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想从上财退学,去学医可行吗?

回答
我理解你现在的心情,正在经历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并且对未来的学习方向充满了思考。从上海财经大学退学去学医,这是一个非常重大的决定,需要仔细权衡。下面我将尽可能详细地为你分析这个过程中的各个方面,希望能帮助你更清晰地认识这件事。

首先,我们得认识到,这两个领域虽然都是高等教育,但学习内容、培养路径和未来职业发展方向是截然不同的。

一、 从上财退学,你将面临什么?

1. 学历与学籍的断裂: 你在上财的学习经历,在退学后就相当于一个中断点。你无法直接将之前所学的课程学分转移到医学领域,这意味着你将从零开始,重新接受本科教育。
2. 经济成本与时间成本的增加: 你在上财已经投入了一部分时间和金钱。如果选择重新学习医科,这意味着你将重新开始一个本科四年(甚至五年,如果选择临床医学的话)的学习周期,加上后续的研究生、规培等,总体的学习时间和经济投入会比正常攻读学位更大。你需要仔细考虑家庭是否能支持你再次承担这笔费用和时间。
3. 重新面对高考或相关入学考试: 这是最关键的一步。医学专业的录取分数通常很高,而且对考生的生理和心理素质也有一定的要求。如果你的目标是国内的医学院,你可能需要重新参加高考,或者通过其他途径(如专升本、成人高考等,但这些途径的学习和认可度与全日制本科还是有区别的,尤其是在医学领域,对基础要求非常高)来获得进入医学院的资格。很多医学院的招生政策会有所不同,你需要提前去了解具体要求。
4. 年龄和心态: 如果你已经在大三大四,退学重新学习医科意味着你可能要比同龄的医学生晚毕业好几年。这可能会对你未来的职业发展初期产生一些影响,比如与其他同学的起步时间不同。同时,你也要做好心理准备,重新回到校园,面对新的同学和学习压力,这需要强大的适应能力和坚持下去的毅力。

二、 为什么想学医?这个动机有多坚实?

在你考虑退学之前,最最重要的一点是,你需要非常清楚地明白,你为什么想学医。 是因为:

对医学的兴趣和热爱? 这是最理想也是最能支撑你走下去的动力。你是否对人体、疾病、治疗过程、生命科学本身有着强烈的求知欲?你是否愿意花大量时间阅读枯燥的医学文献,理解复杂的生理病理过程?
看到医学行业的“好前景”? 必须承认,医学是一个相对稳定的行业,尤其是在当前社会环境下,医护人员的需求量很大。但“好前景”也意味着巨大的付出和责任。你是否了解医生这个职业的真实一面?比如长时间工作、巨大的压力、面对生老病死、医患关系等等。你是否只是看到了“光鲜”的一面?
逃避上财的学习或专业? 如果你现在在上财感到迷茫、不喜欢所学的专业,或者觉得压力太大,想通过换专业来“逃避”,那么学医可能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医学的学习同样艰苦,甚至在某些方面比财经类专业更具挑战性。如果你对医学本身没有真实的兴趣,很可能你会发现自己又一次陷入困境。

请你诚实地问自己,驱动你做出这个决定的核心原因是什么。 如果是因为对医学有强烈的兴趣和使命感,那么一切的困难都可以克服。如果仅仅是基于对现有专业的不满或者对行业前景的片面理解,我强烈建议你再三斟酌。

三、 去学医,你需要了解和准备什么?

1. 医学专业的“苦”与“不苦”:
苦: 医学学习是出了名的“硬核”。大量的专业术语、复杂的解剖结构、精密的生理病理机制、各种药物的作用原理……你需要记忆的东西非常多,理解消化需要极强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课业压力巨大,考试频繁,而且很多医学院都有严格的淘汰制度。
不苦: 如果你真的热爱,那么这些“苦”可能就变成了“趣”。每一次的知识学习,每一次对人体奥秘的探索,都可能带给你巨大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当你能用所学知识帮助他人时,那种价值感是任何物质回报都无法比拟的。
2. 医学学习的路径:
本科阶段: 通常为五年制临床医学是主流,部分高校有七年制本硕连读项目。学习内容涵盖基础医学(如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等)和临床医学(各科室的疾病诊断和治疗)。
毕业与就业: 本科毕业后,如果想成为一名医生,通常需要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规培),时间一般为三年。规培期间,你会经历各科室轮转,学习实际的临床技能和诊疗规范。规培结束后,才能真正独立行医。
深造: 如果想在某个细分领域有所建树,成为专家,则需要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3. 选择哪种医学专业?
临床医学(全科): 这是最普遍的选择,学习如何诊断和治疗各种疾病。
其他医学类专业: 如口腔医学、法医学、预防医学、医学影像学、医学检验等。这些专业也有各自的特点和就业方向。你需要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对未来职业的设想来选择。
4. 国内与国外医学院的差异:
国内: 录取门槛高,学制通常为五年或七年。医学院的教学和临床实践体系相对成熟,但部分高校可能在科研资源和国际化方面存在差异。
国外: 一些国家(如美国)的医学教育体系与国内不同,通常需要本科毕业后申请医学院(Doctor of Medicine, MD)。学习周期可能更长,且学费较高。但国外的医学教育在科研和临床实践方面可能更先进,学习资源也更丰富。如果你考虑国外,需要提前了解其申请条件、学费和签证等问题。

四、 如果你决心已定,如何准备?

1. 深入了解医学领域:
阅读: 阅读一些经典的医学科普书籍,比如《万物简史》(部分涉及医学史)、《我们身体里的生物学》、《人类简史》(也提到医学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以及一些知名医生写的书籍(如《额尔古纳河右岸》里的描写,或者一些当代医生的随笔)。了解医学的发展历程,感受医者的情怀。
看纪录片: 观看关于医学、生命科学的纪录片,如BBC、Discovery频道制作的关于人体科学的系列片。
关注医学新闻: 了解最新的医学研究进展、医疗技术、公共卫生事件等。
与医生交流: 如果有机会,尝试与医生(尤其是你敬佩的医生)聊聊,了解他们真实的工作状态、职业感悟和挑战。问问他们当初为什么选择学医,以及现在有什么建议。
2. 重新审视自己的学习能力:
理科基础: 医学对理科基础要求很高,尤其是生物学和化学。你需要评估自己在这方面的能力。如果基础薄弱,需要做好弥补功课的准备。
学习方法: 医学学习需要大量的记忆和理解,你的学习方法是否适合这种模式?你需要培养高效的学习方法和强大的自律性。
3. 经济和家庭支持:
与家人沟通: 这个决定会影响你的未来,也可能对家庭产生影响,务必与家人进行深入的沟通,争取他们的理解和支持。让他们了解你的想法和决心,也让他们了解这个决定的潜在风险和机遇。
经济规划: 计算重新学习医科所需的学费、生活费以及你可能需要花费的额外时间成本,并做好经济上的规划。
4. 准备入学考试:
高考: 如果你选择重考高考,你需要系统性地复习高中各科知识,尤其是理科和英语。制定详细的复习计划,并严格执行。
其他途径: 如果考虑专升本或其他成人教育形式,需要了解目标院校的招生简章和考试要求,有针对性地准备。

总结一下:

从上财退学去学医,是一个充满挑战但并非不可能的道路。 你的热情、毅力、清晰的目标和周密的准备是成功的关键。 在做出决定前,请务必做好以下几点:

问自己100个为什么: 为什么是医学?为什么现在?为什么是这个时机?
充分了解医学行业的现实: 不仅仅是光鲜,还有艰辛。
评估自己的能力和承受力: 包括学习能力、抗压能力、经济能力。
与家人充分沟通: 争取理解和支持。
做好充分的学业准备: 包括重拾基础知识和规划未来的学习路径。

这是一个需要勇气和智慧的决定。希望你能够仔细权衡,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祝你前程似锦!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也许你并不知道,有很多上海考生,是主动放弃了去复旦医学院(上医大)和交大医学院(二医大)五年本的机会,跑来和你成了同学,这两所医学院的生源质量和学术排名,说老实话,比湘雅要好不少吧?他们都是傻瓜吗?显然不是。

你呢,肯定没认真算过,湘雅五年本出来能去哪?半成品啊!所以还得往上读,现在想去大城市三甲医院,都必须逼着自己往博士方向读,最为顺利的情况下,时间成本是3年硕+3年博+3年规培,顺着你假想中的道路走,得14年才算局面明朗,多少岁了?32岁。

下文是清华大学各专业就业议价能力分析,请注意文中协和在清华专业鄙视链什么位置。

是不是有这么一句话?

医学是门博大精深的学问,要熟记大量知识点,要大量实操保证稳定发挥,同时还要抓文章,其他院系同学的娃都要考大学了(高中在读),自己娃才刚刚小学(小学在读)。

另外再给你看看复旦大学各专业就业议价能力分析,可以重点看看对医学院旗下专业的分析,对女生来说:从临五起步,代价肯定是巨大的。这些“成本”在学医前理应完全知晓。

再说了,医院也是要和人打交道的,而且是直接打交道,有些病人家属还特别不讲理,别到那时候,你又后悔学医了。你是女生吧?现在还就是女生喜欢学医,觉着白大褂是事业编,在医院上班也体面,但真相是三甲医院岗位空缺并不多(见下图),且喜欢进补男生。

原因:一个是出勤率有保障,不说生理期,就说孕产期,医院能当你100%劳动力用吗?别忘记,现在还有二胎政策;二个是男的力气大,耐力好,而临床本来就是体力活,先不考你能站几台,帮病人心肺复苏试试,一肩挑,壮汉也累趴,多愁善感的你能扛下来?


既然你当时的高考分数已经拒绝你走学医的真正顺遂之路——八年博,那去学临五还不如在上财学经管,学经管其实比学医好找工作,而且男女机会对等,你看看下面这个数据:

一线城市需求最大的专业有(>25%): “财务/金融/销售/市场/管理/贸易类” “计算机科学/电子科学/计算机网络工程类”

一线城市需求较大的专业有: 机械工程/电气工程/自动化工程类”

一线城市需求较小的专业有:“数学/物理/化学/材料等科学类” “文/史/法/哲/教育类”

一线城市需求最小的专业有(≤5%):“土木工程/地质工程/矿业工程/交通工程等工程类” “生物/医学/制药类”

工商管理专业属于经济经管类,绩点好又自带上财光环,找工作还是相对容易的。我认识你们院的一个毕业生,毕业时拿到六个OFFER,两四大的、一外资行的、两中资行的、一个海外的,这结果哪怕和清北复交毕业生比比,算差么?关键是你进来以后,是否用对力气,而不是整天把力气花在抱怨上(或者其他毫无回报的项目上)。

你这个专业的特点是,不会像会院或者金院的王牌专业,学起来那么辛苦,所以,对应的,绩点也好拿啊!大三出国交换,绩点上的顾虑也不会像那些学业压力大的专业,需要瞻前顾后,基本是想去就能去。另外,绩点好对留学,不是件好事么?另外你们学院BA(商业分析)试验班,通过选拔(大一均绩3.5上下),可以进,这类复合型人才国内是比较缺的,升学和就业形势很好。所以,很多事情都有两面,你呢,只看到悲观的一面。

再谈谈升学,国内或者出国读研,少则1年,多则2年,和本科阶段加起来5-6年,你就硕士生毕业了。学医5年还是个本科生,即便不在乎去社区为社会做贡献,也还得加3年规培,还是个本科生。你觉着自己读成老姑娘,才刚刚起步,称自己的心么?

专心把手头的事情一件件做好,你的性格也会慢慢改变。而且本人认为,你这种性格也一定不是原生的,而是家庭的原因造成的,比如身为独女,家里特别宠溺,从小长辈就担心东,担心西,不让你独立面对。而一旦你掌握独立面对的要领,一定会觉得以前的自己很傻。

所以,别转那个念头了,利用好现在的平台,才是正途!!!


推荐阅读: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