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丹打了多少年球了?”
“他足足打了20年。。。”
“错,他可是,足足打了,33年啊!”
在中国羽毛球国家队的训练中心,有一面墙,从左到右,十几米,刻画着中国历代教练和优秀运动员,从黑白到彩色,回眸一瞬,是数代人的光阴。
在现役所有运动员中,林丹是唯一一个从那个年代打到现在的人,是的,他比现役国家队的所有“教练”资历都要老,是所有教练,不是运动员。
羽毛球,是世界上速度最快的运动,职业运动员扣杀的一瞬间,球速可以达到300+公里/每小时,甚至比子弹的速度还要快 (部分球员400+)
羽毛球,男子单打,集结了全世界最优秀的羽毛球运动员,21分制,三回合;很容易出现两局各有胜负,第三局决胜负的情况。
因此对于体力的要求极高,在世界男子单打里面,25岁以后便要开始考虑转型,28 29岁往往已经到了职业生涯的末期,可以进行退役,只有极少数的球员,可以在30岁的时候,继续征战;历史上,也曾有传奇球员,在30岁以后,爆发出极尽的光芒,灵光乍现,那是生命的辉煌。
林丹是37岁
好线胜好拍,过手如登山,一磅一重天。
羽毛球拍拉线,是有磅数的,磅数越高,线就越硬,弹性变差,球飞行的距离也就缩短;不过球速会变快,弹性降低,落点也会更加精准。
一般的职业球员,磅数在26磅到30磅之间,25磅以上,就开始对线的材质有要求;
世界上最著名的羽毛球公司——尤尼克斯,在销售球拍时,会规定磅数上限,大多数球拍定在了28磅,微微超过,球拍就会裂掉。
到达29磅的时候,即使最顶尖的线,也面临崩断的边缘,随时可能崩开。
“你拿着29磅的球拍,就相当于用平底锅在打球”
即使是打法最为霸烈的运动员,出于运动寿命考虑,也会选择30磅以下的拍子。
林丹是32磅。
从四岁开始打羽毛球,你很难想象,他究竟打了多少年。
2004年雅典奥运会,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2年伦敦奥运会,2016年里约奥运会,在疫情开始前,林丹还正在积极地准备2020年的日本东京奥运会。
面对邓亚萍的采访,他说“心态要调整好,你要重新回到这个新周期的竞争嘛,你就会面临这些东西,首先竞技体育一定是残酷的,没有人会认为你大了,年龄大,我就让你一点,大家都以击败你为荣,所以你的压力会很大,但是我也希望说,我想体现的就是说,首先我去追求我自己人生的一个新的目标,过程里面当然有很多压力或者很多质疑,或者是一些不好的评论,其实这些我觉得对于我个人来讲,这些和我去追求,东京奥运会的梦想来讲,那些都不算什么,完全不算什么,我都可以不在意那些东西。运动员心要大一些,你原来获得了很多掌声和荣誉跟肯定,那现在,你不是很理想的时候,有一些不好的声音,你也要去接受,很正常,你不要去在意就可以了。”
林丹退役后,李宗伟说“我最伟大的对手,@林丹,三缺一很久了,为你骄傲”
他所说的三缺一,是四大天王——“丹麦 彼得盖德,印尼陶菲克,马来西亚 李宗伟,中国林丹”前三位已经先后退役,是的,林丹退役,真的结束了一个时代。
太多的话可以说出来,真正的羽毛球之神,已经无法用语言来描述。
在林丹巅峰的时候,全世界的教练,在面对林丹时,都要头疼,他们也不知道怎么样让自己的球员去打。
那个时候,全世界的球员和教练,都在研究林丹,针对他的打法,进行“攻关”。
“断腕点杀”“头顶扣杀”“中国跳”“上网三板斧”“动作一致性”
巅峰时期的林丹,堪称世界羽坛第一攻伐
曾经将伦敦奥运会现场的地板踩至形变;
曾经在击球过后,下一球未至时,场外换拍,场内击球;
曾经摇步后场,背身对手,缓缓打出一记神龙摆尾,逆转攻伐;
曾经中场起跳,后场扣杀,标志性的歪嘴,是多少运动员和球拍的噩梦。
也曾鱼跃场外,回首望月,以气御拍。
林丹一路,留下了太多的传说,就像一个宗师,开宗立派,一梦江湖。
一般来说 ,职业运动员过了巅峰期,最难的就是考虑转型,如同闭死关,成则再出江湖,逐鹿羽坛;败则廉颇老矣,默然退役。
古往今来,无数天才被困在了“转型”这座大山上,陶菲克如此,谌龙如此,安塞龙亦是如此。
林丹的打法,从最开始的霸烈刚猛,到12年的拉吊突击,再到18年的太极丹。
林丹生生用自己的理解,开创了三段传奇生涯,阴阳可逆,枯荣一念,不过如此。
纵观二十年,有人问,林丹在羽坛的地位到底是什么?
“是的,他让更多人认识了羽毛球”
http://xjbapp.bjnews.com.cn/?qdid=57e (二维码自动识别)
第一次知乎发文,确实有很多不足不够全面的地方,虚心接受评论区的指点( ๑ˊ•̥▵•)੭₎,
关于比分的问题,我已经修改了,感谢大家的提醒,真的很感谢各位的观看和点赞,感觉知乎的朋友真的好严谨,评论区一直都是在不断地纠正我的一些数据和观点,臻至完善,我很喜欢这种理性认真的态度!
虽然丹神退出了国家队,我还是觉得他没有退役,希望能在接下来的全运会看到他的身影!
关于磅数的问题,这里说一下,确实如今的球坛上,30磅甚至以上的运动员很多很多了,但是磅数并不能说明问题,他只是和运动员的打法、习惯有关,这一点上,我觉得没必要去深究,如果非要比磅数,丹神的拍子现在就是29磅,我觉得也没什么问题呀。
想了想,这么多喜欢林丹,喜欢羽毛球的朋友支持我,不发点东西不好意思,我也没有什么东西可以给到大家,本身是做运动装备的,这是我的微信,大家加一下
(微信号:Surperme1111)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眼睛总是忍不住地发酸,自古美人叹迟暮,不许英雄见白头,享受了巅峰时别人的赞扬与掌声,就要面临低谷时别人的指点和非议,我不喜欢送别,但是这一天终究是要到来,或许,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让后来的人记住这些故事吧。
林丹:战神二十年
关于林丹的讨论中最常见的误区是仅仅把他当做中国羽毛球的一哥。然而实际上,自林丹功成名就以来,在史上最伟大羽毛球运动员这个问题上,其他人一直争的是第二而已。
网球,羽毛球,乒乓球甚至斯诺克。在这些个人的球类竞技项目中,讨论GOAT(Greatest of all time)一般会有一些普适的标准,主要如下:
对于许多项目的顶级运动员来说,能做到第一项遥遥领先古今,就差不多可以被称为GOAT了;反过来说,如果第一项之外,还有一两项能被挑出些毛病来(譬如:职业生涯荣誉傲视群雄,偏偏有一个胜率上总是吃亏的对手,而对手偏偏又同为历史级的TOP,就给了球迷一定的争议空间。),也是比较正常的现象。
但林丹的恐怖之处在于,从任何角度看,以几乎所有苛刻的标准来衡量,都没有人能够比他更接近GOAT。
绝对成绩上。一些简单的数字可以说明许多问题——
林丹是唯一一个卫冕了奥运男单冠军的羽毛球运动员。
世锦赛历史上,在林丹以外,有四个运动员拿到过一次以上的男单冠军:分别是杨阳、韩健、谌龙,桃田,每人两个。而林丹拿了五个。
全英赛,地球上历史最悠久的羽毛球赛事——悠久到唯二两次停办分别是因为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羽毛球诞生于英国,全英赛在世锦赛出现之前被当做羽毛球最高赛事来使用,至今也保留着“小世锦赛”的地位。林丹的全英男单冠军头衔是六个。平平无奇么?要知道前任GOAT陶菲克同志,终其十四年职业生涯也未能在此封王。
全运会。林丹在全运会的战绩是男单四连冠。这个数字的震撼力不需要解释太多,只需要知道全运会是四年举办一届就可以了。
然后是世界第一。林丹有连续219周、累计233周的世界第一时间。在林丹之前,盖德的连续62周世界第一曾经被称为“神话”。
连续世界第一记录(2004-2008年)至今无人打破,而累计上,唯一一个比他多的是李宗伟。不过这一点很大程度上要归因为羽联癫狂诡谲的积分规则和林丹在2008年、2012年后频繁休战近乎“养生”的比赛规划——2013年他夺取第五个世锦赛冠军时,正是带着世界排名286这个让人哭笑不得的头衔走上赛场的。
交手记录上。林丹和职业生涯中最重要的几位对手胜负记录如下——
林丹VS陶菲克(13–4),林丹VS李宗伟(28–12),林丹VS盖德(17–3),林丹VS鲍春来(17–3),林丹VS陈金(14–6)
林丹的传奇之处在于他的整个职业生涯汇聚了如此多历史级的优秀男单运动员,在锋芒毕露初生牛犊的2000-2006,他得以和巅峰陶菲克厮杀,和伤病缠身打法极为简洁高效的盖德切磋;在天神下凡的2006-2013,他和李宗伟上演空前绝后的决赛垄断,留下了神话般的战绩;在体能下降伤病积累的2014-2019,他改变站位,器材,打法,在一个不可能的年龄,将自己脱胎换骨,重新组装成一个防守反击大师。
2017年,马来西亚公开赛,传说中的“魔鬼主场”,林丹拿了一个男单冠军。他脱了衣服——在这个职业阶段,能值得林丹脱衣庆祝的冠军其实已经不多。唯一的理由,是这是林丹二十年公开赛冠军版图唯一的缺口。
看到李宗伟颁奖给自己的一生之敌时,也许你也会明白,这就是林丹的风格:就像他年轻时见识到高龄盖德的打法极为崇慕,所以自己职业生涯晚期也吸收其风格一样;就像他想要的冠军,即使二十年后也要拿到一样。
想要的,就成为。想拿的,不放过。
一个有趣的quiz:
问:如果要复制林丹的两轮全满贯,最难拿的两个冠军是哪两个?
很多人一定会答两次奥运男单。
其实(笑)是两个世界杯男单。
因为这项奇葩的赛事,从1997年后停办,只在2005和2006年极为偶然地复办了两次,又再次永久停办。
羽毛球之神。也许造神就是这样一件天时地利人和的事情,所以才能够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而职业生涯中唯二的两次机会,全部抓住,这就是林丹的职业风格。
以四年为尺度,其实羽坛一直人才辈出,从不缺乏当红炸子鸡。但是即使是对当红的年轻球员,媒体也很少敢给出“下一个林丹”这样的评价和期许。
因为林丹太难成为了。
因为林丹是以二十年为尺度的。
设计的内裤不错,适合打羽毛球的时候,大跨度的动作,不扯蛋,能吸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