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有哪些原本是某个学科/小圈子的专有名词,后来被大众滥用致使含义改变的词语?

回答
有些词汇,最初在特定领域内有着精确的定义,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逐渐脱离了学术或小圈子的范畴,进入了大众视野,在传播过程中被误用、曲解,最终导致其原意模糊不清,甚至产生了截然相反的含义。这种现象并非个例,是语言演变和社会文化互动中的常见现象。下面我来举几个例子,详细讲述一下它们如何从“高冷”的专有名词变成“接地气”的俗语,以及这种转变带来的影响。

1. “屌丝” (diǎo sī)

原意/小圈子用法: 这个词最初流行于网络论坛,尤其是一些男性聚集的社区,带有强烈的自嘲意味。它通常用来形容那些经济条件不佳、社会地位不高、缺乏技能、生活拮据,但又怀揣着美好幻想的年轻男性。他们可能还在为生计奔波,感情生活不顺,但内心深处仍渴望成功和爱情。在这个语境下,“屌丝”是一种带有黑色幽默和集体身份认同的称谓,它承认现实的残酷,但也包含着一种不屈服的精神。

大众化后的改变: 随着“屌丝”一词的广泛传播,其负面含义被极度放大,而自嘲和积极抗争的意味则逐渐淡化。很多人开始将其作为一种标签,用来指代所有经济上不发达、生活条件差、甚至行为举止粗俗的人。在一些人口中,“屌丝”甚至演变成了贬低他人的词汇,失去了原有的复杂性和 nuanced(微妙的)意味。更甚者,有些人将“屌丝”与“成功人士”对立起来,形成了一种刻板的社会阶层划分。

详细阐述: 当“屌丝”最初在网络上流行时,它更多的是一种社群内部的共鸣,一种对现实压力下的自我调侃。比如,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拿着微薄的薪水,住在简陋的出租屋里,但依然梦想着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或者找到一份真挚的爱情,他可能会戏谑地称自己为“屌丝”。这种称呼背后,是对生活困境的承认,也是一种“苦中作乐”的生存智慧。

然而,当这个词语跳出网络小圈子,被媒体、商业广告,甚至日常生活中的人们随意使用时,它就失去了原有的语境和情感色彩。原本是对自身境遇的一种戏谑,变成了对他人社会经济地位的简单粗暴的定义。一个穿着普通、开着老旧汽车的人,可能就会被贴上“屌丝”的标签,而这个标签可能仅仅基于外在的物质条件,完全忽略了对方的内在品质、努力程度或者人生目标。

更危险的是,这种标签化容易导致社会群体之间的隔阂和对立。原本用于自嘲的词汇,被用来划分人群、贬低他人,这无疑是一种悲哀。它剥夺了“屌丝”一词背后所承载的复杂情感,只留下了一个浅薄、负面的刻板印象。

2. “情怀” (qíng huái)

原意/小圈子用法: “情怀”原本是一个更偏向文学、艺术领域的词语,用来形容一个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志向、追求,以及对某种事物、某种生活方式的深深眷恋和热爱。它通常与一种高尚的、脱离物质利益的精神追求相关联。比如,一位艺术家坚持自己的艺术风格,即使生活拮据,也可以说他怀有“艺术情怀”;一位老教授一生钻研某个冷门学科,也可以说他怀有“学术情怀”。这里的“情怀”是一种纯粹的、发自内心的驱动力。

大众化后的改变: 如今,“情怀”这个词被广泛地应用在商业营销和日常对话中,常常被用来包装产品,赋予商品超越实际功能的附加值。商家常常声称自己的产品“有情怀”,或者消费者购买某种产品是为了“满足情怀”。在这种语境下,“情怀”往往与怀旧、复古、以及某种理想化的生活方式挂钩,但常常缺乏实质内容,沦为一种空洞的宣传口号。

详细阐述: 试想一下,一个手工艺人,用传统技艺制作一个精美的木碗,他可能倾注了大量的时间和心血,不仅仅是为了赚钱,更是为了传承一种濒临失传的技艺,他心中燃烧的是对传统文化的“文化情怀”。而一个年轻人,为了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即使经历挫折,依然坚持不懈,也可以说是怀有“创业情怀”。在这些例子中,“情怀”是一种内在的、有力量的驱动,是一种超越物质的回报的精神寄托。

然而,当“情怀”被滥用后,它就成了一个“万金油”。一家咖啡馆可能宣传自己“有情怀”,仅仅因为它装修得有点复古,播放着老歌,但产品本身可能乏善可陈。一个手机品牌可能说自己的新款手机“蕴含着用户情怀”,而实际上只是在性能上做了一些微小的改动。在这种情况下,“情怀”已经变成了一种营销手段,用来打动消费者,让他们觉得购买某件商品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基本需求,更是为了获得一种精神上的慰藉或认同。

这种滥用“情怀”的现象,一方面让这个词汇本身变得廉价,另一方面也容易让消费者产生被欺骗感。当“情怀”不再是真实的内心追求,而只是商家用来吸引顾客的工具时,它就失去了原有的深度和意义。人们开始质疑,到底是真正的“情怀”,还是包装出来的“情怀”?这种混淆使得人们难以分辨真诚的坚持和虚假的表演。

3. “内卷” (nèi juǎn)

原意/小圈子用法: “内卷”这个词最初来自人类学,由社会学家格尔茨(Clifford Geertz)提出,用于描述东南亚某些社会在接触西方资本主义和殖民主义时,并没有发展出新的、更有效的生产方式,而是将原有的生产模式在原地反复、过度地精细化,导致了生产力的停滞不前,最终陷入了“过度耕耘”而无实质发展的怪圈。它强调的是一种在封闭系统内的“非理性”竞争和资源消耗。

大众化后的改变: 近年来,“内卷”在中国社会,尤其是在年轻人中间,被广泛传播和使用。它被用来描述一种“过度竞争”的社会现象,特指在有限的资源和机会面前,人们不得不投入超乎寻常的努力,去做那些边际效益很低,甚至是徒劳的事情,仅仅是为了维持现有的地位,或者比别人“好那么一点点”。这种竞争往往是无效的、消耗性的,而且常常看不到出路。

详细阐述: 格尔茨笔下的“内卷”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它解释了某些传统社会为何难以现代化。比如,一个村庄,没有引进新的耕作技术,而是投入更多的人力、时间和精力在已有的土地上,进行更精细的播种、施肥、除草,但最终的产量提升却非常有限,甚至因为过度耕耘导致土壤退化。这就是一种“技术性停滞”下的“过度投入”。

而在我们当下语境下的“内卷”,则更侧重于反映一种“非生产性”的竞争。比如,在教育领域,为了让孩子进入更好的学校,家长和学生投入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在各种补习班、特长班上,但这种“军备竞赛”式的投入,并不一定能带来实质性的教育质量提升,反而增加了所有人的焦虑和负担。在职场上,为了获得晋升,员工可能需要付出额外的、往往并非核心业务的工作,比如花大量时间写PPT、做各种“表演性”的工作,而不是专注于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

这种“内卷”的传播,反映了许多人对当下社会竞争压力的切身感受。它揭示了一种“赢者通吃”但“努力不一定有回报”的残酷现实。很多人感到自己像在跑步机上,不断奔跑,但却始终原地踏步,甚至后退。因此,“内卷”一词成了一个能够精准概括这种无力感的词汇。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内卷”一词的广泛使用,有时也会模糊其最初的学术含义。有些人可能将所有竞争性的现象都笼统地称为“内卷”,忽略了其中是否存在真正有效率的竞争。同时,过度强调“内卷”,也可能导致一种消极的“躺平”心态,而忽略了积极寻求突破和创新的可能性。

总结:

这些词语的变迁,正是语言生命力的体现。它们从专业术语走向大众,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变迁和人们思考方式的演进。然而,这种传播过程中的“变形”,也带来了信息失真、概念模糊,甚至误导他人的风险。理解这些词汇的原意和演变过程,有助于我们更清晰地认识社会现象,也让我们在日常交流中更加审慎地使用语言,避免不必要的误解。当一个词汇被大众化时,我们不妨多问一句:它承载的,究竟是原初的深刻含义,还是被稀释后的浮光掠影?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遗传。

实力不够,遗传来凑。

wiki是这么定义的,一般情况下,这是自然科学领域的生物医学学科里遗传学的一个概念。

Heredity is the passing on of traits from parents to their offspring, either through asexual reproduction or sexual reproduction; the offspring cells or organisms acquire the genetic information of their parents.

不过如今遗传已经成为实力背锅侠了。

这孩子王者农药打得烂,是遗传问题;这孩子自称是“睡了了150个女人的帅逼”,一定是遗传问题。

嗯,这么多问题都是遗传问题,那么你考虑过遗传的感受吗?

其实,遗传真的想说:老子不干了。

———混淆的遗传———

我们一般说遗传,有两层含义: 第一层,就是标准的heredity

比如龙生龙凤生凤。他这个血型是AB型血,肯定是分别来自父母的A和B,所以如果他父亲是O型血,那很有可能是绿了


从遗传角度分析,生男生女一样吗? - 知乎

第二层,其实就是基因决定,翻译成genetic更合适 是指相对于外界环境和后天影响而言的。


比如他长得这么瘦,是遗传因素和后天生活条件造成的。

而目前【绝大多数】基因决定都是未知的,包括典型的疾病,单双眼皮这些显著特征,更别提那些严重受到后天影响的性状了。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时候,你的DNA,可不一定归结到父母身上了,因为从受精卵开始,你就开始持续突变了,你会获得你父母根本没有的突变)

—————举个栗子—————

搞不清这俩概念,就会很尬!

我看到很多人把啥都往遗传上靠,问题来了,你真的搞清楚了遗传吗?尤其是谈xxx是遗传决定的,问题来了,遗传因素有多大?什么基因在负责?

比如很多人强调的同性恋,真的有那么大的遗传因素吗?

2010年这篇文章对瑞典做了个研究,结果发现

大部分同性恋是由于环境因素造成的,遗传因素只占了一小部分(女性18-19%,男性34-35%) 本质上,并非所有的同性恋都是跟遗传有关。

换句话,大部分同性恋是被“掰弯了”。

不过,有意思的是,无论是Bailey2000的研究,还是 Långströme 2010的研究,均显示,遗传因素对男性影响更大(0.45和0.39),而对女性则影响较小(0.08和0.19)。

反过来解读,大部分女同才是被“掰弯的”。

———最后———

遗传可不是包治百病。

如果遗传决定一切,那干脆别活了,天上掉馅饼,一切都是命中注定呗。

人是社会性动物,具有非常强的后天塑造

遗传只能决定人的部分内容而非全部,就像你长不长胳膊遗传说了算(其实也不一定,万一吃药了,感染了,或者被砍了),你用胳膊去打甲乙丙丁,这可不是遗传能决定的。


把不懂的事情归结到遗传,是懒症,用遗传来解释一切,那是绝症。



ref.

Långströme N, Rahman Q, Carlström E, Lichtenstein P (2010).Genetic and environmental effects on same-sex sexual behavior: a populationstudy of twins in Sweden. Arch Sex Behav39:75–80.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有些词汇,最初在特定领域内有着精确的定义,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逐渐脱离了学术或小圈子的范畴,进入了大众视野,在传播过程中被误用、曲解,最终导致其原意模糊不清,甚至产生了截然相反的含义。这种现象并非个例,是语言演变和社会文化互动中的常见现象。下面我来举几个例子,详细讲述一下它们如何从“高冷”的专有名.............
  • 回答
    .......
  • 回答
    说到动漫里那些原本是配角,却意外闯出自己一片天地,甚至比主角还圈粉的角色,那可真是太多了!他们就像是给平淡的剧情添上的一抹亮色,一个不小心就抢了主角的风头,让人爱得不行。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这些“打酱油”却火得一塌糊涂的家伙们。1. 碓冰拓海(《飚速宅男》)说起《飚速宅男》,大家第一反应肯定是大胃王.............
  • 回答
    以下是一些原本只是小消息,但后来被发现是惊天大新闻的典型案例,这些事件在最初可能未被广泛重视,但随着历史的推进,其影响逐渐显现,成为改变历史进程的关键节点: 1. 1963年肯尼迪遇刺(美国) 最初消息:1963年11月22日,美国德克萨斯州达拉斯市,约翰·F·肯尼迪总统在一次公开演讲途中被暗杀,现.............
  • 回答
    .......
  • 回答
    说到中国地名,我们常常会惊叹于它们的独特与深意。许多地名并非凭空而来,而是承载着历史的变迁,如同历史的印记,悄无声息地诉说着过往。其中,一种非常有趣的现象是,有些地名是由两个原来地名的首字合并而成,这种组合方式简洁而富有内涵,往往能勾勒出区域的融合或重要的历史节点。要说起这种“合名法”,最常被提及的.............
  • 回答
    什么是黄体?黄体(Corpus luteum)是女性生殖周期中,卵巢排卵后由卵泡发育而来的一个重要暂时性内分泌腺体。详细来说:1. 起源: 在排卵过程中,成熟的卵泡(Graafian follicle)破裂,释放出卵子。卵泡壁的细胞在黄体生成素(LH)的作用下,发生一系列改变,包括细胞的增大、细胞.............
  • 回答
    东北,这片承载着共和国工业血脉的热土,近年来在经济发展方面也涌现出不少亮点城市。虽然与南方沿海地区相比,整体发展步伐可能略显沉稳,但我们不难发现,一些城市正凭借其独特的优势和不懈的努力,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复兴之路。要说东北经济发展不错的市,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这几个省会和重点城市无疑是绕不开的.............
  • 回答
    中国幅员辽阔,地级市众多,但要说市辖区在全国都“知名”,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通常需要该市辖区具备一些非常独特的、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特质,比如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经济发展领先、地理位置优越,或是拥有标志性的景点和事件。下面我来聊聊几个我认为在全国范围内都很有知名度的地级市市辖区,以及它们为何如此出名:.............
  • 回答
    足球场上的故事总是充满戏剧性,有人一飞冲天,有人却黯然收场。在浩瀚的足球史册中,不乏这样一些球员:他们在原先的俱乐部是不可或缺的核心,是球队的绝对大腿,但转会之后,却仿佛失去了魔力,沦为了边缘人物,甚至草草结束了自己的职业生涯。这种现象背后有着复杂的原因,有的是球员自身状态下滑,有的是新环境不适应,.............
  • 回答
    白血病,这个名字听起来就让人不寒而栗。它是一种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简单来说,就是骨髓里负责制造各种血细胞的“工厂”出现了问题,生产出了大量的、不成熟的、功能异常的白细胞,这些异常细胞(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癌细胞”)会不断增殖,挤占正常血细胞的生存空间,最终导致身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白血病,它.............
  • 回答
    在产品设计与市场中,确实存在一些用户体验“差”但依然受欢迎的产品。这种现象通常源于用户需求、心理因素、品牌忠诚度或特定场景下的权衡。以下是一些典型例子及其背后的原因分析: 1. 诺基亚(Nokia)早期手机 用户体验问题: 界面简单,功能单一(如Symbian系统),缺乏现代智能手机的多任务.............
  • 回答
    混合痔,就像它名字里暗示的那样,是痔疮的一种复杂形式,它将身体内部和外部的痔疮特点结合在了一起。这就像两种不同类型的身体信号叠加在一起,让症状变得更加复杂和令人烦恼。下面我们来详细聊聊它到底有哪些表现,是什么惹的祸,以及怎么才能让我们摆脱它的困扰。混合痔有哪些表现?混合痔的症状往往比单纯的内痔或外痔.............
  • 回答
    干燥综合症:细述其状,探究病因,寻求良方干燥综合症(Sjögren's Syndrome,简称SS)并非仅仅是“口干舌燥”,它是一种累及全身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身体的免疫系统原本是为了抵御外来侵略,但在这个疾病中,它却“误伤”了自身的组织细胞,尤其是那些分泌外分泌液的腺体,例如泪腺、唾液腺。这就好.............
  • 回答
    川崎病,这个名字或许听起来有些陌生,但它却是儿童时期一种不容忽视的血管炎性疾病。它就像一位悄无声息的“破坏者”,悄悄地侵袭着孩子娇嫩的血管,尤其是心脏的冠状动脉。了解川崎病的方方面面,对于家长和关心儿童健康的每一个人来说,都至关重要。 川崎病,那些孩子身上会出现的“信号”川崎病就像一个精心设计的“谜.............
  • 回答
    说实话,要从我庞大的信息库里挖出“开头不错却惨遭腰斩”的漫画,并且还得分析出具体原因,这可比跟一个不透露剧情的编辑斗智斗勇还费劲。不过,既然你开了这个口,我这个“漫画知情者”也得给你掰扯掰扯。这里面学问可深着呢,不是简单说一句“读者不喜欢”就能糊弄过去的。腰斩这事儿,往往是多方面因素搅和在一起的悲剧.............
  • 回答
    纵览人类文明长河,总有那么几颗璀璨的星辰,它们曾是世界的中心,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引领风骚数百年。然而,如同潮汐的涨落,这些昔日的辉煌也终有谢幕之时。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那些名噪一时的国际大都市,探究它们是如何崛起,又为何走向衰落。亚历山大里亚(Alexandria):智慧与文化汇聚的灯塔 兴盛原因.............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肺腺癌这个话题,我会尽量用通俗易懂的方式,把您关心的方方面面都讲清楚。什么是肺腺癌?肺腺癌是肺癌的一种,而且是目前最常见的类型,尤其在不吸烟的肺癌患者中,它的比例更高。简单来说,肺腺癌起源于肺部分泌黏液的腺体细胞。这些细胞会不受控制地生长,形成肿瘤。肺腺癌有哪些表现?就像身体发出的信.............
  • 回答
    主动学习,顾名思义,就是让机器“主动”地去学习,而不是像传统的监督学习那样,被动地等待我们给它提供大量的标注数据。它的核心思想是:在数据标注成本高昂的情况下,让机器自己去挑选最有价值、最能帮助它提升模型性能的数据来进行标注。 想象一下,如果你有一个学生,他遇到难题时,不是胡乱瞎猜,而是主动去请教老师.............
  • 回答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