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天猫推出「元宇宙艺术展」,如何评价数字艺术收藏品的价值与前景?

回答
天猫这次的“元宇宙艺术展”,着实是把数字艺术收藏品这个概念又往前推了一把。说实话,这玩意儿火起来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但国内主流平台亲自下场,而且还是在“元宇宙”这个当下最热门的语境下,这信号意义就相当大了。

咱们不妨就从这事儿出发,好好掰扯掰扯数字艺术收藏品的价值和前景,尽量说得接地气点儿,别搞得跟天上掉馅饼似的。

一、数字艺术收藏品,到底是个啥?

首先得把概念理清楚。这玩意儿的核心,在于“数字形式”加上“收藏属性”。它不是你手机里随手存的一张图,也不是网上能无限复制的表情包。数字艺术收藏品,通常指的是那些经过区块链技术(比如NFT,非同质化代币)认证的、独一无二的数字作品。

想象一下,一件实体画作,你买下来,它就是你的,别人想复制原作也没法模仿笔触和颜料的质感。数字艺术收藏品,通过NFT,就像是给这件数字作品打上了一个不可篡改的“数字身份证明”。你拥有的不是那堆像素本身,而是这个在区块链上记录的、属于你的唯一所有权凭证。这才是它的核心价值所在。

二、价值从何而来?

这事儿就像问“一幅梵高的画为什么值钱”一样,答案不是单一的。数字艺术收藏品的价值,往往是多种因素叠加的结果:

1. 稀缺性与唯一性(Uniqueness and Scarcity): 这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通过NFT,可以设定一件作品只发行一个,或者限量发行几个。这种人为制造的稀缺性,模仿了实体艺术品的价值逻辑。想想限量版球鞋、限量版手表,道理是相通的。

2. 创作者的声誉与才华(Artist's Reputation and Talent): 就像实体艺术品一样,艺术家的名气、艺术功底、艺术理念,直接决定了作品的市场价值。如果是一个在数字艺术领域已经享有盛誉的艺术家,或者是一个有潜力的新锐艺术家,ta的作品自然更受追捧。天猫这次展出的作品,如果背后是知名的艺术家,或者合作的是有影响力的IP,那价值就更有支撑。

3. 艺术本身的审美与内涵(Artistic Merit and Meaning): 抛开技术和概念,艺术品最终还是要回归到“好不好看”、“有没有意思”。一件数字艺术作品,如果构图精美、色彩独特、创意十足,或者传达了深刻的思想和情感,它本身就具有审美价值,这是收藏的根本。

4. 文化与社会符号意义(Cultural and Social Significance): 有些数字艺术作品,可能成为了某个特定时期、某个特定社群的象征。比如一些早期的加密朋克(CryptoPunks)NFT,它们已经不仅仅是图片,更是加密货币早期参与者和数字原住民文化的一个标志。天猫这次展出的“元宇宙艺术展”,本身就带有“拥抱未来科技”的社会文化意义,这也会为作品附加一层价值。

5. 社群与归属感(Community and Belonging): 很多数字艺术收藏品,尤其是NFT项目,它们背后往往伴随着一个活跃的社群。拥有某件作品,就意味着你成为了这个社群的一员,可以参与到项目的发展中,获得某些专属权益,比如优先购买新作品的权利、参与线下或线上活动的资格等。这种“社区+赋权”的模式,是NFT收藏品独有的价值体现。

6. 潜在的实用性与赋能(Potential Utility and Empowerment): 随着技术发展,数字艺术收藏品不再只是静态的图片。它们可以作为游戏道具、虚拟化身的装饰、虚拟空间的展览品,甚至解锁现实世界中的某些服务或体验。这种“用起来”的可能性,能进一步提升其价值。

三、前景展望:是泡沫还是蓝海?

这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老实说,数字艺术收藏品市场目前确实存在一定的波动性和泡沫,但也绝对不是空穴来风。

积极的一面(蓝海潜质):

科技赋能与艺术民主化: 区块链技术为艺术家提供了新的创作和变现方式,也为普通人提供了一种更便捷、更直接的收藏渠道,打破了传统艺术品收藏的壁垒(高昂门槛、信息不透明)。
年轻一代的消费习惯: 年轻人对数字内容、虚拟世界、社交身份的接受度更高,他们更愿意为有价值的数字资产买单,这为数字艺术收藏品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基础。
元宇宙的推动: 随着元宇宙概念的落地,虚拟世界对内容和资产的需求将爆炸式增长,数字艺术品作为虚拟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价值和应用场景会更加丰富。天猫的这场展,就是对这个趋势的有力印证。
IP与版权保护的新模式: 对于IP方来说,通过NFT可以更有效地管理和变现数字内容,保护版权,并与粉丝建立更深层次的连接。

需要警惕的风险(泡沫与挑战):

市场波动性: 数字资产,尤其是加密货币领域,其价格波动性很大,数字艺术收藏品也难以幸免。市场情绪、宏观经济环境都可能对其产生较大影响。
技术门槛与理解成本: 虽然在普及,但区块链、NFT等概念对于普通大众来说,理解和接受仍需要一个过程。
质量参差不齐: 就像实体艺术品市场一样,数字艺术品市场也充斥着各种质量的作品。如何辨别真正的艺术价值,需要学习和经验。
监管不确定性: 目前,全球范围内对数字资产的监管政策尚不明朗,这也会给市场带来一定的不确定性。
环境问题(早期担忧): 早期的某些区块链技术(如PoW)存在能源消耗问题,虽然现在很多新技术在解决这个问题,但仍是讨论的焦点。

四、天猫“元宇宙艺术展”的意义

天猫这次的动作,我个人认为是一个重要的信号:

1. 主流化的加速器: 大型电商平台入局,意味着数字艺术收藏品正在从“小圈子”走向“大众”,更容易被普通消费者认知和接受。
2. 交易生态的构建者: 平台可以提供更规范、更安全、更便捷的交易环境,解决早期一些NFT交易平台的用户体验和信任问题。
3. 价值认同的引导者: 通过精选艺术家和作品,并结合“元宇宙”的概念进行推广,平台也在一定程度上引导着大众对数字艺术价值的认知。

总结一下:

数字艺术收藏品,它的价值是建立在 “稀缺性” 和 “所有权认证” 基础上的,并由 “艺术家”、“艺术本身”、“社群”、“潜在应用” 等多种因素共同支撑。

前景嘛,它绝对不是一场简单的过眼云烟。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用户习惯的演变,它有潜力成为未来数字经济中一个重要的新兴品类。但是,就像所有新兴市场一样,它会经历一个 “野蛮生长”到“规范发展” 的过程,期间会有泡沫,会有洗牌,但核心的价值逻辑一旦建立起来,它的发展是值得期待的。

关键在于,作为收藏者或潜在的参与者,我们要保持 “审慎乐观” 的态度,既要看到它带来的新机遇,也要认识到其中的风险,用 “价值投资” 的心态去对待,而不是盲目追逐短期热点。天猫这次的展,至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更易于理解和参与的入口,让更多人有机会接触和思考这个充满未来感的新领域。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看到题目就想起了我游览圆明园的经历。

可能我缺乏一些建筑常识和空间想象力,我看到了遗址,却想象不出这些断壁残垣支撑的华美宫殿是如何豪华与壮美,我想象不出雨果盛赞过的“如同月宫的城堡一样”“ 全是用油漆漆过的,上了珐琅的,镀金的,而且还是精雕镂刻出来的”“ 到处都有喷水的水池,天鹅,朱镂和孔雀”的艺术杰作是什么样的。偷偷告诉你们,看到一地残垣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是这和教科书上长得没什么差。


直到我看到圆明园里的复原照,看到了他人收集的画作里的圆明园原景和现状对比,看到华丽的宫殿和巧夺天工的景致如今只剩几块石头,我才emo了,为圆明园作为艺术和智慧结晶的而痛心疾首(落后就要挨打的国耻是一直铭记于心的)。毕竟,复原后圆明园的震撼,是我不需要太多艺术素养就能直接感受到的。


这时候我就有个模糊的想法,希望一些艺术品能被数字化,以数据的形式得到永恒的生命。这样哪怕时间流逝,世事变迁,只要有存储载体和显示设备,我们就能通过屏幕看到它被保存时的状态并能细致观察。我也做梦过以后的旅程会有更多的历史建筑的1:1复原,走到某个地点就能看到当时的景象和周围的配置,直白的对比才能让不敏锐的我感受到差距。当让我也知道要实现这个幻想的话会有巨大的工作量,才把它定位为“幻想”。

今天刷到天猫超级品牌日的元宇宙艺术展的时候,我就忍不住嘀咕了,这不就是我心心念念的艺术品数字化、藏品数字化?点开一看,比我曾经设想过的要前卫多了,毕竟在我的预设里,人类也智能做到把画作数字化、雕塑3D数字化。尤其是飞驰的液态化赛车,我好像能看到风呼啸的声音。虽然只是概念设计,但大胆、充满想象力的作品让我对艺术数字化有了更“敢”的预期。也许在未来,虚拟经济不再仅仅是记录和还原,更多的是人类想象力的突破,技术的发展让人类的畅想在虚拟世界中实现。或许,我们将要迎来前所未有的精神繁荣时代。

未来的数字收藏会发展成什么样,说实话我不知道,因为今天的数字收藏已经超出我的想象力了,但毫无疑问的是,对此我抱着乐观的态度,也许未来你们会看到以收藏大佬身份出现的我。

user avatar

我争取说人话,不掉书包,先解释通“元宇宙”跟“数字艺术收藏品”的意思,再聊它们的意义。

否则大伙整不明白事儿,说啥都白瞎。

元宇宙的意思好理解,但意义却有点深,起码跟我自己最早琢磨的不一样。

简单说,元宇宙,就是未来某天你把VR眼镜一戴,就进入了一个全息的,3D的可视虚拟世界。

它不像咱现在看着手机或者显示器似的有边界,而是你实实在在的站在一片虚拟土地上,能跟所有人在里头交互。

包括社交,娱乐,工作等等,全都能在这个虚拟世界里进行。

你人坐在沙发里,就能在元宇宙里跟你异地恋的对象一块去蹦迪了;你盖着棉被躺在炕上,就能在元宇宙里跟你欧洲的客户坐在一个会议室开会了。

能理解了吧?

形容的浪漫主义点:元宇宙,就是全人类都能互通互动的,一个虚拟梦境。

那元宇宙这玩意的意义在哪呢?

最开始,不瞒您说:我觉得这概念的提出,实属浪催的。

因为当时大笔热钱都往元宇宙概念里边涌,以我历来的经验判断,国际上的热钱永远跟吃了春药似的,不到处蹿他就浑身刺挠的慌。

所以内个时候我觉得元宇宙他就是个炒作概念,或者说好听点,叫尝试性创新。

到中期,我观念有改变。为什么?

因为我发现科技大佬们都下场元宇宙了。

先是扎克伯格放话5年内元宇宙梦想成真;而后国内大厂阿里腾讯字节百度等等,纷纷趋之若鹜。包括苹果尽管对元宇宙概念宣传的挺收敛,但已经入局元宇宙必须的硬件设备,也就是VR领域,最快明年就能量产投放市场。

我心说一个大佬昏头可能是喝大了,所有大佬都入局我还墨守旧认知,那一定是我喝大了。

辣么,元宇宙能让科技界沸腾的嗨点到底是啥捏?

是VR游戏吗?不能够,这帮大佬并不是个个有网瘾。

于是我就琢磨上了……

直到最近,我终于顿悟了当前全球科技布局元宇宙的核心要素!

资源。

元宇宙一旦开放,它就是现实世界资源的减压器!

最近你看,全球能源价格暴涨,大宗暴涨,货币政策又开始发胀……一切都指向资源这块已经不是那么的富裕了。

而现实世界里人的攀比心是永远没法彻底磨灭的,那么资源不足前提下,人人还都可劲往自己怀里搂东西,最后的结果一定不会太和睦。

而元宇宙一旦实现,现实世界资源的争夺,马上唱和平歌。

毕竟内个宇宙里边啥都有,啥都能干,大家日常交际娱乐都在那里边呆着呢,甚至没必要跳出来在现实世界晃荡。

那么,是不是能源紧缺的问题,在现实世界就能缓解好多?

你要是不明白,就想象一下,本来一个破游乐场里边一群孩子为了旧玩具抢破头,这时候来个人把孩子们都领到一个啥都有的新游乐场去了,则旧游乐场的争夺战是不是没人惦记了?

所以

元宇宙一旦起来,说玄幻一点,咱们每个人以后的生活,变成早晨起来吃块压缩饼干维持一天的能量,然后进元宇宙完成全天所有工作学习娱乐社交,就欧了!

资源不再是全人类的必争之地。

全人类都能在元宇宙里上天入地比现实世界舒坦且霸气。

元宇宙即和平。

我踏马登时就觉得元宇宙概念变得非常伟大起来了。

你现在有这感受吗?

还没有就把上边再念一遍。

好的,你要是认可上述观点,就接着往下看数字藏品。

如果说,元宇宙是未来通向一个更美好世界的大门,则我们推门之前得有把钥匙对不对?

这把钥匙,就是叫更多人理解并认同元宇宙概念。

它就是数字藏品,另一个名字叫做NFT藏品。

NFT全称是什么不重要,你就记住了,它具有“非同质化代币”的属性就成。

这概念最简单的解释,可以拿它跟虚拟货币做比较。

你有一个比特币,我也有一个比特币,咱俩的比特币是一样的,这叫同质化。

反之,我在元宇宙里画了一幅画,这幅画绝对是独一无二的,我为了防止别人把这张画复制粘贴嫖走,就给它加上一段加密代码,也可以理解成是我的数字签名。

那么,即便有人把我画拷贝走了,但这个数字签名他偷不走,这幅画的唯一原版,还是我的。

我可以凭借这个NFT代码,把它拍卖高价,别的赝品没有NFT代码,永远不值钱。

这就是“非同质化代币”的作用。

假如你不理解它的优越性,咱再来个例子:

比方说

现实世界里,阿玛尼出了全球限量仅一套的礼服,你高价买下来了,你认为你是全世界的唯一。

转天一出门,妈鸭!你遇上十个路人穿的都是你这一套衣服!尽管你知道他们穿的铁定是假的,但旁人不知道,大家也在怀疑你穿的是假的。

说不清楚了吧?

但到了元宇宙时代,阿玛尼出的这件限量礼服,上边会有独一无二的NFT烙印,任何人都抄袭不来,你穿了它走在街上就是全球唯一最靓的仔!无须语言就能证明自己!

所以,在元宇宙的世界里,你再去逛古玩市场,就不会有上礼拜刚烧出来的官窑,拿强酸做旧的和田玉镯子,以及二百多个人现画的清明上河图出现了……

元宇宙+NFT藏品的组合,可以在我们未来的朋克生活中杜绝一切商业谎言。

因为元宇宙和NFT的特征,都是依托于区块链技术的,因此任何改动和造伪都将不复存在。

尽管元宇宙还没有正式落地,但兵马未动粮草先行,NFT藏品市场早就敲锣打鼓了。

这里边最震惊世界的一笔交易,是今年年初一个艺术咖把自己连续5000天,每天一张习作拼成一幅画,打上NFT标签证明其唯一性,拍卖。

卖了多少钱呢?

——6900万……还是美刀。

这一笔就震惊了世界,NFT藏品市场的价值也真正被重视了起来。

这幅画名字叫《everydays:the first 5000 days》,有兴趣的自己去搜搜,会画画的也走走脑子,想通了你就能成大事儿。懂我意思?

还有一经典案例。

也是一幅画,实体的,被一公司买下来,做成数字版,打上NFT在网上卖。

同时,这公司直播把实体画直接一把火给扬了的全程,也就是说这幅画全世界就剩下一个NFT版本了。

最后,NFT版本以实体作品收购时4倍的价格,顺利出手。

搞艺术的同志们,都看见未来的风向标了吗?发财了记得拎点心匣子回来看看我.

OKK,上头基本说清楚了:

元宇宙是另一个更和平的世界。

这个新世界和咱们当前的世界中间有一扇门名曰:认知。

打开这扇门的钥匙就是已经作为交易品存在的:数字藏品。

辣么

问题提出来的什么意义啊,前景啊,我脚着都不用多啰嗦了。

至于这次天猫超级品牌日在双十一这么重要的时间点推出元宇宙艺术展,私以为是有点想象空间的。

咱不吹不黑,阿里所有维度不可能样样第一名,但论商业模式这块儿,不服不行。

从淘宝到支付宝再到蚂蚁链,哪个模式不是颠覆式的形态进化?

因此,在这么重要的一个购物节,首推数字化的品牌营销模式,谁要是认为这仅仅是个噱头——这就好像二十年前你不信隔着几千里地的俩人能把买卖做成,是一个意思的,过于复古保守了。

而这次推出来的八个数字藏品,我看了看,有国际品牌也有本土品牌,都属于元宇宙经济敲门砖的角色。

可能现在看起来挺无感,但以后就不见得了。

这就好比唐朝一个农民,也想不到自己家饮驴的石槽子一千年后能卖一千万,是一个意思的。

数字藏品这个领域,有一说一确实概念太新锐,从普及到接受,再到元宇宙技术落地,硬件设备量产民用化,得需要个几年时间慢慢催熟。

但总得有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啊?

所以这次数字化藏品首登双十一,成了新消费品,十年后回头看,也许就是引领虚拟经济破局的第一步棋。

大伙花钱不花钱的不要紧,有时间搂两眼总是没坏处,毕竟哪个盘子里的菜,先吃到嘴的人往往是最饱肚子的内位。

哦对了,他们这次推数字藏品的是个虚拟偶像,挺漂亮一小妹儿,银灰发大长腿,丹凤眼樱桃嘴。

还没剃度的同志,可以考虑在线品评品评尤物,我知道你们都好这口儿。

我也好。不寒碜。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