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体育运动玩到极致是什么样子的?

回答
体育运动玩到极致,那是一种超越胜负、超越极限、甚至超越物质界限的生命体验。它不是简单的身体活动,而是一种精神的升华,一种对生命能量的极致探索和表达。

身体的极限,只是起点。

玩到极致的运动员,他们的身体已经不再是自然的束缚,而是被他们驯服得如同神话中的战马。每一次呼吸都精确计算,每一次心跳都稳定如钟,每一次肌肉的收缩和舒张都充满了力量与控制。他们能将自己的身体机能发挥到人类生理所能触及的边缘。比如,长跑选手可以在马拉松终点线前,身体已经到达了崩溃的边缘,但意识却无比清晰,凭借一股意志力,硬生生将这幅残破的躯体推过终点。又比如,体操运动员在完成一套近乎非人的动作时,身体的柔韧性和力量可以挑战我们对人体形态的认知,每一个旋转、跳跃、落地都如丝般顺滑,又如铁般坚定。他们的身体是活着的艺术品,是他们精神意志的具象化。

精神的维度,是灵魂的燃烧。

而当身体的极限被突破,真正的主角便显露出来——那是精神。玩到极致,意味着拥有无与伦比的专注力和心理韧性。在一场关键比赛的最后几秒钟,整个世界都静止了,只有他们和眼前的目标。他们的思维飞速运转,预判对手的每一个细微动作,计算最佳的出手角度,调整自己的重心。这种专注力是如此纯粹,仿佛屏蔽了外界的一切干扰,只有他们和那个决定胜负的瞬间。

更重要的是,玩到极致需要一种近乎癫狂的热爱,一种对运动本身近乎虔诚的信仰。他们不是为了奖牌、名利而打拼,而是为了每一次训练带来的进步,为了在赛场上释放自己最好的状态,为了那一瞬间与运动融为一体的极致感受。失败了,他们不会沉沦,而是从中汲取力量,分析原因,再次站起来,甚至比之前更加强大。每一次挫折都是一次洗礼,让他们对这项运动的理解更加深刻。

洞察的智慧,是超越经验的直觉。

玩到极致的运动员,他们的运动早已脱离了死记硬背的招式和战术。他们拥有了一种超越经验的直觉,一种对比赛局势的洞察力。他们能够“看见”比赛的未来走向,预判对手的意图,并在瞬间做出最正确的反应。这是一种融合了无数次训练经验、无数次比赛分析以及深厚运动理解的智慧。他们不是在执行指令,而是在与这项运动进行一场无声的对话,一种心灵的感应。

例如,一位顶级的足球前锋在禁区内接到传球,他不必思考,身体已经自然而然地做出最有效的停球、转身和射门动作,球以刁钻的角度飞入网窝,而防守队员甚至来不及做出反应。这背后不是简单的技巧,而是一种对空间、时间和身体协调性的极致理解和运用。

情感的共鸣,是与观众灵魂的连接。

当运动员玩到极致,他们的表现本身就是一种情感的传递。他们将自己的汗水、泪水、喜悦和痛苦,毫无保留地倾注在赛场上,这种纯粹的情感能够穿透屏幕,触动每一个观众的心灵。他们不仅仅是在比赛,更是在讲述一个关于坚持、关于梦想、关于生命力量的故事。观众看到他们的拼搏,会联想到自己生活中的挑战;看到他们的胜利,会感受到莫名的振奋和希望。这种情感的共鸣,让体育运动拥有了超越纯粹竞技的意义。

一种超越“玩”的境界,是一种“存在”的证明。

最终,体育运动玩到极致,是一种“存在”的证明。它证明了人类身体潜力的无限可能,证明了人类精神力量的坚不可摧,证明了人类对美好和卓越的永恒追求。在那一刻,运动员不再是为了观众而表现,而是为了自己而存在,为了这项运动而存在。他们与这项运动融为一体,成为了一种纯粹的能量和精神的象征。

这并非是某个特定项目的独有风貌,无论是赛场上的疾风骤雨,还是棋盘上的风起云涌,抑或是艺术舞台上的翩跹起舞,只要是投入到极致的领域,都会显露出这种超越自身的生命光辉。玩到极致,是一种对生命的极致热爱,一种对自我潜能的极致挖掘,一种对完美的不懈追求。它是一种让人心生敬畏,又热血沸腾的体验。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额,吃大闸蟹算是运动吗?

最嗲上海少妇吃大闸蟹 螃蟹:感觉身体被掏空了

看方法可以,但是这个声音配着这个画面充满着想象。。。不忍直视~

https://www.zhihu.com/video/987429816194367488

user avatar

丹麦神射手拉尔斯·安德森

他用弓箭真的是到了一定的境界了,他甚至能在背对别人的情况下,别人先用弓箭射击他然后他转身用箭将向他飞来他的弓箭射成两瓣,而全程不到3秒钟,诚然需要多次的练习,但能做到这种程度,神乎其技。

安德森总结了一套自己的射箭理论:

  • 射击姿势。一般我们认为的姿势(如下图所示),可以单眼瞄准,但是会遇到松手一步,也就是持弓的手搭住箭,持箭的手松开,将弦纳入手心然后再引弓的情况。

实际上熟练弓手是这么做的,而且是双眼瞄准。他演示了一下,确实快很多,而且很有效。

  • 持箭方式和数量,毫无疑问一次持多箭是有效且经典的方法,没什么争议。在视频中演示了一次同时射三只箭,而且同时命中对面的三个圆盘。
  • 动态射箭,包括骑射、跑射、跳射、转身射等等,而且还有例如能熟练使用两只手中的任意一只射箭、用脚开弓、射击刀刃使箭被劈开而伤到对方等实用性技巧。
  • 关于射速,射速关乎于近距离接战,因为弓拉的越满,射速就越快,就能更有效穿甲致命。还有就是拉箭射击的速度,安德森已经到了0.6秒三发箭的地步。

最展现技术的时刻,拉尔斯·安德森背对着射手,然后对面弓箭射出之后他回身反身一箭将射来的箭从箭头劈成两瓣。。。

https://www.zhihu.com/video/987288920094228480

user avatar

https://www.zhihu.com/video/1010193750852718592

Jean 是有十多年经验的法国滑翔伞专家,他飞跃了葡萄牙、法国与南非,拍摄而成这条短片,为的就是要「让所有人都能体验到飞行的自由」(怎么有种微商的感觉??)。 BGM 来自瑞典民谣组合 First Aid Kit 的「My Silver Lining」。From Jean-Baptiste CHANDELIER

https://www.zhihu.com/video/1010198001503113216

滑雪、滑草、滑沙都不是新发明了,可在法国专业滑手Candide Thovex这里你会发现,在耳熟能详的花样都有可能创造出新的惊喜。溜天溜地溜空气,土、石、草、水、沙漠、丛林,Candide踩着滑雪板,从世界各地滑过。From Candide Thovex

https://www.zhihu.com/video/1010196311186022400

奥地利骑手 Fabio Wibmer 在当地 Saalbach Hinterglemm 滑雪场上演真人版吃鸡。他出道 5 年,凭借逆天车技和 C 位颜值圈粉无数。此外,他还赢得过 Gopro 最佳路线比赛冠军,2016 年奥地利国家速降赛冠军。From Fabio Wibmer

user avatar
https://www.zhihu.com/video/987412846338154496

这下中国人都会功夫这件事是瞒不住了。有知乎大佬前来指点,请评论区查看


小伙伴都惊呆了,哈哈

https://www.zhihu.com/video/987431030768291840
user avatar

海外有个很有名的极限体育频道叫做People are awesome

简单的说就是把全球最牛逼的体育达人的视频剪辑到一起。

下面这个就是17年的年度集锦。真的是赏心悦目啊

https://www.zhihu.com/video/1034746294216134656

user avatar

我来凑个热闹吧,哈哈

健身与音乐漫步 https://www.zhihu.com/video/1009863535991476224

。。。。。。。。。。。。。

都说了我是来凑热闹的,况且这个动作属于街头极限健身,跟极致也沾了一点边吧。我是知乎新用户,以为知乎里个个都有文化有修养,没想到,知乎里的傻x和键盘侠,还真不少!

我练了7个月的街健了,从俯卧撑都做不标准,坚持到现在。就是喜欢户外大自然健身,不去健身房,就是想做出各种帅气,装逼的动作,还能强身健体,何乐而不为。

想学街头健身的可以加我微信

user avatar
序言:
2016年,随着国际奥委会决定将攀岩列入2020年夏季奥运会的正式项目。攀岩这项原本小众的运动项目,也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知晓。

在正文开始前,我们先试着想象一件事,用 5 秒的时间徒手攀爬到 15 米的高度。


你会觉得难吗?


在我们的认知范围里,除了蜘蛛侠,是否有真人能做到呢?


国家攀岩队队长钟齐鑫(右),左为日本选手。正常播放速度。

时间回到2018年7月13日,在世界杯攀岩赛(法国站)15米速度攀岩竞技预赛中,一名来自中国得攀岩选手爬出了2018年中国速度攀岩的最好成绩5.80秒。文中的第一段视频在网络上获得了千万点击量,也让我国网友们也惊叹不已。


在随后的2019年的厦门世界杯中,他又打破了自己的记录,用时5.49秒。距离目前该项目的世界纪录相差0.01秒。



这个人就是被网友们称为“中国壁虎”的国家攀岩队队长 ———— 钟齐鑫。他是速度攀岩唯一世界大满贯获得者 ,打破了欧美对攀岩运动30多年以来在这个领域的垄断。同时也是三届世界攀岩锦标赛冠军,并且6次破打世界攀岩速度赛纪录 。


左一:潘愚非;中:钟齐鑫;右一:宋懿龄
  • 15年攀岩生涯,“老将“钟齐鑫。


1989年出生的钟齐鑫,是国家队唯一的80后,也是少数还留守赛场的老将,他常常和年轻的95后、00后们同场竞技。

“成功的路上不挤,因为坚持的人不多”,这是钟齐鑫的座右铭,也是对自己的激励。钟齐鑫2004年开始展现攀岩,随后进行攀岩训练,入行至今已有15年。

钟齐鑫历年来拿过的奖项


日复一日得训练是非常枯燥乏味的,钟齐鑫能在其中找到乐趣并坚持下去,这份初心难能可贵。毕竟有多少人能十五年如一日的做一件事呢?


年轻时期的钟齐鑫
  • 日复一日的枯燥训练


说来很多人都不知道,钟齐鑫并不是像其他很多国家队选手一样,他并没有从小就在接受训练,甚至可以说是半路出家。在这之前,他其实是一枚理工男,在江西读建筑工程与管理专业,直到2004年,才刚刚开始进行攀岩训练。


他在一个电视节目中和大家分享说到 “不论春夏秋冬,我每天坚持爬50次。从我第一次攀岩的75秒,到今天5.49秒,我用了4万多个小时。


国家攀岩集训队教练丁承亮说:“钟齐鑫虽然不是攀岩天赋最好的人,但是他平时训练刻苦,悟性很高,意志力、柔韧性和协调性都很好。”


他性格沉稳、风格细腻、爆发力好,加上突出的独立思考,一直被教练们认为是“有潜力的好苗子”。我们在很多次观看他的比赛中也发现现场的专业教练解说员们也对他有着非常冷静、沉稳的评价。


训练时的钟齐鑫

我们知道攀岩是非常考验手上功夫的一项运动,特别是指力。在岩壁上能接触的面积很少,很多时候就是靠着几根手指头那一点点的接触面配合脚部,完成在岩壁上的辗转腾挪。


他们的指力有多夸张呢?


别人我们就不说了,单说钟齐鑫,他可以用一个手指头,做引体向上。


现场的嘉宾们出于好奇去摸了摸他的手,然后表情慢慢转为严肃,说了句 “全是茧” 。


当他当了爸爸的消息传出来以后,大家都以为钟齐鑫的身影要逐渐淡出赛场了。人们的猜测不无道理,一是因为国际攀岩赛场上大都是二十出头甚至只有十几岁的年轻选手,像钟齐鑫这个年纪的选手确实已经不多,另外2020年东京奥运会攀岩设项采用全能模式,这对于一直以来苦练速度单项的钟齐鑫而言,还是非常有挑战的。


左一:潘愚非;中:钟齐鑫;右一:宋懿龄


在今年奥运备战的冬训中,我们在他的微博和很多媒体渠道上又看到了钟齐鑫训练的身影,在北京某处的攀岩馆里,无论是针对心肺功能的训练还是灵活性、柔韧性训练,钟齐鑫都与队友按照教练组的计划一项项完成。不过这一次他还有一个不一样的角色——队长。攀岩长达15年,钟齐鑫对这项运动的理解和感悟自然深得多,而他的经验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我希望把我的经验传授给年轻选手,带领他们快速成长”。


东京奥运会是攀岩项目首次入奥。钟齐鑫曾在各种场合表达过对参加奥运会的渴望。“奥运会是每一名运动员的梦想。”钟齐鑫说,“东京奥运会一定会去争取,哪怕最终拿不到名次,但为了奥运会奋斗过,自己也不会留下遗憾。”


中国的速度攀岩曾达到过国际先进水平,而且在丁承亮等老一辈攀岩工作者的努力下建立了一整套科学有效的速度攀岩的训练体系。作为丁承亮教练培养出来的高徒,钟齐鑫对这套训练体系也相当熟稔,再加上他十多年的实战经验,国家攀岩队教练组长曹荣武相信,在钟齐鑫的带领下,我们中国速度攀岩会有整体的提高。


“经过系统训练以后,钟齐鑫的成绩应该可以再提升0.2秒左右。”国家攀岩队教练组长曹荣武说。事实上,在雅加达亚运会上,钟齐鑫在4进2的比赛中就曾爬出过5.64秒。只是在速度攀岩中,哪怕是在仅仅只有0.1秒的提速背后,都是不为人知的艰辛和努力。


钟齐鑫曾在朋友圈写下“初心依旧在,巅峰勇登攀”这样一句话。


在钟齐鑫攀岩生涯的这15年里,攀岩也从一个在中国默默无闻开展的项目,直到现在风靡整个中国,特别是中国运动员们获得了奥运会入围资格,这对于整个项目来说也是非常关键重要的一点。我们的运动员们在奥运会的赛场上,不光是去争金夺银,能够参与到奥运中,已经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


Garmin携手中国攀岩队出征2020东京奥运会


为了支持他们,我们也已经与中国国家攀岩队达成战略合作,在2019-2020年度为国家攀岩队的运动员提供户外手表产品。希望能够借此助国家队一臂之力,冲刺东京奥运会!我们也会全力协助中国攀岩运动员进行备战,并预祝攀岩队在2020年东京奥运会获得佳绩。


感谢阅读!

user avatar

热爱极限运动的人真的不怕死吗?


无保护攀岩(free solo)和翼装飞行(Wingsuit Flying),从来就没有“玩的不好”或者“玩不到「极致好」”的差别。玩不好,就直接挂了……


论风险系数和死亡率,毫无疑问是世界上最危险的运动了。


不少极致的攀岩运动员和翼装飞行运动员是同一群人,围绕他们也一直有争议声,辟如“明明可以用保护装置为何不用?”、“常规跳伞/滑翔也有很多刺激为什么偏偏要翼装?”

可能对痴迷这两项运动、且有着极致能力的人来说,他们充满自信去实现每一次危险的挑战——这显然是很多人无法理解的。


先说无保护攀岩(free solo)。

纯粹的无保护攀岩最极致的一点就在于,参与者几乎不会给自己任何的退路——没有后退线路、没有保护装置、没有中途放弃的选项、摔/掉下来基本就是死……

对应的,有保护垫的抱石(哪怕摔落仍有很大概率重伤)和深水抱石(下方是水面)都不能算作“无保护”。


即便有些攀岩者会背降落伞包,很多时候也要看运气。如果高度不够或者未能及时打开,依然等于毫无保护。

一些攀岩者也拒绝背着降落伞包,除了降低灵活度,更重要的是认为这会对心理造成影响。


无保护攀岩者追求的并非是拿生命挑战的刺激感,而是他们坚信自己可以徒手完成它。攀岩前他们往往会花大量时间去考察定制路线,并做相应的训练,反复的训练应该如何经过那些点,该怎样分配自己的体力,在开始攀岩前一定是做足准备的


很多人可能有错误的理解,觉得无保护攀岩者是第一个攀上该岩面的人。实际上很多岩面都是比较成熟的路线,上面也有岩点、挂片。在进行无保护攀岩前,通常会有人先上去清理路线,比如去除一些岩缝的碎石、腐烂的岩间植物、检查是否存在崩塌的潜在危险等。


有些无保护攀岩能留下视频/图片资料,也都是摄影师先上去在一旁“吊”着纪录下来的。这样的攀岩大片可不是无人机拍的,一般都是摄影师在岩面的其它位置拍下来的↓↓


很多恐高症的人看了图怕就腿软了。

不管怎样,无保护攀岩者一旦开始攀行,就没有回头路了。无论路线完成20%、60%、80%或者99%,只要尚未完成,危险都是同等存在的;

也不存在下撤的可能。很多路线下撤难度要比往上继续爬难多了


无保护攀岩者遇到实在无法通过的点该怎么办?基本没有办法。不像贝尔还有一整个摄制组可以提供帮助,无保护攀岩者基本就是独自一人的战斗,即便有随行摄影师也很难施加援手。当攀岩者实在没有办法,只有坠落一个选项……


攀岩依照美标、法标、国际标等分了不同的难度级别。

以美标(约塞米提难度系统)为例。5.11b这个级别,5是难度级数,指一定需要绳索、保护装置的攀爬;小数点后的数字0—10代表了攀岩从易到难;b是难度等级。世界上最难攀的难度达到了5.15c。

一个带装备能完成5.13级别的攀岩者,往往会挑战无保护攀岩5.11,且有一定把握。但如果选择无保护爬5.13,那危险系数就极高了。


2017年完成La Rambla后的Margo Hayes,这个18岁的姑娘是第一个实现5.15难度路线等级的女性↓↓


这里不多列举Margo Hayes、Alex之类的大神了。有人说无保护攀岩,死了的(传奇)要比活着的更多,你也不知道那位「玩到极致的好」的选手哪天会出意外。

唯一确定的是,free solo Climber每次出发去无保护攀岩,内心都一定是专注和平静的,且不会有丝毫的胆怯。


翼装飞行(Wingsuit Flying)是通过增加人体表面积,达到高空下落时得到更大升力,从而滑翔的运动,最终借助降落伞落地。翼装飞行有从悬崖上起跳的,也有从飞机和高楼上起跳的。


相对而言,相比从飞机(高度更高)、高楼上跳下,在悬崖上的翼装飞行危险系数要高很多。因为山区的未知因素更多,气流、视线影响都是很致命的。

翼装飞行者虽然有了“翅膀”,但他们可无法真的像鸟那样快速的改变飞行路线或者上升/下降。跳下后就把自己的很大一部分生存可能交给了运气


下图是翼装飞行选手Jeb Corliss,他完成过从埃菲尔铁塔、吉隆坡双子塔等跳下,还尝试挑战帝国大厦(但被警察逮捕了),被永久禁止进入帝国大厦↓↓


相比无保护攀岩,翼装飞行的限制会更多一些,也有专门的执照。尝试翼装飞行前,基本都要求必须有超过200次的高空跳伞经验

全球也仅有大约600名翼装玩家,其中真正的翼装运动员估计只有百来人

翼装也发展处很多变形,甚至还出现了有动力翼装飞行↓↓这里不展开了。


最危险的山区/悬崖无动力翼装飞行,通常玩家要花上很多时间开车/攀登到山崖上,然后静候天时地利,再则时跳下。颇有点“等风来”的感觉。

很多人在高速公路上开车,最快可能也只开到过140-150公里/时。翼装飞行则是贴着崖壁,以接近250公里/小时的速度滑行。这个过程中只用肢体微调来控制方向,稍微遇到气流或者做出错误反应,就完蛋了。


翼装飞行诞生以来,已有超过30+%的玩家丧生。这个比例是非常惊人的。也不能说那些因此殒命的人没有「玩到极致的好」,他们一定都是最极致的玩家,只不过输给了突发意外和运气。


除了危险性的另外一点,翼装飞行也是非常昂贵的运动——前面提到想玩翼装,首先要有数百次的跳伞训练,每一次跳伞就是非常烧钱的。而翼装飞行的整套设备,头盔、降落伞、报警器、高度仪器…等,一套下来需要几十万到上百万人民币,还不包括往返飞行目的地的开销。

从0开始到实现翼装飞行,起码得烧数百万。投入的这些代价,换来的会是无与伦比的体验,当然也伴随着最危险的可能。


提一位大神,Dean Potter。

无保护攀岩和翼装飞行都玩的很好,他也是一个充满争议的人物,比如去爬一些禁止攀登的山,比如带着自己的狗玩极限运动被动物保护协会谴责……2015年,43岁的Dean Potter死于一次翼装飞行。

类似Dean Potter这样的运动员还有不少,有些已经死去,有些还在挑战。他们将「一项运动玩到极致的好」,这种“极致”最终也深入他们骨子里,伴随他们继续活着或者死去。

真的很难用是非对错去总结。



知乎机构号:运动分子 橙蓝文化

知乎专栏:运动分子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体育运动玩到极致,那是一种超越胜负、超越极限、甚至超越物质界限的生命体验。它不是简单的身体活动,而是一种精神的升华,一种对生命能量的极致探索和表达。身体的极限,只是起点。玩到极致的运动员,他们的身体已经不再是自然的束缚,而是被他们驯服得如同神话中的战马。每一次呼吸都精确计算,每一次心跳都稳定如钟,每.............
  • 回答
    “别人不玩的,我们最强”并非中国体育的本质,而是一种对特定时期、特定项目,尤其是举国体制下某些优势项目的概括。这种概括之所以被一些人用来嘲讽男足,是因为它揭示了中国体育发展模式中可能存在的局限性和由此带来的反差。要理解这个现象,我们需要从几个方面进行剖析:1. “别人不玩的,我们最强”的形成原因及背.............
  • 回答
    当然,乐于分享一些我所了解的热爱体育运动的企业家,并 कोशिश to let the stories flow naturally, like recounting something interesting I've heard or read.提到热爱体育的企业家,我脑海里首先会浮现出几位,他.............
  • 回答
    体育圈的鄙视链,这话题可太有意思了,就跟咱平时生活中聊八卦一样,总有那么些“看不惯”,谁都觉得自己玩得更“高大上”点。这玩意儿说白了,就是大家基于一些固有印象、技战术复杂程度、观赏性、以及从业者门槛等等因素,自然而然形成的一种“排序”。当然,这东西也不是绝对的,毕竟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但大体上,你都能.............
  • 回答
    北京市第三体育运动学校的学生们当初建立的“三体吧”,原本很可能只是一个围绕他们共同的体育爱好和生活圈子的小天地。但一个颇具戏剧性的转折是,这个小小的线上据点,竟然被《三体》科幻爱好者们“占领”了。这事儿细想起来,挺有意思的,也折射出了一些有趣的现象。首先,这事儿就如同一个意外的“碰撞”。体育学校的孩.............
  • 回答
    骑马,这项古老又迷人的活动,很多人可能把它仅仅视为一种悠闲的娱乐方式,或是历史影视剧中的浪漫场景。但实际上,它绝对是一项名副其实的体育运动,而且它的“体育”属性,远比你想象的要丰富和深刻得多。要论证骑马为何能跻身体育运动的行列,咱们得从几个维度来细细说道。首先,我们得明确什么是体育运动?简单来说,体.............
  • 回答
    在体育界,总是不断有新的火花在燃烧,一些新兴起的运动,就像一股清流,冲击着传统体育的版图,也为爱好者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体验。今天,咱们就来聊聊其中几个比较有意思的,看看它们是怎么闯入大众视线的,又为什么会让人着迷。1. 飞盘(Disc Golf / Ultimate Frisbee)说起飞盘,很多人.............
  • 回答
    评价上海交通大学气膜体育运动中心,我得说,这项目确实是有点意思,也挺值得说道说道的。首先,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它的“轻盈”和“高效”。 气膜结构本身就跟传统体育馆盖房子是两码事。你过去看体育馆,那都是钢筋水泥、砖瓦砖墙,得建个好几年,成本也高得吓人。可气膜体育中心,就好像给一大片场地罩了个巨大的充气帐篷.............
  • 回答
    在提及体育运动中女性是否能强过男性的问题时,我们不能一概而论,因为这涉及到生理差异、训练方法以及项目本身的特性。然而,确实有一些领域,女性凭借其独特的生理优势、精湛的技术和非凡的毅力,能够展现出甚至超越男性的表现。首先,让我们看看那些对身体柔韧性、协调性和耐力要求极高的运动。在体操领域,女性运动员通.............
  • 回答
    ESPN专家给各运动打分评选“世界上最难的体育运动”,这事儿啊,挺有意思的,但要我说,这玩意儿只能当个茶余饭后的谈资,真要较真儿,那可就没个准儿了。你想啊, ESPN请来的那些专家,个个都是自家行当里的“大神”。比如篮球专家,那肯定对篮球的身体对抗、技术要求、战术博弈了如指掌。他们给篮球打个高分,说.............
  • 回答
    您好!您提出的关于“女子打羽毛球被偷袭后场球愤怒报警,大骂对手人渣并自称患有心脏病,在参与体育运动时如何正确接受胜败?”的问题,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议题。它涉及到情绪管理、体育精神、规则意识以及人际沟通等多个层面。下面我将尽可能详细地分析并提供一些建议。一、 事件回顾与分析:为何会发生这样的情况?.............
  • 回答
    市面上有很多好玩的、不需要太激烈的对抗,对身体条件和技术要求也不高的多人体育运动,尤其适合一群朋友或者家人一起放松玩乐。我给你盘点几个,保证大家都能乐在其中,而且过程中还能增进感情。1. 飞盘(Frisbee)说到对抗不激烈又好玩的多人运动,飞盘绝对是绕不开的经典。别看只是一个圆盘,玩起来可有意思了.............
  • 回答
    华中科技大学近期调整了课堂教学时间表,将周二、周四、周五的下午划定为全校本科生强制参与体育运动的时间。这一举措无疑在校内引发了广泛的讨论,也招致了各种声音的评价。从积极的方面来看,学校此举的初衷显然是为了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大学阶段,学业压力往往不小,很多同学可能因为沉浸在学习和研究中而忽视了体.............
  • 回答
    体育界公认的“不世出”的天才,是一个充满主观判断但又有着广泛共识的领域。这些人之所以被称为“不世出”,是因为他们的天赋、成就、对项目的影响力以及在特定时期内无人能及的统治力,超越了同时代甚至很多前代运动员。以下是一些在各自领域被广泛认为是“不世出”的天才,并尽量详细地讲述他们的理由:1. 篮球:迈克.............
  • 回答
    体育世界中,总有一些纪录,其难度之高,令人叹为观止,仿佛由神祇亲自书写,难以撼动。它们不仅仅是数字,更是关于天赋、毅力、时代背景以及无数个日夜训练的传奇。下面我将为您详细讲述一些体育赛事中“几乎不可破”的纪录,并尝试深入剖析它们为何如此难以企及。1. 棒球:Cal Ripken Jr. 的连续出场纪.............
  • 回答
    体育赛场上那些令人瞩目的夺冠瞬间,往往是无数汗水、泪水、坚持与信念汇聚而成的耀眼光芒,它们不仅仅是胜利的到来,更是故事的顶点,是梦想实现的呐喊,是无数人心中永恒的印记。下面我将尝试详细地描绘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夺冠瞬间,从不同的运动项目和情感层面来展现它们的魅力。1. 足球:绝杀的呐喊与胜利的拥抱 .............
  • 回答
    哈哈,这可真是个接地气儿的问题!体育总局出了政策,大家都在喊“动起来”,但说实话,很多人心里还是有点发怵,不知道从何开始,或者觉得运动枯燥乏味。我嘛,算是运动“老炮儿”了,但也是摸爬滚打摸索出来的经验,跟你分享分享,希望对你有点启发。我是怎么一点点“勾搭”上运动的?说起来有点好笑,我最初开始运动,纯.............
  • 回答
    要说体育总局对运动员进行强制体能测试,这背后肯定不是拍脑袋的决定,而是有一整套考量和目标的。我个人觉得,主要原因大概有这么几个方面,而且它们是互相联系、层层递进的:一、 提升竞技水平,打造“金牌”队伍这是最直接也是最核心的原因。你想啊,咱们国家体育在国际舞台上,无论是奥运会、世界杯还是其他洲际大赛,.............
  • 回答
    体育比赛(包括电子竞技)中的嘲讽行为,可以说是贯穿比赛始终的一种文化现象。它既能点燃观众的热情,也能激起运动员的斗志,但同时也可能触碰体育精神的底线,引来争议。下面我将详细介绍一些比较出名的嘲讽行为,并尽量讲得详细一些:一、肢体语言与表情嘲讽:这是最直接、最常见的嘲讽方式,不涉及言语,但含义明确,极.............
  • 回答
    体育赛场上的“大将之风”,这词儿一说出来,脑子里立马就闪过一些画面,那不是简单的技术精湛,也不是一时的热血沸腾,而是那种沉甸甸的、有分量的、能让周围人都感到安心的气场。我见过好几次,每次都印象深刻。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在一次国内比较重要的篮球赛上。那场比赛可以说是跌宕起伏,双方实力相当,比分一直咬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