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泰国格乐大学krirk university没有在教育部公布的名单中?

回答
关于您提到的“泰国格乐大学(Krirk University)未出现在中国教育部公布的名单中”这个问题,我们来详细聊聊。

首先,需要明确一点,泰国格乐大学(Krirk University)在中国教育部公布的高等教育学历学位认证查询系统中,确实无法直接搜到其作为“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独立信息,也未列入“外国高等教育机构推荐名单”之列。

这并不意味着格乐大学本身不被中国教育部认可,或者其颁发的学历在中国就完全无效。事情要从几个层面来理解:

1. 中国教育部“名单”的性质和目的

中国教育部公布的“推荐名单”或“备案名单”主要是针对在中国境内设立的、由外国大学与中国大学合作举办的教育项目(即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或者是在中国境内举办的、由外国机构或个人举办的非学历教育项目。这类名单是为了规范我国高等教育市场,保障国内学生在海外或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的权益,确保教育质量。

而格乐大学是一所位于泰国本土的、独立招生的私立大学。它在中国境内没有设立全日制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或项目,也就是说,格乐大学在中国境内没有与中国大学联合办学,学生直接去泰国格乐大学就读,是属于“留学”范畴,而不是“国内中外合作办学”。

2. 留学生学历的认证机制

对于那些选择出国留学(包括去泰国格乐大学就读)的学生,中国教育部有一个学历学位认证的机制。这个机制的目的是对在中国境外获得的学历、学位进行审核,以判断其是否真实、是否符合中国的教育体系标准,并最终在国内获得承认。

关键点在于:

认证的是“个体”留学生的学历,而不是“机构”的推荐。 只要你在泰国格乐大学按照正规程序学习,并顺利毕业,获得其颁发的学历、学位证书,就有资格向中国留学服务中心(CSCSE)申请学历学位认证。
认证的评估标准更侧重于“留学过程的真实性”和“教育质量”。 留学服务中心会考察你的留学经历是否真实(比如你是否真的在泰国学习、出入境记录等),以及你所就读的大学及其专业是否是正规的、具有一定的教育质量。

3. 为什么格乐大学可能“不在名单上”但学历可以认证?

泰国大学的独立性: 泰国是一个主权国家,其高等教育体系独立于中国。泰国教育部(Ministry of Education)或泰国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创新部(Ministry of Higher Education, Science, Research and Innovation)才是其大学的注册和监管机构。只要格乐大学获得了泰国的官方认可和办学资质,理论上其颁发的学历就可以被国际社会承认。
认证的“包容性”: 中国教育部留服中心在进行学历认证时,并非只认准极少数“特定名单”上的学校。它会基于“学校是否为经泰国政府认可的正规高等教育机构”、“所获学位是否为国家或行业认可的学位”等基本原则进行评估。只要格乐大学符合这些基本条件,你的学位就有可能被认证。

4. 为什么会有“不在名单上”的疑虑?

信息不对称: 很多家长和学生在选择留学时,习惯性地去教育部网站查找“推荐名单”,认为“上了名单”才保险。但这个名单针对的是境内合作办学,对于境外独立留学,信息渠道是不同的。
“野鸡大学”的担忧: 过去确实存在一些不法机构,在中国境内外打着大学的幌子,招收学生但教学质量低下,甚至颁发虚假学历。中国教育部为了打击这类情况,会公布一些“警示名单”或“不认可名单”。如果格乐大学与这些情况沾边(可能性很小,但理论上存在),那么它就不会出现在“推荐名单”上。

总结一下:

泰国格乐大学(Krirk University)之所以没有出现在中国教育部公布的国内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名单中,是因为它是一所泰国本土的独立大学,并非在中国境内设立的合作办学项目。

但是,这并不代表你在格乐大学获得的学历在中国就无法获得认证。 只要你满足以下条件,并且留学过程真实有效,你毕业后就有资格申请中国留学服务中心的学历学位认证:

1. 格乐大学是泰国政府认可的、正规的、具有办学资质的大学。 (这一点是可以通过查询泰国相关教育部门信息来确认的,并且格乐大学在中国境内也有不少毕业生,从侧面也证明了其学历的可认证性。)
2. 你是在格乐大学接受的完整、真实的学习过程,并按要求获得了学历、学位证书。
3. 你的学习专业是中国留学服务中心认可的学科领域。

给您的建议:

如果您考虑去泰国格乐大学就读,最稳妥的做法是:

直接咨询中国留学服务中心(CSCSE),询问关于泰国格乐大学学历认证的具体政策和要求。他们是官方机构,能给出最权威的解答。
了解格乐大学在中国招生的相关信息,例如是否有国内的授权招生机构,他们的招生信息是否规范。
在留学前,仔细考察格乐大学的教学质量、师资力量、校园环境等,确保您选择的是一所正规且值得投入的大学。

总而言之,中国教育部名单的侧重点不同,不应成为判断一所境外大学学历是否可认证的唯一标准。关键在于该大学是否为泰国的正规教育机构,以及你自身的留学过程是否真实、合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先说结论,那个名单是推荐名单,不是认证名单。

说完结论,我讲讲门道,这个就有意思了。首先,中国的境外海外学历认证,主要依据是两国间的学历互认文件,也就是说,中国不用去挨个考察了解外国学校,只要你所在国的教育主管机构(例如泰国教育部)认可你这所学校,我们就认可,就这么简单,但互认存在一个问题,例如学校档次差距很大,所以教育部搞了一个名单,但名单本质是推荐,而名单以外的院校只要本国认可,我们一样认可。

再说双方思路。其实从15年开始,使馆教育组就在留意泰国中文教学项目,开始的时候校方很害怕,担心花了很多钱,中国方面突然不认可,学生会来闹事。但教育组来了几次后,校方就有恃无恐了,因为他们发现了,中国监管部门总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每次口头都要求整改,但白纸黑字时,往往就几个字,例如,“希望学生加以鉴别”,“建议选择英文或泰文授课”。有工作经验的人,相信对这一套说辞都很熟悉。这里面的问题是,来中文项目的学生,他们不是被骗来的,他们就是自己想轻松省事,他们也不想学东西,就想赶紧毕业拿文凭,所以监管部门的这套说辞,对他们来说根本无所谓。这里面很多学生都是国内高校和中学的领导,他们有编制有坑,学校好坏对他们来说真无所谓,他们又不去求职,他们就是要文聘,评职称。

如果仅仅这样,其实也就是质量问题,但实际上,很多学生的入学资格是伪造的,照理说,这种情况国内监管就应该管了,但实际情况是没有,因为,“他们非常重视保护学生利益”。

这种做法我开始不理解,但这几年,我渐渐理解了。我举个例子,小时候看《包青天》,《铡美案》里有个片段,包拯当时可以名正言顺杀陈世美,但公孙策不同意,他说,“秦香莲就是想要丈夫,现在杀了陈世美,秦香莲就什么都没有了”,为这事,我小时候恨透包拯和公孙策了,觉得徇私枉法,但大了能理解他们的逻辑。监管部门有一套自己的逻辑,就是要保障多数人利益,只有你保障了,人家才会支持你,所以他们把保障分了两个阶段,第一,保障未入学的学生去正规学校(推荐名单);第二,保证已入学中文项目的,尽可能完成学业(高高举起,轻轻放下)。对这个二,我到现在都是能理解,但不支持。我觉得就应该让这些学生退学,学历作废,但监管部门不,他们觉得我们要保障学生利益,哪怕是有问题的项目,也不能让学生的时间和金钱浪费。因为有这个工作思路,这个问题就越来越麻烦。类似的事,其实生活中太多。大家都可以想想。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