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鸡肉价格一直就比猪肉便宜,早年间之所以买鸡肉少,主要原因并不在于价格。
早年间国内市场,正儿八经做鸡分割的很少,集贸市场的年代,买鸡就要买整只,甚至要买带毛的整只鸡。
一只公鸡约3-7斤左右 母鸡约2-5斤左右,而过于瘦小的鸡,并不受早年消费群体的待见,我们常说大鸡大鱼,就是很好的印证。
所以虽然平均价格低,但如果只有五块钱,你是买2块钱一斤的三斤鸡,还是买五块钱的猪肉?
这种市场空缺在90年代末,催生出一批做鸡肉分割的企业,六合,正大一类的企业就是靠着鸡分割起来的。
而其后,鸡肉的脂肪含量远不如猪肉。
很多现代人喜欢红肉胜过脂肪,但在早年间老人眼里,肥肉才是猪肉的象征。
老家曾有个笑话,说家里过年买了二斤猪肉,带皮的,把皮分割下来挂墙上,出门的时候朝嘴上擦一下,表示自己吃的油光嘴滑的,代表家里富足(当然有些扯淡,猪皮三天就干巴了)。
还有就是应用场景,猪肉的应用场景非常广泛,包括包饺子,做馅料,配菜烹炸,配面裹炸等等,而鸡肉呢?西餐不流行的时候,只能作为菜品上桌。
小时候家庭不富裕,在北方大部分人买猪肉只是为了给孩子包饺子,所以猪肉的流行程度更高。
当然你要是硬说白羽鸡做馅料也能吃我也不跟你犟,但是其口感比猪肉这的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另外,其实猪,鸡,鸭,牛,羊,这几大类中
鸭肉是最便宜的。
首先肉鸭的养殖周期和鸡的差不多,40天左右
普通鸭子的养殖周期比普通鸡的还要短一点,三个月左右。
其次,鸭子肉比鸡肉腥一点,需要大料压制味道,所以早年间吃鸭子的不多,且即便是北京烤鸭,也需要用葱来压制腥气,南京的盐水鸭也需要大量的料酒去腥。
最后就是现阶段鸭子的其他部位往往都能卖个好价钱,而鸭架子基本上就便宜处理了。
最后,其实各种肉类的价格还得看品种
比如岑溪三黄鸡,广东清远鸡,丝羽乌骨鸡等等,价格往往比一般鸡要高一点点。
举个例子,广东的清远鸡在全国都非常出名,肉嫩、细滑,很多广东名厨都钟情于广东清远鸡,比如下面这个视频里:
还有就是一些土鸡,现在农村走地鸡的价格都根据年限报价
有的贵的即便是在前两年,也要二三十元一斤:
价格这东西是很难说到绝对的,当然要是对比藏香猪一类的品种可能也很贵,只能说这些条件是其中一方面吧,对于国内的吃货来说,价格从来不是阻挠他们去吃这些东西的主要原因....
鸡肉一直都比猪肉便宜。早在工业化之前,鸡肉就比猪肉便宜。
也不知道是我记忆出了误差,还是各位的记忆出了误差。
我小时候并没有“过节才买鸡”的习惯。我以我的记忆说起,我现在还能记得的大概在1985年前后,再往前没有记忆了。
小时候并没有“洋鸡”和“土鸡”的区别,鸡在当时的农村并不罕见,只是饲养方式不太一样,我奶奶还养过鸭子,由于当时基本上是处于放养状态,导致鸭子很瘦,瘦到什么地步?
我奶奶养的鸭子从宅地基可以直接飞到水塘,约为300米左右,关于“鸭子是不是会飞”,会飞,当然大家现在看到的养鸭场的那种鸭子肥的跟我似的,大概率是飞不起来了。
鸳鸯实际上就是一种鸭子……我很后来才知道的。
实际上猪肉才是比较难得一见的,鸡可以随时宰来吃,但是猪的话,一般只能在集市上买得到,农村也不例外,小时候农村到镇上分为“热集”和“冷集”,热集是当天所有卖菜的都会出来卖,冷集大家都不出来了,一天一轮换。
至于农村养的猪,一般是在过年的时候才会宰来吃。没过年的时候,都是在集市上买猪肉吃。
小时候的记忆中,零食比较缺,水果比较缺,牛奶之类的基本上没喝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