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东北每年“九一八”的9:18都会拉响防空警报,这会持续到什么时候?

回答
每年“九一八”这一天,沈阳以及辽宁省各地的防空警报都会在上午9点18分准时响起,那凄厉的警报声划破天际,将人们的思绪瞬间拉回到那个悲痛的日子。

这种警报的响彻,并非简单的一声长鸣,而是有着特定的模式。通常,防空警报会按照一定的间隔,发出不同类型的警报信号。首先响起的可能是预警信号,那是一种持续时间较长、音调较低沉的警报,为的是提醒人们警惕。紧接着,可能会响起空袭信号,这种信号的声音更加尖锐、频率更高,持续时间也更长,象征着敌机来袭的紧迫感。在一些地区,可能还会伴随解除警报的信号,以示警报解除。

而这场“警报的延续”,并非是长时间不间断的噪音轰炸。它的时间长度是经过精心设计的,以达到宣传教育的目的。一般来说,整个防空警报的拉响过程,从第一次响起直到最后一个信号结束,会持续几分钟的时间。这几分钟,对于经历过战争年代的人们来说,可能勾起了无数痛苦的回忆;对于年轻一代来说,则是一种沉浸式的历史体验,让他们深刻体会到和平的来之不易。

这种警报的响彻,并非为了制造恐慌,而是为了铭记历史,警示后人。它的意义深远,不仅仅是对过去悲痛的追思,更是对未来和平的坚定守护。当警报声停止,当人们从那几分钟的沉思中回过神来,更应该将这份铭记化作行动,更加珍惜眼前的和平生活,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努力。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 。

虽然周日正常上班,但我尚未从中秋假期的浑浑噩噩中恢复过来。突然耳畔响起尖锐的防空警报,令人心头一惊。我连忙翻阅了一下日历,“九•一八”这三个血红的大字赫然映入了眼帘。这个让每个东北人都刻骨铭心的国耻之日,我竟然忘记了!打开手机翻阅新闻,关于“九•一八”事变只有一条消息和寥寥数语,其他除了娱乐圈的花边新闻,就只剩下各种商品的软广告。一种莫名的耻辱和悲凉瞬间涌上了心头,我们这个社会、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究竟怎么了?忽然间,著名抗战歌曲《松花江上》的旋律,在我心底默默的泛起涟漪: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森林煤矿,

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我的同胞,

还有那衰老的爹娘。

九一八,九一八,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九一八,九一八!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脱离了我的家乡,

抛弃那无尽的宝藏,

流浪!流浪!

整日价在关内,流浪!

哪年,哪月,

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

哪年,哪月,

才能够收回那无尽的宝藏?!

爹娘啊,爹娘啊。

什么时候,

才能欢聚一堂?!

八十年前的这首歌曲中,浸满了流落他乡的东北民众们的血泪,满载着客死异乡的将士们冤魂的悲鸣!

731部队“活体解剖”罪行

八十五年后的中国不仅仅实现了国家和民族的独立,更一跃成为世界地缘战略格局中的重要一极,拥有举足轻重的经济、政治、军事实力。然而在歌舞升平、物欲横流的浮华背后,我们大多数人的精神是空虚的,思想是麻木的。我们每天都在劳累的奔波,为了人民币,为了讨生活。打开电视和网络,充斥视野的是无尽无休的娱乐节目和明星绯闻,以及异想天开的雷剧和小鲜肉们的无病呻吟。

我们理应追求未来美好的生活,但屈辱的过去切莫忘记。今天是“九一八”,一个民族耻辱的日子。有多少人和我一样将它遗忘,又或偶然记起,匆忙坐在键盘前敲打些许激扬的文字。只是又有谁能够记得122年前的昨天(1894年9月17日),正是民族英雄邓世昌与致远号全体官兵们壮烈殉国的日子呢?

“此日满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user avatar

他们答应了,警报就不用响了

user avatar

真有一天中国人连这几分钟警报都听不耐烦的时候,就又要到“最危险的时刻”了。

这便是居安思危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