏中途岛这个前哨站是由你这四艘母舰,没有大型战列舰的好可怜的舰队搞的,一方面你看着像软柿子,另一方面中途岛又是战略要地,头脑简单的美国人必然会中计,兴兵来夺。等他的航母倾巢出动之时,一直埋伏在后面的日本大型战列舰编队,再突然出击,和你南云忠一的舰队一起夹击,一举将美航母轰成渣渣。

你是南云忠一,你参加了这样一个整个日本海军都全力协助的,上上下下无不重视的,厉害得不得了,重要得不得了,复杂得不得了的这么个三不得了计划。而你还是前线指挥官。按照山本五十六的计划,你率领四艘航母及若干其它战舰编队前往拿下中途岛,只是诱敌的第一步。在这份三不得了计划里,你得轰炸中途岛,而在你开始轰炸的时候,按照计划,此时美国航母还在所罗门群岛呢。等他们开到你面前,起码得一天的时间,你用这一天的时间,还拿不下中途岛?

于是,你拿着这份全国上下都无比重视的三不得了计划书上路了。你将舰队带到中途岛,你按计划准备轰炸中途岛,你按计划等着那个一天之后才应该出现的美国舰母。这时候按照流程,你总得走个侦察的过场,你的参谋告诉你,侦察机都已经起飞了,只不过有那么一架侦察机出了点故障,晚了半个小时。

不开上帝视角,此时的你,会在意吗?你会如何下令?

你当然会下令按照原计划,开始轰炸中途岛。

于是轰炸开始了。

等第一波次轰炸回来,带队的飞行员跟你说,轰炸很顺利,就是效果还没达到预期,我们应该再炸他一波。

这时候你是南云忠一,你不开上帝视角,你会如何下令?

别忘了这时候你的第一步目标,仍然是拿下中途岛。于是当然下令装备炸弹,再炸他X的一波。

就在装炸弹的时候,你收到侦察机的电报,说,“发现美国舰队”。

你是南云忠一,你会如何下令?

你当然是立即回电:“你他X的汇报清楚,舰队里有没有航母!”

因为按照山本大神的计划书,舰母要到明天才会出现嘛!甚至于你问这个追问的问题,都算是出于谨慎的态度了!

于是你等啊等,等了足足45分钟,炸弹都他X的装好了,你才收到侦察机慢悠悠的回电:“对吖~有航母吖~”

这时候,你怎么办!

就问,这时候你怎么办?


你撤退?

别忘了你带着整个日本海军倾尽全力配合演出搞出的三不得了计划,你是整个日本海军目光的焦点,山本大神在后面宫殿般的战舰里,等着你成功拿下中途岛,诱敌成功的好消息呢!

你是整个复杂计划的核心,然而还没拿下中途岛,还没诱敌,你就要撤退了?按照当时日军的传统,你撤回去想怎么交待?

那怎么办,你继续炸中途岛?

别忘了你要执行的这份三不得了计划,不管要不要拿中途岛,其最终的战略目标,就是摧毁美国航母编队,以完成珍珠港时没有完成的事业,以雪东京被炸天皇钻防空洞之耻。

那就是说,应该要准备攻击美航母?

别忘了,你要执行的这份三不得了计划,明明说得特别清楚,要先拿下中途岛嘛,然后等到第二天,美国航母才会出现,乖乖的被日本联合舰队伏击。怎么,这不按剧本走的啊!山本大神给我的剧本靠不靠谱啊!

哎,这就有意思了,到底要怎么办呢?


所幸你的脑子还算清醒,知道中途岛是死的,航母是活的。既然提前发现了航母,就应当以进攻航母为第一目标。于是……


你下令更换对舰鱼雷。


以上。



而当时,在全局视角也就是上帝视角里,事实是怎样的呢?

早在山本五十六的联合舰队出海的时候,美国人就对这支舰队的兵力布署了如指掌。详细到每艘战舰、每个进攻方向、每个作战步骤,甚至于全盘的作战计划。当实际发现日本舰队的侦察报告出来的时候,其地点,与美国人事先掌握的情报,仅仅只相差5海里。

这还诱个蛋的敌,做个X的佯攻,搞个鸟的伏击!日本人在那演了一大通特别复杂的佯攻戏,差点把自己都绕进去了,美国人却早就知道怎么回事了。事实就是,是美国在伏击日本,而日本人呢,却把自己人牢牢的禁锢在了剧本里。最后剧情没按剧本走,你说这是南云的锅吗?

前面已经简单的推演过了,你是南云,你也会换装鱼雷。


最后说说换弹这个细节对战局的影响。

其实更全面的说,应当是以上说过的所有细节,对战局的影响。临时换弹,仅仅只是计划赶不上变化造成的,明明说好了应该这样一步步做,一上战场,事实完全是另一码事,完全打乱了,而其打乱的时机,偏偏是你执行计划的途中,连修改的机会都很小。

所以战局一边倒的倾向美国,是双方计划、情报、侦察等一系列原因共同造成的,甚至连临时换弹,都只是这一系列原因造成的其中一个结果,而不是改变战局的原因。在情报、布署等大的层面上,日本联合舰队已经一败涂地了,再纠结南云忠一的小操作,意义已经不大。

一定要说换弹这个操作本身造成了什么后果,那就是换弹与收飞战机等一系列匆忙操作,造成了指挥与作战人员的混乱,给了美军可乘之机。最终在一轮又一轮英勇的进攻之下,有一枚炸弹落进了赤城号的机库里,点燃了现场的燃油,引爆了机库中的所有炸弹。大火引发赤城号停机,同时在一瞬间杀死了在场所有的机械师,使得赤城号无力进行有效的损管维修(事实上日海军当时的损管水平也不如美海军),最终导致南云舰队的惨败。

如果没有换弹操作,考虑到当时双方情报掌握情况的巨大对比,美国掌握日本联合舰队所有举动,而南云当时唯一掌握的美航母坐标,还是一个错误的坐标(没错,侦察机回报的坐标点是错误的),这是其一;其二是,虽然联合舰队当时实力可以碾压太平洋舰队,但实际参战的,唯有南云舰队而已,别的都在打佯攻或者等着剧本里并不存在的伏击时机……而南云舰队是四艘航母,美军当时投入战斗的是三艘,但别忘了还有中途岛这一艘永不沉没的航母。因此,双方的实际参战军力,是基本对等的,哪怕要考虑日飞行员的技术,也需要再多考虑中途岛远大于航母的吞吐量。简单来说,日本人打算拿下中途岛当诱饵,而美国人的计划却是,将计就计,依托中途岛扳平劣势。因此,在军力几乎对等,情报天差地别的情况下,正常打,南云舰队也会失败,只有可能不会惨败。

不管怎样,结果会有略微的不同,但不会有本质上的变化。



编辑,我补充一下。

评论区里有朋友在讨论南云当时怎样做才是对的,其实这些朋友的着眼点错了。这场海战,前线对打的是南云舰队与弗莱彻舰队没错,但真正对决的,是山本五十六的联合舰队,对抗尼米兹的太平洋舰队。中途岛海战,本质上是山本五十六以奇袭(或偷袭)来争取决战,以决战来争取胜利的战略思想的体现。这种思想造就了珍珠港事件,并在珍珠港战果没能完美达到预期之时,又生出了中途岛海战。

因此,我们只要分析山本的作战计划注能明白,山本的意思,是要通过佯攻之后的奇袭,瘫痪甚至占领中途岛机场,拿下太平洋中腹的战略要地,半引诱,半逼迫美军主力前来,以实现“决战”。而为了这场决战的胜利,山本将自己的主力战列舰队藏了起来,准备以埋伏的姿态来出奇不意的加入决战舞台,期望以此来取得全歼美航母舰队的战果。

所以我们可以分析到,山本想要乘着自身可用航母数量比美国多两艘(约克城已经重伤)的优势,逼美来战,并最终取胜。而美国那边呢,因为事先就破解了密电码,对山本的计划了如指掌。山本想要通过摧毁中途岛机场引美来战,那么美国航母舰队就事先进入到中途岛机场附近,抢在山本摧毁中途岛机场之前,就把这机场利用起来,和航母一起投入战斗。再加上约克城号惊人的维修进度,使得美国可以同时投入3艘航母进行战斗,再加一个永不沉没的岛上机场,完全扳平了劣势。

在山本这边的计划里,是咬着美国的劣势不放,逼美国在极劣的局面下开战,完了还给美国再来一个战列舰队伏兵作为胜利保底。但是在美国这边,是将计就计,提前进入战场埋伏好,依托中途岛,不仅没有劣势,甚至还小有优势。至于山本的伏兵之计,更因为美航母的提前出场,伏兵变成了“迟来之兵”。

这一点,是南云完全不知道的。南云只是作战计划第一步的前线指挥官,他的级别,根本不足以应对这种整体战场局势的突然变化。

所以我说这些朋友的着眼点错了,因为如果要讨论“如何做才是正确的”,就不应该讨论南云,因为到美航母进入伏击位时,以三航母一机场,打日本的四航母起,南云的作用就已经十分有限了。

真正要被讨论该怎么办的,其实是山本。除去山本的计划书过于僵硬等众所周知的问题,早在南云发现美航母之前,山本的舰队其实就已经截获了美舰队的电波,只是还未破译。不过这也足以让山本知道,美国并非如他们盘算的那样一无所知。甚至于,以山本所在的联合舰队最高长官的高度,他应该可以预判出来,这支美舰队,就是太平洋舰队主力,美国航母就在中途岛附近,而非计划中的远在所罗门群岛。所以当时南云一无所知的事情,山本却是应该已经回过味来,猜到大概了。

那么当时山本做了什么?他什么也没做,甚至没有将此信息反馈给南云,更别说警告南云计划可能有变了。有人认为,这可能是日本人当时过于偏执的表现,也有人认为,山本当时的想法,或许是一切仍按计划进行着,只不过决战日期提前了一天而已。而如果将这一重要情报通报给南云,就必须要打破无线电静默,有可能让美军意识到还有一支日本舰队埋伏在南云后方,导致他山本拟定的奇袭计划失败。

或许正是这种想法,让山本决定不将此情报告知南云,而这与“侦察机损坏事件”结合起来,使得南云很晚才发现美国航母的存在,导致之后一系列手忙脚乱的结果。

所以这场战斗真正要说谁做错了什么,最重要的着眼点,应该是在山本五十六,这位舰合舰队最高司令身上。

因此,山本在战后所说的“一切责任由我来承担”,也并非只是出于军人义气。他说的,真的就是实情。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南云忠一在中途岛海战中的决策,至今仍是太平洋战争史研究者们津津乐道且争论不休的焦点。他的指挥,无疑是日本海军在这次关键战役中走向毁灭的直接原因之一。要评价他的决策,我们必须将当时的情况,包括信息、可用资源、敌我态势以及南云个人的背景和性格都纳入考量。战前部署与信息收集:致命的疏忽首先,从战前部署来看.............
  • 回答
    最近,南京紫金山发生了一件颇具争议的事情:一名男子穿着一身看起来像是日本和服的服饰在公园游玩时,被不少游客围堵、质问,甚至有人要求他立刻脱下。这事儿在网上闹得沸沸扬扬,大家对此议论纷纷,有人支持围堵者的情绪,觉得这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有人认为这是不理智的“上纲上线”,不应该干涉个人自由。要评价这件事,.............
  • 回答
    最近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改委)公布的《2023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中,将南京定位为“特大城市”,而杭州、苏州和合肥则被划为“一型大城市”,这无疑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为何会出现这样的分级?我们不妨从多个维度来仔细审视一番。首先,要理解这个“特大城市”和“一型大城市”的划分,不能仅仅看作一个.............
  • 回答
    南京外卖骑手因差评杀人事件,这是一起令人痛心的悲剧,它不仅摧毁了一个家庭,更折射出社会中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看待这件事,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其归咎于个人情绪的崩溃,而是需要从多个层面去理解和分析。事件的表象与背后深层原因的探讨表层上看,这是一个外卖骑手因受到差评的处罚,情绪失控最终走向极端行为的案例。差.............
  • 回答
    南京夫子庙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象征,其周边环境承载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当有女子在这一区域穿着和服出现时,这一行为往往会引发公众对文化表达边界、历史记忆与当代审美之间关系的讨论。以下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 一、文化敏感性与历史语境1. 日本和服的历史象征意义 和服作为日本传统服饰,其本身是日本文.............
  • 回答
    南京南站男子猥亵女童事件,是一起令人痛心和愤怒的社会悲剧。它不仅揭示了隐藏在家庭内部的罪恶,也暴露了社会在保护弱势群体方面存在的诸多不足。以下将从多个角度对这起事件进行详细评价:一、 事件本身:罪恶的发生与性质 罪恶的性质: 这是一起严重的性侵犯案件,受害者是无辜的女童,施暴者是其家庭成员。这种.............
  • 回答
    南师附中按性别分配宿舍,男生住新宿舍而女生住旧楼的现象,确实引起了不少讨论和争议。要评价这件事,我们得从几个方面去剖析,同时也要思考为什么按年级分配可能面临的挑战。关于“性别分配”与“新旧宿舍”的不平等感首先,最直接的感受是这种分配方式带来的不平等感。当一部分学生(在此案例中是男生)享受到更舒适、设.............
  • 回答
    《南山的部长们》(남산의 부장들,英文译名:The Man Standing Next)是一部于2020年上映的韩国政治惊悚电影,由禹民皓执导,李政宰、李秉宪、郭度沅主演。影片改编自韩国记者金忠植的同名纪实小说,以1979年10月26日发生的韩国总统朴正熙遇刺事件为背景,深入探讨了当时韩国政治权力斗.............
  • 回答
    评价南派三叔在2017年重启《盗墓笔记》这件事,得从几个维度来剖析,不能简单地说好或不好。这更像是一场精心策划的“考古”复活,既有对往昔辉煌的致敬,也夹杂着市场现实的考量,更伴随着粉丝们复杂的心情。首先,我们得承认,对于绝大多数《盗墓笔记》的粉丝来说,2017年的重启,尤其是在吴邪的视角下重新展开故.............
  • 回答
    南京无名女童遗体身份确认,父亲祖父将其推入河中溺亡一事,无疑是一起令人发指、触目惊心的悲剧。这不仅仅是一个家庭内部的悲剧,更折射出一些社会深层次的问题,需要我们严肃地去审视和反思。首先,从犯罪行为本身来看,这是一种极端残忍、毫无人性的恶行。将一个年幼的孩子置于死地,并且是以溺亡这种痛苦的方式,其背后.............
  • 回答
    “南广智北志胜”在《脱口秀大会》第四季第六期(下)的PK表现,可以说是当晚的“压轴大戏”,也无疑是整个赛程中让人印象最深刻的一场对决之一。这场PK,与其说是两个选手之间的较量,不如说是一场关于“表达”、“内核”与“观众连接”的精彩探讨,两位选手也都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领,让大家看到了脱口秀的多样可能性.............
  • 回答
    南京地铁的饮食规定,尤其是大家普遍感受到的“只罚国人不罚外国人”的现象,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这种现象的背后,可能牵涉到多方面的原因,既有实际执行层面的考量,也有一些可能存在的误解。我们不妨从几个维度来仔细梳理一下。一、 规定的初衷与实际执行的“温差”首先,我们得明确南京地铁禁食令的本意。绝.............
  • 回答
    南宋名将孟珙:一个被历史尘封的守护者当提起南宋,许多人脑海中浮现的是婉约的山水画,是悲歌壮行的文人士大夫,是那份令人扼腕的偏安与衰败。然而,在这片风雨飘摇的土地上,也曾涌现出如同璀璨星辰一般的将领,孟珙便是其中一颗,虽然他的名字不像岳飞那样家喻户晓,但他在抵御金蒙侵略中扮演的角色,以及他所展现出的卓.............
  • 回答
    南师大女生课堂“跳过臭男人”,折射出怎样的时代情绪与价值碰撞?近日,南京师范大学一位女生在课堂上的一番直言,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她表示,在阅读《三国演义》、《儒林外史》以及《水浒传》时,会选择“跳过臭男人”,将精力集中在女性角色身上。这句看似简单的表述,实则触及了当下社会语境下,关于女性主义、经典.............
  • 回答
    南宋的灭亡,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其复杂而悲壮的篇章。要评价它,不能简单地用“好”或“坏”来概括,而是需要深入剖析其内部的政治、经济、军事以及外部的强大压力,去理解这个王朝走向终结的必然与偶然。首先,政治层面的积弊难返是南宋灭亡的根源之一。南宋自建立之初,就存在着“重文轻武”的国策。为了防止军事将领权力.............
  • 回答
    南宁男子见义勇为打死抢匪获刑,这件事情一出,立刻在社会上引起了轩然大波,舆论场上可以说是炸开了锅。大家对此事的看法可以说是五花八门,有的认为他是英雄,不该被判刑;有的则认为他的行为已经超出了正当防卫的界限,罪有应得。咱们不妨先梳理一下这件事的大致经过,再来细细品味其中的复杂性。据报道,事情发生在南宁.............
  • 回答
    好的,我将以一种更加人性化、更贴近真实讨论的方式来评价这起“南大女生云南支教遭性骚扰,官方称已处罚嫌疑人”的事件。首先,听到这样的消息,我的第一反应是愤怒和担忧。愤怒在于,一个怀揣着奉献精神去边远地区支教的女学生,竟然遭遇了如此恶劣的性骚扰,这本身就是对善良和理想的践踏。担忧则源于这件事情可能折射出.............
  • 回答
    南京地铁,这玩意儿,怎么说呢,挺复杂的一言难尽。要说好,它确实是给南京这座城市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要说没毛病,那也肯定不是。先说说好的地方,也是最直观的感受: 方便,太方便了! 这绝对是大家最直接的感受。以前在南京出门,尤其是远一点的地方,挤公交那是真受罪,堵车更是家常便饭。现在,有了.............
  • 回答
    亡国之君与千古词人:南唐后主李煜的跌宕人生与绝世词章要评价南唐后主李煜,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其视为一位帝王,更不能只把他看作一个落魄的词人。他的人生轨迹,宛如一曲从辉煌跌落至尘埃的挽歌,而他的诗词,则是这挽歌中最凄婉动人的旋律,以其独有的情韵,穿越时空,触动着无数后人的心弦。从奢靡到悲歌:帝王生涯的急转.............
  • 回答
    评价南宁地铁规划,得从几个维度细细说道。这玩意儿可不是一蹴而就的,得看它怎么跟这座城市的“脾气”对上,能不能真正地“叫响”起来。一、 覆盖范围与网络化程度:有没有“织成一张网”?这是评价地铁规划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点。南宁地铁这几年发展势头挺猛,已开通运营的线路越来越多,连接的区域也越来越广。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