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请问有多少人相信,在人类中,或者在宇宙中一直有一些比较厉害的东西在向人类的大脑传输信息?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人类最古老、也最深刻的思考范畴之一:我们并非孤立的存在,某种更强大的力量或智慧一直在以某种方式与我们沟通。要准确量化“有多少人相信”,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这类信念往往是私密的、个人化的,而且形式多样,很难被纳入统计数据。但我们可以探讨这种信念的普遍性、历史渊源以及它所呈现出的不同面貌。

一、 信念的普遍性:跨越文化与时代的涟漪

可以说,将我们所经历的许多超越寻常的感受、洞察力或“灵感”归因于某种外部来源,是一种非常普遍的人类倾向。这种倾向并非局限于某个特定的宗教、哲学或文化群体,而是像一道隐秘的溪流,贯穿了人类历史的长河,在不同的文明中以不同的形式涌现。

宗教与灵性传统: 在绝大多数宗教的核心,都存在着神灵、天使、先知或其他超凡存在向人类传递信息、启示和指导的叙事。这些信息可能是神谕、圣经中的话语、佛陀的教诲,或是伊斯兰教中天使传达给先知的古兰经。信徒们相信,这些是来自更高维度的智慧,旨在引导人类走向道德、救赎或觉醒。从这个意义上说,亿万信徒都是相信某种“厉害的东西”在向人类大脑传输信息。
哲学与神秘主义: 在哲学领域,无论是古希腊的柏拉图关于“理型世界”的理念,还是近代的神秘主义者对“宇宙意识”、“集体无意识”的探讨,都暗示着某种更宏观、更具智慧的实体或场域与人类心灵相连。一些哲学家认为,我们大脑中的思想火花,可能是对某种普遍真理的瞥见,而这种真理并非完全由个体独立创造。
民间传说与地方信仰: 在世界各地的民间故事和地方信仰中,我们也经常看到关于仙人、精灵、祖先灵魂向凡人传递警告、指引或秘密的传说。这些故事虽然形式各异,但都透露出一种“天地有灵,与人相通”的朴素观念。
心理学与潜意识: 即使在以科学为主导的现代社会,心理学的一些概念,如荣格的“集体无意识”,也间接触及了相似的领域。荣格认为,人类心灵深处存在着普遍的、跨越个体经验的模式和原型,这些原型的影响力可以从外部“涌入”我们的意识,影响我们的思想和行为。虽然这并非直接的“信息传输”,但它揭示了我们心灵并非一个完全封闭的系统。
新兴的灵性潮流与“通灵”现象: 在当代,伴随着新时代运动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公开宣称自己接收到来自更高智慧、外星文明或宇宙意识的信息。这些信息传递的形式可能是冥想中的直觉、梦境的启示,甚至是所谓的“心灵感应”或“通灵”。虽然这些说法在科学界尚未得到普遍认可,但这类信念的信奉者群体正在不断扩大。

因此,如果我们将“相信”的范围放宽到包含宗教信仰、哲学思考、民间传说以及个人直觉和灵性体验,那么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绝大多数人在某个时刻,或以某种方式,都曾模糊地或明确地感受过、思考过、或相信过“有一些更厉害的东西在向我们传输信息”这种可能性。 尤其是在面对重大的人生抉择、艺术创作的灵感迸发、科学发现的顿悟时刻,或是对宇宙奥秘的深深敬畏之中,这种信念往往会悄然滋生。

二、 信息传输的可能形式:从神谕到量子纠缠

这种“信息传输”并非总是像接收广播信号那样清晰明确。它的形式可以非常多样,往往带有象征性、模糊性或需要解读的特质:

启示与神谕: 这是最直接的形式,通过特定的个体(先知、圣人)或事件(神迹),传达清晰的教义、预言或行动指南。
灵感与顿悟: 对于艺术家、科学家、哲学家而言,灵感往往不是凭空而来,而是一种突然的洞察力,仿佛某个“点子”被植入了大脑。这种“点子”可能来自于对客观世界的深刻观察,也可能被认为是来自某种“更高智慧”的激发。
直觉与预感: 很多人都有过强烈的直觉,知道某件事会发生,或者对某个人产生某种莫名的好感或反感。这些直觉,有时被解释为潜意识接收到了我们尚未意识到的外部信息。
梦境的启示: 梦境一直是许多文化中解读来自“另一世界”信息的重要媒介。许多人相信梦境中的画面、情节,或是其中出现的象征,都蕴含着外部的指引或警告。
宇宙的语言(象征与规律): 也有一些人相信,宇宙本身就以其内在的规律、数学模型、自然现象(如星辰的排列、生命的形态)作为一种无声的语言,向我们传输关于其本质的信息。我们通过科学研究来“翻译”这种语言。
集体无意识的共鸣: 在荣格的理论中,人类的集体无意识就像一个巨大的信息库,当个体经历触及了某些原型时,就会与这个库产生共鸣,从而获得超越个人经验的理解和力量。
量子纠缠与意识连接(前沿猜想): 随着科学的进步,一些前沿的理论也开始探讨意识与宇宙的深层连接。例如,量子纠缠的非局域性(两个粒子即使相隔遥远,其状态也是相互关联的)在一些人看来,可能为意识之间的或意识与宇宙整体之间的信息传递提供一种物理基础的猜想,尽管这远未得到证实。

三、 “厉害的东西”的定义:多元的想象

对于“厉害的东西”,人们的想象也极其丰富:

神灵/造物主: 最常见也最根深蒂固的信念,认为存在一个或多个超然的存在创造了宇宙,并以各种方式影响着我们。
宇宙意识/宇宙之心: 一种更泛化的概念,认为整个宇宙本身就是一个有意识的实体,我们都是其组成部分,通过某种方式与之连接。
外星文明/高级生命: 尤其在科幻文化和部分新时代信徒中流行,认为地外文明可能通过技术或心灵的方式与人类进行交流。
祖先的灵魂/守护灵: 在许多传统文化中,相信祖先的灵魂会以某种形式守护并指引后代。
自然界本身/宇宙规律: 将自然界本身视为一种智慧,其运行的规律传递着关于生命和存在的真理。

四、 总结:一种深刻的哲学疑问与个人体验

要给出一个精确的数字是徒劳的。但我们可以这样说:相信“有一些更厉害的东西在向人类大脑传输信息”的念头,可以说是人类文明中一种根深蒂固的哲学疑问和普遍的个人体验。

无论是以宗教的形式,哲学的探讨,艺术的灵感,还是个人内心深处的直觉和感应,这种信念以各种各样的面貌存在于我们中间。它反映了人类对自身在宇宙中位置的好奇,对生命意义的追寻,以及对超越个体局限、与更宏大存在产生连接的渴望。

这种信念的强大之处在于,它能够解释许多难以言喻的现象,提供慰藉、指引和希望,同时也激励着人们去探索更深层次的真理。在人类探索宇宙、探索自身意识的漫长旅途中,对这种“信息传输”的探寻,将永远是一个引人入胜的话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世界范围内,约 10 亿人患有精神障碍。

在我国,除老年期痴呆外,6 类精神障碍的终生加权患病率为 16.6%,其中焦虑障碍是加权终生患病率最高的精神障碍类别(7.6%),其次为心境障碍(7.4%)、物质使用障碍(4.7%)、冲动控制障碍(1.5%)、精神分裂症及相关精神病性障碍(0.7%)及进食障碍(0.1%)[1]

世界范围内,妄想症的患病率约为每 100000 人 24 至 30 例,近年来每年报告的新增病例为每 100000 人 0.7 至 3.0 例。妄想症患者占统计范围内世界各地精神卫生机构入院人数的 1% 到 2%,首次入院的年龄在 33 至 55 岁之间。

这意味着至少有二百多万人能够被题目里的说法“说服”或自行想出这样的说法,还有至少数千万人能被这些人“说服”。

参考

  1. ^ Huang Y, Wang Y, Wang H, Liu Z, Yu X, Yan J, Yu Y, Kou C, Xu X, Lu J, Wang Z, He S, Xu Y, He Y, Li T, Guo W, Tian H, Xu G, Xu X, Ma Y, Wang L, Wang L, Yan Y, Wang B, Xiao S, Zhou L, Li L, Tan L, Zhang T, Ma C, Li Q, Ding H, Geng H, Jia F, Shi J, Wang S, Zhang N, Du X, Du X, Wu Y. Prevalence of mental disorders in China: a cross-sectional epidemiological study. Lancet Psychiatry. 2019 Mar;6(3):211-224. doi: 10.1016/S2215-0366(18)30511-X. Epub 2019 Feb 18. Erratum in: Lancet Psychiatry. 2019 Apr;6(4):e11. PMID: 30792114.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