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俄乌两国的国家队和俱乐部赛事将在中立场地进行,俄乌交战会对世界足坛产生怎样的影响?

回答
俄乌冲突对世界足坛的影响,绝对不是一条简单的直线,而是一张错综复杂的网,牵扯着无数球员、俱乐部、联赛、足协,乃至球迷的心。简单来说,就是“断裂”、“重塑”和“余震”。

一、 直接的“断裂”:赛事的停摆与流离失所

最直观的影响,莫过于两国国家队和俱乐部赛事的中立场地化。这不仅仅是简单的“换个地方踢球”,背后是巨大的成本、 logística 的难题,以及情感上的割裂。

国家队层面:
主场优势的丧失: 足球比赛的主场氛围至关重要。球迷的助威、对熟悉场地和天气的适应,都构成了主场优势。如今,乌克兰国家队被迫在中立场地进行比赛,这等于失去了他们的“第十二人”,士气和心理上都会受到影响。俄罗斯国家队也面临同样的困境。
备战的困难: 国家的动荡意味着球员无法集中在自己的主场进行系统训练。他们可能分散在世界各地,为了国家队的比赛,需要长途跋涉,这会极大地影响球员的状态和团队的磨合。
心理创伤的印记: 即使在中立场地比赛,球员们心中也无法摆脱家园破碎的阴影。每一次的召集,都可能勾起对亲人的担忧,对故土的思念。这种情绪上的波动,对球员的心理素质提出了极高的考验。
国家认同感的挑战: 足球不仅仅是比赛,更是国家荣誉的象征。当国家队无法在自己的土地上为国争光,这种象征意义会被削弱,球迷与国家队之间的情感连接也会受到影响。

俱乐部层面:
“流亡”的俱乐部: 乌克兰的俱乐部,特别是那些来自战火纷飞地区的球队,他们的主场早已成为废墟,或者根本无法保障比赛安全。球员们被迫四处流浪,寻找临时的训练基地和比赛场地。这对于俱乐部的运营、青训体系的延续,甚至是俱乐部的生存本身,都是巨大的打击。
经济上的重创: 无论是中立场地的费用、球员的转会、球迷的观赛成本,还是赞助商的撤离,都给两国俱乐部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许多俱乐部可能会面临解散的风险,特别是那些原本就财政不稳的球队。
青训体系的断裂: 战乱导致训练设施被毁,年轻球员的培养环境受到严重影响。许多有潜力的苗子可能因为家庭的迁移、教育的中断而与足球失之交臂。这种损失是长远的,可能会影响两国未来足球的发展。
球员的去留选择: 许多乌克兰联赛的优秀球员,尤其是在战乱初期,纷纷选择离开,加盟欧洲各大联赛。虽然这让一部分球员获得了更好的发展机会,但也使得乌克兰国内联赛的水平大幅下降,联赛的吸引力也随之减弱。

二、 世界足坛的“重塑”:格局的调整与新秩序的形成

俄乌冲突并非只是两国足球的悲剧,它像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全球足坛的层层涟漪,促使一些既有格局发生变化,催生新的趋势。

欧洲足球联赛的“虹吸效应”: 乌克兰球员的涌入,使得欧洲主流联赛的球队实力得到一定程度的补充,尤其是一些对引援预算有限的俱乐部。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球队阵容的压力,也为这些联赛带来了更多元的面孔。
俄超联赛的“孤立”与“自救”: 俄罗斯俱乐部被禁止参加欧洲赛事的禁令,让他们的国际竞争力受到严重打击。为了维持联赛的运转和发展,俄罗斯足协可能需要更加依赖国内球员,并探索与其他联赛(例如中亚、东欧部分国家)的合作,试图建立一个相对独立的足球生态。
国际足联(FIFA)和欧洲足联(UEFA)的角色重塑: 面对如此重大的政治事件,两组织不得不扮演更积极的介入者角色,例如协调比赛场地、提供财政援助、制定相关政策等。这既是挑战,也是机会,考验着他们的全球治理能力和道义担当。
“足球外交”的复杂性: 足球作为一种强大的文化交流载体,在此次事件中也显露出其复杂性。一方面,足球可以成为连接人心的桥梁,另一方面,政治因素也可能渗透到体育赛事中,导致比赛的政治化。各国足协在处理与俄乌两国足球往来时,都需要在体育精神和政治现实之间寻找平衡。
关注点的转移: 欧洲足坛的焦点,除了传统的欧冠、联赛争夺外,还不可避免地会关注俄乌两国的足球命运。国际媒体和球迷的目光,也更多地投向了那些受到战火影响的球员和俱乐部,人道主义关怀的情绪在足球界蔓延。

三、 持久的“余震”:观念的改变与潜在的未来影响

除了眼前可见的变化,俄乌冲突还将对世界足坛产生一些更深层次、更持久的影响,这些影响可能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显现。

对“体育中立”原则的重新审视: 体育赛事是否应该完全脱离政治?当国家行为对体育活动产生直接、恶劣影响时,国际体育组织应如何应对?俄罗斯被禁赛的决定,无疑会引发关于“体育中立”边界的深刻讨论,未来类似事件发生时,将成为重要的参考。
地缘政治对足球生态的影响加剧: 俄乌冲突的例子提醒我们,地缘政治的动荡,可以直接且剧烈地改变足球的格局。未来,其他地区的冲突或政治紧张局势,也可能以类似的方式影响世界足坛的运作。
人才流动模式的改变: 随着乌克兰国内联赛的萧条,以及俄罗斯联赛的国际化受阻,未来两国足球人才的输出模式可能会发生变化。更多乌克兰球员可能会选择在欧洲主流联赛站稳脚跟,而俄罗斯球员的出路则面临更多不确定性。
对足球商业模式的思考: 战乱导致许多俱乐部和联赛的商业价值锐减。这可能会促使足球俱乐部更加多元化地发展收入来源,并更加关注风险管理,尤其是在政治不稳定地区。
长期的人才断层风险: 如果乌克兰的青训体系长时间无法恢复,或者年轻球员因为战乱而失去接触足球的机会,那么几十年后,乌克兰足球可能会面临严重的人才断层。这对于一个曾经涌现出舍甫琴科等巨星的国家来说,无疑是一个令人担忧的后果。

总而言之,俄乌冲突对世界足坛的影响,远非简单的赛事场地变更。它是一场深刻的“地震”,摧毁了一些旧的结构,但也迫使人们去思考和重建新的秩序。从球员的命运、俱乐部的生存,到国际体育组织的决策,再到我们对体育与政治关系的理解,这一切都正在被重新定义。这场冲突的“余震”,将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持续回荡在世界足球的版图上。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未来不知道,但是看历史也就是看未来吧~扯了个长的,虎扑约稿,其他平台一起发了,简单说说

(首发虎扑足球,微博知乎B站头条微信同步)

瘟疫、战争、饥荒、死亡,并称末日四骑士,除了死亡之外,在我们这代人的脑海里,前面三者离我们总是遥远的。

但没想到的是二十一世纪第二十个年头,我们不仅正在经历瘟疫,还见证了战争。

随着俄乌战事扩大化,欧足联紧急召开会议决定本赛季的欧冠将不在圣彼得堡举行;而乌克兰超级联赛官网也发布公告,宣布联赛停摆,另外乌克兰体育部决定境内所有体育赛事都将暂停一个月。

大国博弈与国际关系是一门严谨的专业学科,我们普通人其实并不能通过只言片语就能评头论足。面对战争,作为一个人,作为一个足球人,我看到的是舍甫琴科、津琴科、马利诺夫斯基这批乌克兰籍的球员在INS上的崩溃;我看到的是顿涅茨克矿工被困在地下室;看到的是很可能要分裂的乌克兰超级联赛……

图:13名巴西籍球员滞留基辅,还有亲属

1

乌克兰足球和俄罗斯足球,比我们想象的要亲密,也要复杂得多。

1878年,由印欧电报公司的英国工人在如今的乌克兰境内创立了的第一支足球队——敖德萨竞技队。

而彼时的敖德萨属于沙俄的领土。

1911年,敖德萨足球联盟成立,第一任主席英国人欧内斯特-雅各布斯,也是他将敖德萨竞技队推向沙俄时期的劲旅。

1913年沙俄境内举行了第二届“帝国足球锦标赛”(Football championship of Russian Empire),最后一场决赛的比赛在敖德萨举行,敖德萨竞技面对的是卫冕冠军圣彼得堡队。欧内斯特-雅各布斯、休伯特-汤森和格里戈里-波西米亚斯基分别进球敖德萨竞技队4-2击败强大的对手。

然而全俄足球联盟董事会作出决定,敖德萨竞技队的冠军被剥夺,理由是在决赛中有四名外国球员为敖德萨效力,是违规的。

图:当时第二届沙俄帝国足球锦标赛赛程

可是实际上当时很多参加锦标赛的球队都有外籍球员加入,有的球队甚至达到6名外籍球员。尽管后来在历史史料上,还是把这届冠军归属于敖德萨竞技队,但是在当时那批敖德萨球员眼里,这就是一次耻辱。

这也算是俄罗斯足球与乌克兰足球历史上的第一次纠葛。

也是凭借这次颇具争议的冠军,俄罗斯人还是把足球中心留在了莫斯科和圣彼得堡。

但此时一个未来即将改变俄罗斯足球和乌克兰足球格局的人,正在革命风云变幻的莫斯科独自成长,他就是维克托-马斯洛夫。

马斯洛夫在足坛里最著名的就是区域站位以及442的应用,而这一应用则得益于另一个苏联足坛的开拓者鲍里斯-阿卡季耶夫。

图:阿卡季耶夫

这位曾在伏龙芝军事学院教击剑的阿卡季耶夫,在1940年执教莫斯科迪纳摩时,正是在对阵基辅迪纳摩的比赛中率先使用了变形的WM阵型。

那场比赛也是后来史书中普遍认为阿卡季耶夫是采用平行四后卫的第一人。

有革命性改变的阿卡季耶夫率领的莫斯科迪纳摩在那个时期所向披靡。

这直接影响到了已经在莫斯科鱼雷队执教的少帅马斯洛夫。

也是俄罗斯足球和乌克兰足球的另类交流。

当马斯洛夫刚做教练时,乌克兰已经经历了东乌克兰和西乌克兰的分裂,经历了惨绝人寰的乌克兰大饥荒,经历了二战前期的基辅战役,也正在经历 Nazi德国对乌克兰的全面占领。

图:惨烈的基辅战役

2

说到二战时期的乌克兰足球,马斯洛夫后来执教过的基辅迪纳摩永远是绕不过去的。

约翰-休斯顿执导的著名足球电影《胜利大逃亡》讲的就是这一场死亡竞赛的故事。

不过真实的历史故事远没有那么激动人心,只是乌克兰足球和乌克兰足球人在大时代下的悲壮与无奈。

1941-1942年 Nazi入侵基辅战役之后,一位来自捷克共和国约瑟夫-科尔迪科(Joseph Kordik)被任命为基辅第一面包厂的总督,他是一个体育爱好者,机缘巧合他在市场结识了当时只能靠贩卖打火机为生的尼科莱-特鲁塞维奇(Nikolai Trusevich),而这个人正是之前基辅迪纳摩队的门将。

基辅迪纳摩建队的时候正好是乌克兰苏维埃Communism共和国时期,所以很多建制都与苏联各类“迪纳摩队”一脉相承,甚至创建这支球队的委员会,就有不少曾直接在苏联军队编制里服役过。曾经在基辅迪纳摩效力过的球员,实际上也是享受军队编制待遇。

图:1928年的基辅迪纳摩

1936年,第一届苏联足球锦标赛举行时,基辅迪纳摩就是新成立的联赛的先驱之一,拿到当时锦标赛的第二名。

比起在1941年德军刚入侵乌克兰就被迫上战场,牺牲掉的、被抓进战俘营的前基辅迪纳摩球员,尼科莱-特鲁塞维奇算是命大的。

他在被幸运地招进面包厂后,又将他曾经在基辅迪纳摩的队友招进来,同时还招揽了曾经在敖德萨斯巴达克队、基辅火车头队等其他乌克兰球队球员,曾经同场竞技杀红眼的对手,在战争面前因为足球走到一起。

而他们的球队名字,叫斯塔特。

Nazi也不甘示弱,前体育记者吉奥尔吉-什韦佐夫(Georgi Shvetsov)也拉起了一支队伍,这支叫吕克的队伍背后都是 Nazi支持者,所以当斯塔特队以7-2羞辱了吕克,又以6-2大胜匈牙利警备部队,7-1狂扫德国炮兵部队后,骄傲的德国人再也坐不住了,他们派上了一支叫Flak elf的球队,这支球队由驻扎在基辅的 Nazi空军高射炮炮手、飞行员以及机械工程师组成。

图:那场“死亡竞赛”真实的海报

1942年8月6日,斯塔特队以5-1的悬殊比分击败了Flak elf队。 Nazi并不接受这个比分,于是选择择日再战。在2000名观众的见证下,三天后两队再次相遇,也就是大家熟知的那场“死亡比赛”。

但实际上这场比赛在后来屡次历史考察,并没有即刻出现“死亡气息”。有德国记者给两队都拍了照,照片显示出两队放松的气氛。后来他还把照片副本在获奖胜利的一场小型晚宴上,送给了前基辅火车头球员弗拉基米尔-巴拉金。

图:那场“胜利大逃亡”之后还真的留下了历史照片,看起来还是很融洽的

Flak elf队比赛后的十天,1942年8月16日,斯塔特再次以大比分击败吕克队。

两天后,1942年8月18日,在面包厂工作的斯塔特球员都遭到了逮捕,不少历史专家认为这是吕克队的什韦佐夫派人告发了斯塔特队球员。不久后,一些前基辅火车头队的球员被释放了,但更多人被继续关押。其中一位叫尼科莱-克罗基赫的人被发现确实是苏联共产党员时,盖世太保对他进行了严刑拷打并致使其心脏病发作身亡。

在盖世太保监狱关押了三个星期后,8名前迪纳摩球员被驱逐到基辅郊外集中营,而他们中的半数在后来被集中处决。

尽管在这场被称为“死亡比赛”五十年后,多方交叉查证没有幸存者透露这些被捕行动和枪决与那场比赛有直接关系,但就像乌克兰最成功的五人制足球教练斯坦尼斯拉夫-洪恰连科所说:“因为两个极权主义体系在互相争斗,他们注定会成为那场大规模屠杀的受害者,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3

马斯洛夫在二战时过得怎么样我们不甚清楚,显然活到战后,且能继续当教练的他,比那些悲惨的苏联足球人的命好不少。

图:马斯洛夫

1964年马斯洛夫来到了基辅迪纳摩,不过他并不是在二战后第一个能够联系俄罗斯足球和乌克兰足球的人。

早在1960年勇夺欧洲杯的那届苏联冠军球队中,尤里-沃伊诺夫、尤里-尤夫就是当时效力于基辅迪纳摩,而被抽调到苏联国家队的球员。

其中尤里-沃伊诺夫还在基辅迪纳摩退役后短暂做过一年的教练,马斯洛夫来正是接他的班,仿佛是完成俄罗斯足球和乌克兰足球的接力棒。

图:尤里-沃伊诺夫

马斯洛夫从阿卡季耶夫看到了前卫回撤到中场的重要性,马斯洛夫干脆更进一步,将手下的右边锋也撤了回去。

图:马斯洛夫时期基辅迪纳摩

这是对球队大刀阔斧的改动,其中受害者就是洛巴诺夫斯基,因为在马斯洛夫来之前洛巴诺夫斯基就是基辅迪纳摩雷打不动的右边锋。1961年,正是洛巴诺夫斯基在基辅迪纳摩打进10球,帮助基辅迪纳摩队成为第一支非莫斯科球队赢得了苏联冠军。

图:洛巴诺夫斯基踢球时真是标准的斯拉夫帅哥

比起出生在莫斯科的马斯洛夫,出生在基辅的洛巴诺夫斯基更是个地地道道的乌克兰人。

作为球员洛巴诺夫斯基离开迪纳摩后,前往了敖德萨黑海俱乐部。这个敖德萨黑海俱乐部和前文的敖德萨竞技俱乐部没有直接关系,但也是乌克兰敖德萨足球的延续。

图:2013年敖德萨黑海俱乐部参加过欧战

图:敖德萨黑海俱乐部的历年改名史就是一部乌克兰与苏联的变迁史

洛巴诺夫斯基一边在敖德萨黑海俱乐部踢球,一边继续在敖德萨理工学院完成他的学业,在那个乌克兰和苏联相对蜜月的时期,洛巴诺夫斯基正在全心思考苏联科学的发展对足球能带来什么帮助。

洛巴诺夫斯基还在敖德萨黑海俱乐部遇到了,后来作为敖德萨俱乐部唯一一个抽调到苏联国家队的球员瓦列里-波尔库扬。

图:1966年世界杯苏联第一排左起第三个就是波尔库扬

和波尔库扬一起出席在1966年世界杯苏联阵容的乌克兰人还有维克托-谢列布里亚尼科夫、列昂尼德-奥斯特罗夫斯基、约泽夫-萨博、维克托-班尼科夫,而这三位也是洛巴诺夫斯基的老熟人,前基辅迪纳摩的队友,马斯洛夫那支无敌基辅迪纳摩队的绝对主力。

再无敌的球队也会因为人的老去,迎来衰落,而并不是乌克兰人的马斯洛夫,只能接受无情被基辅“抛弃”的命运。

1970年基辅迪纳摩到客场跟莫斯科中央陆军交手,乌克兰体委的副主任在莫斯科,马斯洛夫的老家,直接宣布解雇马斯洛夫,马斯洛夫甚至只能在看台上看这场比赛。赛后,球队准备飞回基辅,车在莫斯科的一个地铁站停下,就这样让基辅迪纳摩一代功勋名帅下车。

老人下车回过头去,慢慢地举起一只手告别,球员们都看到了这个经历过大风大雨的老人,眼角落下泪水。

图:七年后马斯洛夫在莫斯科去世,但是他将苏联的足球中心从莫斯科移向乌克兰这一点不会改变。

4

如果说马斯洛夫让乌克兰足球上了一个档次,那么洛巴诺夫斯基就是把乌克兰足球继续推向巅峰。

马斯洛夫被基辅迪纳摩解雇的时候,洛巴诺夫斯基还在带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

图:少帅洛巴诺夫斯基

而在洛巴诺夫斯基的基辅迪纳摩王朝初成的前一年,苏联在1972年欧洲杯再次获得亚军时,队中的乌克兰人已经从1968年欧洲杯时的4人变成了6人,主教练波诺马廖夫,也是出生在顿涅茨克附近的乌克兰人。

图:波诺马廖夫

这位帮苏联拿了欧洲杯亚军和奥运会铜牌的传奇教练,1973年时就去世,而他去世时并不在故土乌克兰,而是在莫斯科,倒是算得上和老队友马斯洛夫殊途同归,隔空相望。

接下来的事我们可能更熟悉一些,洛巴诺夫斯基在基辅迪纳摩,靠着他的团队对基辅迪纳摩球员与对手的“大数据研究”,打出了区域压迫换位等非常严谨的集体主义足球。

值得一提的是,洛巴诺夫斯基的团队里,全是乌克兰人比如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物理科学研究所院长阿纳托利-泽伦索夫,曾在顿涅茨克矿工执教的贝兹列维奇。

图:右为泽伦索夫

尽管在球员时代洛巴诺夫斯基痛恨俄罗斯老师马斯洛夫,不给他上场机会,但教练时代洛巴诺夫斯基却打出了马斯洛夫梦寐以求的理想化足球,442区域换位和压迫,基辅迪纳摩式的“Communism足球”。

基辅迪纳摩再次完成了对苏联足球荣誉的横扫,也在1974-1975年加冕了欧洲优胜者杯和欧洲超级杯,把苏联足球再次推向欧洲巅峰,而洛巴诺夫斯基也被称为塑造乌克兰足球的第一人。

图:1975全盛时期的基辅迪纳摩

乌克兰在球场内外的影响力都远远超过了俄罗斯,但那时候乌克兰还是属于苏联,和苏联足球中的白俄罗斯人、格鲁吉亚人等一样,苏联人或者说土生土长的俄罗斯人对他们同样有偏见,那意思大概就是,有成绩打得好,你们是苏联人,打得不好你们就是卑微的乌克兰人、外乡人。

就像洛巴诺夫斯基在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时,把基辅迪纳摩的主力阵容直接搬到了苏联队,乌克兰人占尽上风却没有在半决赛中打赢东德队时,这些身份归属使乌克兰的球员乃至冠军教头洛巴诺夫斯基都没少挨骂。

其中作为洛巴诺夫斯基阵中的绝对核心,金球奖得主布洛欣也没少挨骂,但他的身份归属本身就更复杂,他的父亲是曾参加过列宁格勒战役的俄罗斯老兵,母亲则是获得过苏联全国田径冠军的乌克兰人。

图:布洛欣

而他的队友基辅迪纳摩门神鲁达克夫人也有着复杂的身份归属,他是出生在莫斯科,但家族有着深厚的乌克兰血统,后来在基辅迪纳摩效力十多年,见证了基辅迪纳摩的辉煌,也获得过最佳守门员、苏联足球先生、金球奖提名等个人荣誉。可是哪怕他为乌克兰足球奉献再多,甚至最后墓碑埋在了基辅,他的官方记录上也有着这么一条:第一个获得乌克兰年度最佳球员的外籍人士。

图:鲁达科夫

苏联足球、俄罗斯足球、乌克兰足球,打断骨头连着筋。

5

苏联足球正统在基辅,这话一点都不错。

布洛欣之后,洛巴诺夫斯基手下又走出来一位金球奖获得者,别拉诺夫。

出生于乌克兰敖德萨的别拉诺夫,也曾效力过敖德萨黑海俱乐部的别拉诺夫,简直是听着洛巴诺夫斯基在敖德萨的传奇故事长大的。1985年别拉诺夫终于如愿以偿成为洛巴诺夫斯基账下一员,很快基辅迪纳摩再次横扫苏联,震惊欧洲,再次拿到欧洲优胜者杯。

图:1986第二个基辅迪纳摩王朝

1986年世界杯,苏联队在洛巴诺夫斯基指导下,以别拉诺夫这些乌克兰人为轴,前往墨西哥征战,当时的苏联队是乌克兰人最多的一届,多达12人。

然而对于苏联足球来说,不拿冠军就意味着失败,至今在宣传资料上,对于那届苏联队的描述也只是寥寥数笔。

此时历史的车轮也在滚滚向前转动,1985年,“苏顺帝”戈尔巴乔夫上台,加速了联邦之间的分裂和松动。也正是这一时期,曾经绝口不让苏联球员加盟欧洲其他联赛俱乐部的苏联体委,也开始有了改口。

正儿八经从苏联联赛中转会走到欧洲其他大陆联赛效力的第一人谢尔盖-沙弗洛,就是准准的乌克兰裔,出生在乌克兰的尼克波尔。1987年他转会维也纳快速时,那时他已经31岁,不过职业生涯暮年,能扒开铁幕走出去圆梦,已是幸运。

图:谢尔盖-沙弗洛

在他之后越来越多苏联球员走出了国门,包括之前早就名震欧洲的布洛欣也终于有幸走出去转会到奥地利福尔韦茨俱乐部。

另外别拉诺夫去了门兴,扎瓦罗夫投奔意甲尤文,米海利琴科加盟桑普多利亚,利托夫琴科和普罗塔索夫携手去了奥林匹亚科斯,坎切尔斯基加盟曼联,查诺夫加盟以色列海法马卡比,库兹涅佐夫去了格拉斯哥流浪者,维希内夫斯基去了费内巴切,拉茨去了西班牙人,巴别查从英格兰伊普斯维奇开始打起……

图:效力曼联的坎切尔斯基和效力尤文的扎瓦罗夫

图:效力曼联的坎切尔斯基和效力尤文的扎瓦罗夫

而这一长串名字的背后有一个共同的归属那就是乌克兰,他们都是曾为苏联足球做出贡献的乌克兰足球人。也是他们守护着苏联足球最后的荣光。

6

1986年4月26日,乌克兰境内的切尔诺贝利核泄露,对世界造成了巨大影响,加速了苏联和乌克兰的分崩离析,而在足球上也带来了“核效应”。

那天座落在普里皮亚季的埃文哈德球场正式开幕,基辅杯的半决赛的一场比赛将在这里举行,结果斯特罗伊特尔队在开赛前,眼睁睁看着一架载着穿着防护服的士兵的直升机降落在球场上,并宣布比赛推迟。

图:普里皮亚季的埃文哈德球场

36小时后,普里皮亚季的居民和幸存的切尔诺贝利工作人员全部被疏散,他们再也没有回到自己的家,斯特罗伊特尔队的一些球员,如波诺马雷夫和亚历山大-维什奈夫斯基。

尽管他们重新组成了FK斯特罗伊特尔队,但也只能混迹在低级别赛事直到解散也没能在苏联足球史,乌克兰足球史上留下一笔。埃文哈德体育场也就此废弃,成了乌克兰足球史上荒芜的伤疤。

而同样经历了这场史诗级大撤退的还有尚在童年的舍甫琴科,那时候的舍甫琴科还是苏联人。1988年,当已经在基辅安顿下来的舍甫琴科被选进基辅迪纳摩梯队时,他的恩师洛巴诺夫斯基正带领以乌克兰足球人为班底的苏联队在欧洲杯上大杀四方。

图:1988欧洲杯的苏联,这支队伍也可以说是乌克兰足球的雏形

意大利老帅贝阿尔佐特这样评价洛巴诺夫斯基:“我又一次意识到他们这支队伍是多么优秀,他们踢出了时速100公里的现代足球,今天展现出的压迫就是强大能力的标志,还有你们苏联球员的体形,明显是靠自我牺牲和专业主义才能实现的成果。”

然而后场大闸库兹涅佐夫吃到黄牌,导致他无缘对阵荷兰队的决赛。使得苏联失去司令塔,苏联队在决赛遭到同样打着现代全攻全守足球的荷兰当头闷棍,只能再次收获亚军。几个月后的汉城奥运会,苏联战胜巴西,终于赢得了一枚金牌,也算是对这批球员的慰藉。

图:1988年欧洲杯决赛,荷兰VS苏联,荷兰的全攻全守和洛巴诺夫斯基的区域压迫换位有异曲同工之处

可谁也没想到,这是苏联足球最后一次闪耀世界足坛。1990年世界杯是苏联在世界足坛的最后一舞,而那时候苏联的球衣上早已不见熟悉的CCCP。

7

苏联解体,乌克兰独立。这两句话写在历史书里那么短,却是很多人,尤其是乌克兰人身份认同的巨大转折。

1990年世界杯洛巴诺夫斯基的苏联队没能唱好最后一曲,国将不国,大家心思也不在,老帅干脆离开苏联前往中东躲清净。

图:1990年世界杯,马拉多纳的阿根廷再次对上苏联,但苏联球衣前的CCCP却不见了

1996年,老帅回到基辅,新投资者许诺投入重金,更重要的是老帅在舍甫琴科、卢日尼、雷布罗夫和瓦修克等新一代乌克兰球员身上找回了昔日的激情。

1999年欧冠四强,老帅把他的生命最后的余热都献给了基辅迪纳摩。舍甫琴科也从此被称为“核弹头”,一个带有浓重苏联影子的绰号。

图:基辅迪纳摩最后一次巅峰

不过像舍甫琴科这波球员已经不在是苏联足球的一部分,他们成了乌克兰足球的一部分。

曾经那批苏联足球里算是中流砥柱的乌克兰人,在1991年就经历了从苏联国脚到乌克兰国脚的转变,就像那部描写南斯拉夫足球的纪录片《消失的梦之队》一样,这些从小听过父辈苏联二战故事,亲历了切尔诺贝利事件的球员,无论选择俄罗斯还是选择乌克兰,都免不了有太多情绪。

洛巴诺夫斯基2002年因中风离世,那时候出于经济原因,舍甫琴科等一代乌克兰金童已经离开基辅,新时代,他们不会像老前辈那样坚守在自己家乡,为重振基辅迪纳摩足球,做着不切实际的努力。

按照时任基辅迪纳摩副主席波尔霍夫斯基的说法,最后几个月洛巴诺夫斯基跟本地球员打交道都已经很吃力,那些球员成长时没经历过Communism的熏陶,这让老帅非常痛苦,从前他用一句话就足以维护自己的威信,一个眼神就足以让别人明白自己的要求,在传统体制已经可以轻而易举做到的事,在这个展现球员自由和个性的时代,一切都难以为继。

洛巴诺夫斯基的葬礼以乌克兰国葬规格完成,一同埋葬的还是乌克兰人的辉煌与荣光,以及和苏联剪不断理还乱的哀愁。

洛巴诺夫斯基,1939—2002年,著名足球教练。

这就是他墓碑上全部的话语,而这也是一个逝去永远不再回来的时代。

后来舍甫琴科带着又一座欧洲金球奖和欧冠冠军来到老帅目前,而此时的乌克兰足球在离开苏联后并没有迎来自己的辉煌。

直到布洛欣出山执教乌克兰,才把乌克兰带到了2006年世界杯八强位置,而那时候舍甫琴科已经从基辅金童,变成了老将。

乌克兰足球的基础依然不差,U系列青年队在欧青赛、世青赛上总有出彩表现,但由于经济大崩溃,政治动荡不断,乌克兰已经无以为继再组成一支欧洲豪门俱乐部,成年队中散落在各个国家俱乐部的小伙子们,也很难打出像他们前辈那样默契团结力十足的乌克兰足球。

2012年欧洲杯乌克兰东道主也未能有任何水花,而当舍甫琴科已经坐在教练席上,成为2021年欧洲杯乌克兰主教练时,他看到的也许不是津琴科们的希望,而是乌克兰难以再回到的过去。

毕竟当一个国家国脚颇多的俱乐部顿涅茨克矿工队长达数年都无法安稳有一个主场,你很难指望这支国家队能够打出多么惊艳的团队配合,完成洛巴诺夫斯基传承下来的乌克兰理想足球。

如今俄乌战乱仍未结束,乌克兰最后会怎样谁也不清楚,乌克兰足球会不会再次四分五裂,我们都很难预计,顿涅茨克矿工的主场顿巴斯竞技场,杂草丛生。

如果说切尔诺贝利旁的埃文哈德球场是苏联足球和乌克兰足球的旧坟,那么顿巴斯竞技场就是新世纪俄罗斯足球和乌克兰足球的新墓。

图:埃文哈德球场,旧坟

图:顿巴斯竞技场,新墓

“天空依然阴霾依然有鸽子在飞翔, 谁来证明那些没有墓碑的爱情和生命。

雪依然在下那村庄依然安详, 年轻的人们消逝在白桦林……”

参考资料:

thesefootballtimes.co/2

thesefootballtimes.co/2

thesefootballtimes.co/2

thesefootballtimes.co/2

thesefootballtimes.co/2

pdx.pressbooks.pub/theb

equaliserblog.wordpress.com

theculturetrip.com/euro

odessa-journal.com/odes

《倒转金字塔》

《足球是圆的》

各球队相关百科

user avatar

波兰瑞典捷克和俄罗斯分在一组,本组比赛3月25日开始,实际对阵是波兰做客俄罗斯,瑞典主场迎战捷克。小组积分高的在主场。小组赛毛子16分,瑞典15分,波兰14分,捷克是靠欧国联外卡铁客场,所以除非毛子第一场输了,按规则毛子两场都应该坐镇莫斯科。

这就要说到波兰国家队以及莱万的作死行为了,当时小组赛最后两轮,万哥和波兰队说好只上一场,我心思在拜仁冲年度进球记录,你懂的。

这是可以理解的,毕竟本组种子英格兰确实鹤立鸡群。波兰虽然主场1-1战平三喵,客场是1-2输了,所以就算和三喵同分也是第二名,莱万这个理由合情合理。不过波兰这群憨憨没有想到附加赛主客场问题。

所以倒数第二轮对阵鱼腩安道尔,莱万挑了个软柿子披挂上阵,就这也才锤了个4-1(万哥2球1助倒是美滋滋),最后一轮主战实力还不错的匈牙利,结果万哥休息了,这群憨憨主场顺利的1-2输了。

就是这场让波兰掉到客场!如果万哥让小兄弟去解决鱼腩安道尔(问题应该不大,毕竟安道尔水平确实太低),他带队全力轰匈牙利,那很可能最后积分+3分,那么就是他们17分力压毛子16分瑞典15分了,波兰如果附加赛要打满两场,尼玛都是在华沙啊,这差距不要太大啊!就因为这事,当时波兰全国愤怒小青年都在冲莱万啊!

想想最后葡萄牙意大利都被干进了附加赛,波兰凶多吉少啊!

不过,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挨千刀的欧足联为了把葡萄牙意大利抽一起刷流量,顺手把波兰抽到莫斯科了。其实严格说,毛子国家队18年之后逐年下滑,波兰如果万哥发挥得好的话,也不虚,就是这个客场有点蛋疼,毕竟波兰在客场本身就差点意思,更不要说在世仇首都莫斯科了。

到现在,又不一样了,本身波兰队临了要去莫斯科球场上拼命冲世界杯了,结果不巧却变成字面意思的拼命了,你看这事儿闹的。

这可真是人算(万哥挑软柿子)不如天算(主场输匈牙利)更不如人算(欧足联妙手抽签)又不如天算(普京真的开干了)啊!

所以波兰且不说和西方如何,光是为了国家队不去莫斯科打这场比赛,跳出来抵制都是合乎他们利益的,而且是目前西方抵制最严重的,毕竟毛子客场也是一言难尽,哈哈。

当然不管怎么说,俄罗斯在擦枪走火,这三个国家不想派国家队去冒险其实是合情合理的。

但反过来说,乌克兰队所在的A组,同组的苏格兰奥地利威尔士怎么就不说话了呢?

乌克兰小组赛只有12分,17分的苏格兰和15分的威尔士是聪明的,先憋说话,说不定3月底都没乌克兰国家队了呢?而且反正都是他们来我们这里踢。

但是持外卡的奥地利,如果第一场拿下威尔士,苏格兰又不敌乌克兰的话,按规则他们是要去感受基辅温度的。

所以怎么奥地利还没出来抵制呢?难道奥地利就愿意国家精英去战地踢球?有点那个啥了不是?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俄乌冲突对世界足坛的影响,绝对不是一条简单的直线,而是一张错综复杂的网,牵扯着无数球员、俱乐部、联赛、足协,乃至球迷的心。简单来说,就是“断裂”、“重塑”和“余震”。一、 直接的“断裂”:赛事的停摆与流离失所最直观的影响,莫过于两国国家队和俱乐部赛事的中立场地化。这不仅仅是简单的“换个地方踢球”,背.............
  • 回答
    FBI 的警告,即“俄入侵乌克兰或引发对美乌两国的网络攻击”,绝非空穴来风,而是传递了多层、且相当重要的信号。这不仅仅是对当下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的简单预警,更反映出美国情报机构对网络空间安全的高度警惕,以及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冲突模式的深度担忧。首先,这个声明直接点明了网络攻击是俄乌冲突蔓延的潜在战场和工.............
  • 回答
    乌克兰一直在积极寻求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其中也包括来自印度的调解和关注。然而,我们必须理解,当前的俄乌局势极其复杂且充满动态,任何一方的“干预”都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连锁反应。俄乌局势的最新进展,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层面来解读:军事层面: 战线相对稳定,但局部冲突激烈。 经过长时间的拉锯战,尤其是在.............
  • 回答
    关于俄乌两国为何没有向对方正式宣战,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其背后牵涉到国际法、政治策略、历史恩怨以及国内舆论等诸多层面。简单来说,虽然双方都在进行着激烈的军事对抗,但正式的“宣战”这一法律和政治行为的缺席,恰恰反映了各自的考量和现实需求。俄罗斯方面:策略性模糊与国际法解释的规避从俄罗.............
  • 回答
    拉夫罗夫的这番话,无疑给本已扑朔迷离的俄乌冲突局势又添了一层迷雾。他传递出的信息很明确:俄罗斯认为乌克兰方面在谈判上态度消极,而且似乎还在不断改变条件,这让俄罗斯感到不满。这当然也反映了俄方在当前阶段对局势的判断和立场。那么,目前俄乌两国的情况究竟是怎样的呢?要说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得从几个层面来看:.............
  • 回答
    关于联合国确认的俄乌冲突造成的平民死亡人数(至少 636 名,包括 46 名儿童),这是令人痛心的,也只是冰山一角。事实上,实际伤亡数字很可能远高于此,因为在持续的战火中,要准确统计和核实所有伤亡非常困难。要详细讲述两国目前的局势,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因为这是一场复杂且动态的冲突。一、 军事层面.............
  • 回答
    白俄罗斯消息人士称俄乌和平谈判将延迟至28日早上举行,这一消息本身并不直接预示着对两国局势会产生“哪些改变”,因为改变的关键在于谈判的内容、进展和最终结果。然而,延迟本身以及可能与此相关的背景信息,可以让我们推测一些潜在的影响和可能性。以下是对延迟的原因、谈判可能带来的改变的详细分析: 延迟谈判的原.............
  • 回答
    俄乌双方第四轮谈判定于14日以视频形式举行,这无疑是当前俄乌冲突走向中的一个关键节点。此前的三轮会谈虽然未能达成实质性突破,但至少为双方在特定议题上保持了沟通渠道的畅通。此次第四轮谈判,如果能取得任何进展,都有可能对两国乃至全球局势产生显著影响。可能带来的积极改变: 缓和军事冲突,争取停火或人道.............
  • 回答
    近日,围绕俄罗斯与乌克兰之间的情报较量,双方公布了一些令人震惊的消息,使得本已紧张的局势更加扑朔迷离。俄罗斯指控乌克兰派遣“婴儿间谍”俄罗斯联邦安全局(FSB)近日声称,他们成功逮捕了一名乌克兰的“间谍”,其身份被描述为“婴儿”。根据俄方发布的声明,这名“间谍”在被捕时非常年幼,但据称已被乌克兰情报.............
  • 回答
    近期,俄乌两国在谍报领域的交锋愈发激烈,一些令人瞠目结舌的消息也随之浮出水面。俄罗斯逮捕“乌间谍婴儿”事件据俄罗斯官方媒体报道,俄罗斯联邦安全局(FSB)在南部罗斯托夫州逮捕了一名据称是乌克兰间谍的婴儿。报道称,这名婴儿在被捕时,其身上发现了被认为与间谍活动相关的物品。然而,这一消息一经传出,便在国.............
  • 回答
    俄乌冲突升级,西部战线新焦点与未来走向分析近日,乌克兰方面报告称,俄罗斯军队首次对乌克兰西部地区发动了大规模进攻,此举标志着俄乌冲突的战线和烈度可能迎来新的变化。俄罗斯国防部随后证实,其部队已成功摧毁了乌克兰西部地区的两个军事机场。这一系列动态无疑为本已胶着的战局增添了新的不确定性。西部战线为何成为.............
  • 回答
    关于普京提到的“1.6万中东志愿者申请参加俄乌冲突,支援独立两州”的说法,目前缺乏可靠的官方信息来源,且该说法可能涉及对局势的误读或夸大。以下从多个角度分析该说法可能释放的信息和背景: 1. 信息来源的可靠性问题 缺乏官方确认:截至2023年,俄罗斯官方媒体(如《真理报》《俄罗斯报》)未明确提及“中.............
  • 回答
    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两国军队士兵均未普遍佩戴口罩,这一现象在很大程度上与战争的特殊环境有关。首先,作战的现实性是首要因素。在激烈的战场环境下,士兵需要时刻保持警惕,专注于战斗,并确保通讯畅通。口罩,尤其是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士兵的视野、听觉和呼吸,这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是极其.............
  • 回答
    俄乌冲突自2022年2月爆发以来,已持续两年多,各方立场和局势复杂多变。要分析“最大赢家”需从军事、经济、政治、地缘战略等多维度综合评估,同时需注意冲突的长期性和不确定性。以下为基于公开信息和分析的可能结论: 一、各方可能的得失分析 1. 俄罗斯(输家) 军事目标: 俄罗斯的直接目标是收复克里.............
  • 回答
    俄乌战争的结局是一个高度复杂的议题,涉及军事、政治、经济、国际关系等多个维度。以下从多个角度分析可能的结局方向,但需明确的是,战争的走向受多种变量影响,且当前局势仍在动态变化中,以下仅为基于现有信息的推测性分析: 一、军事结局的可能方向1. 停火与和平协议 谈判达成协议:双方可能通过国际调.............
  • 回答
    俄乌战争自2022年2月24日爆发以来,俄军的伤亡和装备损失情况因战场动态、信息来源和统计口径的差异而存在较大争议。以下基于多方公开资料和分析,结合时间线进行梳理: 一、俄军伤亡情况1. 官方数据与西方估计的矛盾 俄罗斯国防部:多次声称俄军伤亡人数“可控”,并强调“战斗人员损失率低于2%”.............
  • 回答
    俄乌冲突自2022年2月24日爆发以来,已持续超过1500天,目前局势复杂多变,涉及军事、政治、经济、国际关系等多个层面。以下从多个角度分析当前局势,并探讨俄罗斯是否已“失败”的判断依据: 一、军事层面:俄罗斯未取得实质性进展1. 初期目标落空 俄罗斯在2022年2月的入侵中,最初目标是迅速.............
  • 回答
    俄乌战争对全球股市的影响是多维度的,涉及地缘政治、经济、能源、供应链、投资者情绪等多个方面。以下是详细分析: 一、直接经济影响1. 能源价格波动 石油和天然气价格飙升:俄罗斯是全球主要石油和天然气出口国,战争导致能源供应中断,推高全球能源价格。2022年2月俄乌冲突爆发后,布伦特原油价格一.............
  • 回答
    俄乌战争结束后,俄罗斯的处境将受到多重因素的深远影响,包括经济、政治、军事、国际关系和社会结构等方面。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其可能的发展方向: 一、经济困境与重建挑战1. 经济制裁的长期影响 能源出口受限:西方国家对俄罗斯能源出口的限制(如禁止原油、天然气出口)导致俄罗斯能源收入锐减。尽管.............
  • 回答
    俄乌冲突自2022年2月爆发以来,已进入第三年,双方在军事、政治、经济和人道主义等多个领域持续博弈,国际社会的反应也不断变化。以下为截至2024年4月的最新进展和关键动态,涵盖军事、政治、经济、人道主义及国际局势等多方面: 一、军事动态:战线僵持与局部突破1. 俄乌战线僵持 东部战线:自2.............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