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逼的车手,不错的作家和评论家,很一般的导演。
但是在我看来能在某一界做到国内顶尖或者是最强的那一个,就已经是“牛人”。
要是在一个领域全国顶尖,顺带在其他的两三个领域做到中上或者说在一流序列,那这种应该就是大神级别。诚然他的电影远算不上好片,但也不影响他的成就和影响力。
可以这样设想一下,你在米其林星级餐厅享受着盛宴的同时,和中年主厨大叔聊天。期间大叔各种引经据典,仔细一问发现他是某211大学文学院荣誉教授。再深入交流得知这大叔另一身份是身家几十亿的企业家,慈善家,数十年前参军拿了一等功。这样看来你觉得这大叔牛逼不。
话说回来,吕布赵云这种人可以提兵百万,立马山峰,指点江山,然后开喷谁谁谁不过是运气好,顺带鄙视一下:“这种水平的人也能为将?”
如果只是普通军卒和校尉,那调侃他们的失误,说说他们的缺点和他们的不足也是没问题的。但如果这些人一脸不屑的说这人其实很蠢很无能,他们的成功不过是运气好,从而一味贬低他们的价值。似乎有点吃不到说酸的意味。
设想这么一个场景,五六十年后一个小孩问他爷爷韩寒是谁,老人一脸不屑:一个开车的,写书的家伙,后来拍了电影,能力极其平庸,不过是运气好。
小孩不解:“那为什么这本书上说韩寒成就不小,在您那个时代影响力较大?”
老人继续不屑:“我说了,那不过是他运气好。”
小孩又问:“那您当年在做什么?”
老人打开手机,点开知乎,找到答案:“你爷爷我在鄙视他,喷的可厉害了。”
没有多厉害,觉得他只是一个普通的作家,普通的导演。(赛车我不懂,不过想来拉力赛全国第一也是很厉害)
当年韩寒的杯中窥人和写的书,零下一度,三重门,长安乱。今天看来不过是普通的文章,甚至今天来看是属于三流,但是在那个精神食粮匮乏,没有互联网的时代却让人眼前一亮。韩寒的文字其实充满了叛逆,在那个一切唯官方声音马首是瞻的年代,很难得。而且还针砭了时弊,讽刺了社会的一些现实,让人在幽默中觉得出了气。
后来韩寒的博客韩三篇。在今天全民出国的热潮下回头再看,不过是普通的启蒙文章,但是那个时候却仿佛开启了新世界的大门。在对自由,民主停滞思考的时候,韩寒让这种思考又重新开始。
之后是拍电影,韩寒的电影拍的很好吗?其实很普通,但是看看同期中国市场的其他电影,要演技没演技,要剧情没剧情,找几个俊男美女出来闹腾一通,票房就有保证了。甚至各大知名导演也回头来圈钱,反正人傻钱多,拍多烂都有人看,不赚钱是傻子。
但是韩寒告诉我们,中国还是有人在好好拍电影的,虽然这个人拍的也不好,还是个门外汉。
韩寒做的事,本该是其他更专业的人做的。中国那么多作家,怎能轮到一个考不上大学的高中辍学生来出畅销书?但是韩寒做到了,而且成名,而且赚钱。
中国那么多青年导师,但是为什么那个时代是韩寒站出来代表80后?因为其他人都不敢讲真话。
中国那么多导演,为什么只有韩寒拍出了走心的电影?因为其他人都在忙着圈钱。
韩寒真的没有多厉害,但是他是一面镜子,照出了其他人的丑陋与猥琐。韩寒又像是我们的遮羞布,起码这个时代还有那么一个人,在认真为理想做事,有了韩寒,我们可以说端到我们桌上的,不都是垃圾。
韩寒有很多头衔,我最喜欢的还是:公民韩寒。愿每个中国人都能像韩寒一样做好自己的事,并尽可能的去发光发热,照亮身边的人。中国是每个人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再黑暗。
差学生文青最爱,语文不及格文青偶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