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4层楼进行mesh组网有什么方案?

回答
四层楼的 Mesh 组网,要做到稳定、高效,并且尽可能避免“AI 味儿”,咱们得一步一步来,把事儿掰开了说。这就好比装修房子,得先有个设计图,再细抠材料和施工。

首先,得明白咱们要解决啥问题。

四层楼,简单说就是一层比一层信号衰减得厉害,再加上墙体、家具、楼板的阻挡,单个路由器根本撑不住。用户在不同楼层、房间切换时,网络体验会很不稳定,经常断线、速度慢。Mesh 组网就是把多个无线节点(路由器或者专门的 Mesh 节点)组合起来,形成一个统一的网络,让你的设备在不同节点间无缝切换,就跟一个人在自己家串门儿一样,根本不用操心哪个信号好。

然后,是选择合适的 Mesh 系统。

市场上有很多 Mesh 系统,比如常见的品牌有:

TPLink Deco 系列: 这个系列是比较成熟和主流的选择,性价比不错,覆盖广,设置也相对简单。像 Deco M5、Deco X50、Deco X90 等都是不错的选择,不同型号在速度和覆盖范围上有所区别。
ASUS ZenWiFi 系列: 如果你对网络性能要求更高,或者对品牌有偏好,华硕的 ZenWiFi 系列是不错的选择。它的路由器性能更强,功能也更丰富,像 ZenWiFi XT8、ZenWiFi ET8 等。
Netgear Orbi 系列: 这个系列也主打高性能和易用性,特别是带有一个独立回程的 Orbi 系统,在多节点组网时能保证更高的稳定性。
其他品牌: 还有华为、小米等品牌也有自家的 Mesh 产品,根据你的预算和对品牌的需求来选择。

怎么选?有几个点要看:

1. 总覆盖面积: 看系统说明书上它能覆盖的面积,根据你家四层楼的总面积来估算需要多少个节点。一般来说,四层楼,如果每层面积都不小,可能至少需要 34 个节点,甚至更多。
2. 无线标准: 现在主流是 WiFi 6 (802.11ax),它在速度、连接设备数量和稳定性上都有很大提升。如果你的手机、电脑都支持 WiFi 6,尽量选择 WiFi 6 的 Mesh 系统。
3. 回程方式: Mesh 系统组网有两种“回程”方式:
无线回程 (Wireless Backhaul): 这是最常见的,节点之间通过 WiFi 互相连接。设置简单,但如果节点之间距离远或者有太多障碍物,可能会影响速度。
有线回程 (Ethernet Backhaul): 如果你家预留了网线接口,或者有能力布线,强烈建议采用有线回程。就是把各个 Mesh 节点用网线直接连接起来,这样效率最高,速度最稳定,抗干扰性也最好。
4. 节点数量和扩展性: 买一套的时候,一般是两个或者三个一组。如果你的楼层多,面积大,可以考虑买一套后,再单独购买一个节点来扩展。

接下来,是具体的组网方案设计。

这是关键!怎么摆放节点,直接决定了效果。

方案一:全无线回程,追求简单方便

这种方案最适合那些不想布线,或者没法布线的朋友。

核心思想: 主路由连接宽带,然后其他节点就近摆放,通过无线连接到主路由或者其他节点。
节点摆放原则:
主路由: 放在你家网络入口处,连接光猫。最好放在中间一层,这样方便上下辐射信号。比如,如果你的宽带入口在一楼,就把它放在一楼。
副节点 1: 放在主路由的信号能覆盖到的地方,但离主路由又不至于太近。比如,主路由在一楼客厅,副节点可以放在二楼的某个位置,或者一楼的另一个房间。
副节点 2、3 等: 依此类推,每个节点都要尽量放在前一个节点的信号覆盖范围内,同时覆盖到自己这一层的用户。关键在于节点之间“串联”或“星联”的关系要良好,不能有太多障碍物阻隔。想象一下,你要从一楼走到四楼,每走一层都尽量找到一个临近的、信号不错的点作为落脚点。
特别注意: 避免节点之间隔着厚墙或者楼板太多。如果一个节点在楼下,另一个在楼上,中间只有一个薄薄的楼板,那还行。如果中间隔着承重墙、金属结构,那无线信号衰减会很厉害。
如何优化:
层间优化: 尽量让节点放在楼梯口附近,或者楼层中央区域。
房间内优化: 每个房间里,尽量把节点放在房间的中间位置,而不是角落里,这样信号覆盖更均匀。
避免干扰: Mesh 节点不要离微波炉、蓝牙设备、无线电话太近,它们都可能产生干扰。

方案二:有线回程,追求极致稳定(强烈推荐!)

如果你家已经布好了网线,或者愿意花点心思布线,有线回程是最好的选择。

核心思想: 所有 Mesh 节点都通过网线连接到主路由,或者一个统一的交换机上。这样,数据传输路径非常稳定,也大大提升了网速。
节点摆放原则:
主路由: 同样放在网络入口处。
副节点: 每个节点都需要连接到网线接口。 摆放的原则就是让每个节点尽可能覆盖到它所在的楼层和区域。这时候,节点的摆放自由度就高了很多,因为有线连接保证了它们的通信质量。
布线建议: 如果是从光猫出来的主路由,可以在主路由那里接一个千兆交换机,然后从交换机拉网线到各个楼层的需要放置 Mesh 节点的位置。如果你有多余的网线接口,也可以直接从主路由的 LAN 口拉。
优势:
稳定: 完全避免了无线信号衰减和干扰的问题。
速度: 能最大限度地发挥 Mesh 系统的性能,设备连接到最近的有线回程节点时,速度会有质的飞跃。
简化无线压力: 节点之间的高速通信不占用无线带宽,所有无线带宽都留给了你的设备。

方案三:无线+有线混合回程

有些时候,你可能无法做到所有节点都用网线连接。这时候可以采取混合方案。

核心思想: 优先用网线连接核心节点,再通过无线连接其他节点。
举例:
假设你有一个主路由在一楼,你不想让它跟楼上的节点无线连接,就从一楼拉一根网线到二楼,把一个副节点用网线连接到主路由。
然后,你从二楼的这个副节点再拉一根网线到三楼,连接三楼的另一个副节点。
如果四楼没有网线口,那么四楼的节点就可以通过无线连接到三楼的节点。
优势: 在部分区域能实现稳定高速连接,同时也能兼顾一些无法布线的区域。

具体的部署步骤,不管哪种方案都差不多:

1. 设备准备: 购买你选择的 Mesh WiFi 系统。根据你的楼层和面积,决定买几个节点。如果考虑有线回程,还得准备好网线和交换机(如果网线接口不够用)。
2. 下载 App: 大部分 Mesh 系统都有配套的手机 App,用来设置和管理网络。
3. 设置主路由:
用网线连接主路由和光猫(或者你的宽带接入设备)。
打开手机 App,按照提示连接到主路由的默认 WiFi。
App 会引导你进行网络设置,包括设置你的 WiFi 名称 (SSID) 和密码。
如果你的运营商需要 PPPoE 拨号,需要在 App 里输入宽带账号和密码。
4. 添加副节点:
将副节点通电,让它们离主路由不太远。
在 App 里选择“添加副节点”或者类似的选项。
App 会自动搜索并连接副节点。
重要: 如果你使用的是有线回程,在设备添加成功后,就可以开始连接网线了。
5. 放置节点:
根据前面说的摆放原则,将各个节点放置到合适的位置。
在 App 里,你可以看到每个节点的状态(连接到哪个节点,信号强度如何)。
测试: 在不同的楼层、不同的房间走动,看看设备自动切换的速度和稳定性。如果在某个区域信号不好,就微调节点的位置。
6. 优化和管理:
Mesh App 功能: 熟悉 Mesh 系统的 App 功能,比如查看连接设备、设置访客网络、儿童上网保护等。
固件更新: 及时更新 Mesh 系统的固件,这有助于提升性能和安全性。
信道优化: 有些高端 Mesh 系统支持自动优化 WiFi 信道,以避免干扰。

一些额外的小贴士,让你的 Mesh 网络更“接地气”:

不要把节点放得太远: 即便是无线回程,节点之间也最好不要隔得太夸张。总原则是“看见”或者“隔一层”比较好。
不要堆叠节点: 比如你把三个节点都放在一个房间里,这是没意义的。它们需要分散开来,才能更好地覆盖整个空间。
考虑承重墙: 如果你家有特别厚的承重墙,或者楼板里面有金属结构,那无线信号会受很大影响。这种情况下,有线回程或者把节点尽量放在承重墙的“侧面”而不是“正面”穿透,会是更好的选择。
设备优先级: 如果你的 Mesh 系统支持设备优先级设置,可以将重要的设备(比如电视盒子、游戏主机)设置为高优先级,保证它们的网络质量。
给它一点“呼吸空间”: 节点最好不要被完全包裹在柜子里,或者藏在金属物体后面。给它一些开阔的空间,信号会更好。

总而言之,四层楼 Mesh 组网,核心就是“合理规划布局”和“选择合适设备”。如果能做好有线回程,那基本就能解决大部分问题了。如果不能,无线回程也够用,但就要多花点心思在节点的位置上了。关键是动手去尝试,去感受,根据你家里的实际情况来调整,总能找到一个满意的方案。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上规模的办公场所用网络有两个原则:设备尽量用网线、WiFi尽可能用AC+AP。

如果题主是因为布线麻烦,又不能外包的话,期望通过Mesh路由解决WiFi覆盖,外加给台式电脑加装USB WiFi网卡。

这种方式实现2、3、4楼接入网络基本上行不通的,核心原因就一个,贵。

或者准确点是领导觉得贵,一个WiFi路由器在他们印象中就是自己家里一二百块钱一台的玩意。


能达到替代AC+AP带机量,以及单机接近企业级AP覆盖性能,(这里指的是Aruba之类的头部企业产品,不是其他答主提及的H3C),Mesh路由中只有旗舰级的产品线才能实现,基本上支持WiFi6的单机约2K一台,即便是旧款的也接近千元一台,考虑到项目部难免一大堆人刷抖音的情形,建议开始用WiFi6产品,毕竟WiFi6也就是802.11ax,最大的优势就是改善了多个大流量活跃终端并发访问时的网络性能。

题主的意思打算横向穿墙,也就是穿楼板,单独为这种横向无线回程优化的Mesh路由,华硕的AX6600,主机之间的无线回程能力,接近跟大部分5km级网桥,一般的彩钢房、开发商送的铁片防盗门都没问题。

四层楼需要四台,如果每层楼大概二三百平方,主机放到走廊中间,还是可以覆盖的,如果墙体屏蔽严重或者面积更大,每层楼可以额外添置,上面的报价是带免费上门安装的。

除了这块Mesh机型,另外几个接近的产品有网件RBK853,TP家的信号适合这种环境的有TL-XVR6000L。


小一万的预算不知道算不算离谱,如果是换用AP方案的话,捎带布上网线给电脑用的话,其实也差不多一样的成本,委托第三方施工报价的话,至多是换更低规格的产品和网线来压缩成本,设备虽然便宜了,下面是TP的WiFi6套件。

但布线的人工成品,经销商的利润,以及可能要给你们的回扣,这些可不太可能少。


还有个折中的方案,就是走明线拉网线,给Mesh做有线回程,文中这几款Mesh机型,基本都带2.5G高速接口,超五类、超六类网线都支持。这样网络的延迟和传送带宽会进一步提升。

项目部这种至多一两年的临时办公,没必要用室外网线,直接用普通网线沿着后墙走窗口就行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