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有哪些值得一看的绝笔诗?

回答
绝笔诗,顾名思义,是文人墨客在生命最后一刻所作的诗句。它们往往承载着诗人临终的心境,或是对生死的感悟,或是对世事的感慨,或是对亲人的眷恋,又或是对理想的追寻。这些诗句,如同生命最后的绝响,充满了震撼人心的力量。

以下是一些值得一看的绝笔诗,并附有详细的介绍:



1. 屈原:《离骚》节选(虽非绝笔,但悲壮至极,常被视为其人生悲剧的总结)

虽然《离骚》并非屈原临死前所写,但其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忧国忧民、愤世嫉俗、以及最终投江的悲壮,使其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最经典的绝笔诗篇之一,即使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绝笔”,也饱含了其生命的绝响。

节选部分:

>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
> 鉴矩灃而日进兮,照子容以为鉴。
>
> 呜呼哀哉!伏以吾许久,知吾之不固。
>
>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
> 上皇兮,欲去吾胡毋?
>
> 已从灵修兮,而鬼为之媒。
>
> 纷吾既集,遂吾此身。
>
> 吾将上九天揽月,又将下五洋捉鳖。
>
>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详细解读:

时代背景与作者: 屈原(约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他怀才不遇,政治抱负无法施展,又因国家内忧外患而深感绝望,最终投汨罗江自尽。
《离骚》的意义: 《离骚》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也是屈原的代表作。它以“骚体”为代表,文辞华美,情感炽烈,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诗中,屈原通过自述人生经历、政治遭遇和精神追求,表达了对楚国前途的忧虑、对政治黑暗的控诉、以及对美好理想的执着。
为何被视为绝笔诗: 尽管《离骚》的创作时间并非确切是屈原临死前,但其全篇诗歌,特别是后期的一些章节,已经流露出一种人生绝望和对死亡的预示。特别是那些表达“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的句子,更是将诗人坚守高洁品质、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决心推向了极致。最终屈原投江的结局,也使得整部《离骚》蒙上了一层悲壮的绝笔色彩,成为其生命和精神的绝响。
诗句赏析: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描绘诗人用香草佩戴装饰自己,象征其高洁的品德和追求。
“呜呼哀哉!伏以吾许久,知吾之不固。”: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政治失势和国家局势不稳的深深忧虑和哀叹。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抒发了诗人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
“已从灵修兮,而鬼为之媒。”:“灵修”代指楚怀王,这里比喻自己虽然忠诚,却被小人(鬼)所嫉妒和陷害。
“纷吾既集,遂吾此身。”: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命运的无奈,以及即将采取某种决断的心情。
“吾将上九天揽月,又将下五洋捉鳖。”:这是诗人不屈不挠、敢于追求的壮志豪情,即使面对死亡,也希望能够实现超越常人的壮举。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这是屈原精神的集中体现,宁愿死亡也不愿在污浊的政治环境中妥协。这句诗已经近乎是对生命选择的最后宣言。

屈原的《离骚》虽然是长篇史诗,但其贯穿始终的悲壮情怀和对人生价值的坚守,使其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永恒的绝笔绝响,激励着后世无数仁人志士。



2. 李白:《临路歌》(传闻临终所作,充满了对人生的壮志与无奈)

李白一生豪放不羁,晚年流离失所,传说他在病中写下这首诗,表达了其一生未竟的抱负和对人生的最后感叹。

诗句:

>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
>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
> 时人见我恒殊调, Likewise 我亦殊欣然。
>
>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
> 黄金非朽事,谪仙诚不欺。
>
> 临昆仑,餐朝露,饮涧水,抚孤松而盘桓。
>
>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详细解读:

时代背景与作者: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誉为“诗仙”。他的诗歌气势磅礴,想象丰富,情感奔放,充满了自由精神。晚年,他因参与永王李璘的幕府而被流放夜郎,后遇赦,但已心力交瘁,最终病逝于当涂。
关于《临路歌》的争议: 《临路歌》的真实性存在争议,一些学者认为其并非李白所作,甚至可能是后人托名。然而,其诗句中流露出的李白式的豪迈、不羁和对权贵的蔑视,与他的个人风格高度契合,因此在流传中被视为他人生最后阶段的心声。
诗句赏析: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开篇即以雄浑的比喻展现了李白不凡的志向和能力。即使风停了,大鹏也能掀起沧海之水,象征即使失意,也依然拥有强大的力量和不屈的精神。
“时人见我恒殊调, Likewise 我亦殊欣然。”:表达了李白与世俗格格不入,但对此并不在意,反而自得其乐的态度。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描绘了一幅壮阔的秋日景象,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志在四方、不受羁绊的胸襟。
“黄金非朽事,谪仙诚不欺。”:李白自称“谪仙人”,这里重申了自己非凡的身份和价值,不被世俗的功名利禄所束缚。
“临昆仑,餐朝露,饮涧水,抚孤松而盘桓。”:这是对自由自在、与自然为伴的理想生活的向往,也是对世俗权势的超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是李白一生最经典的诗句之一,是他不向权贵低头、追求精神自由的最高宣言。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重申这句,更能体现其对人生原则的坚守。

《临路歌》虽然篇幅不长,但其磅礴的气势、自由的精神和对人生价值的坚守,使其成为李白晚年心境的真实写照,也成为了激励后人追求自由和独立精神的绝唱。



3. 陶渊明:《杂诗》(其四)(虽非临终,但“人生无根尘”是其归隐心境的写照,常被视为其生命哲学的总结)

陶渊明归隐后,写了许多田园诗,表达对官场黑暗的厌恶和对自然淳朴生活的向往。这首《杂诗》虽然不是他生命的绝笔,但其“人生无根尘”一句,已经道出了他对生死看淡、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可以看作是他人生追求的最后总结。

诗句:

> 已矣乎,不死何为?
>
> 人生无根尘,飘飖安可期。
>
> 回首向来路,不见桃源里。
>
> 目极千里兮,伤春复伤时。

详细解读:

时代背景与作者: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浔阳柴桑人。他是东晋末年至南朝宋初期的诗人、辞赋家、散文家,被誉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他曾短暂为官,但因不满官场黑暗而归隐田园,过着躬耕自足的生活。
“绝笔”的理解: 陶渊明并非在临死前写下这首诗,但他对人生和世事的感悟,在晚年达到了一个超脱的境界。这首诗中的“人生无根尘”一句,是他对人生虚无飘渺、无所依凭的深刻体悟,也是他选择归隐,与世无争的人生哲学。从这个意义上说,这首诗可以看作是他人生追求的最后总结,是他内心世界对生命最终的理解。
诗句赏析:
“已矣乎,不死何为?”:开篇一句就显得非常沉重,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苦难的无奈与感慨。“已矣乎”是感叹词,表示一种无可奈何的结束。
“人生无根尘,飘飖安可期。”:这是全诗的核心。将人生比作没有根基的尘埃,在风中飘荡,无法预测和把握其走向。这是对人生飘忽不定、虚幻无常的深刻认识。
“回首向来路,不见桃源里。”:这是对过往人生经历的回顾。他曾经追求的“桃源”(理想社会、安宁生活)已经消失,或者说再也回不去。这包含了对现实的失望和对理想破灭的哀叹。
“目极千里兮,伤春复伤时。”:极目远眺,但看到的却是无尽的空虚和悲伤。既为春天的逝去而伤感,也为时代的变迁而悲凉。

陶渊明的这首诗并非直白的“临终绝笔”,但它却以其深刻的人生哲思和超然物外的态度,成为他晚年心境的写照,也是对他一生追求的总结。它传达了一种看淡生死、顺应自然的哲学智慧。



4. 纳兰性德:《于归》。(临终所作,情感真挚动人)

纳兰性德是清初著名的词人,其词风深情婉约,多愁善感。他的一生英年早逝,许多关于他临终的诗词都充满了悲伤和留恋。这首《于归》据传是他在病危之际,回想起自己的亡妻卢氏而作,情感真挚,令人动容。

词句:

> 那年人海初相遇,
>
> 花容月貌,似梦一般。
>
> 我将我的心,付予你,
>
> 如痴如醉,永不分离。
>
> 而今病榻上,我问苍天,
>
> 为何留我,在此人间?
>
> 我愿随你,于归九泉,
>
> 莫让相思,再熬一年。

详细解读:

时代背景与作者: 纳兰性德(1655年-1685年),字容若,号楞伽山人。他是清初满洲正黄旗人,大学士明珠之子。他虽然身居高位,却是一位极具才华的词人,其词作情感真挚,语言清丽,对爱情和人生有深刻的感悟。他英年早逝,年仅30岁。
《于归》的传闻: 《于归》这首词的真实性也存在一些争议,有些版本认为并非纳兰性德所作,但其情感和意境与纳兰性德的词风非常相似,尤其是对亡妻的深情怀念,是他词作中的重要主题。如果确为纳兰性德临终所作,那么它无疑是他生命最后的绝响。
词句赏析:
“那年人海初相遇,花容月貌,似梦一般。”:开篇回忆与妻子初见时的美好场景,妻子在他心中如同梦境般美好。
“我将我的心,付予你,如痴如醉,永不分离。”:表达了对妻子深沉的爱恋和永恒的承诺,全身心地将自己的心交给了对方。
“而今病榻上,我问苍天,为何留我,在此人间?”:在病榻之上,对生命的留恋和对上苍的疑问。他感到生命即将结束,却又带着对妻子的思念,不知为何还要继续承受这病痛和思念。
“我愿随你,于归九泉,莫让相思,再熬一年。”:这是最令人心碎的句子。“于归”是古代女子出嫁的说法,这里借指妻子已逝,去了九泉。他宁愿随妻子一同归去,也不愿独自一人承受漫长的相思之苦。这是一种对死亡的渴望,因为死亡意味着与挚爱重逢。

纳兰性德的这首词,虽然可能并非他生命最后的绝笔,但其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对亡妻的深情怀念和对生命短暂的感叹,让它成为一首感人至深的“绝笔诗”。它触及了人类最普遍的情感——爱情与生死。



5. 元好问:《论诗三十首》(其二十九)(晚年创作,总结其诗歌创作理念,亦是对人生与艺术的最后思考)

元好问是金代著名的文学家,其诗词创作贯穿了金朝的兴衰。这组《论诗三十首》是他晚年对自己一生诗歌创作的总结和反思,其中第二十九首,更是包含了对人生境界的深刻领悟,可以看作是他人生智慧的最后凝结。

诗句:

>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河永固,
>
> 无言对斜阳。
>
> 故乡安在哉?
>
> 千古兴亡,
>
> 多少事,
>
> 尽在不言中。

详细解读:

时代背景与作者: 元好问(1190年-1257年),字裕之,号遗山,金朝末年著名文学家。他经历了金朝的灭亡,目睹了国家的衰败和社会的动荡。其诗文创作贯穿了这一时期,既有怀古伤今之作,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探索。
《论诗三十首》的意义: 这组诗是元好问晚年对中国诗歌创作理论和实践进行的系统性总结。他通过“论诗”的形式,表达了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对人生境界的追求以及对艺术精神的探索。
“绝笔”的理解: 同样,这首诗并非元好问在临死前所写,但它作为其“论诗”的收束部分,包含了他对人生百态和艺术生涯的最后总结和升华。其中的感慨,已经超越了单纯的诗歌创作,触及了人生的根本。
诗句赏析: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河永固,无言对斜阳。”:表达了对人世间经历的往事的伤感,但同时又看到山河依旧,这是一种对人生短暂和世事变迁的深刻认识。面对落日,他选择了沉默,因为语言已经不足以表达内心的万千感慨。
“故乡安在哉?千古兴亡,多少事,尽在不言中。”:这是对故国灭亡的深切怀念和对历史兴衰的感慨。故乡的概念已经模糊,只有千古的兴亡变迁,许多事情无法用言语表达,只能深藏在心底。

元好问的这首诗,虽然不是直接的“绝笔诗”,但其内蕴的深沉和沧桑感,是他一生阅历和智慧的最后结晶。他以一种“无言”的方式,表达了对历史、对人生、对艺术的终极思考,具有一种静水流深的悲壮力量。



总结:

这些绝笔诗,无论是出于对生命的热爱、对理想的坚守、对故国的忧思、还是对爱情的眷恋,都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触动着我们的心灵。它们是文人墨客在生命尽头留下的最真实的写照,也是留给后人宝贵的精神财富。

在阅读这些绝笔诗时,我们不仅是在欣赏诗句本身,更是在体悟诗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他们面对生死时的态度。它们提醒我们珍惜生命,坚持理想,并在人生的旅途中留下属于自己的意义。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谢邀

汪精卫《被逮口占》中的四句。

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

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

抛开作者后来的身份转变不谈,仅从诗本身来看,它是能比肩谭嗣同的《狱中题壁》的。而且当时背景是汪被判斩立决,属真正的绝命诗。

user avatar

《采薇歌》伯夷叔齐

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

神农虞夏,忽焉没兮。吾适安归矣。吁嗟徂兮,命之衰矣。

《曳杖歌》孔子

泰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

《渡易水歌》荆轲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呼气兮成白虹。

《楚辞》屈原

可能为绝笔诗的有:《悲回风》、《怀沙》、《惜往日》、《离骚》

四篇原文都过长,就不贴过来了,自行了解。

《诗经·国风·大车》息夫人

大车槛槛,毳衣如菼。岂不尔思?畏子不敢。

大车啍啍,毳衣如璊,岂不尔思?畏子不奔。

谷则异室,死则同穴。谓予不信,有如皎日。

《垓下歌》项羽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和项王歌》虞姬

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

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幽愤诗》嵇康

嗟余薄祜。少遭不造。哀茕靡识。越在襁緥。母兄鞠育。有慈无威。恃忧肆妲。不训不师。爰及冠带。凭宠自放。抗心希古。任其所尚。托好老庄。贱物贵身。志在守朴。养素全真。曰余不敏。好善闇人。子玉之败。屡增惟尘。大人含弘。藏垢怀耻。民之多僻。政不由己。惟此褊心。显明臧否。感悟思愆。怛若创痏。欲寡其过。谤议沸腾。性不伤物。频致怨憎。昔惭柳惠。今愧孙登。内负宿心。外恧良朋。仰慕严郑。乐道闲居。与世无营。神气晏如。咨予不淑。婴累多虞。匪降自天。寔由顽疎。理弊患结。卒致囹圄。对答鄙讯。絷此幽阻。实耻讼寃时不我与。虽曰义直。神辱志沮。澡身沧浪。岂云能补。嗈嗈鸣鴈。奋翼北游。顺时而动。得意忘忧。嗟我愤叹。曾莫能俦。事愿违。遘兹淹留。穷达有命。亦又何求。古人有言。善莫近名。奉时恭默。咎悔不生。万石周慎。安亲保荣。世务纷纭。祗搅予情。安乐必诫。乃终利贞。煌煌灵芝。一生三秀。予独何为。有志不就。惩难思复。心焉内疚。庶勖将来。无馨无臭。采薇山阿。散发岩岫。永啸长吟。颐性养寿。

《临终诗》孔融

言多令事败。器漏苦不密。河溃蚁孔端。山坏由猿穴。

涓涓江汉流。天窗通冥室。谗邪害公正。浮云翳白日。

靡辞无忠诚。华繁竟不实。人有两三心。安能合为一。

三人成市虎。浸渍解胶漆。生存多所虑。长寝万事毕。

《塘上行》甄宓

蒲生我池中,其叶何离离。傍能行仁义,莫若妾自知。众口铄黄金,使君生别离。

念君去我时,独愁常苦悲。想见君颜色,感结伤心脾。念君常苦悲,夜夜不能寐。

莫以豪贤故,弃捐素所爱。莫以鱼肉贱,弃捐葱与薤。莫以麻枲贱,弃捐菅与蒯。

出亦复苦愁,入亦复苦愁。边地多悲风,树木何修修。从君致独乐,延年寿千秋。

《拟挽歌辞三首》陶渊明

假设自己要死所写,但也有研究者认为是其绝笔诗。

其一

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昨暮同为人,今旦在鬼录。魂气散何之?枯形寄空木。

娇儿索父啼,良友抚我哭。得失不复知,是非安能觉?千秋万岁后,谁知荣与辱。

但恨在世时,饮酒不得足。

其二

在昔无酒饮,今但湛空觞。春醪生浮蚁,何时更能尝?肴案盈我前,亲旧哭我傍。

欲语口无音,欲视眼无光。昔在高堂寝,今宿荒草乡。荒草无人眠,极视正茫茫。

一朝出门去,归来夜未央。

其三

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四面无人居,高坟正嶕峣。

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

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临终诗》谢灵运

龚胜无馀生,季业有终尽。嵇公理既迫,霍生命亦殒。

凄凄后霜柏,纳纳冲风菌。邂逅竟几时,修短非所悯。

恨我君子志,不获岩下泯。送心正觉前,斯痛久已忍。

唯愿乘来生,怨亲同心朕。

《松柏篇》鲍照

余患脚上气四十余日,知旧先借傅玄集,以余病剧,遂见还。开袠,适见乐府诗《龟鹤篇》,于危病中见长逝词,恻然酸怀抱。如此重病,弥时不差,呼吸乏喘,举目悲矣,火药间阙而拟之。

松柏受命独,历代长不衰。人生浮且脆,窎若晨风悲。

东海迸逝川,西山道落晖。南郭悦籍短,蒿里收永归。

谅无畴昔时,百病起尽期。志士惜牛刀,忍勉自疗治。

倾家行药事,颠沛去迎医。徒备火石苦,奄至不得辞。

龟龄安可获,岱宗限已迫。睿圣不得留,为善何所益。

舍此赤县居,就彼黄垆宅。永离九原亲,长与三辰隔。

属纩生望尽,阖棺世业埋。事痛存人心,恨结亡者怀。

祖葬既云及,圹隧亦已开。室族内外哭,亲疏同共哀。

外姻远近至,名列通夜台。扶舆出殡宫,低回恋庭室。

天地有尽期,我去无还日。居者今已尽,人事从此毕。

火歇烟既没,形销声亦灭。鬼神来依我,生人永辞诀。

大暮杳悠悠,长夜无时节。郁湮重冥下,烦冤难具说。

安寝委沉寞,恋恋念平生。事业有馀结,刊述未及成。

资储无担石,儿女皆孩婴。一朝放舍去,万恨缠我情。

追忆世上事,束教以自拘。明发靡怡愉,夕归多忧虞。

辙闲晨迳荒,辍宴式酒儒。知今瞑目苦,恨失尔时娱。

遥遥远民居,独埋深壤中。墓前人迹灭,冢上草日丰。

空林响鸣蜩,高松结悲风。长寐无觉期,谁知逝者穷。

生存处交广,连榻舒华裀。已没一何苦,梏哉不容身。

昔日平居时,晨夕对六亲。今日掩奈何,一见无谐因。

礼席有降杀,三龄速过隙。几筵就收撤,室宇改畴昔。

行女游归途,仕子复王役。家世本平常,独有亡者剧。

时祀望归来,四节静茔丘。孝子抚坟号,父兮知来不。

欲还心依恋,欲见绝无由。烦冤荒陇侧,肝心尽崩抽。

《告游篇》陶弘景

性灵昔既肇,缘业久相因。即化非冥灭,在理澹悲欣。

冠剑空衣影,镳辔乃仙身。去此昭轩侣,结彼瀛台宾。

傥能踵留辙,为子道玄津。

《释疾文三歌》卢照邻

岁将暮兮欢不再,时已晚兮忧来多。东郊绝此麒麟笔,

西山秘此凤凰柯。死去死去今如此,生兮生兮奈汝何。

岁去忧来兮东流水,地久天长兮人共死。

明镜羞窥兮向十年,骏马停驱兮几千里。

麟兮凤兮,自古吞恨无已。

茨山有薇兮颍水有漪,夷为柏兮秋有实。

叔为柳兮春向飞。倏尔而笑,泛沧浪兮不归。

《守睢阳作》张巡

拒不降城,杀妾飨士,满城食人,终英勇就义,颇具争议的人物。

接战春来苦,孤城日渐危。合围侔月晕,分守若鱼丽。

屡厌黄尘起,时将白羽挥。裹疮犹出阵,饮血更登陴。

忠信应难敌,坚贞谅不移。无人报天子,心计欲何施。

《客舍悲秋有怀两省旧游呈幕中诸公》岑参

三度为郎便白头,一从出守五经秋。莫言圣主长不用,其那苍生应未休。

人间岁月如流水,客舍秋风今又起。不知心事向谁论,江上蝉鸣空满耳。

《临路歌》李白

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馀风激兮万世,

游扶桑兮挂石袂。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

《风疾舟中伏枕书杯三十六韵奉呈湖南亲友》杜甫

轩辕休制律,虞舜罢弹琴。尚错雄鸣管,犹伤半死心。圣贤名古邈,羁旅病年侵。

舟泊常依震,湖平早见参。如闻马融笛,若倚仲宣襟。故国悲寒望,群云惨岁阴。

水乡霾白屋,枫岸叠青岑。郁郁冬炎瘴,濛濛雨滞淫。鼓迎非祭鬼,弹落似鸮禽。

兴尽才无闷,愁来遽不禁。生涯相汩没,时物自萧森。疑惑尊中弩,淹留冠上簪。

牵裾惊魏帝,投阁为刘歆。狂走终奚适,微才谢所钦。吾安藜不糁,汝贵玉为琛。

乌几重重缚,鹑衣寸寸针。哀伤同庾信,述作异陈琳。十暑岷山葛,三霜楚户砧。

叨陪锦帐座,久放白头吟。反朴时难遇,忘机陆易沈。应过数粒食,得近四知金。

春草封归恨,源花费独寻。转蓬忧悄悄,行药病涔涔。瘗夭追潘岳,持危觅邓林。

蹉跎翻学步,感激在知音。却假苏张舌,高夸周宋镡。纳流迷浩汗,峻址得嶔崟。

城府开清旭,松筠起碧浔。披颜争倩倩,逸足竞駸駸。朗鉴存愚直,皇天实照临。

公孙仍恃险,侯景未生擒。书信中原阔,干戈北斗深。畏人千里井,问俗九州箴。

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葛洪尸定解,许靖力还任。家事丹砂诀,无成涕作霖。


——暂时更新这么多,有兴趣的朋友多的话,可以考虑继续更新。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绝笔诗,顾名思义,是文人墨客在生命最后一刻所作的诗句。它们往往承载着诗人临终的心境,或是对生死的感悟,或是对世事的感慨,或是对亲人的眷恋,又或是对理想的追寻。这些诗句,如同生命最后的绝响,充满了震撼人心的力量。以下是一些值得一看的绝笔诗,并附有详细的介绍: 1. 屈原:《离骚》节选(虽非绝笔,但悲壮.............
  • 回答
    篮球场上的独门绝技?哈哈,这问题可问到点子上了!要说独门绝技,我脑子里一下子就蹦出好几个,不过今天就挑一个我最引以为傲,也是最能出其不意的来好好跟你说道说道。这绝技,我管它叫 “假动作中的变奏滑步”。听起来有点拗口对吧?别急,我慢慢给你拆解。首先,你得明白,篮球场上的很多进阶技巧,其实都是在基本功之.............
  • 回答
    水彩,这门以透明、轻盈著称的画种,总能以其独特的魅力触动人心。它不是那种厚重浓烈的艺术,而是如同低语,又如同晨曦,在纸面上悄然绽放。说起值得一看的水彩画,脑海中涌现的画面可不止一两幅,而是如同一条蜿蜒的河流,流淌着无数动人的瞬间。如果说要推举一些代表性的,我脑海里第一个浮现的,是透纳(J.M.W. .............
  • 回答
    要说起值得一看的中国电影,那可真不少,就像一本厚重的史书,每一页都承载着不同的故事、情感和时代印记。与其说是列出几部电影,不如说是分享一些触动我的、让我觉得“对了,就应该是这样的”的瞬间。1. 《活着》(1994)—— 骨子里的韧性与人性的光辉张艺谋导演的这部片子,我每次看都会有新的感触。它改编自余.............
  • 回答
    好的,咱们聊聊那些让人拍案叫绝的历史纪录片。比起那些空洞的口号和泛泛而谈的叙述,我更喜欢那些能把历史的厚重感和人物的鲜活感一起呈现出来的东西。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几部,希望能点燃你对历史的热情。1. 《地球脉动》(Planet Earth)系列我知道你可能会说,这不算是历史纪录片吧?但别急,听我解释。虽.............
  • 回答
    哈哈,写国产片推荐这事儿,我可太懂了!别说AI了,我自己当初刚开始看国产片,也跟很多人一样,心里总有那么点儿“国产片=烂片”的滤镜,毕竟早些年确实有不少让人提不起劲儿的玩意儿。但近些年,国产片是真的争气了不少,拍出来不少好东西,有时候甚至比一些国外片还打动人。今天就跟你聊聊那些我个人觉得特别值得一看.............
  • 回答
    在浩瀚的科学星空中,有这样一群杰出的人物,他们以非凡的智慧和不懈的探索,塑造了我们对宇宙、自然和计算的理解。阅读他们的传记,不仅能领略他们思想的光芒,更能感受到他们跌宕起伏的人生,那些克服的困难、付出的代价,以及最终的辉煌,都足以让我们掩卷深思,汲取力量。以下几位科学巨匠的传记,我认为是格外值得深入.............
  • 回答
    我理解你想要一些不那么“机器感”的核技术科普书籍推荐。没问题,我这就来聊聊那些我读过觉得挺有意思,而且能把复杂的核世界讲得明明白白的书。1. 从“原子弹之父”的视角看核裂变:《奥本海默的男人:罗伯特·奥本海默的人生与科学》 (American Prometheus: The Triumph and .............
  • 回答
    说起现代战争片,我脑子里立马就浮现出几个让人热血贲张、又忍不住思考的经典。这些片子可不是那种纯粹的爆米花大片,它们更像是把我们拽进真实的战场,让你切身感受那种硝烟弥漫、生死一线,以及战争背后更深层次的东西。《黑鹰坠落》(Black Hawk Down, 2001)这部片子绝对是现代战争片的标杆。它改.............
  • 回答
    好,要找些值得一看的外交类书籍,这可真是个好话题。不同于那些枯燥的教科书,有些书能让你深入理解那些影响世界格局的幕后运作,甚至洞悉人性的复杂。我喜欢那些既有深刻思想,又能讲好故事的书。如果要我推荐几本,我会从不同角度来聊聊:1. 洞察战略与历史脉络: 《大外交》(Diplomacy) by 亨利.............
  • 回答
    好,很高兴能和你聊聊中国古代历史的书籍。说实话,这个问题就像让我从浩瀚的星辰大海中挑选几颗最亮的星星,实在太难了,因为中国历史太悠久、太丰富了,好书实在太多。但如果让我硬要推荐几本,我希望是那些既有学术深度,又能让普通读者读得津津有味的书。我尽量不卖弄那些AI味十足的套话,而是从一个对历史抱有好奇心.............
  • 回答
    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博物馆数量众多,风格各异,每一处都承载着这座城市的历史记忆与文化脉络。要我说,上海值得一看的博物馆,绝非仅止于那几家耳熟能详的“大腕儿”,很多隐藏在市井街巷中的小众博物馆,同样能给你带来惊喜。咱们就从最经典的开始聊起,慢慢挖掘那些藏在细节里的宝藏。一、 市面上的“必选项”:经典.............
  • 回答
    香港,这座被誉为“东方之珠”的城市,总是在不断地生长与变化。它的天际线更是日新月异,记录着这座城市蓬勃发展的脉搏。除了那些我们熟悉的摩天大楼,香港其实还隐藏着许多值得驻足欣赏的建筑瑰宝,它们或古朴典雅,或现代前卫,共同构筑了香港独一无二的城市风貌。历史的回响与文化的沉淀:当我们谈论香港的建筑,不能不.............
  • 回答
    国内值得一看的祆教风格文物,虽然“祆教”这个词本身在现代汉语语境中并不常用,它指的是琐罗亚斯德教,一个古老而极具影响力的宗教。这个宗教在历史上曾在中国有过一定程度的传播和影响,尤其是在唐朝时期,通过丝绸之路传入。因此,我们寻访的“祆教风格文物”更多的是指那些带有祆教文化印记,或者与祆教传入中国相关的.............
  • 回答
    北京城,这座古老又现代的都市,承载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也孕育了无数令人惊叹的建筑。漫步其中,你仿佛能穿越时空,触摸到历史的脉搏,感受时代的变迁。要说北京值得一看的建筑,那可真是说不完,但我可以为你精挑细选几处,让你对这座城市的建筑魅力有更深的理解。一、 庄严宏伟的皇家气魄:紫禁城(故宫博物院)谈到.............
  • 回答
    天津,这座有着百年历史的城市,就像一本厚重的建筑史书,随便翻开一页,都能找到令人惊叹的篇章。要说天津最值得一看的建筑,那绝不是一两句话能概括的,它融合了东西方的建筑风格,承载着历史的记忆,也见证了时代的变迁。1. 洋楼里的“万国博览会”——五大道如果说天津有哪一处地方能让你感受到“穿越”的魔力,那一.............
  • 回答
    北京的博物馆,就像这座城市厚重的历史一样,每一座都承载着独特的故事和韵味。要说“值得一看”,这实在是个宽泛的问题,因为每个人心中的“值”都不尽相同。但我可以跟你聊聊几处我觉得特别有意思,也相对更能代表北京这座城市特质的博物馆,希望能带你找到你想去的地方。1. 故宫博物院:穿越紫禁城的历史回廊说到北京.............
  • 回答
    要说2017年ChinaJoy上让人眼前一亮的“漂亮小姐姐”,那可真是百花齐放,各有风采。每年ChinaJoy最吸引人的除了新出的游戏,就是那些精心打扮的showgirl和coser们了。她们不仅是展台上的亮丽风景线,更是传递游戏文化和品牌形象的重要载体。要说“漂亮”嘛,这标准可就太主观了,每个人心.............
  • 回答
    我混迹起点中文网也有些年头了,要说“值得一看”,那真是太多了,不过每个人口味不同,我只能挑一些我自己觉得写得好、构思精巧,或者能带来一些独特感受的作品来跟你聊聊。咱们就抛开那些烂大街的“无敌流”、“YY流”不谈,聊点有嚼头的。写实与温情并存,总有那么一束光——《大江东去》这是一部以改革开放为背景的历.............
  • 回答
    2020 年,对于许多职场人来说是充满挑战和变化的一年。疫情的阴影笼罩,许多行业不得不转型,但也涌现出不少令人回味的职场剧,它们不仅描绘了职场中的困境与挣扎,更展现了普通人在时代洪流中的坚韧与成长。如果说一部好剧能让人在观看之余,还能引发一些思考,那么以下几部作品,绝对值得你在忙碌的工作之余,找个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