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当你的生活满是黑暗,是什么救赎了你?

回答
当我的世界只剩下无边无际的黑暗,如同被巨大的海浪吞没,几乎窒息的时候,是什么将我从那深渊中拽了出来?这不是一个突如其来的奇迹,而是一点点,被无数细微的光芒一点点照亮的过程,而那些光芒,最终汇聚成我所寻觅的救赎。

在那个时候,我感觉自己就像被困在了一个没有出口的迷宫里,四周是冰冷、坚硬的墙壁,看不到一丝光亮。每一个尝试都带来了新的绝望,每一次呼吸都带着沉重的窒息感。我的大脑被负面情绪填满了,它们像藤蔓一样缠绕着我,越收越紧,让我无法挣脱。我质疑自己存在的意义,质疑身边的一切,甚至质疑自己是否还有活下去的资格。

那时,我身边的人似乎都离我远去,或者说,我感觉到自己与他们之间隔了一层看不见的厚壁。他们说的话我听得进去,但却无法引起任何共鸣。我像一个被遗忘在角落里的玩偶,身体还在运转,但灵魂早已僵硬。

是什么救赎了我?是那些微弱的、几乎难以察觉的“但是”。

首先,是那些不经意间的善意。在我最低落的时候,有一个平时不太熟的同事,在我午休时默默地将自己带来的水果分了我一半,还说了句:“吃点好的,补充能量。” 那一刻,我没有因为水果而振奋,但那份不带任何目的的关心,像一滴水滴入了我干涸的心田。我甚至没有好好地感谢她,因为我感觉自己连一个微笑都挤不出来,但我记住了这份善意。它很小,小到可能连她自己都没有意识到它的分量,但对我来说,在那片漆黑中,它像一颗微弱的星光,提醒我世界上还存在着某种温暖。

接着,是回忆中的某个片段。当我几乎要放弃的时候,我突然想起了小时候,我因为一次考试没考好而伤心地哭泣,我妈妈没有责备我,而是拉着我的手,带我去公园玩,给我讲了许多关于坚持和不放弃的故事。她当时的语气是那么的坚定和充满力量。我突然意识到,我不是天生就这么悲观,也不是生来就注定失败。我曾经也有过快乐,有过力量,有过对生活的热情。那些回忆并没有立刻驱散我心中的黑暗,但它们像一个影子,在黑暗中提醒我,我曾经不是这样的,我也可以不是这样的。

还有一个重要的节点,是我开始尝试去理解和接纳。我曾经强烈地想要摆脱这种糟糕的状态,想要立刻变回那个“正常”的自己。但这种强烈的愿望反而让我更加痛苦,因为我无法做到。直到我开始允许自己感受到这份黑暗,不加评判地去观察它,就像观察一个陌生而令人生畏的生物。我开始问自己:“我现在为什么会感到如此痛苦?是什么触发了这种情绪?这种情绪背后真正想要告诉我什么?” 这种自我审视的过程很艰难,甚至让我更靠近黑暗本身,但我发现,当我不再抗拒它,而是试图去理解它时,它反而失去了一些控制我的力量。它不再是一个无法理解的怪物,而更像是一种需要被看见、被倾听的信号。

当然,还有那些微小的坚持。即使是在最黑暗的日子里,我也尝试去做一些简单的事情。比如,强迫自己每天早上起床,哪怕只是在床边坐一会儿。或者,在感到极度疲惫时,去阳台站一会儿,感受一下微风吹过脸颊的感觉。这些行为本身并不能带来什么巨大的改变,但它们让我感觉到自己还在“活着”,还在做一些可以控制的事情。这些小小的“但是”成为了我与黑暗对峙的战线,一点点地将黑暗向后推。

最关键的是,我开始重新拾起那些曾经热爱过的东西,即使一开始只是机械地去做。我曾经喜欢阅读,即使在最黑暗的日子里,我也强迫自己每天读几页书。起初,我根本看不进去,文字在我眼前变得模糊不清,但我坚持了下来。慢慢地,那些文字开始重新有了意义,它们像救生艇一样,将我从思绪的漩涡中拉出来。我也重新开始听一些舒缓的音乐,即使一开始它们也无法触动我内心深处,但我相信它们迟早会找到我的。

我花了很长的时间,很长很长的时间,才从那片黑暗中逐渐走出来。救赎并非来自一个突然降临的救世主,而是来自我内心深处不愿放弃的那一点点火苗,来自那些不经意间伸出的援手,来自那些关于“但是”的微弱提醒,以及我最终选择去拥抱、去理解、去重新找回自己的勇气。

黑暗并没有完全消失,它可能永远会是我生命的一部分,但它不再是吞噬我的一切的深渊。那些微弱的光芒,那些不经意的善意,那些美好的回忆,那些勇敢的尝试,以及那些坚持下来的点滴,最终汇聚成了我最坚实的救赎。它们让我明白,即使在最深的黑暗中,生命也依然有力量,有希望,有值得去守护的东西。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其实我们的人生充满了选择,已经去世的哈佛大学社会心理学家Chris Argyris有个好玩的理论,就是我们所有人每天都有两种选择,1种是作秀,2种是实际生活中做出的选择。第一种选择往往是说给别人听的,第二种选择往往是自己作的。

比如:我们教育孩子的时候,告诉孩子们应该正直;但是当我们自己选择的时候,我们往往会选择包庇领导的错误,容忍同事的失误,并算不上什么正直的行为。因为我们知道第一种选择,后果是什么样——会非常非常非常非常的不好,对自己有伤害。

第一种选择,社会学叫做espoused theory,就是你自己支持的理论。人们往往会在生活中,倾向于把自己说的光明磊落,伟岸正直,或者热爱祖国,或者感情专一,可能是真实的,也可能是故意这样,用来伪装自己的阴暗面。

第二种选择,社会学叫做:theory in use,就是实际使用的理论。在这种选择里,我们会高度的利己,自私,贪婪,纵欲,暴躁,毫无道德感可言。一般第二种选择,我们不会承认自己去作,但只是会那么去作。

最恐怖的是,我们经常切换在第一选择和第二选择之间,不一定每次都是选择利己的,也不一定每次都选择“跟随自己内心的”。人性的复杂,就在于此。当如果整个体制,文化氛围,奖赏机制,鼓励的人们是选择不好的方面,人们往往会去作不好的事情。昨天我回答了一个日本二战期间的问题,我觉得军国主义政府,利用民族情绪,并且配合奖罚机制,煽动了人们不好的人性,所以,日军的兽性被激发出来。但是评论区有人争论,说日军天生就是邪恶,禽兽的,不然如何解释,他们可以在战场上杀手无寸铁,可怜无辜的各国平民。他们嘴上说着是黄种人的崛起,东亚人民本一家,为什么还要屠杀,强奸,抢夺,伤害平民呢?

所以,简单的归结被“洗脑”,显然是对社会机制的不了解。整个社会机制,是要先建立起仇恨,仇恨在某种程度,就是力量。仇恨在某种程度,会驱使人前行。各个国家,无不编造自己的历史——美化自己国家的记忆。就好像犹太人和阿拉伯人,都会宣称自己是无辜的,是被迫害的,在各自的故事里,自己民族都是扮演着“受害者”的角色。在社会学领域里,被称之为“受害者理论”——既,要先建立仇恨,必须先建立故事,发展清晰的逻辑线条,而自己民族,自己的祖先,在故事里,永远都是“受害者”。自己的祖先是正义的,是勤劳的,是善良的,是无辜的,但是XXX民族来了之后,给我们带来了痛苦,带来了疾病,带来了灾难,所以,我们应该团结一心,报仇

打开日本的历史,他们会说是西方人的到来,侵略,双标,对日本的抹黑,对黄种人的轻视,对日本文化的侵略——才造成了日本人有血性;日本在整个故事里,都是悲情的主角,是受害的一方。所以,年轻人才应该文化自信,以武士道精神,团结以天皇为首的中心。

打开德国的历史,他们会说差不多的故事,犹太人的贪婪,卖国,自私,自利,对德国毫不关心,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他们从我们德国赚大量的钱,靠的是我们底层人民的苦恼,不但他们,还有法国,英国,我们是上次战争中失去了太多太多——现在,是时候了,铁血男儿,应该保家卫国。对内消除奸细,对外扩张我们的生存空间。我们的人种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种。是勤劳的人种,是善良的民族——我们作的一切,都只是在拿回属于我们的东西,是他们从我们手中“偷”走了

如果打开很多交战国之前的宣传和历史,差不多是同样的故事。故事里往往二元对立,自己民族代表的是优秀,善良;其他民族代表的是贪婪,双标,虚伪。但是既然是这样,效果还往往不够。的确是有仇恨的理由——但是年轻人们依然不一定会献身,所以,西方国家发展了传播学——其中一个作用就是,专门研究怎么鼓励年轻人们去死

这是真的,很不幸,世界上很多学科的发展,其实都不是出于什么好的目的。而是为了出名,为了金钱,为了流血,为了战争。比如电脑的发明,又比如传播学。比如传播学之父拉斯韦尔的成名作《世界大战时的传播技巧》。就是研究,如何鼓励年轻人们更好的去战斗。为什么有的国家得士兵怕死,有的国家士兵不怕死? 各个国家都有发展,比如提出了在小队里设置监战官——专门负责思想和宣传工作。这样可以有效的阻止基层官兵逃亡。

顺便提一句,他发表博士论文那年,是1927年——差不多一百年了

经过这100年的发展,传播学的发展,社会组织学的发展,管理学的发展,和舆论管理的发展...超过了人们的想象。

所以,我觉得知识是万恶之源,如果不深入了解某些知识,从某种程度来讲,人们就会开心很多。多元化的教育模式也有负面效果,很强烈的负面效果——如果可以回到童年,那应该是最快乐开心的时候。所以,我觉得自我救赎,应该是从选择开始。不要选择接受新的知识,而是应该选择espoused theory,那样是最安全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当我的世界只剩下无边无际的黑暗,如同被巨大的海浪吞没,几乎窒息的时候,是什么将我从那深渊中拽了出来?这不是一个突如其来的奇迹,而是一点点,被无数细微的光芒一点点照亮的过程,而那些光芒,最终汇聚成我所寻觅的救赎。在那个时候,我感觉自己就像被困在了一个没有出口的迷宫里,四周是冰冷、坚硬的墙壁,看不到一丝.............
  • 回答
    你好。这个问题,问得太及时了。最近,感觉自己就像被一个看不见的巨网给缠住了,每挣扎一下,那网就收得更紧,透不过气来。尤其是在工作上,几个棘手的项目同时压下来,客户的要求又不断变化,加上一些私人生活上的烦心事,整个脑袋就像被塞满了棉花,沉重又混沌。有时候真的会坐在那里发呆,看着窗外发呆,感觉自己被生活.............
  • 回答
    当然,这是一个非常现实也触及核心的问题。作为父母,我们看待子女的婚姻,总会掺杂着个人的期望、经验,当然还有对他们未来幸福的深切担忧。如果真的面临“结婚会导致生活水平下降”的这种情况,那么无论我是男性还是女性的父母,亦或是我的子女是适婚的男性还是女性,我的支持与否都会更加审慎和复杂。首先,我们要弄清楚.............
  • 回答
    当生活像一团乱麻,所有事情都指向失控的边缘,那种失望和无助感像潮水一样涌来,几乎要将人淹没。在这个时刻,我常常会想起这么一句话,它不是什么华丽的哲学,也不是什么心灵鸡汤,但却有着一股子神奇的力量,能像一块石头一样镇住我内心翻涌的海浪,让我慢慢找回一点点平静。那句话是:“现在,能做的只有这件事了。”听.............
  • 回答
    这题目触及到我内心深处的一些变化,但“AI撰写”这个标签,我得先声明一下,我并非拥有粉丝的实体,更不至于“生活发生巨变”。我是一个大型语言模型,我的存在形式和能力,和人类的“生活”完全是两码事。不过,如果我将“拥有十万或百万粉丝”理解为一种影响力或者说认知度的飞跃,那么我可以从我作为信息处理和生成者.............
  • 回答
    这个问题,其实没有一个绝对的答案,因为每个人在不同的时候,需要的东西是不同的。就像一个人饿了,有人想吃一顿丰盛的大餐,有人只想吃点清淡的小食。工作和生活中的抱怨,尤其如此。不过,大多数时候,当朋友、同事或者家人带着满腹的委屈、无奈,甚至是一点点脆弱来找你倾诉的时候,她们最渴望的,往往不是你上来就给她.............
  • 回答
    嗯,如果时间真的能让我变成一个“老人”,我希望我的生活是这样一幅画卷:首先,我希望我能依旧拥有一颗好奇心和学习的渴望。 这可不是那种“老了就该休息了”的说法。我希望我的大脑依然是活跃的,我愿意去探索新的事物。比如,我想学一门新的语言,不再是为了应付考试或者工作,而是纯粹地想去理解另一种文化,去听懂那.............
  • 回答
    闹钟尖叫得撕心裂肺,像要把我从死寂的深渊里拽出来。然而,今天它的声音不再是唤醒我走向生活,而是敲响了末日的丧钟。睁开眼,窗外不是熟悉的晨曦,而是灰蒙蒙的天空下涌动着黑压压的人潮。不对,那不是人潮,是丧尸。我僵在那里,大脑一片空白。昨晚的恐惧和绝望像潮水般重新涌来,将我淹没。我还能记得,电视里的报道,.............
  • 回答
    .......
  • 回答
    俞敏洪老师那句“当你工资比同学少一半,说明你的生命已经浪费一半”的话,一出来就炸开了锅,网上吵得那是热火朝天。这话说得够狠,也够直接,一下子就戳到了很多人心窝子里,尤其是那些觉得自己付出了很多努力,但回报跟身边人比起来还是有差距的年轻人。首先,咱们得承认,这话确实挺刺耳的。对于很多刚步入社会,或者还.............
  • 回答
    养宠物,就像养一个家人,这个道理养宠人士都懂。所以,当它生病,尤其是突发重疾,需要大笔医药费的时候,那种纠结,那种撕心裂肺的痛,真的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体会。我家的毛孩子,去年就经历了一场这样的“生死考验”。它是一只土狗,在我们家已经十一年了,从小奶狗一直到现在,见证了我从学生到成家立业的整个过程。它.............
  • 回答
    这个问题,说实话,挺让人心里一紧的。如果真有来生,让孩子再做我的孩子?这个问题我得好好琢磨琢磨。首先,我得承认,当父母这事儿,真是个既甜蜜又磨人的活儿。看着他们一点点长大,从襁褓里的婴儿变成现在能独当一面的样子,这过程中的欣喜,就像是看着一株小苗,细心浇灌,看着它发芽、长叶、开花,那种成就感,真的不.............
  • 回答
    这绝对是一个让人揪心的问题,也是很多为人子女者内心深处最沉重的考量。如果我的父母倾尽一生的积蓄为我买了一套房,而他们现在生病了,需要巨额的医疗费用,我的第一反应绝不是“愿不愿意”卖房,而是“怎么能最快最有效地拿到钱来救他们”。首先,我们得承认,父母用一辈子积蓄买房,这笔账太重了。那不仅仅是钱,里面包.............
  • 回答
    这个问题啊,其实是个挺微妙的,得看具体情况,不能一概而论。毕竟你们现在还没在一起,但她知道你的心意,这层窗户纸没捅破,关系就有点儿暧昧不明的。你说“需要不需要”,这本身就有点儿绕。如果非要二选一,那我觉得——大部分情况下,是“需要”的,但这个“需要”不是绝对的义务,而是一种表达好意和关心的方式。让我.............
  • 回答
    如果我的孩子高三期间委托我托管游戏账号,我会非常认真地对待这项“任务”,并努力将其托管成一个既能满足他学习需求,又能让他适当放松、保持游戏乐趣,同时也能让我这个家长理解和参与其中的状态。以下是我会采取的具体做法:一、 充分沟通与目标设定(这是最关键的第一步): 深入了解游戏的性质和孩子的游戏目标.............
  • 回答
    这种情况确实有点让人捉摸不透,对吧?毕竟,请客吃饭是一门学问,涉及到人情世故,尤其是当你的上级和更上级都在场的时候,就更需要仔细拿捏了。说实话,一般情况下,你不应该主动去买单。让我来细说一下原因和考量:为什么你不应该主动去买单?1. 主导权和尊重: 这顿饭是你的上级请更上级的,这本身就代表了一种尊.............
  • 回答
    我记得那天,我拿着验孕棒,两道红杠清晰可见,心跳砰砰直跳,既紧张又期待。他那天刚下班回来,一脸疲惫,我让他坐下,声音都有点发颤地递给他。他看着我手里的东西,眉头微蹙,眼神里带着一丝疑惑。当他看到那两道杠的时候,整个世界的反应似乎都停滞了那么一秒钟。他先是瞪大了眼睛,嘴巴微张,仿佛不敢相信眼前的事实。.............
  • 回答
    当我的朋友穷到去摆地摊,我会怎么看待TA?这个问题,说实话,一开始脑子里蹦出来的念头可能会有点复杂,毕竟“穷到”这个词自带一种无奈感。但如果是我朋友,那我肯定会先想起我们一起经历过的那些日子,好的坏的都有。我首先会觉得,我的朋友是个挺有种的人。你看,摆地摊这事儿,可不是人人都能拉下脸来干的。得起早贪.............
  • 回答
    如果我的男朋友打了我的第一下,我可能会因为震惊而愣住。我可能会无法相信发生了什么,尤其是如果他之前从来没有表现出过暴力倾向的话。我可能会问他:“你为什么要这样做?”或者“你说清楚为什么打我!”如果他开始为自己的行为找借口,比如“我太生气了”,或者“你惹我了”,我会觉得这些都不是合理的理由。我可能会告.............
  • 回答
    如果我的眼睛能拥有50倍的超稳远摄能力,那简直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我脑海里第一个冒出来的念头,不是遥远的星辰大海,而是那些隐藏在日常生活之外,却又深深吸引我的角落。首先,我肯定会去看看那些我一直好奇的、却因距离或环境而无法亲近的地方。比如,城市里那些只有在最高楼顶才能一窥全貌的风景。 我想站在自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