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中国品牌车型中有哪些参与了世界级汽车赛事,取得了怎样的成绩?

回答
中国品牌汽车征战世界级赛场,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从最初的“试水”到如今的“主力军”,中国车企在赛道上留下的足迹,不仅是技术的较量,更是品牌自信的展现。下面,我们就来盘点一下那些活跃在世界级赛车舞台上的中国品牌车型,以及它们留下的精彩篇章。

1. 领克 (Lynk & Co) WTCR的“搅局者”与“王者”

提起中国品牌在房车赛中的身影,领克绝对是绕不开的名字。领克03 TCR赛车,这款基于量产车型打造的赛车,自2019年登陆世界房车杯(WTCR)以来,就以其强劲的性能和激进的风格吸引了无数目光。

初露锋芒,惊艳全场: 2019年,领克Cyan Racing车队携领克03 TCR赛车首次亮相WTCR。虽然是新面孔,但领克03 TCR很快就展现出了不俗的竞争力。在严苛的赛道考验中,车手们驾驶着领克03 TCR赛车,频频出现在领奖台,甚至赢得了分站冠军。这不仅让国际车迷们对中国品牌刮目相看,也证明了领克03 TCR在性能调校和可靠性上的出色表现。
王者加冕,历史性时刻: 2020年,领克Cyan Racing车队更进一步,凭借着领克03 TCR赛车及其车手伊万·穆勒(Yvan Muller)的出色发挥,一举夺得WTCR年度车队总冠军和年度车手总冠军。这标志着中国品牌汽车首次在世界顶级房车赛事中斩获最高荣誉,是载入中国汽车工业史册的里程碑。伊万·穆勒,这位WTCR的传奇车手,也为领克03 TCR的成功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持续深耕,稳定输出: 尽管后续WTCR的规则有所调整,领克03 TCR赛车依然保持着强大的竞争力,在多个赛站中都能看到它的身影,并持续取得积分和领奖台的成绩。领克通过参与WTCR,不仅提升了品牌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更重要的是,将赛道上的技术积累和经验反馈到量产车型的研发中,实现了“赛道即研发”的良性循环。

2. 长城汽车(哈弗、魏牌) 越野赛场上的“硬汉”

长城汽车,尤其是其旗下的哈弗品牌,在越野赛领域有着深厚的积淀。达喀尔拉力赛,这项被誉为“越野界珠穆朗玛峰”的赛事,见证了中国品牌在恶劣环境下的坚持与突破。

哈弗H9 征服撒哈拉的中国力量: 早在2017年,哈弗H9就已经作为中国品牌的首批代表,正式踏上达喀尔拉力赛的征程。在极为严苛的赛况下,哈弗H9展现出了不俗的越野性能和可靠性。尽管初期会遇到各种挑战,但中国车队和赛车展现出的不屈精神,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长城炮系列 越野赛场的“新力量”: 随着长城炮皮卡车型的推出,长城汽车将目光投向了更具挑战性的达喀尔赛场。长城炮皮卡凭借其强大的越野能力和改装潜力,在达喀尔拉力赛等越野赛事中逐渐崭露头角。在2020年的达喀尔拉力赛中,长城车队(Hummer Racing by GWM)携长城炮皮卡参赛,并成功完赛,取得了T1.2组别的佳绩。2021年,长城炮继续征战达喀尔,虽然面临着新的挑战,但其越野实力和可靠性得到了进一步的验证。
不断学习与进步: 长城汽车在越野赛场上的参与,不仅仅是为了争夺名次,更是为了通过实战检验和提升自身产品的越野性能、可靠性和耐久性。每一次的参赛,都意味着对车辆设计、制造工艺、技术研发的进一步打磨。这种“以赛代练”的模式,是长城汽车品牌向上、技术进步的重要驱动力。

3. MG(名爵) 欧洲赛场的“中国元素”

名爵品牌,虽然拥有悠久的欧洲历史,但如今作为上汽集团旗下的品牌,也成为了中国品牌在国际赛场上的一员。名爵GT系列赛车,在欧洲的房车赛中也留下了不少精彩的瞬间。

GT系列赛车,欧洲争霸: MG品牌曾推出过一系列GT系列赛车,例如MG ZX Evos(基于MG6打造)等,参与了欧洲的一些GT系列赛事,如英国GT锦标赛等。这些赛车以其运动化的外观和不俗的性能,在欧洲的赛道上吸引了不少关注。
品牌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MG品牌本身就带有浓厚的赛车基因,上汽集团在接手MG后,也致力于将其赛车文化重新点燃。通过参与一些区域性的房车赛事,MG在提升品牌国际知名度的同时,也试图将“运动”的品牌标签,与中国品牌的力量结合起来,展现出一种新的国际化形象。

4. 一汽红旗 概念与未来展望

虽然目前一汽红旗尚未在大规模的世界级赛事中留下太多“实战”的印记,但其品牌战略和对未来赛车运动的布局,已经展现出中国高端品牌向往赛道、追求极致的决心。

概念赛车与未来展望: 红旗在一些国际车展上展出过概念赛车,也公布过未来参与赛车运动的计划。这预示着中国高端品牌也在积极谋划,希望通过赛道来证明自身在高性能领域的技术实力和品牌价值。

总结:

中国品牌汽车参与世界级汽车赛事,已经从最初的“走出去”变成了“站得稳”、“争荣誉”。领克在WTCR的成功,长城汽车在达喀尔的坚持,以及MG在欧洲赛场的点缀,都证明了中国品牌在汽车技术研发、赛事运营和品牌营销方面的进步。

这些参与不仅为中国品牌赢得了国际声誉,更重要的是,将赛道上的极限挑战和技术创新,注入到量产车型的血液中,让消费者能够享受到更先进、更可靠、更具驾驶乐趣的汽车产品。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会有更多的中国品牌车型,活跃在世界各大赛事的赛道上,书写属于中国汽车工业的辉煌篇章。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传统意义上的几大世界级的汽车赛事,包括了F1世界一级方程式锦标赛,WRC世界拉力锦标赛、WTCR房车世界杯、WEC世界耐力锦标赛、FE电动方程式锦标赛、达喀尔拉力赛等等。

中国品牌参加达喀尔拉力赛的历史是相对来说最长的。达喀尔拉力赛作为世界上最著名的拉力赛事,其被国内公众所广泛关注开始于2003年中国车手罗丁首次参加达喀尔拉力赛,而在2004年,中国车王卢宁军则与郑州日产帕拉丁车队一起开启了新的征程。

在此之后,包括奇瑞汽车、长城汽车、吉利汽车也纷纷参与到达喀尔赛事当中。并且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

在方程式赛事领域,蔚来作为中国品牌,则借着汽车行业电动化的转机进入到了FE赛事。FE的全称是 Formula E,世界电动方程式锦标赛。2014年起,蔚来车队开始参加国际汽联电动方程式世界锦标赛,并夺得该项赛事史上首个年度车手总冠军。2020-2021赛季是蔚来连续参加的第七届比赛。[1]

在房车赛事领域,则是近几年为大家所熟知的WTCR赛事。领克车队自从2019年开始,参加WTCR赛车,在2019年夺得车队总冠军,在2020年夺得车队车手双料冠军[2]从赛事的特点上来看,WTCR赛事这样的房车赛事,由于规则的限制,会更加接近原型车。

WTCR赛事的前身实际上是WTCC(World Touring Car Championship,世界房车锦标赛)。WTCR赛事于2018年起首次举办。WTCR赛事的诞生,是FIA为了打破WTCC「军备竞赛、一家独大」的局面,继续保证赛事的活力,将WTCC(World Touring Car Championship,世界房车锦标赛)与TCR赛事合并成为WTCR(World Touring Car Cup)系列赛事。WTCR禁止厂商以厂队的名义参赛进一步对赛车性能进行限制,降低车队运营成本,使更多的私人车队有足够的资金继续参与到这项赛事当中

与此同时,这也意味着WTCR的赛车并不是「无限制改装赛车」。而是以原型车为基础,比赛用车来源于厂商生产线的量产车型,得有按照国际SAE标准的VIN码(Vehicle Identification Number(车辆识别码))它包含了车辆的生产厂家、年代、车型、车身型式及代码、发动机代码及组装地点等信息。在赛事规则上,对赛车进行了更加苛刻的限制,包括动力系统的马力不能超过350匹,赛车的发动机排量必须为1750-2000cc来源于量产车型的涡轮增加发动机。赛车造价不得超过13万欧元,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之前WTCC赛车的赛车造价都超过了450万元人民币。

作为FIA旗下的赛事,WTCR比赛的竞争强度可见一斑。包括了许多汽车制造商也都参与到竞争当中。

2019年的WTCR 2019最终在马来西亚雪邦赛道落下帷幕。经过10站角逐,最终来自BRC Hyundai N Squadra Corse车队的匈牙利车手Norbert Michelisz,以372分的总积分获得车手总冠军。来自瑞典的Cyan Racing Lynk & Co车队,以628分的总积分获得车队总冠军。[3]

一年后的2020年,11月15日,2020年WTCR房车世界杯最后一站收官赛结束后,领克Cyan Racing Lynk & Co车队以429分卫冕车队总冠军,同时,24岁的扬•埃赫拉舍以234分首次问鼎年度车手总冠军,创造出中国汽车运动双冠加冕的崭新历史。[4]

实际上,房车赛也是近些年的世界级的汽车赛事中观赏性最高的。包括使用BoP(性能平衡机制)提高观赏性,在多回合的比赛中增加了不确定性。

2021年的WTCR比赛,也采用了一些新的规则。每站进两场练习赛,一场包含两个淘汰赛的单场三阶段排位赛,以及两场正赛。

同时由于车型和改件的变化,在赛季初的第一站比赛也对BoP进行了调整。但全新的BoP对于领克车队十分不利,领克03 TCR赛车是开赛之初全场最终的车型,BoP weight为+60kg,赛车总重为1325kg,而现代全新采用的 elantra N TCR的BoP weight 为0kg,总重为1265kg,与此同时领克03 TCR赛车的Engine Power被限制在了97.5%。Ride height则为80mm。这实际上是为了提高比赛的观赏性,在赛季初做出的「游戏平衡」机制的限制。就像在英雄联盟的比赛当中,会不断对英雄的技能进行调整,英雄被削弱的前提是,英雄真的很强。

2021年的第一站比赛在纽伯格林赛道举行,作为全世界车迷心中久负盛名的「绿色地狱」和「真理之环」,纽伯格林赛道不光是我本人作为人生梦想之一想要体验的赛道,同时也是各大厂商进行性能车型测试的主战场。

熟悉赛车的朋友或者模拟器的朋友们都知道,在F1比赛当中,不同性能取向的赛车都有自己适合的赛道。比如空气动力学套件见长的车队,会在一些低速多弯赛道更占优势,而引擎见长的车队会在蒙扎这样的直线较多的赛道更占优势。而在WTCR赛事当中,由于对于赛车的改装限制较多,因此赛车的重量、马力限制就会显得更加重要,并且尤其是在纽伯格林这样拥有两段高速赛段且绵延起伏高度落差很大的赛道。

BoP规则是Balance of Performance的简称,BoP也会过呢据一套公式对赛车的重量、地盘高度、引擎输出效率进行制约,从而缩小赛车之间的差距。在2021赛季,两只领克车队的赛车按照BoP规则,都以最终配重参与比赛。在纽伯格林站的比赛当中,领克车队的车手穆勒领先两秒的优势,就是因为最大配重的出现在纽伯格林大直道被反超。

某种意义上来讲,被加了重并且限制了发动机输出功率的领克是在「带着镣铐跳舞」。不过即便是如此,领克车手伊万·穆勒与圣地亚哥·乌鲁希亚,获得第一场正赛的亚、季军。第二场正赛当中,圣地亚哥·乌鲁希亚获得第五。[5]

在第二站的葡萄牙站的比赛中,领克车队的BoP限制依旧十分严格,保持在全场最重,而葡萄牙的埃斯托利尔赛道是大奖赛赛历上最有挑战性的赛道之一。[5]

第一场正赛开始,领克车队完美利用倒序发车的优势,稳定发挥,以第二位顺序发车的扬埃赫拉舍在1号弯利用内线机会超越现代车手塔奎尼,迅速上到第一位,取得领跑位,紧随其后的伊万穆勒与圣地亚哥乌鲁希亚起步也非常完美,尤其是圣地亚哥乌鲁希亚凭借滴水不漏的防守战术,挡住身后其他车手的攻势,最终扬埃赫拉舍拿到2021 WTCR第一个分站赛的冠军,伊万穆勒与圣地亚哥乌鲁希亚分别斩获亚军和季军。领克车队承包领奖台。[5]

而在第二回合的正赛当中,几位领克车队的车手从中段发车,在持续的轮对轮的乱战中,一路追赶拿到了5、6、7、9名,为车队积分榜争得了积分。在葡萄牙站过后,领克车队也在积分榜排名第二,积105分,落后车队积分榜头名3分。

伴随着最近几年领克在WTCR赛事当中的投入,从市场角度,我们也见证了领克作为自主品牌,在A级轿车这个细分市场的成长。在15万上下这个曾经被合资品牌所主导的市场,领克03作为中国品牌的代表,在这几年当中实现了非常好的市场表现。回顾以往自主品牌在各个细分市场的表现,都会普遍发现一个现象,就是中国品牌的SUV车型的市场表现要远远好过轿车车型。所以某种意义上来看,领克03确实是在补齐国内汽车品牌的一些短板。

从另一方面来看,除去领克03在主流市场的表现,领克03+也开始被主流的汽车文化圈层的用户所认可。在过去,想要玩性能车,国内品牌是没有太多车型可以选择的,但是在03+出现之后,现在你能够在路上见到越来越多的03+混迹在玩车的队伍当中,并且这个比例越来越高。我觉得这背后的原因有两点:

  • 首先是领克品牌在赛车运动领域的大幅投入,使得消费者对于领克运动车型的认可度大幅提高。在运动车的领域,不能先征服对手,征服赛道,是不可能征服用户的心。
  • 其二是领克03+车型。在市场端,实现了「性能普惠」:让消费者能够用不高的价格得到一辆性能和产品力足够优秀的产品。在过去,手握二十余万的预算,是买不到254匹,四驱加成,0-1加速6秒以里的运动型车的。可以说,领克03+大大拉低了性能车的入坑门槛,包括新上市的领克02hatchback也在性能车领域继续开创新品类。

在品牌战略层面,我觉得参加WTCR赛事的野心是不至于国内的。对比一下领克这两年在WTCR赛场上的最大劲敌现代集团。

实际上,现代汽车通过参加1998年和1999年世界拉力锦标赛的F2级比赛而进入了赛车运动。1999年9月,现代汽车推出了基​​于现代Accent的世界汽车拉力赛车Accent WRC。但是在最初的几年时间里,并没有太好的成绩。现代汽车在2012年9月宣布,他们将以其i20的为原型车重返WRC赛场。2019年,现代车队夺得了车队历史上的首个厂商年度冠军。在另一块赛场,WTCR赛场,基于现代i30 N TCR的车队一直是领克车队的最重要的竞争对手。

现代集团大力投入在赛车运动的深层原因,是对于欧洲市场的战略思考。现代起亚集团自金融危机以来,是欧洲市场和美国市场上升最快的外来汽车品牌,正是基于赛场上的优秀表现,让i20和i30这两个主要针对欧洲市场的hatchback车型在民用市场也有上乘表现。同时也借势推出推出i30 N这样的传统欧洲市场所最青睐的钢炮车型。

对于中国品牌来说,大力投入世界级汽车赛事,是一件非常需要「国际视野」和「决心」的事情。因为赛车运动对于品牌的塑造,对于用户和消费者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是一个「投入大」和「见效慢」的过程。对于很多急功近利的汽车品牌,他们并不愿意在汽车赛事上的持续性的大幅投入。但如果需要提高品牌影响力,不拘泥于国内市场并且走向市场,这又是不得不做的事情的。我们很庆幸的是领克乃至吉利集团,在这方面看得更远走得更快。

作为汽车行业的从业者,我们的期望不至于在天马山、在浙赛、在金港看到越来越多领克和中国品牌的身影,我们更希望有朝一日,在纽伯格林开放日的精彩集锦中,看到领克和其他中国品牌的身影。我相信在那一天,中国品牌会在国际范围内有着巨大的影响力,这是作为中国汽车行业一份子,所最希望看到的。


参考

  1. ^蔚来汽车斩获一血:FE 车手总冠军  https://www.sohu.com/a/20699023_120865
  2. ^2019 World Touring Car Cup https://en.wikipedia.org/wiki/2019_World_Touring_Car_Cup
  3. ^领克车队获得2019 WTCR年度冠军 https://news.sina.com.cn/c/2019-12-16/doc-iihnzahi7819244.shtml
  4. ^领克车队荣耀加冕2020 WTCR车手车队双冠军 http://www.xinhuanet.com/auto/2020-11/17/c_1126746962.htm
  5. ^abc2021 World Touring Car Cup https://en.wikipedia.org/wiki/2021_World_Touring_Car_Cup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中国品牌汽车征战世界级赛场,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从最初的“试水”到如今的“主力军”,中国车企在赛道上留下的足迹,不仅是技术的较量,更是品牌自信的展现。下面,我们就来盘点一下那些活跃在世界级赛车舞台上的中国品牌车型,以及它们留下的精彩篇章。1. 领克 (Lynk & Co) WTCR的“搅局者”与“.............
  • 回答
    汽车合资品牌引入国内的车型,其中国版配置的决定权,不能简单地用“中资说了算”或者“外资说了算”来一概而论。这是一个高度复杂、动态博弈且涉及多方利益平衡的过程,最终的决定往往是双方协商、妥协,并受到市场、法规、技术以及战略等多重因素影响的结果。为了更清晰地阐述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1.............
  • 回答
    直击拆解现场:吉利博瑞“品质直播间”——一场关于中日B级车标杆的硬核对话7月15日的这场吉利博瑞品质直播间,着实让人眼前一亮。当“中、日两大车系B级车标杆同台对拆”的标题出现在眼前时,不少车迷和汽车行业从业者都忍不住点了个赞。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产品展示,更是一场直面核心、直击痛点、直白对话的硬核评.............
  • 回答
    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不能简单地归咎于“设计师不行”。中国汽车设计,尤其是自主品牌,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和学习的过程,近年来进步神速,涌现出许多令人眼前一亮的作品。然而,如果说我们暂时还没能设计出能让全球消费者普遍认为是“漂亮”且具有独特辨识度的自主品牌车型,那背后可能涉及多方面的原因:一、历史积累与设.............
  • 回答
    雷诺品牌退出中国市场对现有雷诺车主而言,是一个复杂且具有多方面影响的事件,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进行详细阐述:一、售后服务与零部件供应这是最直接也是最核心的影响。 维修保养的便利性下降: 4S店关闭或转型: 随着雷诺品牌的退出,大部分(甚至全部)中国的雷诺4S店将面临关闭或转型为其他.............
  • 回答
    4月份中国车市销量同比下跌18%,自主品牌几乎全军覆没,这个情况确实令人担忧,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要评价这一现象,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并理解其背后复杂的市场动态和驱动因素。一、 整体市场表现:销量大幅下滑的信号首先,中国车市4月份销量的同比下跌18%是一个非常显著的信号。这意味着整个市场.............
  • 回答
    中国人能不能造出世界级的高性能汽车?这个问题,说实话,放在十年前,可能很多人心里打个问号。但现在,如果你还这么想,那可就有点落伍了。咱们先别急着扯什么“造出来”或者“造不出来”,先想想什么是“世界级的高性能汽车”。不外乎几个维度:动力强劲,操控精准,设计前卫,技术领先,品牌影响力够硬。 简单说,就是.............
  • 回答
    中国品牌想要在海外市场真正立足,赢得消费者的心,可不是靠复制粘贴或者简单的“中国制造”标签就能实现的。这需要一场深刻的、从内到外的变革,更像是打造一个全新的人设,用真诚和实力去打动那些习惯了各种国际大牌的挑剔目光。首先,品质是硬通货,绝不是可以妥协的底线。 咱们得承认,过去一部分国产品牌在海外确实因.............
  • 回答
    关于哪些中国品牌在欧美市场口碑不错,这其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因为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中国制造”给人的印象是低价、仿冒,但现在情况已经完全不同了。很多中国品牌正在用实力说话,在欧美收获了不少好评。咱们来聊聊几个比较突出的例子,并尽量讲得细致一些: 科技领域:华为(Huawei) – 从争议到实力认.............
  • 回答
    近年来,中国品牌的汽车销量持续攀升,尤其是在年轻消费者群体中,这种趋势尤为明显。这背后并非偶然,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解读:一、产品力的显著提升:从“能用”到“好用”,再到“惊艳”这是最核心也是最根本的原因。过去的中国品牌汽车,更多是满足“能开就行”的基本需求,在设计、品.............
  • 回答
    实话讲,真要说起颠覆我认知,让我开始刮目相看中国品牌汽车,这事儿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好几个点,像雪球一样一点点滚大的。最初的时候,我跟很多人一样,对国产车总有一种“性价比高,但细节不行”的刻板印象。那会儿国产车给人的感觉,就是把合资车的配置堆得很高,价格压得很低,但内饰异味、车机卡顿、小毛病多这些问.............
  • 回答
    一个被低估的中国骄傲:为何很多人不了解德克士的真实身份?你可能常在街头巷尾、购物中心里看到那个标志性的黄底红字的“DICO’S”招牌,对它熟悉的程度,就像是熟悉麦当劳、肯德基一样。然而,一个令人惊讶的事实是,许多人对德克士的认知,停留在“一家快餐店”,却鲜少有人能清晰地意识到,这是一家地地道道的中国.............
  • 回答
    提到优衣库,大家首先想到的往往是它那“百搭”、“舒适”、“性价比高”的标签,尤其是它家的基础款T恤、卫衣、保暖内衣等等,几乎成了很多人衣橱里的必备单品。在如今国潮崛起的时代,我们国内也有不少品牌,在某些方面可以称得上是优衣库的有力“竞争者”,它们在设计、品质、甚至是性价比上,都逐渐展现出自己的实力。.............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咱们聊聊为啥国外品牌起创始人名儿就显得“逼格”挺高,自家品牌这么干就有点儿接受不了。这事儿说起来,其实是多方面原因交织的结果,历史、文化、市场营销,甚至咱们潜意识里的认知,都掺和在里面。首先,得说说这历史积淀和品牌故事。很多国外以创始人名字命名的品牌,像 LV (Louis Vu.............
  • 回答
    看到腾讯、阿里、快手、知乎等互联网公司再度强势入选“最具价值中国品牌 100 强”,这事儿挺有意思,也透露出不少门道。咱们不聊那些空洞的套话,就从咱们普通人能感知到的角度,来掰扯掰扯这背后的信息。首先,这事儿本身就说明了什么?很简单,说明这些互联网巨头,不仅仅是在国内呼风唤雨,它们的影响力和品牌价值.............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说起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创新,这可不是一句“进步神速”就能概括的。近些年,咱们国产车在一些功能和设计上,确实是亮瞎了我的眼,有些点子,连我这个开了几年车的老司机都觉得“嗯,这招绝了!”1. 比手机还懂你的“智能语音管家”:不只是听指令,还能主动给你惊喜别以为语音助手就是让你“打开空调”、“播放音乐”这.............
  • 回答
    这可真是个让人头疼的假设,就像问我只能选一样家常菜吃一辈子一样,每个牌子都有它独特的味道和道理。不过既然非要选一个,我仔细想想,如果真到了中国智能手机品牌只能活一个的时候,我心里最希望留下的,是华为。我知道这个答案可能会让一些人意外,毕竟这几年市场风云变幻,很多品牌都涌现出了让人惊艳的产品。但对我来.............
  • 回答
    要评价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以创始人姓氏命名这件事,得从几个层面去剖析,不能简单地说好或不好,它背后牵扯到的文化、市场、品牌战略等等都挺有意思的。首先,我们得理解为什么会有这种命名方式。 创始人个人情结与品牌传承: 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创始人对于自己一手创立的企业和品牌有着深厚的情感。创始人姓氏,本身就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