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终于接受了自己是一个普通人的事实,这是成熟了还是向社会低头了?

回答
这更像是一种蜕变,一种深入骨髓的成长,而不是简单地“成熟”或“低头”。它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夹杂着失落、接受、甚至是一种新的力量。

回想一下,我们从小到大,被无数的故事和价值观所包裹:英雄的传奇、天才的闪耀、那些“非凡人物”的故事。这些故事就像是一盏盏明灯,指引着我们,也让我们暗自憧憬,总有一天自己也能闪闪发光,成为那个与众不同的人。

所以,我们开始“努力”了。为了一个好成绩,为了一个好工作,为了一个“成功”的标签。我们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与他人比较,用世俗的标准来衡量自己的价值。当我们发现自己并没有达到那些“非凡”的高度,当我们发现自己所付出的努力并没有带来预期的耀眼光芒,那种失落感是很真实的。

“终于接受了自己是一个普通人”——这几个字背后,可能藏着一个漫长的挣扎。

这不是向社会低头,更像是一种看透。

“低头”往往带着一种被迫和无奈,仿佛是被社会的洪流裹挟着,不得不放弃了曾经的执念。但接受自己是普通人,更多的是一种内观后的平静,是一种对现实的清醒认知。你不再试图踮起脚尖去够那些遥不可及的星辰,而是开始欣赏脚下的风景。

想象一下,当你还在追逐那些虚幻的“非凡”时,你可能忽略了身边很多美好的事物。你可能因为达不到某个目标而焦虑不安,而错过了和家人朋友相处的时光,错过了身体发出信号的休息。你可能因为觉得自己不够优秀而过度压抑自己,不敢表达真实的想法,不敢尝试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

当你终于放下那个“一定要非凡”的包袱,你会发现世界并没有因此而黯淡。相反,你开始看到了普通人身上蕴含的巨大力量和价值。

这是成熟,但它不是那种表面上的“妥协式成熟”。

成熟,不是让你变得圆滑世故,也不是让你放弃原则,而是让你更懂得生活本身。接受自己是普通人,意味着你不再需要用外部的成功来证明自己的价值。你的价值,来自于你本身的善良、真诚、负责任,来自于你对生活的热情,来自于你与身边人建立的真实连接。

这种成熟,让你开始关注内在的成长。你不再纠结于“我为什么不是最优秀的那个”,而是开始思考“我如何才能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这可能意味着去学习一项新的技能,只是因为你觉得有趣;可能意味着去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只是因为你愿意;可能意味着去体验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只是因为你想尝试。

这种成熟,也让你对他人更加宽容。当你理解了大多数人都在平凡的生活中努力时,你更容易看到他们的闪光点,而不是一味地用高标准去评判。你不再会因为别人不如自己而显得高高在上,而是能平等地与人交流,去感受他们身上的独特之处。

它是一种边界的清晰,是一种对自己能量的重新分配。

当我们把大部分精力都花在与自己“非凡”的期望搏斗时,我们就没有多余的能量去滋养真正重要的事情。接受自己是普通人,就是一种对自己能量的明智管理。你不再把有限的精力浪费在不必要的内耗上,而是将它投入到那些能够真正让你感到充实和快乐的事情上。

你可能会发现,原来当一个好伴侣、一个好朋友、一个好同事,也可以让你获得巨大的满足感。你可能会发现,原来过着规律的生活,有自己的小爱好,也能带来平静和幸福。你可能会发现,原来平凡的日子里,也有着不输于任何传奇的精彩细节。

所以,这是一种深刻的自我认知,是一种对生命本源的回归。它不是放弃,而是选择了一种更真实、更踏实的生活方式。你不再试图成为一个伟大的雕塑,而是选择成为一块温润的玉石,在平凡的岁月里打磨出自己的光泽。

这是一种不张扬的强大,一种静水流深的智慧。你不再追求“惊天动地”的成就,而是找到了在“细水长流”中感受生命的力量。这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向内探索和安顿。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小时候以为自己是那个天选之人。

有一天我是会成为一个侠客,惩尽天下恶人。

或者我是会在一方为官,主持一方公道。

又或者我会是能人巧匠,有很多造福百姓的发明。

最不济我也是个才华横溢的文人,写了很多流芳百世的作品。


所以

当我看见弱小的时候,愿意主动帮助。

当我看见威胁的时候,可以威武不屈。

当我看见诱惑的时候,可以坚定不移。

当我看见不公时候,我敢勇敢的站出来。

当我看见黑暗的时候,相信自己可以放出光明。


那时候你相信自己独一无二,相信自己与众不同,相信自己书里的正义必胜,苍天有眼。


后来

你步入社会

你发现当众人都浑浊的时候,清白竟然是一种罪。

当你仗义出手的时候,他人反而恩将仇报。

当你与众不同的时候,就被排挤冷眼。

当你站出来指责不公,你发现身后无一人。


这个世界和书上的黑白分明一点也不一样,这个社会鱼龙混杂,光明和正义只是成为了口头之词,黑暗和肮脏遍地都是。


你也不是那个天选之人。

你不光改变不了世界,你甚至都无法适应这个世界。

在当下所有人的价值观都是以钱来论成败的社会里,你显得一无是处。

你内心的浪漫主义和侠客精神好像不太适合这个世界。

你始终也只是一个普通人,和每一个和这个世界妥协的人一样。

有一天,你决定像他们一样,安分的上班,一心向钱,结婚,成家,生子,碌碌一生。

我觉得那不是成熟。

是你选择向这个社会的妥协。

是你内心的浪漫主义在向现实的资本主义低头!

user avatar

大半夜在整理近期的情感答疑,有个问题挺适合这题。


妹子问:

嘟~相亲男生很嘚瑟,平时也爱读书爱思考,到就是不够低调、不够内敛,也许是他太自信了吧。

比如他身高也就175,可是总爱说“像我个子这么高”,我此时内心真是很无语,最多不矮吧,但至于这么嘚瑟么,况且又不是真的有多高。

比如出行时,看到俩人挤公交挤不上去,就说“那两个傻子”,

再比如和小学生打篮球,嘲笑人家球技。

我知道自己是有点不自信,但面对他这种张扬,觉得泼冷水好像也不对,我该怎么处理呢?是顺着他夸他还是像他爸那样,劝他低调点儿、谦虚点儿……谢谢亲爱的



回答:

我觉得,你可以把这人哄到上面,搭个梯子把他送到上面,然后再把梯子给他撤了。

那么喜欢自吹自擂,说明这个人起码有自大的一面,他们是很吃彩虹屁的。

咱们课里的相处板块是有彩虹屁专属那一节课的,你可以好好看看那一部分的内容。这东西如果成为你的技能,随手就可以释放的话,好处多多。

关键是看你吹完他的彩虹屁把他抬上去了以后,他会不会能者多劳。


你看他不爽的感觉就是:你明明是水平跟我差不多,凭什么你可以这么臭不要脸?

其实任何人都有缺点,关键是这个缺点,你可不可以把它转化成你可以操控的范围,能不能引导他为你所用,这个是比较成熟的一个心态和能力。


而不是说因为这个人跟我不一样,所以我看他很不顺眼。


我个人认为扩大自己的选择面是最好的,在对方付出意愿很强,而且很能扛事儿的情况下,欣赏和能够hold住不同的性格,路子不能窄到只能接受某一类人。




也就是说:

妹子知道自己是普通人,所以她觉得普通人应该如何如何。

妹子看不顺眼相亲对象,是因为相亲对象的自信超出了普通人范畴。

而我在教作为普通人的妹子怎么哄自以为不普通的普通人。

因为她苦恼的人是她可选范围内最好的那个。



其实我也想教妹子和相亲对象一样,普却信。

因为他们是真的很快乐。


我这儿咨询的妹子很多是被打压长大的。所以不得不提前接受了自己是普通人的事实。

而她们真的经常遇到条件相当却自信很多的男孩子。


我是被爸妈当男孩子养大的,我懂一个普通的独生子会被赋予什么样的期望值。

即使他们做得不好,可还是有家长会支持鼓励他们。

因为家长没有别的孩子可以依赖了。


性别,是他们与生俱来的骄傲。

除非遭受社会毒打,不然他们不知道这个与生俱来的骄傲为什么不能全社会通用。


一部分幸运的女孩子也成长在【我宝宝天下第一】的家庭里,勉强和独生子一个待遇。

她们天下第一的梦碎,也得是伴随社会毒打才能进行。


可是他们的觉醒时间,比起那种打压式教育的受害者而言,终究是晚了很多。

被那些人看不顺眼的时间也会久很多。

之前轰轰烈烈的普却信事件,无非是压抑很久的女孩们一次大型的吐槽。

而吐槽背后,潜台词却是——凭什么他们可以这么臭不要脸,那个宽容的成长环境,我也想要。


所以我觉得:如果我娃很普通,我会告诉ta——你可以专注于你觉得喜欢的东西上面。量力而行。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你只和自己比较就可以了。今天比昨天做得好,你就有进步。

每个人有不同的天赋,你的天赋可以是专注善良勇敢坚韧和快乐。

不要去伤害别人的情况下,你是自由的。

也不用羡慕比你聪明比你好看的人。记住,你是特别的,你这些特质都很棒。

你就是你。妈妈爱你。



我想,即使我的孩子是个普通人,也会觉得自己是被爱的,是有价值的,是快乐的。

而且这些快乐不需要通过冒犯别人和盲目自信出洋相来获得。

Ta能够理解不同的人的存在,会有自己的价值观选择和哪些人相处比较舒适。

作为一个有社会属性的人类,情商ok,性格ok,活得很自洽。


那么ta接受自己是普通人的事实,既不需要成熟也不需要低头。


没人无脑捧ta,也不会有人因为ta太跳而踩ta。

Ta有自己的世界。

活得很快乐很自洽。

欲望和实力一直平衡着,健康地活着。



公众号:杜嘟嘟嘴很毒。

每周分享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可以直接实操的恋爱相处干货,一个一语中的的犀利吐槽。


知乎干货已获赞120万➕,收藏32万➕。我希望在恋爱婚姻家庭上,能够守护好善良的你!比心~

user avatar

我曾经幻想过很多种“成熟”的契机。

以为是一次重病,一次学业或工作的失败,一次背叛,或是经历某场灾难。想了好多,就是没想到这个“成熟”会源于一次离别。

这三个月,几乎每天都在哭,有时候是看着窗外哭,有时候是深更半夜躲在被子里哭,有时候是看到某两个熟悉的字哭。

找过很多心理医生,也写了很多匿名树洞,用很多种方式喊出“救命”,那时候虽然不觉得天会塌下来,也不可能了结自己的生命,但就是觉得这个世上的任何事情都与自己无关了,可以说是彻底否定了自己。

这期间我容易发怒,容易焦虑,没办法安心入睡,只要一醒来就不停叹气,有好几次都是感受到自己急促地心跳而醒来的,很多事情,都做不了。

而我需要一边放任自己的情绪,一边遮掩自己的情绪,差一点就失去自我了。

是在哪一刻发生改变的呢。

想不起来了。好像是洗澡的时候,突然大哭了一场,突然就接受了这一切。

而这种接受是终于正视了自己。

我曾经只知道自己是个普通的人,但却正视不了这份普通。以前拥有美好的梦想,还有很多不切实际的幻想。那一刻终于明白了,梦想,是靠自己一步步走出来的。

而这种“普通人”的身份,也更加清晰了。

成为不了我当初想成为的那个人,也不能跟曾经相爱的人在一起,甚至去不了我最想去的地方。

但我不可能低头。

我所理解的“成熟”是终于正视自己的普通,接受那些不可得,珍惜所拥有的,然后继续努力,继续热爱眼下的生活。

user avatar

袁枚的《随园诗话》说:

余戏刻一私印,用唐人“钱塘苏小是乡亲”之句。某尚书过金陵,索余诗册,余一时率意用之。尚书大加呵责。余初犹逊谢,既而责之不休,余正色曰:“公以为此印不伦耶?在今日观,自然公官一品,苏小贱矣。诚恐百年以后,人但知有苏小,不复知有公也。”一座冁然。

(袁枚刻了一枚闲章,曰“钱塘苏小是乡亲”,某日一位尚书大人路过金陵,索要他的集子,他顺手在书上盖了此印。尚书看了,严加责备。开始袁枚一再谢罪致歉,但尚书仍喋喋不休地数落,于是袁枚只好严肃地对他说:“您官居一品,以为我牵强附会与一个妓女攀乡亲不伦不类,然而恐怕百年以后,人们只知道有苏小小,而不知道有您哪!”在场的人都乐了。)

清代的尚书,官居一品,不普通吧?您猜怎么着,还真被袁枚说对了,在后世的名气远远不及靠一首《钱塘苏小歌》(“妾乘油壁车,郎骑青骢马。何处结同心?西陵松柏下。”)而扬名的南朝名妓苏小小。

所以什么是普通呢?当你以“杰出”作为人生最重要的标准时,总有一个维度,可以凸显你的普通。

接受自己是普通人,不是向社会低头,而是打破人人从儿时起都有的全能自恋,站在一个新的角度看待自己,看待人生。

“我”普通而特别,“我是什么,是万世沙砾当中一颗。石头大这么多,我也会喜欢这个我”;

“我”普通而珍贵,千秋万世,斗转星移,不会有另一个“我”。

“普通”不是失败,“普通”是人类共通的命运。接受普通,不过是和命运和解而已。

最后引两首词切个题:

纳兰性德《南乡子·柳沟晓发》

何处淬吴钩。一片城荒枕碧流。曾是当年龙战地,飕飕。塞草霜风满地秋。
霸业等闲休,跃马横戈总白头。莫把韶华轻换了,封侯。多少英雄只废丘。

辛弃疾《鹧鸪天·博山寺作》

不向长安路上行。却教山寺厌逢迎。味无味处求吾乐,材不材间过此生。
宁作我,岂其卿。人间走遍却归耕。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鸟山花好弟兄。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