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美国到底希望美元留在中国还是逃离中国?

回答
要回答“美国到底希望美元留在中国还是逃离中国”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深入剖析美国在不同时期、针对不同目标所采取的复杂策略,以及这些策略背后驱动的经济和政治考量。这不是一个非此即彼的简单问题,而是美国根据自身国家利益和全球经济格局不断调整其立场的动态过程。

理解“美元留在中国”和“美元逃离中国”的含义

首先,我们要明确这两个概念的具体含义:

“美元留在中国”: 这可以理解为美元在中国境内广泛流通、被中国央行和金融机构大量持有、成为中国对外贸易和投资的主要结算货币,以及中国居民和企业愿意持有美元资产。这通常意味着美元在中国市场扮演着重要的、甚至主导的角色。
“美元逃离中国”: 这可能指资本从中国大量外流,企业和个人倾向于出售人民币资产、购买美元资产并将其转移出中国。更深层面的含义可能还包括中国对美元资产的依赖性下降,例如减少持有美债,或者人民币在全球贸易和金融中的地位上升,一定程度上挤压了美元的国际空间。

美国短期利益:希望美元“留”在中国,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巩固

从美国的核心利益出发,尤其是在二战后建立起来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及其后的美元主导地位来看,美国在很大程度上希望美元在全球范围内保持其“储备货币”和“交易媒介”的地位。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其市场的体量和全球贸易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1. 降低融资成本,支持美国财政赤字: 中国作为美国国债的最大持有国之一,通过购买美国国债,实际上是在为美国政府提供资金,并且相对较低的利率。这种“储蓄”行为有助于压低美国的借贷成本,支持美国庞大的财政支出和赤字。如果中国大幅减少对美债的需求,甚至抛售,美国政府的融资成本将上升,对美国财政构成压力。
2. 维持美元的全球需求,支撑美元汇率: 美元在全球贸易和金融中的广泛使用,意味着全球对美元的需求是持续存在的。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和对外贸易的增加,为美元在全球的流通提供了巨大的“消化”空间。中国企业使用美元进行进出口结算,以及中国央行持有大量美元外汇储备,都是对美元需求的支撑。这种需求有助于稳定美元的汇率,防止其过度贬值,这对于持有美元资产的美国公民和企业是有利的。
3. 提供廉价商品,惠及美国消费者: 过去几十年,中国制造的廉价商品通过贸易流向美国,帮助压低了美国的通胀水平,提升了美国消费者的购买力。这背后也与美元在中国经济中的广泛使用有关,方便了双边贸易的结算和投资。

美国长期利益考量:也希望美元“逃离”中国,以实现更理想的全球经济格局

然而,事情并非如此简单。美国在追求全球经济主导权的同时,也存在一些更深层次的战略考量,这些考量在某些情况下会促使美国希望“美元逃离”中国,或者至少是希望中国降低对美元的依赖,并逐步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

1. 防止美元被“武器化”的风险: 虽然美元的全球地位为美国带来了巨大好处,但也伴随着一定的风险。如果中国或其他国家过度依赖美元,而美国通过金融制裁或其他手段限制美元的使用,将对这些国家造成巨大的冲击。反之,如果中国能够建立起更独立的支付和结算体系,减少对美元的依赖,那么即使美国实施制裁,其影响也会被削弱。从美国自身的角度来看,如果美元在中国或其他主要经济体中的影响力被削弱,反而可以降低美国因其主导地位而承担的“责任”或潜在的“反噬”风险。
2. 促进自身技术和金融创新: 当其他国家尝试减少对美元的依赖,发展自己的金融工具和支付系统时,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创新。而美国作为技术和金融创新的领导者,也希望在全球金融领域保持领先地位。如果中国能够成功建立起更强大的金融体系,它可能会在某些领域成为美国的竞争对手,但也可能在另一些领域成为美国创新的“催化剂”。
3. 地缘政治和战略考量: 从更宏观的地缘政治角度看,美国希望维护其在国际体系中的领导地位。如果中国经济崛起伴随着人民币国际化和对美元体系的挑战,美国可能会采取措施来“对冲”这种趋势。这可能包括鼓励资本从中国流出,或者通过各种方式减弱中国在全球金融中的影响力。然而,这种“逃离”并非美国简单地希望资本从中国消失,而是希望资本的流向和人民币的地位能够以一种不挑战美国全球领导地位的方式演变。

当前和未来趋势:一种复杂微妙的平衡

目前来看,美国对美元在中国市场的地位,正处于一种复杂而微妙的平衡状态。

短期内,美国依然需要中国作为美元的重要“消化池”。 只要中国经济体量巨大,贸易活跃,其对美元的需求就不会消失。美国也希望通过贸易顺差和资本流动,继续从中国市场获益。
但长期来看,美国也明白,过度依赖任何一个国家作为美元的“蓄水池”存在风险。 同时,如果中国能够成功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并发展出更独立强大的金融体系,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可能被美国视为一种“洗牌”或“升级”。美国可能会鼓励人民币的“可控”国际化,而不是其彻底取代美元,这反而可能为美国带来新的金融产品和市场机会。

具体表现:

资本流动: 美国政府不太可能直接鼓励“资本逃离中国”,因为它会冲击全球金融稳定,也可能导致美国自身对中国经济的依赖性减弱,从而削弱其对中国施加影响力的能力。但美国可能会通过各种政策(如贸易政策、制裁威胁、鼓励国内生产等)间接影响资本流向,使其更倾向于回流美国或流向其他更“友善”的国家。
贸易结算: 美国希望美元在中国的贸易结算中保持主导地位,因为这直接关系到美元的国际货币功能。但如果中国试图推动以人民币结算的贸易,美国可能会感到不安,但不太可能直接阻止,而是会试图通过其他方式来维持美元的竞争力。
外汇储备: 美国对中国持有大量美债持谨慎态度,既享受了低利率融资的好处,也担忧中国可能大规模抛售美债带来的冲击。因此,美国希望中国能够分散其外汇储备,而不是将绝大部分美元资产集中在中国。

总结

总而言之,美国对美元在中国市场的角色,并没有一个简单的是非题。

从短期和经济利益角度,美国倾向于让美元“留”在中国, 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重要载体,帮助美国融资,稳定汇率,并从中获利。
但从长远战略和风险规避的角度,美国也希望中国能够发展出一定程度的金融自主性, 并且不会出现一个强大的、挑战美元主导地位的人民币体系。这种“逃离”并非是希望资本完全消失,而是希望一种更有利于美国长期利益的“重塑”。

因此,美国的政策会随着时间、经济形势以及中美两国关系的演变而动态调整。它既希望美元在中国有足够的“存在感”以维持其全球地位,又希望避免形成一个可能挑战其主导地位的强大经济力量。这是一种在维持自身优势和应对潜在挑战之间寻求微妙平衡的策略。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输出美元,是为了回收的那一天。只有输出美元,才有收割全世界的机会,不管是布雷顿森林体系还是现在的石油美元体系,都是一个道理,美元先跟一种介质挂钩,让世界离不开美元,其实世界离不开的是黄金和石油。其次,美军的绝强实力做担保,让大家放心使用。以二三十年为周期收割一次,上一次本该是08年,再之前是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

养肥了再杀,养的时候开动印钞机狂印美元,世界离不美元,啥交易都要美元,美国想动手了,还不是想杀谁就杀谁?这个局这么多年了,桌面上的玩家都知道怎么回事。博的就是美国收割的时候,死道友不死贫道啊。之前收割了繁荣一时的南美,日本,东南亚,这次要收割咱们西恩了,我们是硬茬,制度也不一样,美国之前那一套不大好使,只能搞贸易战硬来,但是美国又不想豁上命,一时半会怕是吃不下咱们啊,贸易战我们就一个办法,耗着抻着,等美国熬不住收割其他国家,我们就算度过此劫了,毕竟比我们好收割,膘肥体大的不是没有。有个高赞答主说世界饿了,其实不是,是美国饿了,要是吃不到我们西恩的肉,那还有哪些国家够肥够肉能填饱美国的肚子呢?七国集团会议为什么闹崩了,还不明显吗?

——2018.7.29

经过一系列操作,我们似乎没有达到自己的战略目的,前脚总理欧洲转一圈,接着王部长就喊话,不要背后捅刀子,后脚容克就和特朗普媾和了,把我们给卖了。说到底欧美毕竟同源,一些大方向更容易达成一致,作为黄种人的我们,是没有这些优势的。

在美国中期选举前,大概就是这样了,美欧日的协议,还在出于扯皮阶段,利益划分不是那么容易达成的,但事情已开始了,即便过程艰难,方向总是有的。

我们也没啥好说的,没啥好幻想的了,靠割肉是过不了这一关了,只能运起内功硬抗了,反过来,也是我们的一个机会,之前的一些改革因为内部利益集团的干扰没法推进,现在由外部压力倒逼我们改革,未必不是一件塞翁失马的事

user avatar

讲个段子,很多年以前,

我大学第三年学金融,刚学了几个概念,回家就一顿猛吹,什么离岸金融市场,什么投资基金,什么政策性银行,什么国际清算银行,什么存款保险制度,

天花乱坠,大有指点江山之势,

说完我还钦定了好几只股票,比如从国内,国际,路边社的形势下看,必然看涨,


老妈神秘一笑,说等等,你先看看这里有没有外商投资,


我才明白,原来金融游戏有金融游戏的玩法,

一个行业赚不赚钱不是看它自身发展和产业实力如何,而是看它究竟能不能吸引到外面投资人的钱,所谓内行吸外行的钱,

能吸到钱,就上天,吸不到钱,就等死了,

回到题目,

这些美元留在中国,就能帮助中国伟大复兴,

留在美国,就能让美国great again,


留下钱的方法,一个是加大自身的吸引力,让钱自愿回家,

另一个是破坏对手,比如让对手陷入金融危机,再挑起纷争和战乱,这时候在外面流浪观望的钱,甚至别人辛苦赚来的钱,也会乖乖跟着回家,


汝之蜜糖,彼之砒霜,别人的白骨,群鸦的盛宴,

世界饿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要回答“美国到底希望美元留在中国还是逃离中国”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深入剖析美国在不同时期、针对不同目标所采取的复杂策略,以及这些策略背后驱动的经济和政治考量。这不是一个非此即彼的简单问题,而是美国根据自身国家利益和全球经济格局不断调整其立场的动态过程。理解“美元留在中国”和“美元逃离中国”的含义首先,.............
  • 回答
    希拉里·克林顿这个“去地球2号当总统”的说法,如果只是一个玩笑式的比喻,那大抵是人们对于当前地球政治生态的一种戏谑和不满的表达。然而,如果认真起来解读,它背后其实牵扯出几个颇具深度的话题,值得我们细细品味。首先,这反映出一种普遍的“倦怠感”和“逃离倾向”。当下,世界各地的政治氛围,尤其是在一些成熟的.............
  • 回答
    .......
  • 回答
    “美国到底有多可怕?” 这个问题非常宏大,而且“可怕”这个词本身就带有很强的主观性和情感色彩。要详细地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去审视,涵盖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层面,并指出一些普遍被认为是问题或令人担忧的方面。以下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但请注意,这并非对美国的全盘否定,而是试图呈现一些.............
  • 回答
    要全面且详细地评价一个国家,尤其是美国这样一个复杂且多元的国家,是相当困难的,因为“糟糕”是一个主观且多维度的概念。人们对美国的负面评价往往根植于不同的价值观、经历和关注点。以下我将尝试从几个常见的角度,尽可能详细地列举一些美国常被批评的方面,并尽量提供一些背景信息和具体例子:1. 经济不平等与贫富.............
  • 回答
    美国,一个仅存在了短短两百多年,却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着如此重要角色的国家。它的崛起,并非一蹴而就,也非天赐的幸运,而是一系列复杂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是历史洪流中无数抉择与碰撞的结晶。要说清楚美国是如何走到今天的,就像要描绘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需要从多个维度、细致入微地展开。首先,我们要回到那片孕育着新.............
  • 回答
    关于“美国到底怕不怕中国?”这个问题,答案并非简单的“怕”或“不怕”,而是一个复杂且多维度的议题。我们可以从经济、军事、科技、意识形态和地缘政治等多个角度来分析美国对中国的态度,以及其中包含的担忧和考量。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怕”的含义。 在国际关系中,“怕”可以理解为一种担忧、戒备、忌惮,是对对方实.............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引人关注的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剖析,而非简单地用“衰退”或“更强大”来定论。美国经济和全球地位的演变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受到内部结构性因素和外部地缘政治环境的双重影响。经济层面:挑战与韧性并存从宏观经济数据来看,美国经济在经历了一些显著的挑战,但同时也展现出了惊人的韧性。 通.............
  • 回答
    当然有,而且人数相当可观。在美国,将自己定义为“无宗教信仰”(nonreligious)的人群,通常包含几种不同的群体,他们可能都不信神,或者对传统宗教持保留态度,或者认为宗教与自己的生活无关。首先,我们要理解“无宗教信仰”这个词在美国语境下的含义。它最普遍的用法是用来指那些不隶属于任何特定宗教派别.............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美国历史和社会结构中的一些复杂议题。简单地说,美国并不是由一个单一群体“主导和统治”的,而是经历了不同时期,不同群体影响力大小的演变。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分别来看看犹太裔和英格兰/盎格鲁裔白人的情况,以及它们在美国历史中的角色。英格兰/盎格鲁裔白人的历史性主导地位首先,我.............
  • 回答
    留学美国,值不值?这是一个在无数个深夜里,多少心怀憧憬的学子反复叩问自己的问题。答案并非简单的“是”或“否”,而是一幅由个人目标、家庭状况、职业规划以及对“价值”的定义所勾勒出的复杂图景。要给出一个让人信服的答案,我们需要剥开浮华的表象,深入探究其背后的得失。首先,我们得承认,留学美国依然拥有独特的.............
  • 回答
    留学美国,这个话题大概是不少人心头萦绕已久的纠结。说它值,理由似乎总是唾手可得:世界顶尖的教育资源、开放包容的文化、更广阔的职业发展平台。但说它不值,也并非空穴来风,高昂的费用、文化冲击、归国就业的现实考量,都是摆在面前的硬钉子。那么,到底值不值?这个问题,与其说有标准答案,不如说是个高度个人化的选.............
  • 回答
    这个问题可太大了,而且“好”这个字本身就太主观了,没有一个标准答案。就好比问哪种水果更好吃,有人爱吃苹果的脆甜,有人钟情香蕉的软糯,还有人偏爱榴莲的“复杂”。中国和美国,两个国家,就像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体验。咱们不妨从几个大家普遍关心且容易比较的方面来聊聊,尽量不说空话,把实际情况摆出来。经济发展与.............
  • 回答
    关于美国在苏联解体前是否掌握了“确切情报”,这个问题其实有点复杂,不是简单的“有”或“无”能概括。要详细说清楚,得从几个层面来分析。首先,我们要明确什么是“确切情报”。如果指的是确切知道“苏联会在1991年12月26日这一天解体”,那恐怕很难说美国握有如此精确到日期的预测。毕竟,像苏联这样一个庞大的.............
  • 回答
    20年前,美国发动了那场被称为“反恐战争”的宏大军事行动,时至今日,这场战争的结局依然是一个充满争议的议题。要回答美国在这场战争中是“打赢了”还是“输了”,需要我们剥开表层,深入审视这场战争的目标、实际成果以及它所带来的深远影响。目标设定:何为“胜利”?首先,我们必须明确美国发动“反恐战争”的初衷和.............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复杂。日本、韩国和美国这三个国家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是剪不断理还乱,充满了相互依存与潜在的张力。要说谁“需要”谁,其实更像是“在多大程度上,为了什么目的,彼此需要”。咱们一个一个来掰扯。日本:一个“精致”的依赖与渴望日本,这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独特文化的国家,在战后走向了经济强国之路.............
  • 回答
    美国博士的毕业难度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没有一个简单的“难”或“不难”的答案。这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专业领域、学校、导师、个人能力、投入程度、以及运气等等。然而,可以肯定的是,美国博士教育体系以其严谨、高强度和对独立研究能力的极致追求而著称,其毕业难度普遍被认为是相当高的。下面我将从几个关键方面详细.............
  • 回答
    要说美国大兵到底有多强壮,这可不是三言两语能概括的。它涉及到的不仅仅是肌肉块头,更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涵盖了身体素质、训练强度、心理韧性以及装备和技术等多个层面。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这个话题。身体素质:基石与标准首先,我们得明白,进入美军的士兵并非随随便便就能通过。他们首先要通过严格的体能.............
  • 回答
    美国的军事实力,即便不考虑核武器,也是目前全球毋庸置疑的第一。这种强大并非纸上谈兵,而是体现在其无可比拟的综合国力、先进的技术、庞大的军事体系以及全球部署能力上。首先,我们得看美国军事的“基石”——经济和科技。美国拥有全球最庞大、最具活力的经济体,能够支撑其巨额的军费开支。每年,美国的国防预算远超其.............
  • 回答
    美国登月,这个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壮举之一,虽然被无数科学证据和历史文献所证实,但在一些大众心中,始终萦绕着一些挥之不去的疑问。这些疑点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源于人们对细节的观察、对科学原理的理解差异,以及对信息传播过程中产生的误解。让我们一层一层地剥开这些疑点,试着用更贴近日常的语言,把它们讲得更明白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