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十个观念,保证会让你感到醍醐灌顶。
我只有一个要求,就是收藏之前点个赞。
1、原来一个人这一辈子只要把一件事做好,就可以获得巨大的财富和资源。
在学校的时候,老师经常用“木桶原理”来教育我们不要偏科,要把自己最差的一门课的成绩提上来。
直到后来接触社会,我才发现这种思维模式在社会上并不适用。
社会的评价方式并非“平均分”或者“总分”,而是是否有“特长”,在这个时代,一个闪光点或者核心技能足以让一个人拥有大量的资源和财富。
试想一下,古今中外那些闻名遐迩的科学家、医学家、作家、歌唱家,是无可挑剔的全能型人才么?是理想化的人物么?是德、智、体、美、劳全方位优秀的么?
只要稍微了解一下你就会发现,并非如此。
他们之中绝大多数只是在一个极其微小的领域和方向上有所建树。在其它的行业门类里,和你一样是个门外汉,甚至他们在某些方面的知识和阅历还不及你。
他们之所以会获得如此瞩目的成就,其实不过是因为他们在人类广袤知识边境上的一个小点上,往前推进了一小步。而这一小步,却能够与全人类共同分享,因此就可以获得巨大的收益。
因为在这个蔚蓝色的星球上,在60多亿相似的个体中间,你拥有某一项几乎独一无二的品质或能力,就是一种伟大。
哪怕这种能力,只是小小的一方面,哪怕只是超出常人一点点,也是一种巨大的能力。
所以成功最大的捷径,不是去补弱,而是一直加强。
是在自己最擅长的领域,数年如一日的耕耘、钻研、探索,醉心于这件事或者这项事业,沉浸其中,才能取得巨大的成就。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想荒废掉一个人的前程,其实很简单,让他漫无目的、毫无规划的走下去,在各个领域都尝试,但不深入,没有几年,他的时间就浪费掉了,他的斗志也被磨光了。
如果目前的你,有专业能力,能解决别人问题。
但不清楚如何把自己的才能转变成价值。
可以公众号“泽宇教育”,回复“知乎”,进行一份个人品牌的30节资料。
2、时间才是最宝贵的资源。
2016年的时候,我在现实生活中第一次结识了一位千万富翁。
那次我们约好吃饭,到了餐厅我才发现,这家餐厅是必须要提前预约的,排队至少也得一个小时。
我本来想说换一家,可他听完,跟服务员说了句“我朋友在里面”,就走进去了。
过了几分钟,我们就真的在窗户边上坐了下来。
刚开始我真的以为他有朋友在,结账的时候我才发现,他结了两桌账单。
他对我说,刚才我们就是多花了两百美元请他们吃饭,但是我们省下了一个小时排队的时间。
那是我第一次发现,原来富人对时间的看法和我们如此不同。
也是从那开始,我不再去耗费自己的时间省几块钱几毛钱,也不再去网上找一小时赚十几块的兼职,开始用时间打磨自己的核心能力,最终创业成功。
3、如果制定的计划不能保证落实,不但计划没有意义,连列计划的时间都是被浪费的。
曾经我也有一段时间动不动就打鸡血,经常列一些又细致又完美的计划,而最后的结果都是不了了之,后来我终于明白——我根本就不是一个意志力强大的人。
或者说,这世界上根本就没有意志力那么强大的人,不给自己加限制和规则,自己的计划就很难落实。
比如我下午要去图书馆看书,我首先想到的不应该是美好的画面,而是怎么才能专心看书。
干脆不带手机,也不带太多钱,我只需要拿着自己的钥匙和那本书去近处的图书馆,这就是落实的最好措施。
4、延迟满足。
发展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实验:发给4岁儿童一颗软糖,同时告诉孩子们,如果马上吃,只能吃一颗;如果等20分钟后再吃,就给吃两颗。
有的孩子急不可待,把糖马上吃掉了;
而另一些孩子则耐住性子、闭上眼睛或头枕双臂做睡觉状,也有的孩子用自言自语或唱歌来转移注意消磨时光以克制自己的欲望,从而获得了更丰厚的报酬。在美味的奶糖面前,任何孩子都将经受考验。
研究人员在几十年的跟踪观察中,发现有耐心的孩子在事业上的表现也较为出色。
也就是说延迟满足能力越强,更容易取得成功。
我们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短线的事情。比如我们刷抖音,一分钟就能得到快乐。
但是越是长线的事情,才能带给我们真正的提升,比如我们读书,也许花了一周时间认真读完一本感觉都没有什么收获,但是这种收获是长半衰期的,伴随一生的。而且你读多了还可以叠加这种收获。
我一直觉得我们大多数人做事情并不缺乏能力,而是耐性。
总是刚开始动手,就想看到结果;刚开始健身一天,就想上秤看看自己轻了几斤;刚读几页书,就忍不住要和别人探讨一番。
一开始的时候总是满怀兴致,打满鸡血,然后在遇到一点点困难之后,或者努力了三两天之后还没有看到结果,就马上选择了放弃。
所以延迟满足就是让自己在看不到收益的时候多努力一会儿,在困难的日子里坚持下去,也许宏利就在不远处。
5、经常审视自己,时刻记得自己是为什么而出发的。
生活的洪流总是让我们应接不暇,如果沉浸其中就经常会忘记自己为什么而努力,因而犯很多舍本逐末的错。
比如我们要挖一个土坑,于是我们就拿出铁锹开始挖,发现土质很硬,我们的锹都断了,手都磨破皮了,我们又去买锹和手套,打车去四处打听,买不到锹,于是我们又拿出手机来发朋友圈,问谁知道哪里有卖铁锹的......
可是,冷静下来想想,审视一下自己,就会发现,也许没必要纠结于怎么买铁锹和手套,也许也不必这么辛苦,大家一人凑20块钱雇一个小钩机来挖两下就行了。
我们经常被卷入生活的洪流之中,犯一些“拿着手机找手机”的错,或者用战术上的努力来感动自己,看着没挖几尺深的坑和自己磨破了皮的手,告诉自己已经尽力了,然而这一切都是为了掩饰自己战略上的懒惰。
唯有时刻保持清醒,跳出惯性思维来审视自己的所作所为,才能看清自己到底在做些什么。
6、这世界上会有人希望你过得好,但是真的很少有人会希望你过得比他们好。
好为人师、好大喜功、喜欢炫耀、喜欢优越感,是你最大的敌人。
7、很多人的努力,其实是假的。
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在努力,他们并没有一个实实在在的、确定的目标,也没有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他们没有想过自己应该怎样为这个目标付出努力。
他们只是感觉人就应该努力,不努力就是堕落,我不能堕落,仅此而已。
但问题是这样一个泛泛其谈的观点根本就不足以给他们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根本就不足以让他们对自己的目标产生强烈的渴望,不足以支撑他们坚定不移的走下去。
于是每当他们遇到一丁点困难的时候,他们就会把它夸大成苦难,然后劝自己放弃。而且,为了让自己放弃的时候不那么尴尬,他们往往容易无病呻吟,夸大自己的痛苦,甚至夸耀自己的痛苦,就如同我的那个朋友在朋友圈里发的那个说说一样。
正如米兰·昆德拉说,人,一旦沉迷于自身的软弱之中,便会一味软弱下去。痛苦会激发出人最脆弱、无力的一面,使人沉溺,自哀自怜。
8、“你还年轻”其实只是一句客套话。
虽然这句话听了之后让人感觉很暖,但是请你别忘了,那些大器晚成的人,不是靠着单纯的时间推移,而是他们从年轻一直努力到现在的结果。
所谓厚积薄发,其实一直都是努力和付出的积累,而不是时间
9、这世界上越牛逼的事情,一开始就越会让你感觉很难,但你不要害怕,因为这些事情往往都是非线性的。
举个例子,我们去端盘子,一个小时薪水10元,那么我们会认为赚1000元需要100个小时。
但是越稀缺的技能,就越不是这样的。
比如你去当律师,你会发现一开始你很难接到案子,但是后来随着你的经验增加,你的收入突飞猛进。
再比如你写知乎,也许一开始写了几十个回答一个赞都没有,但是坚持很久之后,也许你就会成为大v,每个月躺赚几万也不是问题。
所以也许你很难想象,巴菲特90%以上的财富是60岁之后获得的。
我们要做的就是看清我们发展的前景,坚持过一开始的这段时间,就会获得时间复利。
10、人,其实是很容易死的。
所有电影里你觉得稀奇古怪的死亡方式,都是现实生活的缩影。
你觉得离自己很远的车祸、疾病、地震、坠楼、窒息,离自己其实都很近。
它们每天都在发生,都在你的身边发生。
你不信的话可以回想一下,过去的一年里,你周围的人,你的亲人和朋友里面,就有好几个去世了。
请你珍惜自己的三万多天。
去自己想去的地方,和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得到自己想要的。
去做你害怕的事情,也许你会发现,不过如此。
欢迎关注 @泽宇教育
如果你有专业技能却不清楚如何变现,需要有人拉你一把
可以评论区交流或私信我
公众号:泽宇教育,欢迎交流
一个心理学家阿尔伯特.埃利斯说,人的痛苦大多来源于三种信念:
1.我必须要把事情做好,得到表扬,否则我就很烂。
2.别人必须喜欢我,必须对我好,或者对我公平。否则就很糟糕。
3.世上的事情必须是容易的,一切都必须和我想象得样。否则就太糟糕了。
成长就是个理想化破灭的过程。越早知道:
早早学会面对“失望”和“求而不得”,是大幸吧。
便有机会把决定自己的感受的权利,从外在“做事情”“他人”手上拿回来。能把自己的幸福感建立在向内探寻之上。也是“心理独立”的开端。
公众微信号:简里里
个人播客:Blow Your Mind
11年毕业踏入社会一个月左右就滚回学校了,后来复习考研,失败,三战考研考过了,开学前做了半年销售,那个时候算是真正开始踏入社会,而后创业做事至今,见识了人心鬼蜮,也踏过遍布荆棘。
思量许久,分享给大家,一些浅见:
1.一切社会活动基于价值互换。
通俗来讲,就是你能给别人什么,别人能给你什么。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也就是这个道理。
什么免费体验,低价旅游,去了你就知道了。
高端点,就是谈生意,知道为什么谈生意一定要见面么?因为大家都不确定自己的资源能换对方多少资源,大家都不傻,都想多拿点,少付出一点,线上没有关系接洽,谈到核心点很容易崩。
所以说要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而很多做生意容易被骗就是没有把握过价值互换这个过程,以为自己是天选之人,幸运地遇到了馅饼,结果是个坑。
当面对一个你能提供的远远少于你将得到的情况,你就得想想了,想想对面这个人要的到底是什么,如果真能意识到这点,很多单纯小姑娘也不至于被骗色。
2.要知道别人要的是什么,知道自己能给什么
这个是价值互换的展开,我说一个面试的例子吧。
第一次面试是在东风日产,本来已经差不多ok,人家问了一句,你还有什么问题没?
我脑残搭了一句“有没有回山东的机会”,结果凉了。
显然人家要的是稳定,只是我不知道。
后来在我东风本田的时候,我还是一个极度内向自卑的人,面试紧张的一批,口才也很差,和我同去的是我们的大班长,我心想,他能力这么强,组织活动啊学生会啊什么的我去可就凉了。
于是我就开始想,企业招助理工程师要的真是这些么?技术岗的话,关键不应该是技术么?
我也不是很确定,毕竟我大学玩了四年,还是个拿不出手的货,拿不出手的程度就是面试兼职我从来没被选中过,因为紧张,自卑,不自信。
但是我能说的我能给的,也就只有技术了。
那天康哥先进去面试的,看到他侃侃而谈的样子,我觉得我要凉了。
后来我进去后,还是紧张的一批,说话都结巴,面试官一个劲儿让我放松。
大概几分钟,我只记住两句核心对话就是:冲压能做么?我说能。焊接能做么,我也说能。
所以他们选了我,而没有选康哥。
我后来想明白了,企业招聘,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来我们学校的,招技术岗,反而不会喜欢那些其他能力过于强略露锋芒的,他们要的是踏实一点的,而我的羞涩正迎合了他们这点。
所以,知道别人想要什么,你才能调整你自己,决定把哪一面展示给对方。
再举一个例子。
这个好像挺多学校都有哈。
我去看了一眼就看到了本质,本质不在锻炼营销能力,而是让报名的每个人卖水卖饮料给身边同学,画一个第一名拿奖的大饼,让无数学生提供免费劳动力,并且大量帮他们销售饮料和矿泉水,而这销售部分,才是他们真正的目的。
Ok可能你会说,我也锻炼了能力了呀。
锻炼能力的方式有很多,你完全可以在赚到钱的情况下,也锻炼能力。
再者,你知不知道这件事的本质,很重要,你能看清他们不是一堆真的要帮学生的人,你就不必心怀感恩。至于那些营销创意,全被底价奖金采买了,这波稳赚不赔。
还是那句话,能不能看透本质这件事很重要。
恕我直言,当初身边的同学都自信满满地要去锻炼营销能力,跃跃欲试到最后买了几箱快过期的饮料回寝室,我才知道,他们是真看不透这本质啊。
3.赚钱的过程就是他人付费采买你所提供价值的过程
价值的意思通俗来讲就是:你会干嘛,你能解决什么问题。
除了体制内,基本上赚多少钱就大概多大本事,当然给外企打工可能要打一些折扣,相比自己创业,毕竟要给资本家提供剩余价值的嘛。
其实基本上,在外企能做到什么位置,自己做事大概就能到什么水平,反之亦然。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打工或者做事的过程,就是他人付费采买你提供价值的过程。
所以想想你能提供什么价值再去面试。
比如这两天我招聘声音好听的女生做电话客服,很多学生就很萌新,加微信不备注来意,我让语音自我介绍一下,就来一句“我叫xx,今年xx岁,来自xx”。
拜托我没从这个自我介绍里获得一丝有用的信息,我对你的年龄姓名来自哪里一点都不在意,我在乎的是你会干嘛。
我这里兼职还好,就怕你去面试正规企业也自嗨啊,面试其实很简单,说清楚你的技能,能解决的问题。
Ps:所有企业通用技能加分项-ppt制作,视频剪辑,好的文笔,一个特长最好是羽毛球因为领导都玩这个
因为企业招聘分部门,每个部门都需要这些人,但是又不能特意去招聘专职做这些的人,所以这些技能周边,面试时候加分很大,甚至能占40%。
4.做人低调,做事不能低调
儒家的中庸思想,并不适合现在的社会。
如果你是一个底层,想被人看到,你只能在人群中,踩着同胞的身体,崭露头角;
如果你是一个小创业者,你更不能低调,你更不能惧怕权威,不能怕得罪同行权势,你只有影响到了他,让他知道了,他才看得起你,他才会把你当人看,才会过来和你对话,甚至诏安。
两个例子:
在东风本田,我们那批新员工大概80人,要选一名新员工班长,其实那个时候,这个班长几乎内定了。
因为他从我们没入职就建了一个Q群,拉了所有的新员工还有领导,以及入职后组织员工做事,都是他在替领导执行,所以,选举就是一个形式,而班长之位早已内定。
但是我不服啊,我不试一下自己,难道要当一辈子局外人么,而且我知道,有这个想法的不在少数。
虽然我当时是一个自我介绍都是紧张出汗的人,但那天也不知道哪来的一股子劲儿,一股子勇气,去对抗权威,去逆流而上。
在他的演讲结束大家鼓掌过后,在几个女生上去给他拉票过后,我像一个明知道会输,但我还是要打的战士一样,在众目睽睽之下从最后一排走向前台。
我大概表达的意思是,我不像他们,我没有当过班长,但是我想上来争取一下,给自己争取一个机会,我相信在座的各位都是在自己学校曾有过辉煌的人,而来到这里,也不会甘心只看着别人挥斥方遒。其实我们每个人的青春,才刚刚开始。我知道今天我可能会输,但是我来过,就够了。如果大家愿意给我机会,我会xxxxxxx。
完事我就忐忑地走回到座位上,心想这下凉了,咋没人鼓掌呢……
然后那个领导让大家举手表决,我在最后一排,先举的手,我支持我自己。
那一瞬间,没有人举手。
可能是面对权威,大家心有敬畏。
几秒过后,前排有几个人举起了手,然后我看到了波浪式的举手,最后47票,超过了那个兄弟4票。
我不敢相信,原来,我可以。
奈何触动了权威,领导说不算,再投一次。
这下可惹怒了民意,再投,52票。
你们受到的教育可能觉得,这人不行,太跳了,不低调,早晚完蛋。
我当然深知这点,于是我主动靠近她。
新员工聚会的时候,我提杯去敬酒,领导一桌人,我代表新员工表达对他们的感谢,打圈。
到这个女领导的时候,她主动端着杯子过来和我解释:哎那个昨天那事你千万别误会哈,我不是不公平,是他投给你了但是你投给你自己了,我才那样的。
我赶紧说:没事没事,理解理解,其实我之所以那样做,也是为了让你能认识我,以后工作各方面的事还得您这边多费心。
后来推杯换盏,我们成了姐弟,后来关系一直很好,她也帮了我很多。
看到了没,你在底层,没有人看得到你,做事高调,别人才会发现你,才会给你机会,在目前人才溢出的情况下更要这样。
另一个例子,就是后来我在手机店做兼职销售时候。
那个月我崭露头角,一个兼职的业绩全店排名第三。
我师父说“你这个月有点飘啊”。
我说“我就飘给你看了还。”
同为兼职的其他大学生,劝我说“你少卖点,你卖这么多,全职会挤兑我们的,到时候没法生存”。
我笑笑,不说话,我只知道,你不牛逼,没人把你当人看。
那个月我每天从早10到晚10,坚持到那个月倒数第三天,和第一名还差3000利润,相当于4-6部手机,其实是很难追的,说实话,加上那个大哥一直欺负我,抢我单,着实难受啊。
那天下着雨,晚上,店里人都知道下雨天没有人来实体店的,所以店里除了一个全职看店,其他销售都走了,我是兼职,我随时可以走。
心里有两个想法,一是 走吧,没戏,下雨天不会来人,再说你这么累,回去休息,养精蓄锐,明天再战
二是 别走,你忘了你要的是什么了么?证明自己,让那些欺负你,看不起你的人心服口服。
很庆幸我选了后者。
那天来了一个老板,拉着另一个老板,在我这买了两部s4,一个平板,配齐了所有周边,全程不过20分钟,5000利润,我超过那个大哥,成了第一。
那一刻我才明白那两句话的含义“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以及“当你足够努力,全世界都会给你让路”。
后来那大哥放弃了,第二天没来上班,而我坚持到30号最后一秒,以兼职之名得了销售冠军。
这时候主张中庸主张低调做事的人又说了,哎那你完了,混不下去了,肯定挤兑你。
我告诉你后来发生了什么:
①老总,不是店长喔,老总认识我了,毕竟业绩第一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兼职;
②那个老总主张兼职触动了公司其他销售的利益,而我给了他很好的数据支撑-兼职也能行;
③那些曾经不把我们兼职当人看的全职销售在他们的月度聚会上第一次喊上了我-一个兼职。
还是那句话,你只有牛逼了,别人才能看得到你,把你当人看,你才能够加入他们的圈子。
而很多人所谓的中庸,不过是为自己不敢高调做事所找的自我合理化出口,根本站不住脚。
新时代的中庸应该是低调做人,高调做事。
5.权力并不来自你是谁,而是你能做什么
五年前刚开始做情感教育的时候,四个人一起,开始我是一个只有10%股份的打杂选手,自然说话没什么权力分量。
但我肯努力啊,在他们懒惰的时候我提想法,执行,推广产品内容,营销都是我做,当我做的事越来越多,做出的选择就越来越正确,威信就越来越高,说话也就越来越多人听。
你的决策总能带来好的收益,别人就会跟随你,这就是权力。
你的权力来自股份么?马云股份多么?不多,但是都听他的,这就是权力,这就是威信,这就是灵魂。
所以后来,我从小弟,慢慢变成了大哥,几经波折,团队换血,辗转五年,才有今天的摸鱼情感。
所以不要盲目渴求权力,你只需要认真做事,当你能做的事越来越多,当你的不可替代性越来越高,当你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你的权力就越来越大,那个时候,你可以随时给自己争取名分。
6.不要轻易和上司谈大局观
新人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上书领导,大谈行业前景,我们应该怎样怎样,我们不能怎样怎样。
外行很容易以上帝视角去看待一个行业,就好像他们觉得自己在三国能够赛诸葛一样,但其实根本就是纸上谈兵,一个行业深挖进去,和新人想的根本不一样。
再者,老板请你来,是让你完成自己本位工作的。
先做好一枚螺丝钉,时刻被需要,且靠谱才行。
至于大局观,那是主公,也就是帅才要考虑的。
先当好一个小兵,就已经超过了90%的人。
如果能将兵,解主公之忧,那就是将才。
再者,不要轻易去指出你看出的不平衡不合理,其实很多时候大家都看出来了,没人说,是因为这种看起来的不平衡不合理是多方利益因素互相妥协的结果。
就算总有人要提,也不是你,不要被人当枪使。
前脚当枪,后脚背锅。
7.不要一开始就表现出120%的实力
用心做事,也不是让你一开始就全力以赴,记得有100分,努力做到80分,慢慢90分,100分,120分,这样别人会给你相应的加成。
如果一开始就120分展示,那一旦疲累,做到100分,在别人眼里也是退步,偷懒。
至于每个分数的含义,自己把握。
对女生的交往追求,也是一样的道理,如果开始就表现出120%的好,过不了多久你就会听到“你不爱我了,你都不像以前xxxx”,那样会很累。
8.谨防捧杀,尤其是当众
比如清华和一个普通本科同学在同一个单位,开始会说,哎呀你清华的怎么来这啦?可惜了可惜了。
千万不要当真,没准人家心里想的是“清华咋的了,还不是和我一个单位”,这是一,第二就是以后你会听到很多“他是高材生,这事给他”这种话,架上去了,很多麻烦事会等你。
或者你买个车,有的戏精就会当众捧你“哎呦xx发财啦,听说你买了个xx车”,这下可惨了,以后同事借车干嘛的,你都没法说不。
这两个例子或许比较浅显,但大意如此,同级或者领导的当众夸赞,有时候并非是好意。
9.属于自己得东西,一定要敢争取
以前看过的一个案例,一个在企业做了三年的员工,身边的同事都升职了,他业绩不错,却唯独他原地不动,他咨询那位先生,先生告诉他去和公司要一个公派培训机会,他不解,为什么呢?
先生告诉他只管去做,后来他去了,公司外派出国三个月培训,回来后升职加薪。
因为他敢要,要的是为公司更好地效力,所以公司觉得他是自己人。
因为他敢要,老板才知道他要什么,才知道怎样留住他,才能够把他当自己人。
所以,有了业绩,一定要争取所得,老板会喜欢一个喜欢钱的员工多于对钱没那么强烈诉求的员工,因为他知道如何留住这样的人。
不要以为一味地谦卑能让自己走的更远,很多时候争取,才是制胜之道。
10.凡事决定决策想想触动了谁的利益
社会层面来讲,小黄车,摩拜,触动了谁的利益?
触动了出租车,自行车厂家的利益,所以这些行业的人会在大会上反对摩拜小黄车,
到现在北京的专车还不敢往机场高铁跑,抓了罚钱,触动了谁的利益呢?肯定是以前罩出租车行业的相关部门嘛,所以大方向允许,小执行抓你。
再说琅琊榜,祁王要取消悬镜司,看似伤了夏江的利益,其实是伤害了皇上的利益,是在削皇帝的权力,相当于把皇帝的私家摄像头摘除,这皇帝肯定不能干啊。
所以有层次的人,看新闻联播能看出门道,是因为他能够看出一个政策的受益人和利益受损的人分别是哪些,如果和自己有关,那就迅速调整。
在一个企业内更是,你不要觉得你提出一个政策很帅很为老板考虑,比如提议打卡严格化,伤害了同僚,怕是没法混;再比如你是个小部门的负责人,你提议提高部门福利待遇,虽得了民心但惹了领导,怕是也要凉。
所以,说话做事务必想清楚伤害了谁的利益,站队了哪些人,思虑周全,才不至于摔得很惨。
最后一条,也就是压轴的一条:
踏入社会才发现,再也没有不看物质的爱。
如果你还想因为爱情结婚,不要再讳疾忌医了,否则你会像90%的人一样,年龄到了,找个不爱的人结婚,要么她不爱你,要么你不爱她。
可怕么?可怕。
爱情本来就是奢侈品。
因为你已经错过学校里遇到纯真爱情,遇到挚爱最好的时机,不管怎样,错过就是错过了。
要知道中国不是乌克兰,要知道中国男生比女生多3000万,很严峻的。
想找女朋友,想找好看的女朋友,想找好看又不拜金的女朋友,想找好看不拜金又单纯的女朋友,想找好看不拜金又单纯又没有恋爱经验的女朋友,想找好看不拜金又单纯又没有恋爱经验还得胸大腰细屁股翘的女朋友,我知道你想要的很多,可是不好意思,你错过了校园爱情的红利。
学校里的姑娘,不会考虑你有没有钱,因为在学校你可以穷得心安理得,也可以穷得不露痕迹,也没有什么宝马奔驰男抢你的女朋友。
好,你知道一个美女学生毕业到了社会,有多少有钱有势的人盯着她么,美女永远是稀缺资源,如果不是学校给她保护,给你的爱情保护,单轮价值匹配的话,她早就不属于你了。
你以为爱情很美好,好像不努力,也可以天天开心,要知道那是社交极限给你的福利,一旦跨越了社交极限,一旦她有更好的选择,一旦有了对比,你的爱情,可以有很多合理化的理由名存实亡。比如你不上进,比如你不够关心,比如很多很多。
别等到那时候再感叹女人现实,其实不是他们现实,而是你和那些追求他们的大龄优质男差太多。
然后你失恋了,伤心了,发奋了,努力了,终于,你成了大龄优质男,目光又瞄向了那些刚毕业的妹子。
往复循环,无休止已。
别再所谓等待爱情,不符合现在的国情。
别再期待纯真傻白甜,除非你去找大一的妹子。
别再宅了,除非你想等着相亲。
别再因为曾经失败的感情封闭自己,你要知道你怕失去一个人,只是你自己不够好,怕找不到更好的。
忘不了一个人,无非就是时间不够长,新欢不够好。
承认吧,你没有那么伟大,你的爱情也没有。
时间就是生命。
为何想到这句,因为在看到题目的时候,个人碰到两个事情:
一位亲人重病可能离去;
一名晚辈升初中,家庭给她的学习时间安排比白领还忙还紧凑,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了;
回想起自己小时候以及工作之后挥霍时间的幼稚,看来只能与孩子们一起去改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