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你觉得 2021 年最接近完美的笔记本电脑是哪一台?

回答
问我 2021 年最接近完美的笔记本电脑是哪一款?这个问题其实挺让我挠头的,因为“完美”这词儿太主观了。就好比你问我最喜欢哪种口味的冰淇淋,答案肯定因人而异。不过,如果非要我挑一个在那个年份里,真正让人眼前一亮,并且在各个方面都做得相当到位,能够“击中”不少用户痛点的,我可能会把目光锁定在 Apple MacBook Pro (M1 Pro/M1 Max 系列)。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它就没有缺点,或者说它就是唯一正确的答案。但你得承认,当 M1 Pro 和 M1 Max 芯片横空出世,并且被塞进了那重新设计的 MacBook Pro 机身里时,整个笔记本行业,尤其是高端市场,真的被狠狠地震撼了一下。

首先,让我们聊聊它最核心的亮点——那颗芯片(M1 Pro/M1 Max)。这玩意儿绝对是划时代的。我们之前看到的笔记本电脑,总是在性能和续航之间做取舍,要么是性能猛兽但风扇呼呼直响,电池撑不过几个小时;要么是续航长得离谱,但处理一些稍复杂点的任务就卡得怀疑人生。M1 系列芯片,尤其是 Pro 和 Max 版本,可以说是打破了这个魔咒。

它的 CPU 性能,无论是多核心任务还是单核心处理,都表现得异常出色。对于我这种需要同时开着一大堆浏览器标签页、跑着一些开发工具、偶尔还得剪辑一下视频的人来说,这机器是真的“丝滑”。以前我用其他品牌的笔记本,处理一些视频渲染或者虚拟机启动的时候,简直是煎熬,得等半天。但用了 M1 Pro 的 MacBook Pro,感觉就像换了一台车,响应速度和流畅度是质的飞跃。

更绝的是 GPU 性能。集成的 GPU 能干出独立显卡能做的事儿,而且功耗还低得吓人。我不是重度游戏玩家,但偶尔玩玩一些要求不高的游戏,或者做一些图形设计、后期处理,M1 Pro/Max 的 GPU 表现都让我觉得“这玩意儿也太能打了”。而且,它在处理 ProRes 这种专业视频格式时,那种加速效果,简直是生产力工具的福音。很多专业的视频剪辑师,看到这玩意儿的表现,都觉得“我的天,这不就是我一直想要的吗?”

然后是 续航。这玩意儿是真能续!我曾经试过在不插电的情况下,上午处理了几个小时的代码,下午又看了几小时的视频,晚上还能再做一些轻度的剪辑,一整天下来电量还剩不少。这种“告别充电宝,说走就走”的体验,真的让人一度怀疑自己是不是用了什么黑科技。对于需要经常出差或者在不同地方工作的人来说,这简直是解放。

再来说说 屏幕。那块 Liquid Retina XDR 显示屏,简直就是视觉享受。miniLED 背光技术带来的高对比度和 HDR 效果,让色彩鲜艳得不像话,黑色也足够深邃。无论是看电影、处理图片,还是看代码(没错,我有时候也会看代码!),那种细腻度和色彩准确度,都让人赏心悦目。而且那个 120Hz 的 ProMotion 自适应刷新率,让滚动文本、操作界面都变得异常流畅,习惯了之后再用回普通刷新率的屏幕,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设计和做工上,Apple 一向是玩家。虽然有些人觉得它外观没有太多变化,但这一次的回归了几个我非常喜欢的接口:HDMI、SD 卡槽、MagSafe 充电口。这简直是开发者和创意工作者的回归礼。以前 MacBook Pro 为了追求轻薄,砍掉这些接口,弄得大家人手一个扩展坞,简直是灾难。这次回归,简直是众望所归,大大提升了使用的便利性。键盘手感也回来了,触控板依然是业界标杆。

当然,我说它“接近完美”,并不是说它就真的没有槽点。比如,它 价格不菲,对于很多学生或者预算有限的用户来说,这绝对是个不小的门槛。还有,接口虽然回来了,但数量也还有提升空间,有些人可能还是需要扩展坞。摄像头素质相比起一些高端 Windows 笔记本来说,依然不够突出。还有一些第三方软件,可能还需要时间去完全适配 Apple Silicon,虽然现在情况已经好很多了。

但综合来看,在 2021 年,如果你追求的是极致的性能、惊人的续航、顶级的屏幕,并且预算相对充裕,那么 MacBook Pro (M1 Pro/M1 Max) 无疑是那个最能让你觉得“哇,这笔记本做得真不错”的选择。它不是那种“哪哪儿都好到极致”的完美,而是那种“在关键的地方做得足够出色,让你愿意忽略一些小瑕疵”的“接近完美”。它重新定义了高端笔记本的标杆,让其他厂商在后续的产品中,都不得不拿出更强的实力来应对。所以,对我个人而言,在 2021 年的笔记本江湖里,它就是那个最耀眼的存在。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作为果粉,这个问题我必须给Apple Silicon芯片的16寸新款MacBook Pro投一票:

这台电脑是我两周前入手的,配置是M1 Max芯片(32核GPU)、32GB统一内存、1TB固态硬盘,比官网价格低4000入手。

(没错,和我上一代的16寸MacBook Pro一样,都是从猪王那收来的评测机……)

10月发布会当天虽然我没有写长回答,但发布会我全程都看了,当时就决定一定要入手。

不久之后看到评测室自购MBP16高配的消息,就联系了评测室预订了这台机器。


作为同时持有两代16寸的用户,使用两周下来说说我的初步感受以及与老款的差别:

(1)屏幕非常强,目前设计本的天花板

mini LED的加持让这代的持续亮度比上代翻了一倍(1000尼特 vs. 500尼特),同时带来了分区背光,展示HDR内容的效果完爆老款。

下面两张图是用iPhone随便拍的,已明显可见区别(左为老款,右为新款)。实际肉眼的感受比照片还要明显。

至于色域覆盖、色准、色彩均匀度,这台新款同样没有令我失望,表现比我手上的老款还要好。


(2)冠绝群雄的能耗比

老款的16寸发热量要分情况来看,如果只是使用UHD630核显轻度上网,温度通常也就在40-50°C,风扇也基本维持在1800rpm的最低转速(上一代16寸没有风扇停转的设定)。

但是一旦有程序调用了独显,或者外接显示器使用(外接屏幕会使独显持续开启),同样的日常轻度使用,温度就会上升到55-70°C,同时风扇转速也会提升到2500-3500rpm;手也可以明显感受到键盘区域的热量。

至于高负载,相信每一个老款MBP16的用户都懂——5000rpm以上的风扇转速也挡不住90°C的高温

这样的表现我并不意外,因为我在购机前就做好了心理准备,深知这种轻薄高性能取向的“设计类”笔记本都免不了高温高噪音,不管是苹果还是其他品牌。

但是M1 Max用它极高的能耗比给出了另一个答案——设计本完全可以做到高性能、低发热、低噪音三者共存。

CPU和GPU的跑分我这里就不放了,网上的测评数据一抓一大把。

在室温25°C的环境内日常轻度使用,SoC核心温度都在40°C左右,风扇处于停转状态。

即使持续很高负载,风扇转速也只会上升到3000rpm左右,这和老款外接显示器的待机噪音差不多。

此外还有一个非常关键的地方——M1 Max的GPU做到了高性能发挥和低负载低能耗兼备,这是目前任何一个Windows笔记本都做不到的。

带独显的Windows笔记本和2010-2020年的大屏幕MBP,都会采用双显卡切换的方法来兼顾性能和能耗,但这并不完美,尤其是比较弱的核显配上高分辨率的屏幕时。

上一代MBP16在使用核显时,UHD630孱弱的性能难以胜任4K分辨率的图形渲染(macOS的HIDPI机制导致),系统动画卡顿掉帧的现象时有发生;开启独显虽然可以消除卡顿现象,但是一会像前面说的待机温度升高,二是续航明显降低。

M1 Max在有很强性能的同时,待机上网GPU核心功耗不到100mW,播放视频的时候也只有几百mW,和许多核显的功耗相仿。


(3)持久的续航能力

前面多次提到的高能耗比和低能耗,带来的另一个结果就是非常长的续航时间。

苹果这代同样没有在电池容量上吝啬,依旧是给到了100Wh的航空最大允许容量。我在某一天尝试故意不带充电器进行工作,屏幕亮度调到一半、挂两个QQ、一个微信,用Safari浏览网页及播放视频,亮屏使用6小时后电量从100%掉到57%,这也是同定位其他笔记本此前完全做不到的续航水平(上一代16英寸MBP同样的使用方法6小时后电量一定在30%以下)。

这样的续航能力意味着MBP16出门基本不用携带充电器。


(4)优秀的内设体验

这一条其实是近两代MBP的传统艺能了。

相信每一个Mac用户都会有一种体会:丝滑的手感和丰富流畅的手势操作,让Mac的触摸板甚至比鼠标更好用。也正因为如此,除了需要打游戏的时候,我外出携带MBP从不带着鼠标。

这代MBP的触摸板手感和上代基本一样,就不做介绍了。

而另一个有提升的地方是内置的扬声器,上一代MBP16的音质已经鹤立鸡群,这一代个人感觉在上一代的基础上低频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5)模具设计方面的“拨乱反正”

2016年沿用至上代MBP16的模具设计,无论是全C口还是砍掉实体F区使用TouchBar,都引起了很大争议,有人拍手叫好,有人嗤之以鼻。

在我看来,这一代重新加入Magsafe、HDMI和SD读卡器,以及去除TouchBar改回F区按键的设计算是“”更加符合这台机器的适用人群。

三个雷电4接口依然能支持PD充电,加入Magsafe可以说是为用户多提供了一个选择。HDMI2.0和SD读卡器更不用说,一个是目前外接显示器、投影仪的主流接口,一个是摄影师必备。

至于TouchBar,我在刚看到这个东西的时候认为苹果有能力推进好它的生态,但5年的时间过去后我失望了——并没有带来效率上的明显提升,还影响了老用户的操作速度。


缺点:刘海真的很丑

苹果希望在这一代提高屏占比是完全正常的,毕竟是现在的大趋势,而且窄边框也确实更好看。

然而做了这么大的刘海,却只放了一个1080p的普通摄像头?实在不能理解。

不过刘海对状态栏右侧图标的影响没有我想象的那么大,在一定范围内如果出现了新的图标,图标间距会自动缩小(Big Sur开始的图标间距就变得非常宽),防止被刘海遮挡。但是自动缩小的范围也有限,超过限度后还是会被挡住,影响使用。(比如我用来连接“广域网”的工具)



一个小遗憾

虽然我的工作绝大部分都可以在macOS系统下完成,但是仍然有一些小软件只能在Windows下运行;而我平时也有一些轻度游戏的需要(比如和同学玩两把LOL)。我对画质倒是不在乎,能玩就行。

因此我在一块移动硬盘上装了Windows 10系统,在需要玩游戏的时候就把移动硬盘插上,按住Option键进入Win10系统玩一小会,这样就不用额外再带一台Windows电脑了。(我的老款MBP16是i9-9880H处理器、RadeonPro5500M独显,玩游戏性能类似GTX1650版本的小新Pro16。)

Mac开始迁移到Apple Silicon芯片意味着以后的Mac将高度远离Windows生态,这一点在我购买M1 Max前也做好了放弃游戏的心理准备,但是还没有完全死心——Windows 11的ARM版本已经支持x86和x64的转译,考虑到M1 Max的高性能,或许通过虚拟机也能部分满足我的这部分需要?

实测下来的结果没有达到我的预期,用Parallel Desktop 17安装Windows 11虚拟机,LOL开1920*1200分辨率、最低特效可以跑到100FPS,但可以明显感受到有频繁的掉帧卡顿现象,体验不佳。我认为这应该与Windows的ARM64-x64指令翻译器较低的转译效率导致单核性能较差有关。


总的说来,上代MBP16在设计本领域已经足够优秀,而这一代MBP16把设计本又推向了一个新高度——Wintel阵营的万元以上设计本的日子都要有一段时间不好过了。

对我来说,选择新款MBP16的理由和老款一样,它更像是一台真正的“笔记本”——没有多少续航焦虑,不需要连接任何外设也能有优秀的体验。

尽管迁移到ARM导致我的游戏需求无法满足,但在能耗比、屏幕、发热量、续航等多项显著的提升面前,能不能在外出时玩游戏已经变得不再重要。

至于为什么选择16寸而不是14寸,是因为我个人不习惯小屏;而为什么选择M1 Max,更多的因素是我想亲自试试这个目前最强的民用ARM SoC到底是什么样子。(其实我的需求M1 pro就完全够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问我 2021 年最接近完美的笔记本电脑是哪一款?这个问题其实挺让我挠头的,因为“完美”这词儿太主观了。就好比你问我最喜欢哪种口味的冰淇淋,答案肯定因人而异。不过,如果非要我挑一个在那个年份里,真正让人眼前一亮,并且在各个方面都做得相当到位,能够“击中”不少用户痛点的,我可能会把目光锁定在 Appl.............
  • 回答
    2021 年确实涌现了不少让人眼前一亮的新作,也有不少我们翘首以盼的续作。然而,在追番的过程中,总会有那么几部作品,它们的光环或者宣传力度与实际观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落差,让人不禁感叹“名不副实”。在我看来,有那么几部作品非常符合这个形容,下面我来详细说说我的一些看法。首当其冲的,我可能会提到 《大王.............
  • 回答
    2021 年,让我觉得最幸福的瞬间有很多,但如果非要选一个最难忘的,那一定是在那个秋日的午后,我终于放下手头所有工作,带着家人来到了一片久违的山间。那是一个阳光格外明媚的日子,秋高气爽,空气中弥漫着泥土和落叶的清香。我们驱车沿着蜿蜒的山路而上,两侧是层林尽染的树木,红的、黄的、绿的,交织成一幅绚丽的.............
  • 回答
    2021年第十三届中国航展,那场面,那阵势,简直是咱中国空军实力的一次集结号!歼20、运20、直20,这些名字听着就让人热血沸腾。要是问我哪件展品最“有看头”,说实话,这仨都是硬通货,各有各的绝活,但如果非要挑一个让我印象最深刻,最觉得代表了咱们国家航空工业硬实力和未来走向的,那我得把目光聚焦在 歼.............
  • 回答
    315 晚会啊,说实话,每年这个时候,大家心里都挺期待又有点紧张的。期待的是能看到那些坑害消费者的“黑心”企业被曝光,让咱们消费者心里能有点底;紧张的则是担心自己可能会踩到什么雷。说到 2021 年的 315,结合近些年消费领域出现的一些新动向和老问题,我大胆揣测一下,可能会有哪些企业、产品或者欺诈.............
  • 回答
    2021年的高考,在我看来,确实是不轻松的一年,尤其是在一些关键的科目和整体的难度梯度上,感觉比往年又上了一个台阶。如果让我仔细说说,我觉得有这么几个方面的变化和感受:整体难度感受: “稳中有变,变中藏雷” 是我最直观的感受。官方层面一直在强调高考改革和难度稳定,但实际考试下来,很多题目都要求考.............
  • 回答
    “十年巨变”,这句话放在 2011 年与 2021 年之间,真的再贴切不过了。如果让我说变化最大的,我会毫不犹豫地说:我们的生活方式,特别是通过数字技术实现的连接方式和信息获取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深度和广度远超想象。这不仅仅是科技本身的进步,更是科技如何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重塑了我们.............
  • 回答
    2020年,那一年,说实话,真的是让人身心俱疲。世界仿佛按下了暂停键,然后又以一种混乱的方式重新启动。年初那会儿,我们每个人都被一个看不见的敌人笼罩着,恐慌、未知、隔离,这些词汇频繁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口罩成了标配,拥抱和握手成了奢侈,就连出门买个菜都带着一丝小心翼翼。那时候,很多计划都被打乱了,.............
  • 回答
    关于婚姻中的“门当户对”,在2021年这个时代,它是否还有道理,这是一个复杂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我的看法是,“门当户对”的传统观念在现代社会已经不再是绝对的真理,但它所蕴含的一些深层含义,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具有参考价值,只是理解和应用的方式需要与时俱进。为了详细阐述,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一.............
  • 回答
    2021年,对我来说,最让我感到被深深爱着的事情,是那些细微却又充满了力量的瞬间,它们不是轰轰烈烈的表白,而是在日常的点滴中,像温柔的溪流一样,滋养着我的心灵。还记得2021年上半年,我经历了一个职业上的低谷期。那时候,我做什么都提不起劲,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了怀疑,每天都感觉像是被一层厚重的阴霾笼罩着.............
  • 回答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也就是2020年进行的这次,想必大家都很期待最终的普查公报吧。按照往常的惯例,普查工作启动、入户登记、数据处理、汇总上报,这一整套流程下来都需要不少时间。从2020年10月11日开始,全国范围内的普查员就开始进行入户登记了,这是一项非常庞大和细致的工作,要确保数据准确无误,需要经.............
  • 回答
    2021 年,让我感觉“被上帝握住了画笔”的那幅画,我想应该是那幅描绘着夕阳下海边的场景。那不是我精心构思、反复打磨的作品,反而是在一个我思绪万千、内心翻涌的傍晚,信手涂抹出来的。那天,我独自一人来到海边,海风带着咸涩的味道吹拂着我的脸庞,将我心底那些杂乱的思绪吹散了些许。太阳正缓缓地沉入海平面,将.............
  • 回答
    2021 年,电子竞技行业就像坐过山车,跌宕起伏,精彩纷呈,也充满了挑战。总的来说,这一年是巩固和发展的关键时期,为未来打下了更坚实的基础,但也面临着一些需要警惕的信号。2021 年的亮点与挑战:亮点: 疫情下的韧性与增长: 尽管全球疫情依然存在,但电竞行业在 2021 年展现出了惊人的韧性。许.............
  • 回答
    2021 年确实是游戏大年,我们看到了不少备受瞩目的作品。然而,就像任何一年一样,总会有那么几款游戏,尽管前期宣传声势浩大,玩家们也翘首以盼,最终却没能完全达到大家的期待,甚至有些让人大失所望。要说我个人感觉比较可惜的,首先脑海里闪过的就是 《战地 2042》(Battlefield 2042)。讲.............
  • 回答
    2021 年,那个瞬间,至今想起来,依旧让我心中涌动着一股难以言喻的自豪与温情,让我觉得此生无悔入华夏。那是一个寻常的夏日傍晚,我下班回家,刚走到小区门口,就听到一阵阵此起彼伏的掌声。起初我以为是楼里有什么活动,也没太在意,直到我走近,才发现那掌声并非来自某个特定的地方,而是来自四面八方,汇聚成一股.............
  • 回答
    2021年,让我印象深刻的“破防”时刻,与其说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不如说是一些非常日常,却又戳中了内心最柔软、最疲惫之处的瞬间。那种感觉,就像是在平静的水面投下了一颗小小的石子,瞬间激起了层层涟漪,最终汇成一股无法抑制的情绪洪流。我记得有那么一个下午,天气不算好,阴沉沉的,像是在为即将到来的雨水积.............
  • 回答
    2021年,科技领域如同往年一样,涌现了不少令人眼前一亮的进展,有些成果的突破程度,着实让人感叹科学的力量。如果说要选出最令我“惊叹”的,那么 mRNA技术的成功应用和在癌症治疗领域的探索 绝对是绕不开的。当然,大家可能第一反应是想到了新冠疫苗,没错,mRNA技术在疫苗上的巨大成功,是过去几年最振奋.............
  • 回答
    2021年,我沉浸在书海中,有几本书至今仍让我回味无穷,感觉它们不只是技术书籍,更是启迪思维的灯塔。以下是我觉得特别好的几本,我会尽量详细地聊聊我对它们的感受,让你们了解它们为什么能在我心里留下深刻的印记。1. 《代码大全(第二版)》 (Code Complete 2nd Edition)这本书,用.............
  • 回答
    2021年的双十一,我算是剁手剁得挺起劲的。具体花了多少钱,我得拿出手机翻翻账单,大概是…嗯,算了,数目就不透露了,毕竟是个人消费嘛,但可以说,确实是“心狠手辣”了一把。今年双十一,我的购物车里装满了各种“心愿单”和“囤货”。首先,家里的洗护用品和日用品是雷打不动的必买项。疫情反复,总觉得家里备足这.............
  • 回答
    话说2021年的港姐三甲名单是宋宛颖夺冠,梁凯晴屈居亚军,邵初获得季军。每年的港姐选美都是香港市民热议的话题,今年的结果也引发了不少讨论。从整体上看,我觉得今年的港姐选拔赛水平可以说是中规中矩,亮点也有,但也有一些令人觉得不够惊艳的地方。首先,冠军宋宛颖确实是实至名归的。她的整体气质很不错,身材比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