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不要嘲讽题主,这其实是一个好问题。
题主的问题其实可以引申并概括为:
公司在上班时间对自己员工提出着装要求,是否合法?哪些着装要求是合法的,哪些是不合法的。
Nike要求员工上班时间不能穿阿迪达斯,合法吗?
企业要求女员工上班时间必须穿不低于3厘米的高跟鞋,合法吗?
企业要求男员工必须将胡子刮干净来上班,合法吗?
问题是不是变得不是那么容易回答了?
那么法律究竟是如何规定的?很遗憾,《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就业歧视法》还停留在立法规划阶段。对于工作环境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歧视行为,目前处于无法可依的局面。这同样意味着,雇主基本上可以为所欲为。
================================
题主的问题其实是一次对被雇佣者在工作环境中有哪些权利的自我审视,这是值得鼓励的。任何国家的立法都需要一个过程,而这个过程的起点,通常就是某些人觉得,这不对!
在nike工作有很多种,在办公室叫工作,在门店当售货员也是工作。如果是在门店当售货员,不让穿竞品上班很正常,如果在办公室工作,想必也不会来知乎问这种问题。
毕业后第一份工作在某C品牌(已经属于Nike旗下)的执行公司。虽然只是执行公司,也都会提醒运动休闲类鞋款尽量只穿C和Nike系(即Nike或它的旗下品牌)。
而在一些特别领域,比如C品牌当时主推的滑板系列,穿直接竞品是大忌。有一次我穿了双V家的鞋子就被说了。
一开始我也和题主一样,认为这真是强权。作为员工除了偶尔装备福利和员工价格外,太霸道了。即便照做也觉得这真是狗屎潜规定。
后来工作久了慢慢发现,不管哪个行业,但凡很强调品牌的公司企业,全都有相似的规则。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都会直接开除喝对方产品的员工、微软当年开会直接砸iPhone、京东的肯定不让天猫包裹出现……以及越是成功的、价值高的(尤其是美系企业),类似星巴克、耐克、可口可乐、苹果、麦当劳们,他们的员工对自家品牌越是有认同感,也会极力去维护。
印象特别深耐克和苹果,有几个在它们上班的朋友,偶尔也会抱怨工作,但提到自家品牌依然是两眼放光滔滔不绝,我总是揶揄他们“被洗脑了”“品牌狗”“无脑护主”。
然而也不得不承认,这些成功的品牌们,也往往拥有最认可自家品牌的员工,这样的品牌/团队,在一些具体执行上越是高效,员工的负能量更少,项目完成后的成就感也越大。
即,员工的认同感往往是和品牌的成功呈现正相关。
反过来讲,如果只为工作,对品牌的产品和服务并无那么强烈的认同(这种认同也包括直面解决存在的问题),无法接受类似的潜规定,在该公司的职业生涯怕很难发展,即便发展了自己也未必会那么开心。
如果太讲究个人个性,非单一品牌的工作会更合适。
这可能是很现实的一个职业生涯选择的问题。
平时接触运动品牌比较多,那些半死不活、工作交差式的品牌员工,这个品牌往往产品、活动、营销也都差点意思。做的好的,似乎他们的员工普遍都“更热爱”一些。
最受不了有几次和nike狗(不是贬义啊)们去国外,他们到达的第一件事是要去当地nike店逛逛,然后开开心心的买东西…… 每次我都一头黑人问号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