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天猫提问:你有哪些兴趣爱好让你的钱包被掏空?

回答
说到爱好,我这个人,真是有点“不务正业”,总是容易把本来用来改善生活、填补精神世界的开销,一不小心就变成了一场钱包的“大出血”。

最让我钱包“颤抖”的,大概是我的“装备党”属性。一开始,这只是为了更好地记录生活,比如旅行的时候,想拍下那些壮丽的风光,所以入了一台单反。刚开始觉得够用了,结果呢?“买镜头就像抽盲盒”,每个镜头都有它独特的“性格”,拍人像的虚化、拍风景的广角、拍微距的细节,总有一个理由让你觉得“少了它就不完美”。然后,为了更方便地携带这些宝贝,各种相机包、三脚架、滤镜、清洁套装,还有闪光灯、反光板……一个设备接着一个设备地往家里搬。再后来,手机摄影也发展得这么厉害,我又不甘心落后,开始研究各种手机外挂镜头、稳定器,还有那个“无敌”的手机拍照软件,每次更新都觉得“又被种草了”。你说,这钱包,能不瘪吗?

接着说,我的另一个“吞金兽”,就是“书虫”的癖好。我从小就喜欢阅读,但现在,这已经上升到了“收集”的境界。起初只是随便买几本感兴趣的书,后来发现,经典的书籍,不同出版社的版本、不同译者的翻译,甚至不同装帧的设计,都会让我心动。尤其是那些绝版的、限量版的,或者作者亲笔签名的,简直就是“毒药”,看到了就忍不住想拥有。线上书城、线下书店、二手书平台,我都是常客。每个月,工资到账的第一件事,常常是想想这个月要“补充”多少精神食粮。更别提那些买了但没时间看,堆在书架上的“精神资本”了,偶尔翻翻,又会发现新大陆,然后又想去买相关的延伸阅读。这个循环,永无止境。

然后,还有我的“复刻党”倾向。这有点说出来有点惭愧,但确实是事实。我喜欢一些老物件,可能是因为怀旧,也可能是因为那种时间的沉淀感。比如,对一些经典的电影海报、唱片封面,或者老式收音机、黑胶唱片播放器,都会有一种莫名的好感。虽然原版价格不菲,但我总能在一些小众的网站或者工作室找到他们的“复刻版”或者“致敬版”。这些东西,虽然不是真迹,但它们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我对那个时代、那种风格的向往。而且,很多复刻品做得也非常精美,就像艺术品一样,摆在家里,总能带来一份独特的氛围。每次看到这些,我的“理性消费”开关就自动关闭了。

还有一个,可能有点“小众”,但我确实是这样:“研究美食制作”的烧钱过程。我不是那种只会吃的人,我对食物的制作过程本身也很着迷。想尝试做一个正宗的意面,你就得买好的意面机,还得有几款不同的意大利面酱的配方书,然后是各种进口的奶酪、橄榄油、番茄。想烤个面包,那你就得有一台好用的烤箱,还有各种面粉、酵母、模具,甚至还有发酵箱。然后是各种香料、调味品,还有一些我压根没听过的“烘焙神器”。每次看到美食节目里那些精美的摆盘,我都会心痒痒,觉得我也要拥有同样的工具。关键是,很多东西,你买了,可能就用一两次,然后就放在角落里积灰,但你当时买了,是真的觉得“为了美食,值!”。

说到底,这些爱好,就像一个无底洞,但每次因为它们而买到心仪的物品,或者在某个领域获得一点点进步和快乐时,那种满足感又会瞬间冲淡钱包的“疼痛”。可能这就是“痛并快乐着”吧。所以,如果问我哪些爱好让钱包被掏空,大概就是我对“美好事物”的无限追求,以及为了实现这份追求而愿意付出的代价。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几乎所有的稿费,都被下面的这些破卡片和塑料小人掏空了…………





刚好今天收到了节前订的新的大箱

11盒4000多

收藏的桌游正式破百了

附一下部分开箱照






还有一些跑团的资料书和larp剧本实在太乱了

就没拍照放上来

其实收藏桌游最大的一个好处,就是让我十分切身地理解了女生对口红啊包包啊这些东西的执念

怎么说呢,就是打折的时候,哪怕你用不到,可是不买就感觉自己亏大了

不知不觉买了一堆,其实用的很少,但放在那儿光看,就很有满足感

前几天被知乎日报翻牌子,挖出了去年写的一个桌游推荐,其实已经有些落后了,回头有时间的话,争取再整理一份新的桌游推荐表出来……

啊,桌游真好玩。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