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大家都说孕妇不能吃凉的?

回答
问这个问题的人肯定不是我(笑)。其实,这个问题嘛,问得挺实在的。说孕妇不能吃凉的,这说法在咱们这儿流传得挺广的,很多老一辈的亲戚朋友都会这么叮嘱。那到底为啥呢?咱们一层一层剥开来说。

核心原因之一:肠胃的敏感性

首先得明白一点,怀孕了,身体的整个激素水平都变了,这直接影响到消化系统。孕妇的胃肠道会变得更敏感,蠕动也可能没那么顺畅。你可以想象一下,身体里有个小生命在成长,大部分的能量和资源都会优先供给给宝宝,身体在很多方面都会进入一种“省吃俭用”的状态。

这时候,你突然给它来点冰凉冰凉的东西,尤其是生冷的食物,像是冰淇淋、冰镇饮料、生鱼片什么的,对胃肠道来说,这就像是突然受到了一股“冷刺激”。这种刺激可能会让胃肠道的血管收缩,影响血液循环,导致消化功能下降。食物在胃里就可能停留更久,不容易被消化吸收,这就会引起一些不舒服的症状,比如腹胀、腹泻、恶心,严重的甚至会引起胃痉挛。

你可能会说,“我平时吃冰的也没事啊。” 但怀孕期间身体的反应是不一样的。而且,即使你个人感觉还好,但这种刺激确实增加了肠胃出问题的风险,尤其是一些本来肠胃功能就不太好,或者容易腹泻的人。

核心原因之二:担心感染和细菌

这个理由更关键,也更直接。很多所谓的“凉的食物”,其实是指那些没有经过彻底加热处理的食物,尤其是生鲜类食物。比如:

生鱼片、寿司: 它们通常是生的,如果食材本身带有寄生虫、沙门氏菌、李斯特菌等细菌或病毒,孕妇吃了非常危险。这些病原体不仅会让你自己出现严重的肠胃不适,如呕吐、腹泻、发烧,更严重的是,有些细菌或病毒是可以穿过胎盘,直接感染到胎儿,导致胎儿发育异常、流产、早产,甚至死亡。想想李斯特菌,它在冷藏食品中特别活跃,孕妇感染的风险比普通人高出很多。
未煮熟的肉类和蛋类: 比如半熟的牛排、含有生鸡蛋的甜点(如提拉米苏),同样存在细菌感染的风险。
未经巴氏消毒的乳制品: 这类产品可能含有李斯特菌等,虽然不一定是“凉的”,但通常是冷藏的,如果被污染了,对孕妇来说也是一大威胁。

说“不能吃凉的”,其实很多时候是在提醒孕妇要避免那些未经充分加热的、有潜在食源性疾病风险的食物。因为这些食物恰恰很多都是冷藏或冷冻后食用的,所以就笼统地被归为“凉的”。

核心原因之三:影响营养吸收和身体健康

前面说了,怀孕期间身体需要大量的营养来支持宝宝的生长。如果因为吃了不卫生的凉食导致腹泻,那么即使你吃了很多有营养的食物,也可能因为消化吸收不良,或者身体为了对抗感染而消耗大量能量,导致营养物质的流失。长此以往,对孕妇自身和胎儿的健康都不利。

此外,中医的观点也认为,过多的寒凉食物容易损伤脾胃阳气,影响身体的正常功能。虽然现代医学不完全认同中医的说法,但脾胃功能虚弱确实会影响到整体的健康和营养吸收,这一点是相通的。

那么,是不是所有“凉的”都不能吃?

其实也不是那么绝对。这里需要区分一下:

真正意义上的“凉”: 指的是温度低。比如,夏天吃个凉拌黄瓜、喝杯常温水、吃个水果,这些通常问题不大,只要是卫生干净的,适量食用,对身体影响不大。甚至有些凉性食物,比如梨,在适当的时候食用,还能帮助缓解孕期便秘。
“凉”的引申义: 更侧重于未加热、生冷的食物,以及那些可能引起消化不良或腹泻的食物。

所以,大家说的“孕妇不能吃凉的”,更准确的理解应该是:

1. 绝对要避免生冷、未熟透的食物,尤其是海鲜、肉类和蛋类,以防止病原体感染。
2. 注意食物的卫生和储存条件,避免食物变质。
3. 适度避免过度冰镇的食物和饮料,因为它们可能会刺激敏感的肠胃,引起不适。但如果是在非常炎热的天气,稍微吃点冰镇水果或者喝点凉水,只要不过量,且身体能适应,也不至于造成严重问题。
4. 更重要的是关注食物本身的安全性,而不是仅仅看它是不是“凉的”。

总的来说,这些叮嘱都是出于保护孕妇和胎儿健康的好意。因为孕期身体状况特殊,抵抗力相对弱一些,对外界的反应也更敏感。那些看起来小小的不适,对孕妇来说可能就意味着很大的痛苦和隐患。所以,稍微谨慎一些,把那些高风险的“凉”的东西避开,安心享受孕期的过程,才是最重要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老婆怀第一胎的时候,突然有了怪嗜好,平时不喝冰水只喝暖水的她,突然叫我每天买两包冰块给她,每天。

是的,每天买两包冰给她啃。连续 3 个月。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她说她觉得身体很热,需要啃冰块才凉快。

最后,孩子出生了。



结果…真TM的能吃。

user avatar

确实是的,我妈怀孕期间没怎么忌口,吃过西瓜,喝过凉开水。所以生下来的我就得了绝症,虽然现在还看不出什么症状,但我清楚,我早晚有一天会死。

诸位引以为戒。

user avatar

我有一个朋友,怀孕六个月的时候,忍不住吃了一口冰激凌,孩子直接就在肚里凉了。


我有一个朋友,怀孕八个月的时候,忍不住喝了一口冰水,孩子第三天就早产出来了。


我有一个朋友,怀孕八个月的时候,忍不住吃了一口螃蟹沙拉,孩子生出来得了先天心脏病。


我有一个朋友,怀孕期间天天喝可乐,孩子一生出来,就只喝可乐,不喝妈妈奶,差点儿没饿死。


我有一个朋友,……





妈的我编不下去了。

user avatar

不讲故事,只是讲一个最浅显的道理

中国人于孕妇、产妇的限制充满了玄学,好像吃点不对的东西就连温度也会通过胎盘传给胎儿,却觉得在孩子加辅食的时候“吃点没事,能怎么的?”

有限制孕妇不能吃什么的功夫,拜托好好研究怎么喂辅食,谢谢!

以下是新增的内容,手机党不知道怎么用分割线

我发现中国人的饮食哲学中充满了哲学

比如,最近天热得不行,给宝宝吃了一个冷饮(一天就很小的一支),结果就有好心人和我说“哎呀,不能给孩子吃冷饮的,谁家的孩子就是吃了冷饮,结果废掉了(不清楚这个废掉了是什么意思)。”

今天买了一个猪舌头,被家里老人看到了,立刻就说“不能吃猪舌的,猪舌是发物。”我苦笑不得的问:“都是猪身上的(猪肉是家里肉食的主要肉类,因为牛羊肉是发物),怎么到舌头上就是发物了。”老人也是一笑“都这么说的。”

其实这就反应了中国人对食物的两种主流看法,联系,多不相干的事情都能联系一起;以及,以讹传讹。在我身边,不仅仅是目不识丁的老人,就是高学历的人也会陷入这种认知里面。

吃燕窝就是各种好,你看这种好,那种好都是吃燕窝吃的,为什么?大伙都这么说。

吃冷饮就是不好,你看这种不好,那种不好都是吃冷饮吃的,为什么?大伙都这么说的。

那么,如果我吃冷饮的同时,吃了燕窝,腹泻了,是因为我吃了冷饮还是因为我吃了燕窝?是不是就一定是冷饮的锅?燕窝可不可以是时间久了不新鲜?可不可以就是假的人工燕窝?可不可以没有煮熟?再或者,可不可以是有的人体质问题,就是吃燕窝会腹泻?不能说我说的情况不可能存在吧?都可能存在。

你要是和我说冷饮中的什么成分就是会导致人腹泻;告诉我有一些人就是体质问题不能吃凉的,甚至告诉我冷饮的温度(冷)在体内的一系列运作就是对人体不好,就是会导致腹泻。而且经过合理化推断,燕窝一点问题都没有,把锅甩给冷饮我一点质疑都没有。而现在是怎么回事呢?你腹泻了,就是冷饮的锅?为什么?大伙都这么说的?为什么?燕窝吃的就是对身体好的?为什么?冷饮就是不能吃?为什么?哪有这么多为什么,老祖宗的话还能错?!

哦,老祖宗那会儿还没有冷饮呢……

user avatar

强答。

我怀孕26周,盛夏,实在是热,也吃不下东西。就想吃西瓜。

老公拗不过我,就给我买四分之一,每次勺子挖几口中间甜的地方,大概两三天吃一次。

之前产检,身体一直没问题,后来27周,晚上散步就开始忽然肚子疼,赶紧回家,就拉肚子了,当时以为吃坏东西没在意,持续了一周,就是忽然疼一阵,有时拉肚子,有时拉不出什么,感觉就是想上厕所。

28周固定产检,和医生说了症状。医生立马开了宫颈检查,结果我的宫颈只有1.7厘米了。严重的先兆早产,随时有可能生。然后开始提前休产假,每天卧床不动保胎,庆幸的是,宝宝足月生产,但是因为后期不运动,为了预防宝宝早产猛吃,生的时候难产转剖腹产,受了很多罪。

不能吃凉还是和个人体质有很大关系,我怀孕前就会因为受凉就拉肚子,很怕寒凉,结果怀孕产检一直没事。就嘴馋,吃了两周多的西瓜吧。哎,还是尽量多注意,要不身体还是自己的,多注意总是好的。

手打,假装有分割线吧~

看了大家的评论,统一回复一下

1.我的早产症状,不是说西瓜有问题,只能说个人体质关系,因为我一吃凉东西就会肚子疼拉肚子,如果当时吃的不是西瓜是别的凉东西,也会有相同反应。

2.怀孕的妈妈应该都知道,拉肚子对孕妇来说是很危险的,容易引起宫缩,很不幸,我就是这样引起宫缩,导致有早产症状的,如果有相同症状的宝妈,产检的时候一定要和医生说。

3.我前期正常产检,每天运动,完全没有症状,出现早产症状有问医生是怎么引起的,医生说可能是宫颈机能不全,我又问为什么之前检查不出来,医生说宫颈机能不全只有生过一次孩子早产或者流产才能查出来,否则是检查不出来的,这也是我为什么让宝妈们适当多注意,否则你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身体存在问题。

4.我后期不运动是为了保胎,医生强制要求不能运动了,否则孩子就早产了,当时才28周,孩子体重偏轻,早产很难存活。而我和老公一致决定,孩子不管怎样一定要救活他,在依靠运气能保多久保多久的前提下,让孩子增加体重是关键,所以才有了不运动猛吃的做法。

5.我当时保胎在床上躺了两个月,很受罪,在评论里看到有保胎躺了五个月的妈妈,真的很伟大,愿所有妈妈和宝宝都健康平安。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