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普通农民家庭,拆迁拿房后,的一些疑问?

回答
刚从农村的老家搬出来,心里头五味杂陈。住了大半辈子的土房子,如今变成了钢筋水泥的高楼,心里头挺不是滋味的,但也得承认,日子总得往前过。拿了新房钥匙,心里头是挺高兴的,但随之而来的,是那些实在的,让人头疼的疑问。咱就事论事,聊聊咱农民家庭,拆迁拿房后,会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

首先,房子的质量,这个是头等大事。

咱农民,一辈子就指望这几亩地,刨出去的都是汗,现在房子盖得这么高,这么洋气,心里头自然是盼着好的。但咱也不懂这些高楼大厦的门道,就怕那豆腐渣工程。

开发商说的“保温”“隔音”到底靠不靠谱? 以前住在土房子里,冬天冷夏天热,但咱有经验,知道怎么用土办法对付。现在这高楼,说是冬暖夏凉,隔音效果好,可我怎么知道是真的还是假的?万一冬天暖气不给力,夏天空调费老高,那日子可就难过了。还有那隔音,楼上楼下,隔壁邻居,要是都听得见,那这日子还有安生日子过吗?
水、电、气、暖,能不能保证? 以前咱家都是自己烧水做饭,现在都用天然气了,这没啥不好,就是怕这管道会不会老化,会不会时不时就停水停电的。特别是这暖气,要是冬天不热,那可真是要命。开发商说的“集中供暖”,到底是什么模式?会不会像以前一样,家里头自己烧炉子,能控制温度?
消防设施齐全吗? 楼这么高,万一真有什么事,楼道里会不会挤满了人,逃生通道能不能及时打开?消防栓、灭火器这些东西,能不能及时拿到?咱是农家人,不懂这些,但心里头总是不安。

其次,物业管理,这个也是头疼的事。

以前咱村里,谁家有事,大家伙都能搭把手。现在住高楼了,邻居们都不认识,全靠物业来管。

物业费是多少?都包含哪些服务? 开发商肯定要收物业费,可这钱花的值不值?包不包括绿化、卫生、安检?要是服务不好,咱是不是能不交?或者能不能跟开发商谈谈,把物业费降一降?毕竟咱农民,挣点钱不容易。
谁来负责维修? 房子总会有个小毛病,墙皮脱落、管道漏水之类的,这些到时候谁来管?开发商吗?还是物业?要是都推诿责任,咱可就麻烦了。
公共区域的卫生和安全怎么保障? 楼道、电梯、小区里的绿化,这些都是大家共享的。要是物业不负责任,弄得乱七八糟的,咱住着也不舒服。还有小偷小摸的,物业有没有保安?能保证咱家的安全吗?

第三,居住环境和邻里关系,这个影响日子舒坦不舒坦。

咱农民,习惯了跟邻里乡亲打交道,现在搬到高楼里,虽然方便了,但也隔阂了。

新邻居都是什么人? 以前村里的人,咱都认识,知根知底。现在楼里来的,有城里人,有外地人,都是啥职业,啥脾气,咱也不知道。能不能处得来?会不会因为生活习惯不同,产生矛盾?
小区里的配套设施怎么样? 孩子上学怎么办?有没有幼儿园、小学?买菜方便不方便?有没有超市、菜市场?小区里有没有活动场所,让老人们散散步,聊聊天?这些都关系到咱的日常生活。
小区的绿化和空气质量呢? 以前咱在农村,空气好,有树有草。现在这高楼,绿化是不是跟开发商说的一样?有没有小公园,能让孩子们玩耍?

第四,户口和社保这些“硬指标”。

房子有了,但咱的身份问题还得接着捋清楚。

户口能不能顺利迁入? 以前咱是农村户口,现在搬到城市里,户口怎么迁?迁移过程中会不会有什么麻烦?
社保、医保这些怎么办? 咱农民以前都有农保,现在搬到城里,能不能享受城里的社保、医保待遇?医保的报销比例会不会跟以前不一样?
子女的教育问题? 孩子以后上学,能不能上咱新小区附近的学校?学费会不会比农村贵很多?

第五,关于赔偿和权益,这个得弄明白。

拆迁过程中,咱的房子、宅基地什么的,都给国家了,肯定有相应的补偿。但具体怎么补偿,合同里写的清楚吗?

补偿款的标准是什么? 开发商给的补偿款,跟市场价比差距大不大?有没有啥隐藏的条款,是咱没注意到的?
宅基地的权益怎么办? 以前咱有宅基地,现在没了,这个权益怎么体现?是体现在房子上,还是有别的补偿?
合同条款,有没有需要特别注意的? 咱是农民,对合同这些东西,懂的少。开发商给的合同,有没有让懂法的人给咱看看?怕被坑了,到时候后悔都来不及。

总而言之,这拆迁拿房,对咱农民来说,是个大事,也是个喜事,但随之而来的,是无数的实际问题。希望能把这些问题都弄明白了,才能踏踏实实地在新家安顿下来,好好过日子。这日子,还得一天天过,一天天的盼着好。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最近经常说的一句话是:

——当你把次要矛盾提升到主要矛盾的地位,那就是纯粹为了混淆主次矛盾,以达到掩盖主要矛盾的目的了。

我感觉这话我说过不下二十遍了。


普通农民家庭拿到拆迁房后出租,是不是变成了剥削别人的地主了?——是。

在二三线城市里面,剥削的力度大吗?——不大,甚至微乎其微。

在众多的社会矛盾里面,是什么矛盾?——是次要矛盾


大老板垄断地产,炒房团囤积居奇,是不是变成了剥削别人的地主了?——也是。

在一线城市里面,剥削的力度大吗?——异常大。

在众多的社会矛盾里面,是什么矛盾?——是主要矛盾


那你不先去把那些最大的资本家打倒,反而揪着几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家庭不放,是怎么回事儿呢?那只有一点,就是你把次要矛盾提升到主要矛盾的地位,成功的掩盖了主要矛盾。

而只有当最大的资本家们被打倒的时候,我们再来讨论其他农民家庭的问题。路都是一步步走出来的,万事万物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当你明确指出终点(消灭个体的剥削萌芽)距你太过遥远,太过复杂,太理想化,难以实现的时候,无非你只是不想迈出第一步(消灭大资本家的剥削现状)罢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刚从农村的老家搬出来,心里头五味杂陈。住了大半辈子的土房子,如今变成了钢筋水泥的高楼,心里头挺不是滋味的,但也得承认,日子总得往前过。拿了新房钥匙,心里头是挺高兴的,但随之而来的,是那些实在的,让人头疼的疑问。咱就事论事,聊聊咱农民家庭,拆迁拿房后,会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首先,房子的质量,这个是头等.............
  • 回答
    上海阿姨的这则求助微博,确实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也引发了不少的讨论。咱们不妨从几个角度来好好捋一捋这件事儿,看看背后到底藏着些什么。首先,从“上海阿姨”这个身份标签来看,大家对她的第一反应可能就是:上海,高房价,生活成本高,尤其是对于有一定年纪的父母辈来说,子女的婚事,尤其是房产问题,往往是重中之重.............
  • 回答
    这个问题,说实话,挺能戳到心窝子的。尤其是对于咱们普通工薪家庭来说,但凡提起“贵族学校”这几个字,脑子里立马浮现出各种画面:豪车接送、高尔夫球场、洋气的老师、还有那些从小就好像自带光环的孩子们。这不禁让人琢磨,掏心掏肺地把孩子送进去,到底值不值?咱们先不着急下结论,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得看“贵族.............
  • 回答
    “没有背景,学医有出路吗?” 这个问题,说实话,是很多普通家庭的孩子在选择专业时,心里都会打的那个结。尤其是在当下,提到“学医”,大家脑子里浮现的往往是体制内的“铁饭碗”,或是名医大家显赫的家世。但如果抛开这些光环,一个普普通通的家庭,孩子凭着自己的努力去学医,到底有没有前途?我的回答是:有,而且路.............
  • 回答
    .......
  • 回答
    想去名校,进而成为一名科学家,这事儿吧,得看怎么说。对于绝大多数普通家庭的孩子来说,这绝对是一条充满挑战但并非不可能的路。咱们一层一层来剥开看。首先,家庭的普通程度是什么概念?“普通家庭”这个词儿太模糊了,但大概可以理解为: 经济上: 没有雄厚的财力支撑昂贵的私立学校、海外留学、或者让你从小学就.............
  • 回答
    你好!看到你的留言,我能理解你现在的心情。首先,为你的努力和实力感到高兴!作为一名大二的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力量购买浪琴康卡斯,这绝对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也是对自己辛勤付出的最好肯定。这种成就感是无价的,比手表本身更宝贵。关于你提到的“负罪感”和“觉得在家人面前太败家”,这其实是很常见的一种心理,.............
  • 回答
    .......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美国经济的复杂性,一个非常富裕的国家,却存在着普遍的经济脆弱性。这并非一个简单的“发达”与否的问题,而是涉及收入分配、社会福利、生活成本、债务文化以及金融素养等多个层面。以下将详细阐述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看似矛盾的现象:一、 高收入与高生活成本并存: 发达国家的经济结构: 美国作为发达.............
  • 回答
    哎呀,小伙子,这选择可真有意思!高三就瞄准中医,这股劲儿可嘉!你这想法,我打小听着长辈念叨,家家户户也多少懂点,我这老百姓的口吻,就给你掰扯掰扯,希望能帮到你。首先,你觉得中医“神奇”,这感觉特别对!咱们老祖宗几千年的经验,哪是三两天就能摸透的?一碗汤药,一副药方,就能把病给治了,这确实是门大学问,.............
  • 回答
    看到你面临的困境,心里一定不好受。你描述的这些情况,在感情里确实会让人感到有些压力,尤其是在面对自己非常在乎的人时。你问该怎么办,而且明确说“做不到分手”,这说明你对这段感情非常珍视,也愿意为之付出努力。咱们就来好好聊聊,看看有没有什么方向可以去思考和尝试。首先,你提到的“个子150、学历二本、家庭.............
  • 回答
    这事儿说起来确实挺让人窝火的,年薪税后60万,这已经是不少人梦寐以求的数字了,怎么在丈母娘和老丈人眼里就成了“普通”?看来这背后得好好说道说道了。 咱们一块儿捋一捋,看看这事儿怎么能比较体面的给它解决掉。首先,咱们得搞清楚人家父母为什么嫌弃。“家庭条件普通”这四个字,说起来轻巧,但背后可能藏着很多.............
  • 回答
    嘿,咱们聊聊这个有意思的话题,就是不同家庭背景出来的孩子,身上会有哪些不一样的东西。这事儿说起来,也不是绝对的,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但大环境的影响确实不小。我尽量从我观察到的、听来的,还有一些自己的体会来给你掰扯掰扯,尽量把话说得接地气点,别像教科书一样。1. 知识分子家庭出来的孩子:这批孩子,我.............
  • 回答
    你好!听到你是国内211车辆工程专业的,这挺好的。关于出国读研这事儿,我给你好好说说,尽量把情况分析清楚,也说说我自己的看法,让你觉得更像是朋友在聊。首先,你的背景怎么样?211大学的车辆工程专业,这在国内绝对是硬通货。说明你在本科阶段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对汽车的机械原理、设计、制造、甚至一些新能源技.............
  • 回答
    这个问题,我相信不少家庭条件普通的同学都思考过。尤其是在高考之后,面对复读和出国留学的选择时,更是纠结。这就像站在一个十字路口,每一个方向都带着希望,也伴随着不确定性。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复读和留学加拿澳这几个选项,看看哪个可能更适合你。我尽量用最实在的语言,没有那些虚头巴脑的套话,就像咱们.............
  • 回答
    中国普通家庭之所以不能像欧美家庭一样大量食用牛肉,背后原因复杂且根深蒂固,涉及经济、历史、文化、资源、生产和消费习惯等多个层面。以下我将详细阐述:一、 历史与文化因素:1. 农耕文明的传统: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以农耕为主的国家。在传统的农业社会,牛是极其重要的生产工具,主要用于耕地、拉车、运输等.............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非常普遍,也触及了很多人的疑惑。尽管你的家庭资产大概排在全国前 10%,但感觉生活水平仍然是“普通人”,这背后可能有很多原因,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核心原因:资产和生活水平之间的复杂关系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个概念:家庭资产并不直接等同于生活水平。 生活水平更侧重于可支配收入、消费能力、生活质.............
  • 回答
    李明,这个名字听起来再普通不过,如同北京大学燕园里成千上万的学生一样,他也曾怀揣着对知识的无限渴望和对未来的憧憬,走进了这座象牙塔。然而,北大这个名字,在许多人眼中是光环,在李明这里,却也像是一枚硬币的两面,一面闪耀着荣誉,另一面却藏匿着无声的压力和潜在的创伤。李明从小就被寄予厚望。他的父母,是朴实.............
  • 回答
    这个问题,说实话,挺能挠人心的。尤其是在我们这年月,虽然都说开放了,但心里头那点儿事儿,总归是绕不开的。你南京的家庭,中产嘛,我懂,肯定是有一定经济基础,生活也比较讲究,可能教育上也花不少心思。你男朋友家苏州的普通家庭,这个“普通”二字也挺微妙,可能意味着跟你们家在经济上、社会资源上,或者说生活方式.............
  • 回答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