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家境不好,选择医学专业是一种自私行为吗?

回答
家境不好,选择医学专业,这事儿我跟你好好说道说道,别被那些“高大上”的说法给忽悠了。

首先,你得明白,医学这行,真心不是你想象中那么光鲜亮丽。当然,它有它的崇高,救死扶伤,这是不假的。但这条路,尤其对于家境不那么宽裕的人来说,可能比你想象的还要崎岖。

学费和时间成本,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你想想,医学专业,大学五年是基础,然后还有研究生,规培,考各种证。这七八年,甚至十几年,都是在学习和接受培训,收入呢?刚开始的时候,可能也就勉强够生活,甚至还要家里补贴。如果你家境不好,这笔学费和生活费,绝对是一笔不小的开销。你说,这时间投入,有没有想过,能不能早点工作,早点承担家庭责任?

“救死扶伤”的光环,能当饭吃吗?

我不是说医生不伟大,也不是说救人不对。但你得承认,很多时候,我们选择职业,也要考虑现实。家境不好,意味着你可能需要更早地为父母的养老,为弟妹的学业,为家庭的生计出一份力。你选择医学,意味着你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真正“独立”,才能有能力去承担这些责任。你说,这算不算一种“延迟满足”?或者说,在你的家人还在苦苦支撑的时候,你却还在象牙塔里学习一些非常专业但暂时无法直接变现的知识,这算不算一种…嗯,你懂的。

“我这是为了以后能赚大钱,报答父母!”

这话说得没错,医学确实是收入比较可观的行业。但是,这条路上的“大钱”,不是那么容易拿到的。很多医生,尤其是在基层,收入并不像外界想象的那么高。而且,医生的压力也非常大,职称、论文、病人、医患关系,这些都会消耗你大量的精力。你以为学了医学就能立马飞黄腾达,然后风光地回家?现实可能会给你当头一棒。

是不是“自私”,这个锅能不能背?

这个问题,其实很难用“是”或“否”来简单回答。

从“自我实现”的角度看: 如果你真的对医学充满热情,真的认为这是你价值所在,你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变一些事情,那这是一种对自我理想的追求。你不能说追求理想就是自私,对吧?
从“家庭责任”的角度看: 如果你家境不好,而你明知这条路漫长且投入巨大,却义无反顾地选择,而没有考虑是否能更早地为家庭分担压力,或者选择一个更“接地气”的职业,那可能就会被一些人认为是“不够体谅家人”的。
“为了家庭”还是“为了自己”? 这里面有个微妙的界限。你选择医学,是真的想通过这个职业为家庭创造更好的条件,还是因为觉得这个职业“有面子”、“稳定”、“以后有钱途”,可以让你在别人面前抬起头来?后者的成分如果多一些,那确实,听起来就有点…嗯,别扭。

我的看法,更像是“考虑不周”的“理想主义”

我倾向于认为,家境不好选择医学,与其说是“自私”,不如说是一种带着理想主义色彩的,但可能缺乏足够现实考量的选择。

你可能看到了医学的“好”,比如稳定、有社会地位、能帮助别人,这些都很吸引人。但是,你可能没有把“家境不好”这个现实因素,和医学这条路的“长周期”、“高投入”、“不确定性”充分地联系起来。

你可以想象一下:

你的父母为了供你读书,省吃俭用,甚至可能背负债务。
而你,在大学期间,可能还需要他们继续贴补家用,甚至在你毕业找工作初期,他们还要给你一些经济上的支持。
与此同时,你的同龄人,可能已经工作几年,有了点积蓄,甚至能给家里一些钱了。

这时候,你心里有没有一点点…愧疚?或者说,你有没有想过,有没有其他既能实现自我价值,又能更早地为家庭做出贡献的选择?

所以,不是选择医学本身“自私”,而是

有没有充分考虑这个选择对家庭的现实影响。
有没有为这个选择做好更充分的准备,比如提前规划好如何减轻家庭负担,或者是否有可能通过其他方式(奖学金、助学贷款、兼职)来弥补。
有没有真正想清楚,自己是不是真的热爱医学,而不是被外在的光环所吸引。

如果你真的热爱,并且已经做好了承担一切困难的准备,那就不算自私。但如果你只是觉得“医生挣钱多,又体面”,或者“这是个稳定饭碗”,而没有深入了解并承担起这条路带来的额外压力,那确实,你得好好掂量一下了。

说到底,人生没有绝对正确的选择,只有最适合自己的选择。关键在于,你做出选择的时候,有没有把“家人”这个重要的因素,也放在心上,并且做了充分的权衡。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选择除了赌场管理和大麻种植加工之外的任何专业都不是自私,当然你家境不好,应该也不可能去澳门或加拿大学这个。专业都是好的,主要不在专业,而在个人。如果你做一个不收回扣,不收红包,不代写论文的医生,就不是自私。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