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B站上有人把范志毅采访的完整版放出来了,范指导,大致的意思是你把体工队取消了,别的途径又没建立起来,中国足球可不就没人了。
其实,整段采访范指导的“一届一届换了多少个”,“换汤不换药”,“足球理念先搞懂”,“小高带的蛮好的,你把他换了干什么?”。这些话还不够明显吗?他到底想说的是谁,看过球的心里都清楚。结果现在的鬼畜什么的完全围绕着“赵鹏”,“输越南输缅甸了”,球迷可能知道真实情况,结果普通大众的舆论都被带跑了,你说舆论没被施加影响我是不信的。后半段被冷处理也很好理解,前面的内容还能模糊一下,后面取消体工队那不就是足协的问题,除了你还有谁,就是你的锅。
不只是这个,同为国足圣经的西安朱雀那场那段,大家看到也多是前半段的2分半版本,大家的笑点都是“rnm,退钱”,“很蓝”,这些当然有一个小伙喊出了“菜,下课”,但这并没有影响,因为足协主席可以换啊。你骂具体的人可以,但是不准骂某个团体。
所以,后半段有一位眼镜大叔直接说出了“我就坐在旁边,他们就在那里笑”就是比较严肃的问题了,我觉得完整版被冷处理多半也就是这个原因了。
之所以这些视频没被删掉,多半还是因为足协从名义上讲就是个民间组织,你为了个非政府部门动用国家权力这像话吗?但是我可以把矛头带偏,就像现在这样。懂球的自然都懂,可惜这些人没那么多,不懂的也就这么被带走了。
当然,以上都是我的推测,你们如果说我瞎说我也认。
董路在网上大骂伪球迷纯属瞎喷,方向盘自始自终都不在球迷手里,从U23新政,到3外援,再到工资帽,中性名,这些政策是我们这些看球的能决定的?
董路早几年还是敢说几句的,现在慢慢吃上这口饭了,也就不敢了,毕竟谁能喷谁,谁可以轻喷,喷谁风险最小还有人拍手叫好,他心里门清。大家都一样,吃饭嘛,不寒蝉,反正骂我几句少不了几块肉。
你说我们的舆论能影响国家队的教练和球员的选择,我就想问你了,你见过哪个大夫开刀的时候还需要问病人手术方案,我就算提了,大夫会听啊?他要是听了那他就不是个合格的大夫,该换掉。我们的舆论能影响到球员影响到教练,就是影响不到你也是奇怪哦?到底是我们舆论暴力,还是你借着我们的舆论干了自己想干的事。
我说了这么多,大家应该明白我想说什么了。先把自己这个部门的定位搞清楚,如果是个民间组织,就不要擅自决策,什么U23新政看上去就像个笑话,哪个国家还拿23岁的当年轻球员。
如果是个政府部门,就请有政府部门的样子,利用自己的位置,让体育总局和教育部争取一下,中国孩子就那么多,一天就那么10个小时,都用来卷考试,那足球上的去才怪。你要是把中国孩子的平均体育运动时间算出来,全球倒数我都信,还为什么踢不过叙利亚,叙利亚孩子运动时间都比你国孩子多,你踢的过才有鬼了。年轻孩子的时间就是资源,如果觉得自己分配的少就好好去争取,这跟争取资金支持是一样的。
李霄鹏之所以被称为“李太守”,主要就是因为李霄鹏在用人和战术方面都极其得保守。
代表作就是鲁能在19年足协杯决赛第二回合被崔康熙的三闷棍直接敲晕,在虹口足球场目送申花翻盘夺冠。
在赛后,李霄鹏的用人和临场调整都被广受诟病,而比赛的转折点在我看来就是用格德斯换下了那场比赛鲁能队中表现最好的莫伊塞斯,导致中场直接崩盘。
而这种质疑,可以说是贯穿了李霄鹏的执教生涯。
纵观李霄鹏的12年教练履历,基本上都以失败为伍:
可以讲,至少在失败的经验上,国足里没有人比李霄鹏的经验更丰富,所以我也确实不理解李霄鹏在今天的采访里是怎么有脸说出球员“对失利的麻木”这种话的。
但是呢,李霄鹏当教练有一个好处:
知道对谁负责。
所以他不会像李先进一样有个性。
舆论的导向也很明确:
李铁在任,我们说他吹头发;
李霄鹏在任,“海参”、“保护性站位”大行其道,基本上没有人对准教练了。
但是,既然要评价一个主教练的执教表现,光靠“情商高”三个字是不够的——不然找个公关当主教练岂不美哉?归根结底,还是要从业务入手:
业务无非是两方面:
对比李先进,李太守都做的极其糟糕。
武汉队的故事我就不说了,我们光看国足的表现。
在12强赛中,李铁执教了6场比赛,使用了三种阵型:
4-2-3-1(第二回合踢澳大利亚)
4-4-2(第一回合踢澳大利亚、越南、阿曼)
5后卫(日本、沙特)
总体而言,除了第一场比赛李铁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妄图跟澳大利亚对对攻结果20分钟被干趴下之外,其余的五场比赛李铁都是先做好防守,然后力图在下半场后发上场进行战术思路调整之后进行反攻。
无一例外,这三个阵型对后腰的要求都很高:
进攻端,后腰负责由守转攻的出球;
防守端,后腰负责成为中卫之前的屏障,并随时帮助中卫/边卫来补位。
这套思路比较像欧洲杯上英格兰的伪四后卫体系(战术变化点就是可边可中的凯尔·沃克搭配防守属性相对较强的萨卡)。
国足也是如此,在李铁治下,四后卫时将张琳芃放在右后卫的位置上,而在五后卫时将张琳芃放在右中卫的位置上,右后卫首发右边锋出身的王刚加强进攻。
而在后腰位置的选择上,经过漫长的调试,最终找到了一个平衡点:
用吴曦+徐新的组合最大程度地去模拟这个赛季泰山队的后腰线,在利用徐新的中场拦截和硬度的基础上加强吴曦后插上的可能性。
而在边前卫的选择上,除了7号位雷打不动也不能动的武磊之外,优先度排在前二的是能够协同防守的吴兴涵和刘彬彬。
而中锋位置,无论是前两场的艾克森还是顺利上位的张玉宁,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能够站住位置争下第一点,然后让武球王快乐地跑位就好了。
这其实也就是除了体能问题之外李铁死活不愿意让洛国富首发的根本原因:
洛国富的体能问题和气势有余质量没有的防守是很容易被对手打穿的,代表作:
虽然水平肯定是比不上自己的师父里皮。但相对来说,李先进在实战中真的摸索出了一套比较适合当下中国队的战术体系,
结果,
自爆了。
在李太守上任之后,充分地展现了自己的两大特色:
我们还是先看战术思路。李霄鹏带了四场比赛,除了大年初一的越南战之外,全部都是五后卫——即通过防守资源的堆积和具有中路属性的中场球员堆积在防守上形成优势,然后进攻...我好像没有办法评价没有的东西。
先看第一场踢日本:
利用五后卫先扎进篱笆,然后通过蒿俊闵解决一部分的防守和出球问题,利用张玉宁的碉堡作用,力求让球王跑起来。
但是真踢起来的时候发现中国队踢的其实是4-2-3-1。
迷的地方在于:
一个不怎么踢后腰的王燊超在这种级别的比赛中踢一个他根本不熟悉的位置;
一个好几年没有踢过边前卫的34岁的三哥回到了一个对上下和体能要求更高的位置;
一个特点为后插上的后腰吴曦去踢了前腰...您是准备让他往锋线上插吗?
结果自然是被日本队给爆破了。
但在这时,李霄鹏点亮了他的第一个技能:
责任在我。
而第二场踢越南,李霄鹏则开始了他广开言路的表演——给出了一套舆论鼓吹的首发阵容,且情商非常高的表示:
洛国富明天肯定首发。同时,也借国富的名字祝福祖国繁荣昌盛,国泰民安
但是,问题在于:
哪怕我不质疑洛国富和阿兰在经过了两个月的度假和转机的折腾之后所带来的竞技状态和体能的问题,李霄鹏自己自执教以来在进攻中就喜欢通过传中来解决问题,既然如此:
为什么要上阿兰?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我在12强赛阶段一直抓着洛国富的点:
边路的保护谁来做?
而洛国富就真的没有辜负我的质疑:
第一个失球,就是因为越南队在强侧的推进吸引了国足大量的注意力,弱侧基本是放空了,而作为左前卫的洛国富,直到越南队转移时才从看戏的散步状态开始做本应该做的防守落位,但是已经来不及了。
而对第二个失球则完全就是在嘲讽中国队的战术意识和李霄鹏对于防守的设计:
禁区里堆了一堆人,但是没有人来进行协防和补位,真的有用吗?
连我都知道越南队的战术特点是在攻防转换的瞬间能够快速在局部形成人数优势进行逼抢进行反击,李霄鹏指导难不成不知道吗?
可以说,在战术层面上,李霄鹏被李铁完爆了。
而这个完爆,则是直接点爆了舆论。
第三场踢沙特其实没什么好说的,沙特因为已经确定出线很友好的没有上强度,而国足的球员们也都憋了一口气要出,踢出了所谓的血性;
结果第四场,李霄鹏又开始了他持续不断的骚操作。而骚中之骚,无疑是在下半场为了顺应舆论希望中国队不要死守,踢的好看一点搞的三个技术中场踢无锋阵。
连中超都不怎么看得到的无锋阵,中国队的球员居然有能力在世预赛上踢?
如果单论李太守的战术理念的话,我可以用戴伟浚昨天接受采访时说的话的反话来形容:
没灵活、没组织、没体系、没自我。
但李太守的执教风格,确实有好有坏:
好处是没有人再质疑主教练和背后的职能部门了,
但是坏处就是:
球员被自己的主教练出卖了。
那么自然而然地的,更衣室就炸了。
李铁,作为一个年轻教练,虽然战术方面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而他确实也在不断自我调整当中,但至少,他有能力掌控住更衣室(论董春雨的重要性),全体球员自然“团结是铁”;
而李霄鹏,在战术问题比李铁还大的情况下,坚定地选择了站在舆论那一边,有意无意地孤立了自己的球员,让本身就在舆论面前弱势的他们直面凶狠的舆论,结果就是中国队球员本来就有严重问题的心态直接一“嘭”到底——现在回想起来,当越南战李霄鹏觉得顺应民意上了归化们首发时,更衣室说不定就已经分裂了。
事实证明,李霄鹏的高情商能够解决一些问题,但是没有办法解决场上的问题,更没有办法解决更衣室的问题。
但明知要背锅也敢硬着头皮上,
李霄鹏在领导们眼里,可以算是个好同志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