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上有一个非常著名的问题:你什么时候接受了这个世界的黑暗面?
答:当我成为了既得利益者的时候。
今日头条的收买可以说是暗中的低调的,是为这个世界的暗面。所以说这个问题下面的回答基本可以分为三类:既得利益的,在为这件事辩护(辩护这个词本身是中性的);没有得到利益的,在攻击着黑暗面和辩护人,以及闷声大发财的家伙;最后一种头臀分离,确实在思考问题。
我是最后一种,因为我已经有了稳定的投稿环境。
其他的大家分别对号入座。
上面三个描述都是中性描述,都是客观描述,我没有说谁对谁错,大伙都是在规矩下做事情,只不过是心态不一样而已。
我再说一遍,我没有说谁对谁错。
我只是在陈述。
以上
今日头条的推荐算法很复杂,但目标非常明确——根据你已经看的东西,推断你喜欢看的东西,尽可能挑逗你的嗨点,尽可能增加你的点击。简而言之,你既有的倾向决定了你会看到什么。
这很好地利用了读者的人性弱点,也很有效,甚至能赚到足够的钱,给中国媒体人罕见的稳定回报。但对(自)媒体人来说,这个诱惑是致命的,很容易让你滑进爬不出来的深坑。
什么是媒体?
媒体的核心价值不是新闻,不是猎奇,不是写作技巧,甚至不是讲故事,而是深度,具体来说就是揭示更真实,更值得看的世界。
人和人都是平等的,但术业有专攻。媒体人相对每个行业的专家都是外行,但可以相对其他所有人是(相对)的内行。因为你比他们多付出了学习时间,多练习了观察和展示的技巧,所以有能力挖掘“深度”,从而在具体的问题上写出高于普通读者的认识。否认这一点的媒体人,不是无能就是谦虚到虚伪。
对于媒体人来说,最坏的情况就是主动放弃对“深度”的追求,转而迎合读者,被读者的潜意识绑架。开始,或许你会赢得更多赞美和眼球,但慢慢地你会失去自我,最终丧失挖掘深度的能力。等到更能迎合读者的写手出道,等到读者对特定刺激开始麻木,媒体人的职业生命也就终结了。
大家都知道知乎有个外号叫“逼乎”,很多人看不惯其他人站在一个更高的位置谈问题、讲故事、秀优越,我也有同感。但我不得不承认,在一个阶级社会里,信息也是分层的。站在更高等级上的人有更大的概率看到更清晰的世界。有的人在提供信息的时候顺便展示了自己的阶级意识,有的人通过夸耀阶级意识来证明自己的信息更可靠,这两者本来就没法清晰区分。知乎写手被认为“装B",但这至少说明知乎的总体气氛是激励深度创作,而不是揣摩读者潜意识;说明知乎是一个客观上追求深度内容的社区。就算我在知乎写段子比写文章更容易换赞,我也知道那些认真的文字才是我这个自媒体号的根本。
今日头条的内容展示逻辑恰恰相反,是让你放弃媒体人最大的优势,被既有的高点击读者绑架,用最快的速度燃烧你的职业生命。所以,开价是开了的,价格也不错,但我没去写。知乎当然也有100个1000个缺点,但相对而言,作为一个媒体人,先在职业上活下去,然后才能考虑赚钱。
必须指出,放弃媒体追求≠商业上失败。我们可以把今日头条理解为一个另类路线的娱乐业,通过挖掘你自己的大脑,提供消遣和放松。这也可以是不错的商业模式,也可以做到商家写手双赢。所以我祝愿知乎、今日头条和未来碾压这两者的社交平台都能蒸蒸日上。
一给知乎敲个警钟
有价值的内容创作者
难道不该在平台分杯羹?
没经济利益
至少也给点成就感
二来筛选下创作者
互联网情绪制造者
撩动大众情绪以注意力为生的
这一波
走一个是一个
这么看
还算是个好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