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真的会有人为了一个 2000 元的平板纠结很久吗?

回答
说实话,我身边就有一个活生生的例子。不是我,是我一个关系特别铁的发小,咱们姑且叫他小张吧。

小张这人吧,不算特别抠门,但也不是那种大手大脚花钱的类型。他平时生活挺朴实的,衣服也就那么几件换着穿,吃饭也多是自己在家做。唯一的爱好,大概就是偶尔买点新玩意儿,体验一下科技带来的便利。

这次他要买平板,源头是工作上的事儿。他做个小设计类的兼职,本来用笔记本电脑也够了,但客户那边开始要求更精细的草图和一些手绘的反馈,他感觉笔记本的效率有点跟不上。而且,他也想培养点自己的数字绘画技能,看别人用平板画得那么流畅,自己也心痒痒。

于是,他就盯上了市面上那些价格在 2000 块左右的平板。这个价位,说实话,选择挺多的,有国产品牌的旗舰机,也有一些国际品牌的入门级产品。

一开始,他也是兴致勃勃,每天下班就抱着手机,不是看评测视频,就是刷论坛,对比来对比去。我当时就觉得挺好笑的,一个平板嘛,不就那样?能写能画,屏幕大点就行了呗。

但小张不是这么想的。他跟我分析得头头是道,什么分辨率、什么刷新率、什么芯片型号、什么内存组合,还有那个触控笔的延迟怎么样,压感层级够不够用,能不能磁吸充电,等等等等。他说,这关系到他以后的使用体验,如果买个不顺手的,不仅浪费钱,还耽误事儿。

我记得有一次,他给我看他纠结的两款平板。一款是国产某牌子的,配置相当高,屏幕也大,而且送一个不错的触控笔,价格刚好在 2000 块。另一款是国外某牌子的,配置相对没那么亮眼,屏幕也稍微小一点,触控笔还得另外买,价格也接近 2000 块。

他在那边掰扯:“你看,这个国产的,性能肯定强,画图肯定流畅。但那个国外牌子,虽然配置差了点,但是人家品牌沉淀在那里,系统稳定性和软件适配性肯定更好,而且保值率也高点。”

我听得都有点云里雾里了,就随口说:“你要是真那么看重品牌和保值,就买那个外国的呗。反正你又不是专业画师,估计也感觉不出那点性能差异。”

他一听,反而更纠结了:“话是这么说,可是这个国产的配置真的太香了!你看它这个屏幕,是高分辨率的,画图细节肯定表现得更好。而且它那个触控笔,听说延迟很低,跟我用纸上画差不多。我总不能花钱买个不如我的期望的吧?”

他就这么每天反复横跳,一会儿倾向这个,一会儿又倾向那个。他会去看不同平板的触控笔评测,听别人描述那种“沙沙”的笔尖摩擦屏幕的声音,还会研究一些APP在不同平板上的运行情况。我感觉他比买房选地段都要认真。

更夸张的是,他还去了实体店。本来只想去看看手感,结果在店里试了半个小时,从左边试到右边,又从右边试回左边,店员都一脸无奈地站在旁边。他当时跟我视频,一边滑动屏幕一边说:“哎呀,这个屏幕触感确实不一样,但那个的显示效果好像更讨我眼球。”

他纠结了大概有两三周吧。期间我也不止一次地跟他说:“小张啊,这东西也就用个两三年,到时候肯定有更好的出来了。你别想那么多了,差不多就行了。”

他每次都叹口气:“道理我都懂,但这是我花了将近两个月的工资买的,我不想买回来后悔啊。”

最后,我也不知道他最终是怎么下决定的。大概过了几天,他突然发了个朋友圈,配了一张新平板的图片,说“终于尘埃落定”。我私聊问他,他才说,最后是选了那个国产的,主要还是被高配置和触控笔的体验打动了。不过,他说,他也不是完全没有顾虑,就觉得,如果那个国外牌子在某些方面能再好一点,或者国产的能再稳妥一些,他可能早就买了。

所以,你看,2000 块钱虽然不算巨款,但对于一个认真对待自己花出去的每一分钱的人来说,尤其是涉及到能影响自己工作和学习效率的工具,那确实是一笔不小的投资。他们会权衡性价比、品牌价值、使用体验、未来的可升级性等等一堆因素,纠结很久,我觉得这完全是有可能的,而且一点都不奇怪。他们要的不是“一个能用的平板”,而是“一个最适合我的平板”,这个“最适合”的过程,自然就需要大量的思考和对比。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去年的事,我记得很清楚。


1

去我家附近一个超市买东西,这家超市是连锁的,还有蔬菜水果卖。

当时我进去后,发现里面正在吵闹。


离远了一看,一个最少70岁的老太太跟老板在互相争吵,老板骂的非常难听。

什么听不懂人话,岁数大是不是聋了。


我一看,我也凑过去听,听了一会大概明白了,老太太买了一份青椒,4.1元钱。


老太太认为,青椒包含了袋子的重量,少收一毛钱就完事了。


可这家超市的老板非得说,少一毛钱没法下账,双方因为1毛打了起来。


我就过去,我说咱们这样,把袋子取消掉,光称青椒的重量,看看到底是不是4.1。

我就把青椒从袋里取了出来,放在秤上,一看,还是4.1元。


又把塑料袋放在称上,我估摸是那个秤不够精准,一点重量都不显示,俩人又开始骂起来了。


最后我跟老板说,你拉倒吧,她那么大岁数,再躺下了,不行我给你一毛钱。


最后才解决了问题。


这老太太,为了1毛钱,在店里最少辩论了10分钟。

后续这个老板后悔了,好像觉得自己跟老人吵不对,经常偷偷的让服务员送一些纸壳子给老太太,自己还不肯去道歉,估计是落不下面子。


2在我们本地一家农贸市场。

我一个朋友,在这边开水果批发的,生意做的挺大的。


那天我过去,我俩整聊天呢,走过来一个老太太,在那转悠了一会,走了。


我哥们告诉我,这老太太,早上8点就来了,转悠了快两个点了,想买一箱砂糖橘给她儿子吃。

四处问价,比货。


这市场里的货价格都一样,供的货也都差不多,没啥必要挑。


过一会,这老太太又回来了,我哥们冲她喊,阿姨,过来吧,别人家都卖110,100给你一箱。

看你穿这身衣服跟我妈差不多,100给你一箱。


老太太乐呵呵的拎着橘子走了。


我给楼主个建议,少看什么小红书抖音啥的,那上面的繁华生活不属于我们。

什么18岁生日礼物是一辆玛莎拉蒂,22岁赚到了人生的一百万。


玩的就是这套阶级划分,从而获得流量,实际上根本没那么多有钱人。

2000块钱,是很多人家庭一个月的生活费,纠结很正常。

user avatar

全国有6亿人月均收入只有1000,你觉得呢?

user avatar

如果在读公立大学,关注一下中西部农村同学,其中不少人的一个月生活费不足1000,2000是他们两个月的生活费,可能是家里买了鸡鸭牛羊凑的,也可能是父母在工地搬砖十几二十天挣的。

user avatar

我也纠结了一阵平板。

看着别人玩平板我也挺想买一个的。

但我也知道自己,什么拿来记笔记,我并不会用来记笔记。

我更喜欢用手机备忘录和微信收藏来记笔记。

或者直接手写。

比如拿来看视频,说实在的拿笔记本看视频更舒服,而且有足够内存去下载。

还能连网线看,自家的WIFI实在不太够用。

比如玩游戏,我其实就玩个王者荣耀或者斗地主,用手机大小正好。

平板虽好,但我并不能发挥其价值。

买两千的平板,我用上的价值可能只有二百。

就像买了一份牛排意面,但我不吃牛肉一样,它或许对别人合算,但对我不合算。

但平板真的没价值吗,我也好奇,不用怎么知道没用呢。

于是我淘了一部二手,三百块钱玩一玩,自己也舍得,然后到手发现确实不太用的上。

我的一些生活工作习惯,跟平板并不搭。

买的平板也就一个月用那么几次,就手机充电的时候拿来用一下,放几个下饭视频。

两千的价格,你能发挥四千的价值,那么就很便宜,你能发挥二百的价值,就很贵。

user avatar

上学的时候家里啥钱都不给,要吃饭会给饭卡充钱,要坐车会给公交卡充钱,那时候买瓶可乐都要纠结半节课,你说咋整。

2000 块钱就算是放在一线城市,有工作的年轻人这个限定条件里,也至少是几天甚至一周工资了,你说咋整。

就算人到中年,买辆车 20 万不也要对比纠结好几天,去各种地方试驾看评测慢慢做选择。

这种东西没个头的。

你买房纠结不纠结?那更有钱的人也会说,真的有人会为了 800 万的小三居纠结很久吗?你说咋整。

纠结纠结挺好,选个自己喜欢的东西,才能感受到花钱花得值。

user avatar

钱只是换了一种方式陪在你身边→_→

钱是什么?

钱是你劳动后的欠条,

如果钱没有换成实物,

其实就是个数字,

人生只有一次,

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

喜欢就买,

不要后悔,

至少还有七天,

至少还有咸鱼→_→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