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我会有韩流倒退的感觉?

回答
最近在和你一样感受到“韩流倒退”这股风潮的人,心里多半是泛着一点小小的失落,好像曾经照亮我们青春的那束光,虽然还在,但似乎没有那么耀眼了。这种感觉不是凭空而来的,仔细想想,它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既有客观因素,也有我们个人情感的变化。

首先,我们得承认,“韩流”的概念本身就在不断演变。最初我们爱上的韩流,可能更多的是一种新鲜感、一种异域风情的吸引。那时候,韩国的电视剧、电影、流行音乐对我们来说是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那些精致的画面、动人的故事、前卫的时尚、以及成员之间独特的化学反应,都是我们前所未见的。可现在呢?全球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我们接触到的音乐、影视剧、时尚风格来源更加多元化了。日剧、美剧、英剧、泰剧,乃至国产剧在制作和内容上也飞速进步,它们同样能提供精彩的故事和养眼的画面。我们不再是那个只围着韩流打转的“井底之蛙”,我们的视野更广阔了,自然会对同样的内容产生“似曾相识”甚至“也就这样”的感觉。

其次,韩流自身也在经历转型和阵痛。不可否认,过去十几年,韩国的娱乐产业确实做得相当出色,形成了一套成熟的工业化造星模式。然而,任何一个产业在高速发展后,都可能遇到瓶颈。比如,一些新人组合的音乐风格和概念似乎在重复过往的成功模式,缺乏突破性的创新,听多了难免会觉得腻。而一些老牌艺人虽然还在活跃,但他们的巅峰时期已经过去,新作品可能难以达到过往的高度,也让我们怀念他们最辉煌的时期。此外,随着韩国艺人活动范围的全球化,他们会去迎合更多不同市场的喜好,有时候为了“大众化”而牺牲了一些原本吸引我们的独特气质,反而让原本的粉丝觉得少了点原汁原味。

第三,我们的审美和口味也在变化。当我们第一次接触韩流时,我们可能正处于青春期,对爱情、友情、成长的描绘尤其敏感,那些韩剧里纯粹又虐心的爱情故事,偶像组合里青春洋溢的活力,很容易触动我们内心最柔软的部分。但随着我们长大成人,经历了更多的人生阅历,我们的关注点可能会转移到更深层次的社会议题、更复杂的人物关系、或者更具现实意义的故事上。当年觉得新奇的设定,现在可能觉得有些幼稚;当年被震撼的舞台表现,现在可能觉得缺少一些更打动人心的“灵魂”。我们对“好”的标准提高了,也更加懂得欣赏不同风格的作品,韩流不再是唯一能满足我们精神需求的“肥肉”。

再者,“韩流”的定义也在悄悄地改变。过去我们可能更关注Kpop的音乐本身和偶像团体的魅力。但现在,如果仅仅是听一首歌,可能还不足以让我们立刻联想到“韩流”。“韩流”更多地变成了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时尚态度、一种韩国文化现象的集合。我们会关注韩国的综艺节目、美妆护肤品、时尚品牌、甚至韩式料理和韩国旅游。当我们评价“韩流”时,可能不再是单纯地评价一首歌曲或一部电视剧,而是对韩国文化整体的感受。如果其中某些部分表现平平,就会连带着影响我们对整个“韩流”的印象。

还有一点很关键,网络信息爆炸和舆论环境的影响。过去,关于韩流的信息相对集中,我们可以通过固定的渠道获取。但现在,各种信息扑面而来,关于韩国娱乐圈的争议、绯闻、甚至一些负面新闻,也更容易被放大和传播。这些信息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我们对韩流的整体观感。有时候,我们可能并没有主动去接触一些不好的内容,但网络算法或者社交媒体上的讨论,也会让我们不自觉地接触到,久而久之,也会在心里留下一些负面印象。

最后,对“怀旧”情感的投射。很多时候,我们所谓的“韩流倒退感”,也掺杂着我们对过去那个单纯、充满激情的自己的怀念。那个时候,追星是一件很纯粹的事情,没有什么复杂的考量,只是纯粹地喜欢和支持。现在的我们,可能有了更多的生活压力,有了更复杂的情绪,再想找回那种无忧无虑地沉浸在喜爱中的感觉,自然会觉得不如从前了。所以,那种“倒退感”,也许有一部分是我们对曾经那段时光的眷恋,而不仅仅是对韩流本身的评价。

总而言之,感受到“韩流倒退”,不是因为韩流本身已经一蹶不振,而是因为我们、我们所处的环境,以及我们评价的标准都在不断变化和进步。我们接触到的东西越来越多了,我们的口味也越来越挑剔了,我们对“好”的定义也越来越丰富了。这种感觉,与其说是韩流真的“倒退了”,不如说是我们站在了更高的维度,用更成熟的眼光去审视它,并且将它与我们生活中更多美好的事物进行对比,从而产生的一种复杂的情感。就像看着小时候喜欢的动画片,再看的时候可能觉得不够酷炫,但内心深处仍然珍藏着那份最初的喜爱一样。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其实有一个回答说的很对,我国“限韩令”的波及之广是远超乎你想象的,不仅是影视圈之类,连出版行业也深受影响。喜欢读历史作品的朋友们,应该对江苏人民出版社的“海外中国”系列有印象。简单来说,江苏人民出版社的这套从书,是把国外历史学者们的专著翻译之后引进,因为基本上都和中国历史有关,所以以此命名。

而在2016年的时候,本来江苏人民出版社是想做一套介绍朝鲜半岛古代历史文化的“奎章阁丛书”的,并且推出了这个系列的第一部作品【朝鲜国君的一生】,也就是把韩国学者的作品引进国内。

一向很喜欢朝鲜半岛历史的我自然马上就买了这本书,细读之后我发现了非常怪异的事情。首先,这书的内容非常丰富,可以说介绍了朝鲜王室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装帧也很好,的确是一本难得的韩国史科普作品。

但是,书里面有很多明显因为校对不严谨而发生的错字,比如“英祖”印成了“英组”,“纯献贵妃”印成“淳献”。都是这种不影响具体内容但出现次数很多的谐音错别字。

按理来说这么低级的错误不太会发生在江苏人民出版社这种专业出版机构啊?所以我专门向他们的官方微博号询问了一下具体的情况,联系了负责校对这本书的具体工作人员。

得到的回应就是,这套书刚引进,还没来得及细致校对,就遇到了限韩令,跟韩国历史文化相关的书籍受到了限制出版。所以只能抢时间先把书给上市了,没想到翻译出了这么多小错误。

而且,我刚刚也说了,本来江苏人民出版社是打算出一个系列的。第一本【朝鲜国君的一生】上市的时候,这个系列的第二本【朝鲜两班的一生】的书稿就已经到了。可现在,三年过去了,第二本还没有付印上市,原因想来大家也清楚了。

所幸的是,有韩语专业的学生选择了【朝鲜两班的一生】作为结业论文作品,把部分翻译写成了论文发表了。道客巴巴上就能免费阅读,所以我们还能从他的论文里看到这本半途夭折的作品中的几个章节,的确也是质量很高的书,实在太可惜了。

最后我想说,虽然【奎章阁丛书】暂时夭折了,但是江苏人民出版社真的是一个很好的出版社。不说别的,我从微博上联系他们之后,那时候我既不是知乎小v也没在别的地方发表过什么文章,可微博负责人很认真的询问我具体的情况,还直接帮我联系了编辑,甚至编辑联系了韩国那边的教授重新审稿,查出问题来源。这种认真负责的态度是我提过意见的所有出版社里最好的。

(那段时间比较疯魔,专门找各种学术书籍里的错漏,向有关出版社提意见。前后也找了二十家左右,都是大出版社,但是态度都很冷淡。比如北京大学出版社的那个官微,直接说什么他只负责微博发消息,别的一概不管。三年过去了也不知道有没有改变,所以江苏人民出版社的这种态度实在让人感动啊。后来编辑大大还要约我吃饭,寄几本海外中国系列的新书给我以作答谢,还说以后如果奎章阁丛书有希望再出版,到时候邀请我先看样书)

吐槽一句,从这件事之后,我就觉得,有些东西真的我们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比如限韩令,大家都把关注点放在了娱乐圈,但隐藏在下面的,才可怕呢。

user avatar

只能说限韩令的威力比你想象中要大,以前和NH关系不错的时候,央视8套和一些地方电视台真的是天天都在放韩剧,包括《人鱼小姐》《天国的阶梯》《浪漫满屋》等等,结果让很多从来没有接触过韩流明星的长辈也都知道Rain、张瑞希、宋慧乔等等这些韩流明星。

别小看电视剧的影响力,我知道很多人就是因为电视剧,然后因为对里面某个明星感兴趣,然后去找他的其他资源,接下来就接触到韩综,然后再通过韩综接触到爱豆,最后入了爱豆的坑,韩流文化就是这么环环相扣的。

再说下韩流音乐,韩流第一个打进中国市场的组合是H.O.T,但是天朝的韩流热潮真正达到巅峰的是在东神,SJ、少时、BIGBANG这个时期,因为没有限韩令,各大主流媒体对韩流的态度都很友好,随处可听到Kpop音乐,在我还完全不了解韩流的时候,就已经听过无数次《gee》、《nobody》、《sorrysorry》等等Kpop音乐,要知道当时我只对歌曲熟悉,对这些组合是完全不了解的,只是觉得旋律好听,就保存在我的歌单里面了,后来因为接触到韩综,接触到选秀节目,就入了twice的坑(以前一直觉得我不可能追星的,结果打脸了)。


而在2016年9月1日限韩令实施以后,情况就变了,所有主流媒体把韩流资源都下架了,电视剧、电影、综艺和音乐全部被清除干净了,甚至一些国内的视频平台也纷纷把原来的韩流资源下架,而且不再购买版权。即使是中韩关系有些缓和的今天,基本上所有韩流资源都是粉丝站子自己在翻译和搬运,放到视频平台时因为国内没有版权还得偷偷摸摸的改资源的名字。。。。。。


韩流倒退吗?怎么可能,在全球唱片市场都不景气的这几年,韩流的专辑销量大盘反而越来越大,在海外开演唱会的团体也越来越多,海外的音乐榜单出现韩流音乐的现象也不再新鲜,韩流只是在天朝糊了,但是在海外依然能打。

还有爱豆市场竞争一直很激烈,男弹女兔分别是男女团体的销量bug,和其他同期拉开的距离比较大,但是排在后面的团体厮杀得也很激烈,二三名也是随时可能易主。


真的服了评论区某些杠精。

真不知道这些吃着金拱门、用着苹果手机、听着欧美音乐、看着好莱坞电影、追着日本动漫、玩着外国游戏的人有什么资格来扯文化入侵?

明明就是带有严重的偏见,还试图用各种长篇阔论来粉饰自己,也是够恶心的。

开放评论区是为了让你们在原问题的基础上,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而不是让你们瞎带节奏,乱给别人扣棒精的帽子,答主我又不是只接触韩圈,乱扣这样的帽子有意义吗?

最后再说一句,我从头到尾没有直接下结论说“限韩令”就是错误的。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它们不分真正意义上的对与错。当你觉得某件事物是绝对的对与错,那只是你站在自己的立场去看问题而已。

我的回答包括在评论区大部分回复也只是讨论限韩后可能会有的影响,“对错”是主观的,而“影响”才是客观存在的。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