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凉皮的化学原理是什么?

回答
凉皮,一道源于陕西、风靡大江南北的美食,看似简单,却蕴含着不少有趣的化学知识。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这碗爽滑筋道的凉皮,到底是怎么做出来的,背后又藏着哪些奇妙的化学反应。

核心主角:淀粉的变身之旅

凉皮的灵魂,在于那滑腻腻、凉丝丝的口感,这主要归功于小麦中的一种重要成分——淀粉。小麦粉,就像个大杂烩,里面有蛋白质(主要是麦麸蛋白和醇溶蛋白)、淀粉、脂肪、矿物质等等。而我们要做的,就是把这些杂质“洗”掉,只留下淀粉,再让它“重新做人”。

第一步:洗面——蛋白质的“分离记”

这可是最关键、也最考验耐心的步骤。咱们把小麦粉倒进一个大盆里,一点一点地加水,一边加水一边用手和面。最初,面团会变得黏糊糊的,就像和面糊一样。接着,咱们要做的就是“洗面”。

加水揉捏: 想象一下,你手里有个面团,你不停地往里面加水,然后用力揉搓。在这个过程中,面团里的蛋白质(尤其是麦麸蛋白和醇溶蛋白)会逐渐溶解到水里,形成一种乳白色的液体,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洗面水”。
蛋白质的作用: 小麦蛋白,特别是麦麸蛋白,遇到水后会形成一个三维网络结构,这就是我们平时和面时看到的“面筋”。这个面筋,就像个骨架,把淀粉颗粒包裹在里面。
洗掉“不速之客”: 通过反复地加水、揉搓、倒掉洗面水,我们就是在一点点地把水溶性的蛋白质从淀粉中分离出来。蛋白质溶于水,而淀粉的颗粒比较大,在水中的溶解度很低,大部分会沉淀下来。
“洗”出精髓: 经过多次洗面,最终剩下的就是几乎不含蛋白质的淀粉浆。而那些被洗出来的乳白色液体,正是富含蛋白质的面筋水。

第二步:沉淀与“晾”干——淀粉的“安顿”

洗好的洗面水,咱们可不能直接倒掉。静置一段时间,你会发现,那些乳白色的液体会慢慢“分层”:底部是浓稠的白色沉淀物,上面是相对清澈的水。

淀粉的沉淀性: 淀粉颗粒在水中分散开来,但它们的密度比水大,所以在重力作用下,会慢慢沉到底部。这个过程叫做沉淀。
“晾”出淀粉饼: 把上面的清水小心地倒掉,底部剩下的就是浓稠的淀粉糊。然后,把这淀粉糊摊开,放在一个平底的容器里,再放到锅里蒸熟。蒸的过程中,水分会挥发,淀粉颗粒会进一步膨胀、糊化,最终形成一张薄薄的、半透明的淀粉饼。

第三步:蒸煮——淀粉的“糊化”

这可是凉皮口感爽滑的关键一步。

淀粉的糊化: 淀粉的主要成分是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当淀粉颗粒遇水并加热时,水分子会进入淀粉颗粒内部,破坏淀粉分子之间的氢键,使淀粉颗粒吸水膨胀,变成粘稠的糊状物。这个过程就叫做糊化。
温度与时间: 蒸煮的温度和时间,直接影响到淀粉的糊化程度。温度不够或者时间太短,淀粉糊化不充分,凉皮就会夹生、口感差;温度过高或者时间过长,又可能导致淀粉过度糊化,变得软烂不成形。
形成“凝胶”: 糊化后的淀粉,在冷却过程中,淀粉分子会重新排列,形成一个三维网络结构,将水分包裹在其中,这使得凉皮在冷却后能够保持一定的形状和弹性,口感也更加爽滑。

第四步:冷却与切制——“定型”的美学

蒸好的凉皮,自然要冷却。

淀粉的“逆转”: 冷却的过程,对于某些淀粉来说,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回生(retrogradation)。回生是指糊化后的淀粉在冷却过程中,淀粉链会重新有序排列,丧失一部分吸水性,口感会变得略微坚韧一些。对于凉皮来说,适度的回生能让它的口感更有韧性,不易断裂。
切割成条: 冷却后的淀粉饼,就可以切成一条条的了。切的厚薄、宽度,都影响着凉皮的整体口感和食用体验。

第五步:调味——味蕾的“化学反应”

最后一步,也是最能带来丰富口感的步骤,就是调味了。

酸碱平衡: 醋是凉皮必不可少的调味料。醋中的醋酸,是一种有机酸,它的酸味能很好地中和淀粉的平淡,带来清爽的感觉。同时,醋的酸性还能适度增强凉皮的筋道感,因为它能影响淀粉分子的排列。
“咸”与“鲜”: 酱油、盐,提供了主要的咸味。酱油中的氨基酸(如谷氨酸钠),在特定条件下会产生鲜味(umami)。
“辣”与“香”: 辣椒油,则是味蕾的“重头戏”。辣椒中的辣椒素(capsaicin)是产生辣味的主要物质。而辣椒油在制作过程中,通过油温加热,还能将辣椒中的脂溶性香料提取出来,赋予凉皮浓郁的香气。
“蒜”与“麻”: 蒜泥中的大蒜素,不仅有辛辣味,还有杀菌的作用。芝麻酱中的脂肪和蛋白质,经过研磨和稀释,释放出浓郁的香味,以及提供丰富的口感。

总结一下,凉皮的制作过程,就是一个巧妙利用化学原理的过程:

洗面: 利用蛋白质在水中的溶解性,将淀粉与蛋白质分离。
沉淀与糊化: 利用淀粉的沉淀性和遇水加热糊化的特性,形成凉皮的主体。
冷却与回生: 适度冷却使淀粉“定型”,并带来一丝韧性。
调味: 通过酸、碱、咸、鲜、辣、香等多种化学物质的组合,赋予凉皮丰富的口感和风味。

所以,下次你再享用一碗凉皮时,不妨想想,这碗看似普通的食物,背后却藏着这么多有趣的化学故事。从小麦的淀粉蛋白,到蒸煮的糊化,再到最后各种调料的奇妙碰撞,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科学的智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面粉是如何“究极进化”为凉皮的?


前排提示:深夜点不到外卖的时候谨慎观看。


前段时间咱们讲了服装,讲了历史,讲了各种奇奇怪怪的知识。

今天,终于轮到美食啦!


在HOA的创作者们快要为写什么美食打起来的前一秒钟,本文的作者提出了一个大家都没有异议的美食——凉皮。

炎夏的晌午,来一份多加辣椒的凉皮,可不要太开心了。

那么,干燥的面粉是如何变成美味的凉皮的呢?

答案是:盘它!盘它!!盘它!!!



凉皮,常见如蒸面皮,通常是用面糊倒在“凉皮锣”中铺成一定厚度,上锅蒸成。

此外,还有擀面皮、烙面皮等。

这些是陕西的名小吃,相信北方(小麦产区)的朋友可能也都尝过。

蒸面皮的特点在于软而光,而擀面皮、烙面皮,则以筋道而为人喜爱。

前些年想吃凉皮,就还要等到夏天,家里才会做,或者外面的馆子才会有,而且家里做的、外面吃的味道也颇有区别。

现在的凉皮,已经有工业化和真空包装了,这个好欸!






麻酱凉皮,这个好欸!


从材料化学的角度来看,制作凉皮(蒸制)的过程,和水凝胶的制备非常相似(doge),比如一则制作包装凉皮的步骤:



凉皮的制备方法(量产版,没有适量和差不多,有烧杯和量筒的观众朋友可以开始做实验了)


要点在于面浆中水的含量和蒸制的时间和处理,会极大地影响凉皮的口感。

是否进行洗面通常是自制和量产的区别,不过,洗面后的凉皮往往显得透亮一些。


说回水凝胶(


进行和面时,面粉的比例高于水,会得到淀粉分散在由面筋和水构成的可形变网络中,如下图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所“拍下的照片”,和再下面的示意图。



大的球状颗粒是淀粉微团,基于SEM的工作原理,可以认为空隙部分都是水,这是凉皮的幼年体(bushi,斗胆称为初次成胶。




面团的物理化学结构


在形成面团的过程中,由谷蛋白和麦醇溶蛋白为主要成分的小麦面筋蛋白有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其能够形成类似海绵的网络(当然空隙要小得多),这些赋予了面团粘弹性。

它们也是面筋的重要组成材料,如果想吃面筋,可以直接用谷朊粉,成分基本是一样的(甚至就是一样的)。【2-3】

然后进行洗面,就是将面团中的淀粉颗粒破碎,与面筋蛋白分离开,就可以得到面筋和淀粉面糊。

这时的面糊中,淀粉还是不溶于水的。

在调配后通过加热,会发生糊化(Gelatinization)。

这是淀粉中的氢键等相互作用不可逆地破坏的过程,也是生活中最容易接触到的一种生成水溶胶的过程。

淀粉颗粒将被水破坏,并溶解到水中,形成稳定的高分子溶液,主要的溶质就是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

假如冷却这时的水溶胶,而且水的比例合适,不出意外的话,淀粉会重新聚集,或者形成凉皮,或者形成浆糊(视水的比例和加工方式而定)。




给和面后的面团加水、洗面,然后配好面糊后,面糊里的淀粉颗粒(已经不是面粉了哦)在上锅加热时的变化,斗胆称为“加热溶解”。

之所以可能会形成浆糊,也是因为冷却后,一些淀粉分子会重新组合起来。

而若正好面糊加水加太多了的话,就会成为很好的浆糊,凉皮则也需要在做好后涂一些油,减少粘连,同时保水。



产物的SEM【4】


最终获得的凉皮,实质上就是这些淀粉分子冷却后的重新组合。

从溶胶变回了凝胶,同样是网络结构,水和少量的蛋白质被均匀包裹在网络中,淀粉分子重新堆积,正是得益于糊化的过程。

总结一下,做凉皮的过程有以下的关键步骤:

初次成胶(doge→面团溶胀释出淀粉→将释出的淀粉加适量水后进行糊化(加热溶解)→冷却形成凝胶

至于洗出来的面筋和很多小的细节,比如加盐、用什么面粉对于成胶过程的影响,有机会再说吧,已经写饿了_(:з)∠)_



参考资料:


  1. 糙米粉对小麦面团流变学及饼干品质特性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14,47(08):1567-1576.
  2. The 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gluten: an elastic protein from wheat grain. Phil. Trans. R. Soc. Lond. B, 2002, 357: 133–142
  3. Carboxymethylcellulose‐induced changes in rheological properties and microstructure of wheat gluten proteins under different pH conditions. Journal of Food Science. 2021, (Early View) doi.org/10.1111/1750-38
  4. 冉娇. 传统擀面皮工艺条件优化及品质变化探讨[D].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

《从干燥的面粉到晶莹剔透的凉皮,发生了什么》

作者 | 咸球

编辑 | 绫音

HOA第52期作品


往期优质作品:

《7 | 代孕出生的宝宝会继承孕妈的遗传物质?》

《16 | WIFI过敏症?真有人对WIFI过敏?》

《17 | 淘宝上那些十几块钱的衣服能穿么?》

《18 | 靠修音,能成为歌神吗?》

《19 | 米高积逊?谁是米高积逊?!》

《22 | 来自天空的启示:历法》

《23 | 纯棉衣既不天然,也不环保》

《25 | 唐探3:里面有位在衣服上作弊的韩国人?!》

《39 | 总有几种动物长成了18禁的马赛克》

《44 | 灌肠要灌屎咖啡,你敢玩吗?》



©版权所有,转载请后台留言申请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