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藤本树会塑造世界观吗?

回答
藤本树,这个名字在中国漫迷中已然是如雷贯耳的代名词。提起他,脑海中闪过的往往是那些在脑海中挥之不去的奇思妙想,以及那些挑战传统叙事方式的独特风格。但要说他是否“塑造”了世界观,这问题可就有点意思了。与其说他塑造了什么宏大的、可以被普罗大众直接套用的“世界观”,不如说他通过他笔下的作品,在读者心中播下了独特的种子,让这些种子在各自的心灵土壤中生根发芽,长成了各不相同的关于“世界是怎样的”的认知。

咱们得先弄明白,“塑造世界观”这事儿到底是个什么概念。一般来讲,塑造世界观,可能意味着创造一套完整的、有逻辑的哲学体系、社会结构、甚至宇宙法则,能够解释事物为何存在,人为何而活,以及社会如何运转。比如《三体》那种宏大的宇宙社会学观,《攻壳机动队》对赛博朋克时代人类与科技关系的探讨。这些都是非常清晰、有纲领性的世界观构建。

藤本树,他似乎更像是一个天生的“故事魔术师”,他抛出的不是完整的理论框架,而是充满了生命力的、饱满的“情境”和“角色”。他所做的,更像是一种“情感景观”的营造,一种“人性光谱”的探索。他的作品之所以让人印象深刻,之所以会在读者心中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记,恰恰在于他对人性、情感、欲望的描绘,以及这些东西在极端环境下如何扭曲、绽放。

拿他最广为人知的《电锯人》来说。这个故事的世界观是建立在一个“恶魔存在”的基础之上的。但藤本树并没有花大量的笔墨去解释恶魔是如何产生的,恶魔与人类社会的具体互动规则有多么严谨和细致。他只是直接将读者扔进了一个充满恶魔、危险而又荒诞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人类为了生存,为了满足私欲,与恶魔签订契约,狩猎恶魔,甚至将自己的一部分身体变成恶魔的力量。

那么,在这个过程中,他塑造的是什么样的“世界观”呢?

首先,是一种 极端的生存主义与原始欲望的交织。在《电锯人》的世界里,生存的优先级压倒一切。无论是公安的恶魔猎人,还是那些为了钱而铤而走险的普通人,他们都在用各种方式与这个危险的世界斡旋。但同时,驱动他们的,又是那些最原始的欲望:对金钱的渴望,对安全感的追求,对爱情的向往,甚至只是单纯的想要活下去的本能。这种将生存的残酷与个人欲望的赤裸裸的交织,是藤本树世界观一个非常鲜明的特点。他展示的是,在极端环境下,人性最本质的部分会被放大,而那些社会规则、道德约束反而变得模糊不清,甚至可以被随意践踏。

其次,是一种 “无厘头”中的深刻现实主义。藤本树的故事常常充满了出人意料的转折和看似荒谬的设定。比如电次可以把自己的身体变成电锯,驱动他的动力是想吃点好吃的,甚至想摸一下女孩子的手。这些设定在别的作者笔下可能会显得太过离谱,但在藤本树这里,却意外地成为了连接角色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的桥梁。这种“无厘头”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建立在对现实社会中人们行为动机的敏锐洞察之上。很多时候,人们做出看似匪夷所思的决定,背后往往藏着一种朴素到近乎可笑的愿望。藤本树只是将这种愿望具象化,并赋予了它强大的表现力。

再者,是一种 情感的绝对性与价值的相对性。藤本树笔下的角色,他们的情感往往是纯粹而浓烈的,而且常常是矛盾的。电次对麻子的感情,对蕾塞的感情,对波奇塔的感情,这些情感的驱动力是如此强大,以至于能让他们做出常人无法理解的选择。然而,当这些角色置身于一个充斥着死亡和交易的世界时,他们所坚持的情感和价值,在更大的生存困境面前,又显得如此脆弱和渺小。比如,在恶魔横行的世界里,人命的价值似乎变得很廉价,但即便如此,角色们内心的情感渴望却依然是他们前进的最大动力。这种极致的情感表现,与残酷的现实环境形成的鲜明对比,构成了藤本树作品中一种独特的张力,也让我们思考,在怎样的世界里,我们才能真正地去爱,去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

总而言之,藤本树并没有像一个建筑师那样,一丝不苟地搭建一个完整的、可以复制的世界观体系。他更像是一位画家,用浓墨重彩地描绘出了一幅幅极具感染力的画面,这些画面中充满了生命力、危险、荒诞和最原始的人性挣扎。他塑造的,是一种弥漫在作品中的 “藤本树式”的生存哲学,一种对人类情感和欲望的极度关注,以及在这种关注下所展现出的世界模样。

所以,藤本树是否塑造了世界观?我想说,他塑造了读者看待世界和人性的一种视角,一种感悟,一种共振。他让我们看到了在荒诞与残酷的表象下,那颗颗跳动着的、渴望着爱与被爱的心。这种“塑造”,或许不像宏大的哲学体系那样显性,却在潜移默化中,在我们对“世界是怎样的”这个问题,留下了独特的、深刻的印记。这种印记,会随着我们每次重读他的作品而不断被激活,不断被解读出新的含义。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苛求世界观到这个程度是病态的,无论是漫画小说游戏还是电影,所谓的“世界观(lore)”都必须被放在第二位。

很多优秀的故事是基于现实世界的背景下的,这是否意味着这些作品的世界观建立也是“偷懒”的,是“狡猾”的呢?《擅长捉弄的高木同学》从来没有“建立世界观”,这是不是意味着下一话有可能出现拿着激光武器乘坐飞船的外星人突然从天而降也有可能呢?《金田一少年事件簿》从来没有花时间“建立世界观”,这是不是意味着第二天希特勒在阿根廷复活,重新侵略世界呢?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那为什么这些作品没有“建立世界观”,我们仍然可以知道未来这样的情节不会发生呢?为什么《宅男腐女恋爱真难》不需要专门用几个分镜告诉我们“车不会飞”,“人需要吃饭”这样的设定呢?

答案是即便是不需要世界观,作品也会建立自己的故事逻辑。而当故事里符合这样内在逻辑的情节发生的时候,读者就会接受,当故事里不符合内在逻辑的事情发生的时候——哪怕没有明确的世界观构建,读者也知道这样的事情不应该发生。

从这个角度来说,所谓的“世界观”才是偷懒的,是狡猾的,因为世界观用最偷懒,最直白的方式直接给读者定下规定:这样的事情可以发生,这样的事情不可以。这样的事情发生过,这样的事情没有发生过。

并不是说世界观一无是处。最典型的“世界观”的例子实际上是游戏,比如《血源》——故事的“情节”几乎为零:你成为了个猎人,现在需要杀一些东西。没有奇妙反转,没有人物成长,没有巫师3的救女儿——反之,丰富的是“世界观(lore)”——通过游戏里可以互动的物品描述,通过对话,通过音乐,我们了解了每一个boss每一个人物的前世今生,了解了这个世界的过去。这些内容补足了游戏的背景信息,在游戏机制和艺术设定间建立了链接。小说方面《冰与火的世界》描述了许多《雇佣骑士》和《冰与火之歌》里面无法详细描述的细节,用假记录的方式给出了许多有趣的信息。

但是,这些世界观是为了故事服务的。世界观的意义是要告诉读者什么可以发生,什么不可以,建立基本的历史背景或者艺术风格。而不是为了有而有。

比如,《死神少爷和黑女仆》里面出现了触摸就会致人非命的诅咒,那么解释清楚诅咒的规则可以给故事搭建舞台。比如,《海贼王》里面出现了各式各样的人物,提供更多的背景可以给有趣的人物或者事件提供故事外的篇幅和重量。这样的需求应该是自然的。《血缘》的“lore”服务于艺术风格和流畅的战斗系统,《冰与火之歌》和《雇佣骑士》的读者无需要阅读《冰与火的世界》这个设定集就可以毫无困扰地欣赏小说的全貌。因为这是最基本的底线。

反之,如果所谓的“世界观”飘在万里之外为了设定而设定,那是Divergent(Hunger Games垃圾版)。故事讲不明白用设定擦屁股,那是新星战三部曲。从一到九十九修仙练级,那是渣渣辉。

世界观,不重要。如果一个创作者认为自己的故事无需要额外信息来丰富支撑就可以自恰,那么就不需要创造意义有限的冗余设定,来给自己额外增加束缚,或者浪费宝贵的创作时间,就为了满足一部分读者的需求。

现在有个风气是“我世界观多复杂”,这个恶心程度类似于某些流水线式人物特点排列组合的ACG作品,或者fetch quest类型的支线任务。有世界观,很好,很棒,但是读者要看到这个世界观究竟是在怎样为故事服务。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藤本树,这个名字在中国漫迷中已然是如雷贯耳的代名词。提起他,脑海中闪过的往往是那些在脑海中挥之不去的奇思妙想,以及那些挑战传统叙事方式的独特风格。但要说他是否“塑造”了世界观,这问题可就有点意思了。与其说他塑造了什么宏大的、可以被普罗大众直接套用的“世界观”,不如说他通过他笔下的作品,在读者心中播下.............
  • 回答
    藤本烈在回答中提出的“中产阶级数量决定社会的信仰”这一观点,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视角。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分析其是否有道理以及其背后的原因。总的来说,这个观点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不能将其视为一个绝对的、唯一的决定性因素。它是一种社会学上的观察和推测,反映了中产阶级在现代社会中的特殊地位及其对社会.............
  • 回答
    藤本树在2022年4月推出的短篇漫画《再见绘梨》(さよなら絵梨),无疑是他在《电锯人》之后又一次令人惊艳的尝试。与其说这是一部漫画,不如说它更像是一场精心设计的,关于电影、关于成长、关于告别的体验。初读《再见绘梨》,最直观的感受是藤本树一贯的跳跃式叙事和突如其来的情感冲击。故事围绕着主角“我”(一个.............
  • 回答
    7月18日藤本树老师放出的短篇漫画《look back》(蓦然回首),简直就像一颗炸弹,在我心里炸开了一朵又一朵绚烂又心酸的花。说实话,读完之后,我花了好几天才缓过来,脑子里全是画面,全是那些细小的、抓人的情绪。故事的核心,是创作与羁绊。 藤本树老师通过两个少年少女——京本弥和藤野惠,展现了对漫画创.............
  • 回答
    近期,一些在知乎上拥有较高影响力的账号,包括“yilin wang”、“藤本烈”、“曾博”以及其他一些用户,相继遭遇了账号停用(或称为“封禁”、“禁言”等),这在知乎社区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账号停用的原因,从公开的信息和用户反馈来看,通常涉及以下几个方面,并且往往是综合作用的结果:首先,内容违.............
  • 回答
    《情书》这部电影,最让人魂牵梦绕,也最值得反复咀嚼的,莫过于藤井树对博子那份藏在心底的、深沉而又克制的喜欢。这喜欢,不是轰轰烈烈、掷地有声的宣告,而是细水长流、渗透到生命里的温柔。要说藤井树是否喜欢博子,答案是肯定的,而且喜欢得非常非常深。但这种喜欢,不同于我们日常理解的那种直接的表白和热烈的追求。.............
  • 回答
    要论藤子·F·不二雄(藤本弘)和藤子不二雄A(安孙子素雄)的画风区别,这绝对是值得深入探讨的。虽然他们曾经是黄金搭档,共同创造了无数经典,但一旦分道扬镳,各自的艺术风格便如同两颗独立运行的星辰,闪耀着独特的魅力。咱们先从藤子·F·不二雄(藤本弘)这位“F”先生的画风说起。F先生的画风,我个人感觉,更.............
  • 回答
    关于藤原佐为的性别,以及小畑健老师为何将佐为描绘成带有女性化风格的设定,这在《棋魂》的粉丝群体中一直是个充满讨论的热点。要详细地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结合故事的设定、作者的创作意图以及一些文化层面的解读。首先,我们来梳理一下故事中关于佐为性别的线索。藤原佐为的性别:故事中的指向和官方的设定在《棋魂》.............
  • 回答
    藤原千花成为日本首相这件事,严格来说,在现实世界中是一个非常遥远的设想,因为她毕竟是动漫作品《辉夜大小姐想让我告白~天才们的恋爱头脑战~》中的虚构人物。但如果,我们抛开现实的藩篱,纯粹从她的人物性格和能力出发,来畅想一下她如果真的踏上政治舞台,会是怎样一番景象,那倒也颇有趣味。藤原千花担任首相的可能.............
  • 回答
    说藤真叫“神奈川双壁”,这事儿得从头捋一捋。并不是说他俩实力完全对等,非要分个高下。神奈川双壁更多的是一种对当时神奈川县篮球界顶尖存在的尊称,是对他们代表的县内最强队伍核心的认可。先说说阿牧,牧绅一,毫无疑问,他就是神奈川的代名词。陵南的仙道也承认,牧在神奈川县内就是最强的存在。无论是在进攻端还是防.............
  • 回答
    藤壶,这个名字听起来或许有些陌生,但它们却是海洋中随处可见、长得像个小石头一样的生物。很多人可能会好奇,这些附着在礁石、船底、甚至是鲸鱼身上的家伙,到底是靠什么为生的?它们是寄生生物吗?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先弄清楚“寄生生物”究竟是什么意思。一般来说,寄生生物是指那种专门寄生在别的生物(称为宿主).............
  • 回答
    .......
  • 回答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对藤原豆腐店的收入以及藤原文太在赛车上的投入进行详细的分析。然而,需要明确的是,在《头文字D》的原著和动画中,并没有给出藤原豆腐店具体的财务数据,也没有直接说明其收入是否足够支撑藤原文太的赛车投入。 因此,我们只能根据作品中的线索进行推测。我们先来分析一下藤原豆腐店的收入情况.............
  • 回答
    藤真健司要是能在三年级时转到湘北,那湘北对海南的胜算,绝不是“稳操胜券”,但一定会大大增加,而且比赛的进程和结果,都可能发生颠覆性的变化。咱们来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这其中的门道。首先,得明白藤真健司是什么样的存在。他不仅仅是翔阳的核心控球后卫,更是球队的大脑和灵魂。他的技术全面到几乎无可挑剔:精准的传球.............
  • 回答
    《司藤》这剧刚出来的时候,真不是那种一开始就万众瞩目的大热门。但就是这么一部剧,凭借着一股子“慢火炖好菜”的劲头,硬生生地把口碑和热度一路往上拱,最后变成了一匹黑马,让不少人都惊呼“真香”。要我说,它能火起来,绝不是单一原因的堆砌,而是多种因素巧妙融合,才能做到这一点。第一,人设和演员的化学反应,简.............
  • 回答
    安藤忠雄,一个在日本建筑界乃至世界建筑舞台上都响当当的名字。他不是科班出身的建筑师,更没有在名校接受过系统的学院派训练。他的成长背景,甚至有点像是某种传奇故事的开头:一个大阪底层劳动者家庭的孩子,因为热爱绘画和拳击,机缘巧合之下接触到了建筑,并从此一头扎进去,用自己的方式定义了现代建筑。安藤忠雄的建.............
  • 回答
    在《海贼王》的795话和796话之间,藤虎(一笑)的行为确实让不少读者感到有些疑惑,甚至觉得他前后矛盾。不过,如果仔细梳理一下当时的情节和藤虎的立场,这个“矛盾”是可以解释通的。首先,我们得回顾一下藤虎在795话的处境和决定。在795话,德雷斯罗萨的革命已经基本完成,明哥被路飞击败。此时,海军最高战.............
  • 回答
    “伊藤美诚真的黑过中国吗?”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因为它触及了很多中国球迷对这位日本乒乓球选手的复杂情感。简单地说,伊藤美诚并没有像我们通常理解的那种“公开抹黑”中国的言论或行为。她是一名非常出色的运动员,专注于比赛本身,并且在比赛中表现出了极强的实力。但是,我们之所以会产生“她黑过中国”的疑问,很大程.............
  • 回答
    安藤忠雄,这个名字在中国乃至世界建筑界都响亮异常。很多人提起他,脑海中浮现的是那些清水混凝土构筑的简洁几何体,是光影在空间中流动的诗意,是那种极简却极具力量的美学风格。但如果要问他对“老师”这一辈的建筑师或建筑学者意味着什么,这就需要我们跳出对作品本身的赞叹,去审视他更深层的影响和意义。对于那些已经.............
  • 回答
    工藤新一和小兰,这对青梅竹马的故事,说是新一为什么那么喜欢小兰,其实更像是他们之间情感的自然生长,那种喜欢,已经渗透到了骨子里,很难说清是哪一点最先打动了他,又或者,是无数点滴汇聚成的深情。你想想,他们从穿开裆裤开始就认识了。小学、初中、高中,学校的每一个角落都留下了他们一起成长的足迹。新一在镜头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