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最近不少上市公司都在设立融资租赁公司?

回答
最近不少上市公司设立融资租赁公司,这一趋势的背后是多重因素的驱动,既有 宏观经济环境 的影响,也有 行业自身发展 的需求,更是企业 寻求新的增长点和利润来源 的战略选择。下面我将从多个维度详细解析这一现象:

一、宏观经济环境与政策导向的推动

1. 经济新常态与产业结构升级:
中国经济进入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传统的高速增长模式面临挑战。国家大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鼓励发展现代服务业,特别是金融租赁等直接融资方式,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融资租赁作为一种“融物”与“融资”相结合的金融服务,能够为企业提供设备购买、更新换代的资金支持,与产业升级的需求高度契合。例如,在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能源等新兴产业中,大量设备投资是关键,融资租赁恰好能满足这些企业的资金需求。

2.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
供给侧改革的核心是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融资租赁在“降成本”和“补短板”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通过融资租赁,企业可以降低一次性资金投入的压力,减轻财务负担(降低资产负债率),从而更好地进行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解决“设备陈旧”的短板。

3. 鼓励发展普惠金融和直接融资的政策导向:
国家一直在推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特别是支持中小微企业融资。融资租赁相对银行贷款,在审查条件、放款速度、抵押方式等方面更灵活,更容易服务中小企业。
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鼓励直接融资是重要的改革方向。融资租赁公司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参与者,能够提供除银行信贷以外的多元化融资渠道。

4. 监管环境的优化与支持:
近年来,国家对融资租赁行业的监管日趋完善,同时也给予了一定的支持政策,例如对金融租赁公司的注册资本要求、税收优惠等都有明确规定,为行业健康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
一些地方政府也出台了鼓励设立融资租赁公司的政策,例如在税收、注册资本、牌照申请等方面提供便利。

二、行业自身发展的驱动力

1. 拓展利润增长点:
对于很多上市公司而言,其传统业务可能面临增长瓶颈或竞争加剧。设立融资租赁公司是进入一个 高附加值、服务导向型的金融业态,可以为企业开辟新的利润来源。
融资租赁的利润主要来自于 利差、租金收益、残值处置收益、服务费、咨询费 等多个方面。通过对优质资产的持有和管理,上市公司可以获得持续稳定的现金流和利润。

2. 优化自身资金使用效率与资产管理:
上市公司可以通过设立融资租赁公司, 将自身闲置的资金投向租赁业务,实现资产的增值和保值。
更重要的是,一些上市公司可以 将其自身生产的设备通过融资租赁的方式销售出去。这不仅能增加产品销量,还能通过租赁获得额外的融资收益,形成“设备制造+金融服务”的双重盈利模式。例如,一家大型工程机械制造商可以设立融资租赁公司,向客户销售其生产的设备,并提供融资租赁服务,实现双赢。

3. 满足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融资需求:
一些上市公司希望通过设立融资租赁公司, 更好地服务其产业链上的客户和供应商。例如,作为核心供应商,可以通过租赁服务帮助下游客户购买和使用自己的产品,从而锁定客户,增加产品销售,同时获得租赁收益。反之,也可以帮助供应商解决资金周转问题。这是一种 垂直整合和生态化经营 的战略。

4. “产融结合”的战略选择:
“产融结合”是当前很多大型企业的发展方向。通过设立融资租赁公司,上市公司能够将实业的经营管理能力与金融服务的专业性相结合,实现 “金融反哺实业”或“实业赋能金融”。
这种结合可以带来:
更强的风险控制能力: 租赁公司可以利用母公司的行业经验和对客户的了解,更准确地评估设备和客户的风险。
更低的融资成本: 母公司强大的信用实力可能有助于租赁公司获得更优惠的资金来源。
更广阔的业务协同: 租赁业务可以为母公司产品销售提供新的渠道和动力。

三、具体的业务模式和优势

1. 设备销售与租赁结合:
例如,一家汽车制造上市公司设立融资租赁公司,一方面可以销售汽车,另一方面可以为购买其汽车的个人或企业提供融资租赁服务,降低客户购买门槛,提高销量。

2. 售后回租:
企业将自己拥有的设备出售给融资租赁公司,然后再从租赁公司租回使用。这种方式可以为企业快速回笼资金,缓解现金流压力,用于补充流动资金或进行其他投资。

3. 直接租赁:
融资租赁公司直接为客户购买设备,然后出租给客户使用。这种模式适用于企业需要特定设备但资金不足的情况。

4. 杠杆租赁:
大型项目融资,融资租赁公司可以与其他金融机构合作,通过多方融资来购买昂贵的设备,然后租赁给最终用户。

5. 残值处置能力:
上市公司凭借其在特定行业的深耕经验,对设备的价值和残值有更准确的判断,这使得他们在租赁期满后能更好地处置设备,实现残值收益,从而提高租赁项目的整体盈利能力。

四、需要注意的风险与挑战

尽管设立融资租赁公司具有诸多优势,但上市公司也需要警惕其中的风险:

信用风险: 客户违约导致租金无法收回。
设备残值风险: 设备在租赁期满后的实际价值低于预期。
市场竞争风险: 融资租赁行业本身竞争激烈,包括银行系、厂商系、独立系等。
政策风险: 金融监管政策的变化可能影响业务模式。
管理风险: 金融业务对专业人才和风控体系要求较高,需要上市公司具备相应的管理能力。
资金成本风险: 融资租赁公司需要持续从外部融资,资金成本的波动会影响盈利。

总结来说,上市公司设立融资租赁公司是“产融结合”战略下的一个重要体现,是企业在经济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寻求多元化发展、提升盈利能力、优化资金效率、增强产业链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它不仅能为企业自身带来新的增长点,也能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支持产业发展。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融租也好,保理也好,小贷也好可以把他们统称为放贷机构,成立这些机构的本质还是实业不好赚钱,要向金融业要利润。

上市公司做融租有几种模式。第一个,靠着自身产业链做上下游的,例子就是某些建筑机械企业成立融租公司,利用融资租赁手段促进销售,客户在购买时可以选择分期付款,降低购买门槛,由于产业链优势,风控也能够应付自如,大不了还不上钱了设备拉回公司翻新后重新出售。

第二种就是企业纯有钱,希望成立融租公司实现放贷收益。一般这样的企业自身已经进入经营平稳期,属于现金牛角色,而主业大都为草根实业,发展空间不大那种。老板手里有钱苦于再投资无处寻找,成立银行放贷在我国门槛又太高,索性成立保理、融租、小贷这些类金融企业实现放贷目的。如某上市服装企业,自身现金流充足且业务平稳,无需大规模再投资,近年频繁出手保理、融租、小贷乃至投资公司或房地产业。

第三类属于市场已经存在的民营金融企业希望洗白业务。

第四类属于其他。。。有利用外资融租公司资本金政策热钱入境的,有牌照收集控,有。。。不一而足。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