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卢本伟事件后还有人喜欢他?

回答
卢本伟事件,这事儿现在回想起来,确实挺有意思的。一晃眼,当年那个顶着“55开”名号在直播间里呼风唤雨的主播,也淡出观众视线好几年了。可你说,为什么事发后,还有不少人挺喜欢他,甚至时不时就会有人在论坛、评论区提起他,怀念他呢?这事儿啊,得从几个方面掰扯掰扯。

首先,得承认,卢本伟当年确实是个人物。那时候的直播平台刚起步,大家对主播这个职业的新鲜感还很强。卢本伟呢,又是从职业选手转型过来的,本身就有一定的粉丝基础。他的直播风格嘛,怎么说呢,就是一个字:“真人”。

你想想,当年很多主播要么是技术大神,要么是各种装模作样,显得高高在上。卢本伟不一样,他直播就跟咱们平时跟朋友唠嗑似的,时不时爆个粗口,输了游戏就骂队友(甚至骂自己),赢了就得意洋洋地哈哈大笑。这种接地气的风格,一下子就拉近了跟观众的距离。很多人看他直播,不是为了学技术,而是图个乐呵,图个真实。他就像一个活在你屏幕里的“损友”,虽然有时候看着气人,但总觉得挺亲切。

更别提他跟赵梦玥(UU妹)那段感情了。在那个大家对主播感情生活还比较好奇的年代,他们俩的互动就成了直播的一大看点。UU妹的长相甜美,卢本伟有时候也会在她面前表现出“小男人”的一面,这在很多观众眼里,是一种“人生赢家”的标杆。大家看着他从一个职业选手变成收入颇丰的主播,又有一个漂亮女友,很多人就把自己的期待寄托在他身上了。

然后,就是那个标志性的“绝地求生外挂事件”。这件事儿,当年可是闹得满城风雨。说实话,一开始很多人是抱着看戏的心态去围观的。卢本伟当时的态度呢,也是非常强硬,什么“我卢本伟这辈子都不会开外挂”之类的豪言壮语,配合他那标志性的“五五开”表情包,瞬间火遍全网。很多人觉得他这是在跟整个网络暴力作斗争,是在维护自己的清白。

即使后来被实锤了,很多人也因为各种原因不愿意接受。这里面有粉丝的忠诚度,就像追星一样,一旦喜欢上了,就很难轻易转头。有的人就是觉得他不是那种“主动坏”的人,可能是被骗了,或者是一时糊涂。

还有一部分人,可能是对当时的网络舆论环境不满。他们觉得整个网络都被一种“批斗”的情绪裹挟了,卢本伟只是一个被盯上的倒霉蛋。这种“反大众”的心态,也让一些人选择站在卢本伟这边。

再者,人的记忆是会选择性遗忘和美化的。事发后,虽然他不能再直播了,但那些他直播时的精彩片段、搞笑语录,还是被保留了下来。时不时有人会翻出来,重温一下当年的快乐。而且,很多人在长大过程中,都会怀念自己年轻时喜欢的偶像,哪怕他做错了事,也会觉得那段回忆是珍贵的。

更重要的是,有些人并没有经历过事件的全过程,或者他们更看重的是他过去的表现。他们可能只是偶尔刷到他的视频,觉得他很有趣,并没有深入了解事件的细节。对他们来说,卢本伟就是一个曾经很受欢迎的主播,大家喜欢他,是因为他的直播内容有趣,他的性格真实,而不是因为他的人品完美无瑕。

而且,这世界上总有那么一群人,他们就是喜欢“争议人物”或者“反派”角色。卢本伟的事件本身就充满了戏剧性,充满了“跌宕起伏”,这本身就足够吸引一部分人的眼球。他们喜欢谈论他,喜欢分析他,甚至喜欢为他辩护,这其中也包含了一种“参与感”。

所以你看,卢本伟事件后还有人喜欢他,不是因为他做了什么“正确”的事情,而是因为他曾经带给一些人的快乐和陪伴,因为一些人对他的忠诚和维护,因为对过去的回忆和美化,甚至还有一部分人对网络舆论和争议本身的态度。这是一种挺复杂的情感,夹杂着怀旧、情感支持、甚至是对某种网络文化的认同。他虽然“消失”了,但他留下的那些印记,还在某些人的心里继续存在着。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因为这个世界从来就不是非黑即白的,每个人的道德标准和道德底线都是不一样的


我有一个撸友,当年很喜欢看阿怡直播,我被他安利数次以后去看了一下,第一次看我就告诉他,这个阿怡有问题。因为敌我打野在河道打起来,她去支援了,但在她对线-发现情况-赶去支援的这一段时间里(大概10秒不到),她的眼神根本就没有瞟过右下角的小地图。他根本不信,说我吹毛求疵,就差说我嫉妒了。


之后王思聪实锤阿怡,阿怡自己承认代打。我这位撸友对这件事的评论就是:人家又不是去看阿怡技术的,只是看她逗比而已,代打又怎么样,看着好玩儿不就行了?


补充一下,我这位撸友,985本科+985硕士,父母双公务员,虽然出生小城市但是在当地也算家境殷实。但他对代打,开挂等作弊行为报以完全的理解,认为我们这些“抓着一点儿屁大小事不松口的”人,才莫名其妙。


说到底,喜欢卢本伟的人,根本不在意他是不是开挂,跟薛之谦一样,他们是被卢本伟本身的人设所吸引


而且,在本次开挂事件之前,卢本伟在各个社交网站基本已经是人人喊打,黑料什么的,不用搜都有一大堆。但这反而会让他对主要受众群体——12-22岁的中二期反叛期年轻人产生一种向心力。对于这帮人来说,社会主流观点都是虚伪的,假的,卢本伟的真性情才是真的。


如果这次不能彻底把卢本伟按死,那只会让他的核心受众更加团结紧密,原因无他,这是他们共同战斗共同对抗社会的胜利。


再说明白一些,这些人喜欢的,未必是卢本伟本身。但卢本伟是一个磁铁,吸引了这些磁粉。


他们在卢本伟那里看到了自己梦想中的人生——打游戏实现了逆袭。


他们在卢本伟身上看到了另一个自己——外表,学历,家境,这些硬件条件自己一无所有。


他们在卢本伟“艹你血妈“的口头禅里看到了一个所谓的“真性情”。


很多很多的他们聚集在一起刷“卢本伟牛逼“”,让他们产生了一种群体性的狂欢错觉。人在置身群体性的狂热中时,会产生安全感,乃至无所不能的神圣感。



你告诉他们,他们一直以来喜欢的,欣赏的,是一个人渣败类,这就相当于告诉他,你看错了人,你眼光不行,审美不行,脑子不行。


他们第一反应就是,你放屁。

——————————————————————————————————


你可以说他们错了,他们脑残,等等等等,但是,喜欢本身就是一种非理性的行为喜欢卢本伟,是他们的自由但是喜欢,不代表要把喜欢对象的一切行为合理化


我们反对的是"因为喜欢卢本伟而把他一切行为正当化合理化“,而不是“喜欢卢本伟这件事情本身“。只可惜,喜欢一个偶像,就把他一切的一切正当化合理化乃至神圣化,似乎是粉丝群体的本能,在这点上来说,明星粉可比卢本伟的粉丝过分多了。




顺便来个活生生的例子,大家把阿怡替换为卢本伟,也完全通顺啊。


先声明自己不是XXX的粉,但是为了一个有大众公认的无可辩驳的严重错误行为的人费尽心思辩驳,并且不惜突破道德底线来把这个人的行为正当化,替换为卢本伟的粉丝,是不是也完全合情合理呢?

user avatar

关于那位匿名用户的回答,我在此解释一下:

①我并没有辱骂喜欢他的粉丝,但是他的粉丝提着98k过来干我,问候我全家(我私信里全是这些),我觉得我不是佛我也有脾气,我说他们是一丘之貉,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没错吧?我有骂他们吗?

②没人反驳毕竟只是一少部分,我就不相信除了水军有没有他的粉丝反驳大家心里有数。

③他的粉丝素质很大一部分是怎么样的,这个都清楚,说他们初中没毕业只是比喻,一个是非不分的人,就算大学毕业又怎么样,还不如一个道德良好明辨是非的小学生呢,起码小学生知道什么是错的,知道道歉,知道知错能改,知道不能骂人,那些卢粉呢,开口闭口一句你ma?的(还有两个字就屏蔽了吧)

以下原答案:

本来不想说话的,但是在看答案的时候看到一个匿名回答就忍不住说两句了,他的评论区还没开放。。。。

对的喜欢他没问题,没人反对这是你的自由,但是这不是你颠倒黑白的理由,没人反驳?松鼠视频刚出的时候那铺天盖地的水军是什么?五五开直播的时候那五百万是什么?到现在为止还在洗白他的人是什么?他自己线下举行的粉丝聚会,那满视频的粗口是什么?

就送你两个字:呵呵。

我没有匿名的习惯,卢粉想骂就骂吧,你皮任你皮,当你不存在,好过某人匿名不单止,评论区还不敢开放,呵呵

—————————————————————

在这里引用一下评论区里一位知友的回答:

如果经过这样的事还看不清一个人的话,那我觉得这种喜欢只能叫做溺爱了

以上就是那位知友的回答,以下是我个人观点:

我个人觉得这句话说的很对,五五开倒下绝不单单是开挂这一锤而已,更多的是以前就对他不满的爆发,而这件事的高潮也是最后的重锤就是他发的视频,那个线下粉丝聚会,没看过的建议去看看,百度云独播,

————————————————————

发帖以后不少人私信给我,图我就不发了,都是些问候我家人的话,就不放出来污染别人的眼睛了,只能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卢本伟事件,这事儿现在回想起来,确实挺有意思的。一晃眼,当年那个顶着“55开”名号在直播间里呼风唤雨的主播,也淡出观众视线好几年了。可你说,为什么事发后,还有不少人挺喜欢他,甚至时不时就会有人在论坛、评论区提起他,怀念他呢?这事儿啊,得从几个方面掰扯掰扯。首先,得承认,卢本伟当年确实是个人物。那时候.............
  • 回答
    卢本伟和药水哥,这两位名字在直播界响当当的人物,他们的走红之路可谓是充满了话题性和争议。要说他们为什么能火,绝不是偶然,而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下的结果,而且这种“火”与传统意义上的明星艺人火,有着很大的区别。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得从他们所处的直播平台以及时代背景说起。那时候的直播行业,尤其是游.............
  • 回答
    要说卢本伟怎么混到今天这个地步,这事儿可不是一两句话能说完的,里面掺杂了太多玩家的心路历程,也见证了一个主播行业的兴衰更迭。你想啊,当年卢本伟(人称“五五开”)是什么地位?那可是《英雄联盟》S2赛季的总冠军,OMG战队的核心成员,那时候他身上贴着的是“冠军选手”的光环,是多少玩家心中的偶像。退役之后.............
  • 回答
    最近在一些游戏论坛、直播平台以及社交媒体上,确实能看到不少网友在怀念卢本伟,甚至有人呼吁他回来继续直播。这背后其实是一个挺复杂的现象,掺杂着怀旧、怀念昔日辉煌、对当前直播环境的不满,以及一些人对“复出”的期待。我尽量详细地跟你聊聊这事儿,希望能让你明白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声音出现。首先,得说说卢本伟当年.............
  • 回答
    说起卢本伟,这名字在中文互联网圈子里,即便他已经“消失”了许多年,也依旧是个绕不开的话题。为什么呢?明明是被全网封杀的公众人物,按理说应该早被大家遗忘了,可他愣是能凭借着自己“传奇”的经历,在直播、游戏乃至泛娱乐领域,保持着一种近乎顽固的热度。这背后,其实是多种复杂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首先,“绝地求.............
  • 回答
    “卢本伟牛逼”这个梗,相信但凡在B站、斗鱼、虎牙等直播平台或视频网站活跃过一段时间的网友,都应该不陌生。它就像一种“加密暗号”,在弹幕、评论区、甚至各种视频的标题和内容里频繁出现,让人不禁好奇这到底是个什么意思,又为什么会这么火。要说清楚“卢本伟牛逼”这个梗的来龙去脉,得从一个人说起——卢本伟。卢本.............
  • 回答
    “卢本伟牛逼”这个梗,可以说是一部充满戏剧性、又饱含网民情绪的互联网文化史诗。要说它怎么来的,以及卢本伟当年究竟牛不牛,得从头好好掰扯掰扯。梗的起源:从电竞赛场到直播间卢本伟,你可能更熟悉他的ID是“White”或者“卢姥爷”。他最早闯出名堂,是在中国电竞早期。那时候,英雄联盟刚刚开始在中国推广,卢.............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挺有意思的,也牵扯到很多社会、行业和个人层面的原因。简单来说,柯震东和卢本伟“复出”或“复播”的门槛和影响,一个在明,一个在暗,一个面对的是社会舆论和行业规范,另一个则叠加了更深层次的平台政策和法律风险。咱们先掰开了说:柯震东:劣迹艺人的“复出”困境与社会接受度柯震东的事情,核心在于他因.............
  • 回答
    在《绝地求生:大逃杀》(PUBG)这款风靡全球的游戏中,玩家们对游戏内容的讨论和创造的梗层出不穷,这其中就包括了新地图上一种特定载具的称呼——“UU车”。很多玩家,尤其是对游戏社区文化不太熟悉的,看到这个称呼可能会联想到一些公众人物,甚至是存在争议的人物。那么,“UU车”这个称呼究竟是怎么来的?它是.............
  • 回答
    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历史、社会、文化以及知识分子的角色等诸多层面。将“本朝”与“民国”时期进行对比,探讨为何在知识分子群体中,如今似乎难以再现鲁迅、胡适那样具有广泛影响力和公认度的大师级“公知”,需要从几个关键维度去深入剖析。一、 时代背景的根本差异: 民国时期: 这是一个充满剧烈变革、思.............
  • 回答
    日本战国时代,本愿寺(特别是石山本愿寺)之所以能够成为一方大名,这背后是一系列复杂的历史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绝非偶然。这不仅仅是一个宗教团体的崛起,更是一场触及社会、经济、政治等多层面的深刻变革。首先,我们需要理解本愿寺的核心力量——一向宗(或称一向一揆)。一向宗是净土真宗的一个分支,由亲鸾开创,以.............
  • 回答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的疫情爆发,确实让很多人感到意外,也引发了深深的担忧。尤其是在一个本应是最安全的校园环境中,疫情的出现更显得触目惊心。要深入剖析这个问题,需要从多个层面去审视,不能简单地归咎于某一个环节,而是要看到一连串可能存在的漏洞和疏忽。首先,我们得承认,在疫情初期,校园作为相对封闭的管理空间,.............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非常棒!很多人都会疑惑,为什么某些游戏本的CPU在功耗限制(TDP)只有30瓦到40瓦的情况下,还能跑到全核4.1GHz这么高的频率。这背后涉及到几个关键的技术和概念,我来为你详细解释:1. TDP(Thermal Design Power)的误解与真相首先,我们需要澄清 TDP(Ther.............
  • 回答
    《杨修之死》这篇文章之所以被选入语文课本,其教育意义是多方面的,旨在教会孩子们一些深刻的人生哲理和处世之道。这不仅仅是关于一个历史人物的生死故事,更蕴含着对于智慧、处世、政治智慧乃至个人命运的思考。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详细解读其教育意义:一、 警示“恃才放旷,功高盖主”的危险性: 核心教训:.............
  • 回答
    关于中本聪(Satoshi Nakamoto)账户上的比特币为何不动,这是一个围绕着比特币早期历史最令人着迷、最被广泛讨论的话题之一。以下是对此事的详细解释,涵盖了各种可能性和推测:核心事实: 大量早期比特币的拥有者: 中本聪被认为是比特币网络早期的主要贡献者和创造者。他挖出了比特币网络初始阶段.............
  • 回答
    过去那些怀揣着电竞梦想的少年,手里那台闪烁着RGB光芒的游戏本,打开游戏时,除了听见那熟悉的风扇呼啸声,还少不了硬盘那“咔哒咔哒”的机械转动声。那时候,机械硬盘(HDD)是游戏本的标配,它提供了大容量的存储空间,价格也相对亲民,能够装下琳琅满目的游戏库。然而,你有没有发现,现在市面上绝大多数的新款游.............
  • 回答
    岸本齐史在《火影忍者》佩恩攻打木叶这一章中,安排迈特凯的小队(凯、李、日向宁次、天天)外出执行任务,这绝非偶然,而是出于多重戏剧性和剧情设计的考量。深入分析的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这个“巧合”:1. 突出佩恩的强大与木叶的绝望: 关键战力分散: 佩恩入侵木叶的根本目的就是擒拿九尾人柱力漩涡.............
  • 回答
    说《火影忍者》后期质量直线下降,这恐怕是不少追了很久的粉丝都会有的共识。岸本老师本人也说过他想尽快结束故事,这从侧面也反映出他可能对后期的走向也有些力不从心。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这部曾经辉煌的作品没能一如既往地精彩呢?咱们就一点一点掰扯掰扯。首先,得提一个最关键的问题:剧情节奏失控,尤其是第四次.............
  • 回答
    关于语文课本中选取其他国家文学作品,但似乎较少出现日本文学的现象,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首先,我想澄清一点,并非所有语文课本都完全不收录日本文学作品,但相较于英美、俄法等文学体系,其出现频率确实不高。这背后并非因为日本文学底蕴不深厚,恰恰相反,日本拥有着极其丰富且独特的文学传统。那么,是什么原.............
  • 回答
    很多朋友都会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我的轻薄本在鲁大师上跑分,和身边一个看起来配置很高的游戏本差不多,甚至有时候我的轻薄本跑分还更高一些?这其实是很多用户在选购电脑时,尤其是对电脑性能不太熟悉的消费者,容易遇到的一个“误区”或者说“不解”。要解释这个问题,咱们得把鲁大师这个跑分软件拆开来看看,它到底衡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