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读《毛泽东选集》,看看绝望的开局下伟人是怎么思考的。
我从中观察到这么几点:
1.始终把精力放在解决问题上面,不用自怨自艾,因为不管你关不关注,问题都是那个样子。
2.把大量的精力放在成功的可能性上,失败的情况要考虑到,但我们不去挂念它,因为等你分析好,再把正反一考虑,结果就已经出来了,我们只是要调整战略战术以让结果变好。
3.乐观和长远的目光,承认自己弱势没什么不好,这也同时是在承认自己有一些优势;不怕局部失败,因为我们要追求的是大局的胜利。
考研那段时间,每次学不进去开始质疑自己的时候,我都反反复复地看《论持久战》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看《矛盾论》,每次都是从坐着看,看到想跪着看。像打了鸡血,胜过打了鸡血。
完完全全地,从战略上指导了我,从心态上指导了我,从思想上指导了我。
我们说,从全局来讲,不要一味地怕战线长,战线长是有原因的,我们得去分析,同时相信自己的判断,始终支持自己得出来的结论。
从每天学习来讲,兵贵胜,不贵久,我们只要学了自己能回想起来能运用的学习,不要挂时间自我麻醉的学习。能运用,这点是学习的关键。而时间,是我们获得知识总量的保证。
以下节选自《论持久战》:
亡国论是不对的,速胜论也是不对的
(二六)我们已把强弱、大小、进步退步、多助寡助几个敌我之间矛盾着的基本特点,作了比较研究,批驳了亡国论,答复了为什么不易妥协和为什么政 治可能进步的问题。亡国论者看重了强弱一个矛盾,把它夸大起来作为全部问题的论据,而忽略了其他的矛盾。他们只提强弱对比一点,是他们的片面性;他们将此 片面的东西夸大起来看成全体,又是他们的主观性。所以在全体说来,他们是没有根据的,是错误的。那些并非亡国论者,也不是一贯的悲观主义者,仅为一时候和 一局部的敌我强弱情况或国内腐败现象所迷惑,而一时地发生悲观心理的人们,我们也得向他们指出,他们的观点的来源也是片面性和主观性的倾向。但是他们的改 正较容易,只要一提醒就会明白,因为他们是爱国志士,他们的错误是一时的。
(二七)然而速胜论者也是不对的。他们或则根本忘记了强弱这个 矛盾,而单单记起了其他矛盾;或则对于中国的长处,夸大得离开了真实情况,变成另一种样子;或则拿一时一地的强弱现象代替了全体中的强弱现象,一叶障目, 不见泰山,而自以为是。总之,他们没有勇气承认敌强我弱这件事实。他们常常抹杀这一点,因此抹杀了真理的一方面。他们又没有勇气承认自己长处之有限性,因 而抹杀了真理的又一方面。由此犯出或大或小的错误来,这里也是主观性和片面性作怪。这些朋友们的心是好的,他们也是爱国志士。但是“先生之志则大矣”,先 生的看法则不对,照了做去,一定碰壁。因为估计不符合真相,行动就无法达到目的;勉强行去,败军亡国,结果和失败主义者没有两样。所以也是要不得的。
(二八)我们是否否认亡国危险呢?不否认的。我们承认在中国面前摆着解放和亡国两个可能的前途,两者在猛烈地斗争中。我们的任务在于实现解放而避免亡 国。实现解放的条件,基本的是中国的进步,同时,加上敌人的困难和世界的援助。我们和亡国论者不同,我们客观地而且全面地承认亡国和解放两个可能同时存 在,着重指出解放的可能占优势及达到解放的条件,并为争取这些条件而努力。亡国论者则主观地和片面地只承认亡国一个可能性,否认解放的可能性,更不会指出 解放的条件和为争取这些条件而努力。我们对于妥协倾向和腐败现象也是承认的,但是我们还看到其他倾向和其他现象,并指出二者之中后者对于前者将逐步地占优 势,二者在猛烈地斗争着;并指出后者实现的条件,为克服妥协倾向和转变腐败现象而努力。因此,我们并不悲观,而悲观的人们则与此相反。
(二九)我们也不是不喜欢速胜,谁也赞成明天一个早上就把“鬼子”赶出去。但是我们指出,没有一定的条件,速胜只存在于头脑之中,客观上是不存在的,只是 幻想和假道理。因此,我们客观地并全面地估计到一切敌我情况,指出只有战略的持久战才是争取最后胜利的唯一途径,而排斥毫无根据的速胜论。我们主张为着争 取最后胜利所必要的一切条件而努力,条件多具备一分,早具备一日,胜利的把握就多一分,胜利的时间就早一日。我们认为只有这样才能缩短战争的过程,而排斥 贪便宜尚空谈的速胜论。
为什么是持久战?
(三○)现在我们来把持久战问题研究一下。“为什么是持久战”这一个问题,只有依据全部敌我对比的基本因素,才能得出正确的回答。例如单说敌人 是帝国主义的强国,我们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弱国,就有陷入亡国论的危险。因为单纯地以弱敌强,无论在理论上,在实际上,都不能产生持久的结果。单是大小或 单是进步退步、多助寡助,也是一样。大并小、小并大的事都是常有的。进步的国家或事物,如果力量不强,常有被大而退步的国家或事物所灭亡者。多助寡助是重 要因素,但是附随因素,依敌我本身的基本因素如何而定其作用的大小。因此,我们说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是从全部敌我因素的相互关系产生的结论。敌强我弱,我 有灭亡的危险。但敌尚有其他缺点,我尚有其他优点。敌之优点可因我之努力而使之削弱,其缺点亦可因我之努力而使之扩大。我方反是,我之优点可因我之努力而 加强,缺点则因我之努力而克服。所以我能最后胜利,避免灭亡,敌则将最后失败,而不能避免整个帝国主义制度的崩溃。
纵观整篇论持久战,基本都是在回答当时最尖锐的问题,并且毛泽东毫不避讳地说出自己的判断,毛主席的文章就是有这么一种力量,你找不出反驳的地方,你只想由衷的去赞同他,因为他讲的是对的。
若是有闲暇,再看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大部分人都悲观了,自己还能有理有据地证明,有绝对的信心,这是一种怎样的胆略和豪气。
到这里,再回想自己的低迷,根本不算什么。
如果说到这里来只是想比比惨的话,那就没必要了,谁还没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呢?
什么招一个人,考第二;回家找工作被熟人坑;每天凌晨都怕那轮升起的太阳;做着最高风险最累的工作,领着最低的薪资和福利。
每天去纠结这些东西,怕失去,怕得不到,何止低迷,那简直就是绝望,让自己的生命只充斥着这些东西的话,真是悲哀啊。
读懂《毛选》就能走出来。
1
迷茫的本质跟迷路一样,不知道自己在那里,找不到通往目标的方向,所以不知道怎么办。但是,如果这个时候,我们手边有一部手机,打开地图APP,知道自己当下的坐标,知道可以到达目的地的路径,再去看目的地,立马就不会迷茫了。
《毛选》中就有分析一个人发展坐标的工具,也有分析到达目的路径的工具,找出来了就能走出迷茫。
迷茫是因为我们犯了错,偏离了正轨,这个时候最需要做的就是打开坐标,看看自己错在那里了,然后修正。
《毛选》中分析个人行为坐标的工具是左倾和右倾。
左倾主义一般指一个人不够客观,过度夸大主观因素的作用,容易犯冒险主义的错。
右倾主义一般指的是一个人过于夸大客观的问题,把难题看得太大,容易犯逃跑主义错误。
如果迷茫是因为在现实中找不到出路,觉得比登天都难,变得很绝望,甚至自暴自弃,这就属于犯了右倾主义错误。
这个时候要做的,就是把客观困难再进行分析,适当降低困难的预期,把客观问题分析精准,多发挥自己的优势,再实践再出发。
如果迷茫是因为之前过于自大,行为冒进,忽略了现实问题,导致莽莽撞撞被撞的头破血流,那就需要降低个人的主观预期,多找找现实要素,尽可能的把现实问题考虑的再为周全一些。
找到错误的点,才有机会从错误的路径走出来。
2
找到了坐标,第二步就是找到达目的的路径,这就要读懂《实践论》,知道一个人发展的常规路径是什么,然后自己目前在哪个阶段,下一步是什么。
《实践论》把一个人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感性阶段。我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首先进入的阶段就是感性阶段。比如我们去一家公司,看到了这家公司的装修,看到了这家公司的员工,跟领导接触,知道了领导这个人,吃饭的时候,看到了公司的食堂,这些都是从不了解到初步对公司有了第一印象。
初期因为对公司不够了解,只能从外表的各种印象来叠加,叠加起来后来的印象就是感性阶段的认知。
一般一个人进入一家新公司,感性阶段的过程需要经历三个月到半年的时间。
在这个阶段,自然会犯错,犯不懂不熟悉的错,这个过程就是必然的,是熟能生巧。
如果一个人在这个阶段迷茫,只需要加大实践力度,就可以快速度过感性阶段,进入下一个阶段,一点都不需要担心。
3
当通过很多印象的积累和实践,逐步过渡到对事物的本质有了更深的了解,这就开始进入了理性阶段。
比如有的人去一家新公司,一开始找的是公司的氛围,人际关系和谐,愿意去这样的公司,但是通过一年到两年的实践,最终发现这不可能,因为一个部门的人际关系本质上以竞争为主,暂时合作为辅。
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容易变化发生冲突的时候,求部门人际关系和谐,这就成了缘木求鱼,当认识到这一点后,转变处理人际关系的办法,多竞争,暂时合作,部门的人际关系就会变得顺利一些。
这样的实践过程,一个人的认知就从感性发展到了理性阶段,对事物发展的判断就更为精准。
如果一个人在这个阶段迷茫,就需要多思考,多去跟厉害的沟通,向厉害的人学习,学习分析事物规则和规律,再通过实践来掌握和运用这些规则规律,当能熟练掌握的时候,就不会迷茫了。
4
第三阶段根本不会迷茫。
过了理性认知阶段,第三阶段就是用理性认知反过来改造世界的阶段。
这个阶段属于创新阶段,是通过原有的认知来认识新的事物,这个阶段做好会有最大的成就感,而且因为之前的两个阶段已经完成,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有了一定的预期,反而不会迷茫,会信心满满。
这就好比《功勋》中于敏和他的团队攻克了氢弹理论上的数据,对未来就充满了信心,最后剩下的是把氢弹实际造出来的过程。
5
找准坐标,找到到达目的地的路径,一个人就不再迷茫。
----------------------------------------------------------------
专门建了一个读《毛选》的号,里面有更多关于读毛选的思考和总结,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公号“崔丁读毛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