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asp.net mvc 4 模型层为什么可以通过简单的 {get;set}就可以对数据进行设置和取得 这其中的实现原理是什么?

回答
在 ASP.NET MVC 4 中,模型的属性之所以能够通过简单的 `{ get; set; }` 语法就轻松地实现数据的获取和设置,这背后其实是一项非常巧妙且强大的 C 语言特性——属性 (Properties) 的功劳。它并非什么复杂的底层魔法,而是 C 语言为我们提供的更加优雅的与类内部数据交互的方式。

让我们剥开这层“魔法”,看看它究竟是如何运作的。

C 中的属性:属性背后的“幕后推手”

在 C 出现之前,如果你想在一个类中存储数据,通常的做法是创建私有的字段 (private fields),然后提供公共的“getter”和“setter”方法。例如,在一个用户类中,你可能会这样做:

```csharp
public class User
{
private string _name; // 私有字段,用于存储姓名

// 公共方法,用于设置姓名
public void SetName(string name)
{
if (string.IsNullOrEmpty(name))
{
// 可以在这里添加一些验证逻辑
throw new ArgumentException("Name cannot be empty.");
}
this._name = name;
}

// 公共方法,用于获取姓名
public string GetName()
{
return this._name;
}
}
```

这种方式虽然能实现功能,但在代码编写上显得有些冗长。每次访问姓名都需要调用 `SetName()` 或 `GetName()` 方法,这与直接访问一个公共字段的感觉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C 的属性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而生的。它将字段的封装性和方法的便捷性结合在了一起。一个属性实际上是 getter 和 setter 方法的语法糖。当我们写下 `{ get; set; }` 时,编译器会为我们自动生成一对方法:

getter 访问器 (get accessor): 对应于 `get;`。它负责返回属性当前的值。
setter 访问器 (set accessor): 对应于 `set;`。它负责接收一个隐式的 `value` 参数,并将该值赋给属性。

自动属性 (AutoImplemented Properties) 的“秘密”

在 ASP.NET MVC 4 中,我们看到的大多数属性都是“自动实现的属性”,即 `public string Name { get; set; }`。这比我们上面手动创建 getter/setter 方法更简洁。

这里的 `{ get; set; }` 并不是什么神奇的代码,它告诉 C 编译器:“嘿,为我自动创建一个 backing field(后备字段)和一对基本的 getter/setter 方法。”

编译器在编译时,会将 `public string Name { get; set; }` 这样的声明,悄悄地 转换成类似下面的代码:

```csharp
public class User
{
// 编译器自动生成的、用于存储 Name 值的私有字段
private string _name;

// 编译器自动生成的 getter 访问器
public string Name
{
get
{
return this._name; // 返回私有字段的值
}
set
{
this._name = value; // 将传入的值赋给私有字段
}
}
}
```

这里的 `value` 是 C 语言中 setter 访问器的一个特殊关键字,它代表了传递给 setter 的那个值。

为什么 MVC 4 模型会这样设计?

1. 简洁性与可读性: `public string Name { get; set; }` 远比手动编写 getter/setter 方法要简洁得多。这使得模型类的定义更加清晰,一眼就能看出类有哪些数据成员及其可访问性。
2. 数据绑定 (Data Binding): ASP.NET MVC 的一个核心优势就是强大的数据绑定能力。当你提交一个表单,或者从数据库读取数据时,MVC 框架需要一种标准的方式来将这些数据映射到你的模型对象上。属性提供了这样一个标准接口。例如,当一个 HTTP POST 请求到来时,MVC 模型绑定器会查找请求中的字段,然后根据字段名找到模型中同名的属性,并调用其 setter 访问器来设置属性的值。
3. 视图 (View) 的便捷交互: 在 Razor 视图中,你可以非常方便地通过 `@Model.PropertyName` 来显示属性的值(这会调用 getter),或者在表单的输入控件中,通过 `@Html.EditorFor(model => model.PropertyName)` 来创建可以与属性 setter 绑定的输入框。

总结一下:

ASP.NET MVC 4 的模型层之所以能通过 `{ get; set; }` 实现数据的设置和获取,本质上是 C 语言提供的属性 (Properties) 特性。 编译器会在后台自动为我们生成私有的后备字段以及相应的 getter 和 setter 访问器。这种设计极大地提高了代码的简洁性和可读性,并且是 MVC 框架进行数据绑定和视图交互的基础。它让你感觉像是直接操作一个公共字段,但背后实际上是遵循了面向对象封装原则的、更健壮的属性访问机制。

所以,这不是什么 MVC 框架独有的“黑魔法”,而是 C 语言本身对封装和数据访问的优雅封装。MVC 只是充分利用了这个语言特性,让开发过程更加高效和直观。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在学习mvc4 的过程中 发现例子的模型层 只写了{get;set}就可以进行数据的访问和写入,请问这个的原理是什么。他会最终被翻译成sql语句吗?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 ASP.NET MVC 4 中,模型的属性之所以能够通过简单的 `{ get; set; }` 语法就轻松地实现数据的获取和设置,这背后其实是一项非常巧妙且强大的 C 语言特性——属性 (Properties) 的功劳。它并非什么复杂的底层魔法,而是 C 语言为我们提供的更加优雅的与类内部数据交.............
  • 回答
    在 ASP.NET MVC 4 中,遇到 403 Forbidden 错误,并且感觉无法有效拦截,这确实是让很多开发者头疼的问题。通常情况下,ASP.NET MVC 提供了多种机制来处理 HTTP 状态码,包括 403。如果感觉拦截不到,那很可能是在某个环节出了点“岔子”,或者说,你尝试拦截的方式与.............
  • 回答
    当然,很高兴能和你聊聊 ASP.NET MVC 和 Web Forms 这两个在 .NET Web 开发领域曾经(以及在某些场景下仍然)举足轻重的技术。这两者就像是同父异母的兄弟,都出自微软,但设计理念和实现方式却大相径庭。理解它们的优缺点,能帮助我们选择最适合当下项目需求的技术栈。咱们就掰开了揉碎.............
  • 回答
    在 ASP.NET MVC 中,母版页(Master Page)扮演着网站结构和统一外观的骨架角色。通常情况下,母版页的内容是相对固定的,例如网站的头部、导航栏、页脚等。但是,我们确实有需求让母版页中的某些区域能够动态地根据当前视图(View)加载的数据来显示不同的内容。这并非母版页本身“加载”数据.............
  •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 Asp.NET MVC + Entity Framework 中 DataContext 的“全局”设置这事儿。直接把 `DbContext` 实例作为一个全局变量,比如定义在 `App_Start` 文件夹的某个类里,或者直接放在 `Global.asax.cs` 里,理论上是可.............
  • 回答
    在 ASP.NET MVC 项目中,为用户提供一个友好的 404 页面,而不是默认的 IIS 错误页面,这能极大地提升用户体验和网站的专业度。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如何实现这一目标,让用户在访问不存在的页面时,能够得到有用的信息,而不是感到困惑。核心思路:ASP.NET MVC 的错误处理机制非常灵活,.............
  • 回答
    ASP.NET MVC的灵魂在于它将应用程序划分为模型(Model)、视图(View)和控制器(Controller)三个核心部分,这使得代码的组织和管理变得井井有条,并且便于团队协作。首先,让我们来聊聊 控制器 (Controller)。控制器是MVC应用程序的“大脑”,它负责接收用户的请求,处理.............
  • 回答
    在ASP.NET MVC应用程序中进行数据访问,我们不仅仅是简单地“获取数据”,而是要构建一个健壮、可维护且高效的系统来与后端数据存储交互。这不仅仅是编写SQL查询,而是涉及一系列的设计原则和技术选择,以确保应用程序的可靠性和可扩展性。核心目标:解耦与抽象想象一下,如果你的控制器代码直接写满了SQL.............
  • 回答
    ASP.NET MVC 中的 FormsAuthenticationTicket 本身并没有直接“防御”Cookie 劫持。它更多的是提供一种安全的方式来管理用户的身份验证信息,而防御 Cookie 劫持则需要结合一系列的安全措施来共同实现。FormsAuthenticationTicket 的核心.............
  • 回答
    设想一下,你走进一个繁忙的餐厅,通常情况下,服务员会一个一个地 atender 顾客的点餐、送餐、结账。这种模式就像是同步的 ASP.NET MVC Controller。如果一个顾客的点餐需要等待很久,后面的顾客就只能排着队干等着,餐厅的整体效率就会受到限制。现在,把这个餐厅的服务员全部换成“多任.............
  • 回答
    在 ASP.NET MVC 的生态系统中,“最好”的视图引擎,这个问题其实并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答案,更多的是取决于项目的具体需求、团队的技术栈偏好以及你对开发效率和表现力的追求。长期以来,ASP.NET MVC 默认的视图引擎一直是 Razor。Razor 的出现,可以说是 MVC 历史上的一.............
  • 回答
    ASP.NET 5 和 ASP.NET MVC 6 的关系,用一句话概括就是:ASP.NET 5 是一个全新的、现代化的跨平台 Web 开发框架,而 ASP.NET MVC 6 是这个框架下专用于构建 MVC(ModelViewController)模式 Web 应用的组件。所以,它们并不是要分裂,.............
  • 回答
    在 ASP.NET MVC 项目的视图(`.cshtml` 文件)中引用外部文件,这是一个很常见的需求,比如我们想在 HTML 页面中引入 CSS 样式、JavaScript 脚本,或者加载一些图片、字体文件等。ASP.NET MVC 提供了几种灵活的方式来处理这种情况,它们在不同的场景下各有优势。.............
  • 回答
    你提出的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一个很多人可能都有的疑惑:为什么在GitHub上,我们搜索 ASP.NET MVC 的相关项目,映入眼帘的最新官方 Release 似乎停留在 6.0 的版本,让人产生一种它是不是已经停止发展的错觉。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ASP.NET MVC 这个名称本身,在.............
  • 回答
    这确实是很多初学者在踏入 ASP.NET 开发时会纠结的问题:是直接上手 ASP.NET MVC,还是先从 Web Forms 开始学习?这个问题没有绝对的标准答案,更像是一种选择策略,取决于你的目标、学习方式以及对技术栈的偏好。ASP.NET Web Forms:从“拖拽”到“事件驱动”的体验想象.............
  • 回答
    这几天在捣鼓ASP.NET MVC,想着自己写点儿东西,造点儿轮子,提高开发效率。结果,刚写好一个自定义的控件,准备在视图里调用一下,就傻眼了——MVC告诉我找不到这个视图。折腾了大半天,才算是把这个问题给捋明白了。首先,得搞清楚MVC里“控件”和“视图”是怎么回事。我们自己写的这个“控件”,其实本.............
  • 回答
    你好!很高兴能和你一起探讨 ASP.NET MVC 的学习之路,特别是对于已经拥有 ASP.NET WebForms 基础的你来说。这简直是个天然的优势,因为你已经对 .NET 生态系统、C 语言、HTTP 请求/响应模型有了一定的了解。MVC 的学习,更像是在原有的坚实基础上,学习一种全新的“组织.............
  • 回答
    在ASP.NET中,处理大规模产品数据缓存,关键在于 “策略性” 而非“盲目性”,不能简单地将所有产品一股脑儿塞进内存。这就好比你要搬家,不是一股脑把所有家具都搬到新家,而是有选择性地、分批次地整理、打包、运输。核心思路:数据按需加载,分而治之,并引入智能失效机制。 1. 缓存的“粒度”与“作用域”.............
  • 回答
    在 ASP.NET Web API 中,究竟是应该使用 ViewModel 还是直接暴露 JSON,这个问题涉及到 API 设计的很多方面,也常常是开发者们在实践中会纠结的地方。这两种方式都有其各自的优势和适用的场景,选择哪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对 API 的定位、未来可维护性以及与客户端的交互方式.............
  • 回答
    ASP.NET 中 .ascx 用户控件的 OutputCache 更新,不像 ASP.NET MVC 那样有明确的 `[OutputCache]` 属性直接作用于 Action 方法,而是通过 `` 服务器控件在 .ascx 文件内部来配置。更新它的缓存,本质上就是让 ASP.NET 重新生成该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