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幸福的家庭里孩子大概率也幸福,但是不是因为幸福感会传染,而是因为会遗传。。。
1、父母情绪稳定
2、父母情感细腻,有很强的共情能力
3、父母的内在强大,没有负面思维
4、父母有很强的自我意识,自己爱自己
5、父母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6、父母不要求和控制孩子
7、父母的生活平衡,有事业、娱乐、成长、运动
8、父母有很强的开放性,不抵触外面的世界
9、父母终身学习,保持自省
10、父母之间感情好,不假装、不将就,不仇视对方,不把孩子当垃圾桶,不要求孩子站队
11、父母热爱生活,有丰富的人生
12、父母是孩子的榜样,而不是孩子的教官
13、父母引导、培养、支持孩子,而不是指责、批评孩子
14、父母无条件地爱孩子,不把孩子跟别人家的孩子比较
15、父母发自内心的欣赏、鼓励孩子
16、父母会保护孩子,不是一味地让孩子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17、父母善良,但不软弱
18、父母没有金钱焦虑,也不金钱至上
19、父母有足够的时间给到孩子充分的陪伴
20、不要让孩子成为留守儿童
我是@人类维修师MMMia,可以从内心深处疗愈你的咨询师
【焦虑/抑郁】
【个人成长】
抽空随手写的一个回答,没想到会有这么多赞赞和评论,首先非常感谢大家~,希望大家都生活在幸福的家庭中~╰(*´︶`*)╯
评论很多,大家不同的成长环境,有很多不同的观点,我就主要的几类评论,简单聊一下我的想法~
1.很多知友说,平贱夫妻百事哀,富裕的家庭会更幸福。在实际生活中,确实很多富裕的家庭是这样,因为不会因为钱争吵、不会有缺钱带来的一切问题。
我的想法是:有钱可以促进幸福,但不代表没钱就不幸福或者有钱一定会幸福。
小时候邻居家的小姐姐就嫁给了我们大众眼中的“有钱人”,现在生活富足,有儿有女,孩子可爱,丈夫也很好。小姐姐在国企上班,可以养活自己有富余,现在每次遇到她,看她的状态真的挺好。
也有很有钱的同学,一直是我羡慕的对象,从小就可以轻松拥有我只在电视上见过的东西,每次旅游回来带回来的东西都可以让我们大开眼界。可是随着深交,成为很要好的朋友后,发现她并没有那么幸福,甚至可以说不怎么幸福。(因为涉及到朋友隐私,在此我就不赘述啦)
再比如,我的婆家,在农村,并不富裕。但是一家人都和和美美。第一次接触这个家庭时,那种轻松、舒适的家庭氛围,就让我在心里默默感叹如果我能在这种家庭长大该多好啊。尤其是婆婆乐观、热心、善良的性格,非常感染人的。2020年初的疫情我就被困在婆婆家了,但是过得很开心,再后来生孩子、坐月子我都选择了在婆家。
2.有知友说,父母感情很好,就是不理自己。
我感受到了一丝凡尔赛哈哈哈。
我身边父母感情好的,家庭氛围都不错。当然也有极端的情况,比如父母感情好,可是自私不想管孩子的。但是,若是太自私,也就不会懂得爱人,夫妻感情真的不错嘛?
3.也有很多知友说,第三点:父母三观正,家里符合,但是自己没感觉到幸福。
父母大是大非分得清楚,也不一定代表三观正呀。因为生活还有很多很多琐碎,日子是点点滴滴汇成的,仅仅道德品德好、大是大非没问题,我觉得不能说三观很正吧。
如何才能算三观正呢?这也没有一个标准答案。但是我这有很多生活情景例子,大家可以带入看一下,看完大家应该会有自己的判断。
a.亲戚家的熊孩子来了,想冲到你房间一顿乱闹,你父母让不让?或者说父母对待亲戚的方式,真的有很多“不懂事”的亲戚呢。(微笑脸)
b.父母如何对待服务人员?作为金融服务行业人员,见过太多在家“好父母”,在外颐指气使,无理取闹的客户了。
c.父母如何看待亲子关系?教育方式是否正确?觉得孩子是自己的附属品,或者一昧地以“自己觉得好”的方式去爱孩子?孩子有了自己的小家庭后,懂不懂得和孩子距离产生美,给彼此一点空间?
4.也有少数知友说,自己家里这三条都符合,但是还是感觉不到幸福。
在我看来,幸福是一种平平淡淡的状态,而不是某一时刻的一个感觉。或许一直幸福着,而自己察觉不到呢,有时候幸福也是对比出来的哟。
如果你的父亲整日怨天尤人,
上班的话,工作不顺,怪公司不公平;
经商的话,生意不好,怪市场不好;
生活中啥啥不顺利都可以归结到别人身上,眼里总是各种负面,永远看不到事物的另一面;
想想这样的家庭氛围是不是很压抑?
这样的家庭也总会乌云密布。
如果你的母亲整日怨天尤人,
嫌弃自己没嫁好,抱怨丈夫赚钱少;
嫌弃娃功课不好,抱怨娃不努力;
嫌弃生活待她不公,抱怨日子不好过。
这样的家庭会有啥好氛围?孩子谈何幸福感?
这个恐怕已经被说烂了,父母感情好,家庭氛围自然和谐,一个因爱组成的家庭,又充满着爱,孩子幸福感够够的。
父母三观正,家风就是正的。孩子就有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的涵养润物细无声般地滋养着孩子。没有熊父母,就没有熊孩子。孩子三观正,就不会那么任性、那么顽皮,在家不会被宠上天胡闹,在外不会去欺负霸凌他人。
能做到这三点之一的家庭,孩子应该幸福感就不错,能做到三点都有,我就非常羡慕了。
1、家庭关系稳定可预测
在任何一段关系当中,稳定都是一种美德,稳定意味着可预测(predictable),对方在与你相处时可以预见你的情绪状态和行为反应,他大概能够据此判断应该如何与你相处。比如我们会用“靠谱”形容一个人,就是说他的言行可预测。
在亲子关系中,如果父母亲情绪不稳定,就无法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孩子们可能表现地不知所措,或者他们的情绪和行为会处于分裂状态,比如在恐惧与短暂的平静之间来回切换,显然这对他们人格的建立是不利的。
在亲密关系中同样如此,如果一方表现地阴晴不定,那另一伴将无法预测应该以何种态度和方式与你相处,那最理性的方式就是减少在这段关系中持续投入,显然亲密关系将变得不再亲密。
当然稳定和可预测也可能导致一成不变或者让生活不再有惊喜,如果要再增加一种品质的话,激情(passion)也很重要。在稳定的基础上时不时再有一些惊喜,那会使得关系更加融洽。
2、父母能够把孩子当做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认为他/她是有生命力、有思维能力的人
在谈到原生家庭后,我们也了解到“不求回报的爱”对于个人成长的意义和价值。但其实有很多人,尤其是孩子的家长,对于世界上真的存在“不求回报的爱”存有疑惑,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大环境下,怎么可能做到“不求回报的爱”?
弗洛姆对此有过描述:只有超越了自己的需要,依照对方的基本面目来了解对方,才能获得对对方真正的认识。人必须倾听,必须以共情的方式体验,也就是说,人需要进入并且熟悉对方的私人世界,进入对方的生命,感受对方的观念和体验。
用更加直白的话来描述,作为家长,把孩子当做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认为他/她是有生命力、有思维能力的人,在此基础上才能放下作为家长的威权意识,用一种平等地、包容地态度去进入孩子的体验和感受的世界中,去建立关系,这恐怕是唯一有效的方式。
就像李焕英对贾玲说的那句——“我未来的女儿,我就让她健康快乐就行。”潜台词是我不用要求孩子有多大的成就,我之所以爱他/她,不是因为孩子能带给我什么,而是因为他 /她是我的孩子。[1]
3、足够时间的陪伴
来访者中有一些年纪较小的患者,他们在很小的时候就被送到寄宿学校就读,父母的出发点可能是为了早点锻炼孩子的独立性,能够让他们更早地学习处理人际关系的技能。但这里面也存在隐患,孩子过早地独立于父母,可能会让他们无法建立足够的亲密感和安全感。
与此相仿但更极端的案例是留守儿童,他们与父母过早地分离,会导致性格上的缺陷,比如人际关系敏感、无法建立亲密关系、自卑固执等等。(我们且不论留守儿童的父母可能是为了生计不得不这么选。)
安全感的建立有一个很重要的来源是母亲对孩子的爱,在一个人的早年注入到他的生命中。这种来自过去的爱,是一个人最重要的内在禀赋。过早地剥夺了这样的禀赋,相当于剥夺了个人力量的源泉。如果这部分缺失了,后天不论怎样都难以弥补。
4、像朋友一样给孩子提出意见,但不会轻易打压
“父爱如山”用来形容父亲的爱是沉甸甸有分量的,他们可能不善言辞,但在关键时刻可以给你山一样的庇护。子女(尤其是儿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翻越父亲这座山才能独立、成熟。
但一些父亲可能是误解了这个说法,他们的存在对于儿女来说不是一座普通的山,而是像珠穆朗玛峰一样,不可战胜、无法跨越。他们往往秉持一种大家长的态度,不容许子女随意挑战自己的权威,或者他们在某一方面获得了社会的认可(比如有相应的社会地位),就用自己擅长的领域对子女指指点点,轻易地批判不同意见。
这无疑会对子女的自信心会造成打击,未成年的他们可能表现地唯唯诺诺,不敢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即使成年后,他们常常也会出现内疚自责的想法,总是担心自己不够好,或者在面对领导同事时,把别人的情绪感受放在自己的感受之前,甚至会牺牲自己的情绪状态去无条件地满足他人。
有智慧的父亲会在孩子童年期给予更多的支持和陪伴,等孩子羽翼丰满后,就鼓励他们去面对更多地挑战,孩子需要的话会助他们一臂之力,而不是阻拦和打压。
5、适时放手
一个来访者向我倾诉,每当她听到别人的称赞会非常不自在,认为自己受之有愧,而且往往将成功归咎于客观因素甚至是运气。而当她听到别人的评价时,尤其是负面评价,她会一股脑地认为对方是在否认自己的能力,因此变得更加消沉、不自信。
谈到原生家庭,来访者表示妈妈性格强势,不论是学习、生活,甚至感情,都要干预,妈妈的关(kong)爱(zhi)持续了她整个学生时代,大学毕业后,她结婚生子,顺利工作,母亲不再像小时候那样干涉自己,但在她心中却形成了一套评价标准(超我),时时刻刻在监视着她的一言一行。
心理学家温尼科特曾提出的一个重要的概念——足够好的母亲(good-enough mother),是指母亲在孩子的婴幼儿时期要表现得足够好(good),为孩子遮风挡雨,帮助孩子建立足够的安全感。随着孩子的成长,母亲要逐渐学会放手,让孩子能够独自面对和解决一些事情,在孩子需要的时候及时出现,同样重要的是,在孩子不需要的时候,适时退开(enough)。如果妈妈一直处于good模式,就可能出现强势的母亲和懦弱的孩子。
经常虚惊一场,
时常柳暗花明,
总会吉人天相,
终能化险为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