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图片上这种双头蛇真实存在吗?存在的话会不会有两种思想在争夺身体的控制权?

回答
图片上的这种双头蛇,在现实世界里是存在的。虽然在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中,双头生物常常被赋予神秘的色彩,但从科学角度来看,双头蛇是由于动物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罕见畸形——“双头畸形”(polycephaly)。

双头蛇的成因:

这种畸形最常见的原因是胚胎在早期分裂时没有完全分离,导致原本应该发育成一个完整个体的身体,却形成了两个头部。可以想象一下,就像双胞胎在母体中本应分开,但却意外地通过一部分身体连接在一起。对于蛇类而言,由于它们身体的特异性,这种连接可能表现为共用躯干。

两种思想争夺身体控制权?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也是大家最关心的地方。从生物学和神经科学的角度来看,答案是:非常有可能,但并不是我们理解的那种“独立意识”的争夺。

让我们来细致地分析一下:

各自独立的神经系统: 双头蛇通常拥有两个各自独立的头部,每个头部都连接着自己的大脑和神经系统。这意味着,理论上,每个头部都有其独立的感知能力和神经冲动。它们各自能看到、闻到、感觉到周围的环境。

共享的身体: 尽管有两个头部,但它们共用同一个消化系统、循环系统,以及大部分的躯干和尾巴。这意味着,当一个头部想要移动身体时,它需要通过脊髓和肌肉来控制共享的身体。

“争夺”的本质: 这种“争夺”更像是两个独立神经信号在争夺对同一个执行器官(肌肉)的控制权。当蛇感知到猎物时,一个头部可能发出“扑过去”的信号,而另一个头部可能因为感知到不同的刺激(比如躲避捕食者)而发出“向后退”的信号。这时,由于身体只能执行一个动作,就会出现两个头部做出不协调、甚至相悖的动作。你可能会看到它们在原地转圈,或者向不同方向拉扯。

协同的可能: 并非所有的双头蛇都是一直在“争斗”。在某些情况下,两个头部的信号可能意外地协同一致,或者一个头部的主导性更强,另一个头部暂时“服从”。研究表明,即使是同一条蛇,有时一个头部也会比另一个更活跃或更具主导性。这种主导性可能与它们的生理状态、外界刺激的强度以及大脑发育的不对称性有关。

生存挑战: 这种双头畸形对蛇的生存构成了巨大的挑战。首先,两个头部都可能需要食物,但共享的消化系统和有限的能量分配,使得进食和消化变得复杂。其次,如上所述,不协调的动作使得它们在捕食、躲避捕食者以及导航方面都处于劣势。这也是为什么自然界中双头蛇非常罕见,而且大部分在出生后很难存活。

现实中的例子:

在自然界和动物园里,确实有过双头蛇的记录。例如,曾有报道过双头玉米蛇、双头响尾蛇等。观察这些罕见的生物,你常常能看到它们两个头部在轮流“探索”环境,或者在回应不同的刺激时表现出独立但相互干扰的行为。

总结来说:

图片上的双头蛇是真实存在的,是胚胎发育异常的产物。它们拥有各自的大脑和神经系统,因此可以说它们各自拥有独立的感知和接收外部刺激的能力。当它们试图控制同一个身体时,这更像是一种神经信号层面的“竞争”或“干扰”,而不是两个独立意识在进行有意识的“辩论”或“斗争”。这种不协调是双头生物面临的显著生存挑战。

所以,你可以想象,那画面就像是同一个“遥控器”上同时按下了“前进”和“后退”的按钮,结果就是身体原地打转,或者不时地左右摇晃。虽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两个灵魂”在争夺身体,但这种由独立神经系统和共享身体带来的不协调,也足以让它们的生活充满戏剧性和挑战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种双头蛇是真实存在的,两种思想争夺身体控制权也是肯定的。

根据报道,在野外,每100,000条蛇中就可能出现一条双头蛇,在圈养环境中的概率则是野外的十倍,每1万条蛇中就会有一条蛇拥有两个头颅。

所以说,长着两个脑袋的蛇只是被上天意外“选中”罢了。

而被大众所目击的双头蛇也并不在少数,举个例子,1988年在陕西就发现了一条双头蛇,被鉴定为白条锦蛇的幼仔。

不仅如此,双头蛇甚至还被一些爬行动物爱好者当成家庭宠物。2018年,中国青年网曾有过相关报道,美国野生动物专家Tanee Janusz收养了一条双头锦蛇,并给两个蛇头分别起了名字。

在双头蛇的身上出现的,其实是一种被称为“多头畸形”的现象

【多图预警】

具体而言,多头畸形指的是同卵的双胞胎在发育过程中出现了程序性错误,最终两个胚胎共享一个身体的情况,这在包括人在内的许多生物中都有过报道。大家或许也发现了,在多头畸形的定义中出现了“同卵双胞胎”这个词,这就意味着两个头其实类似于双胞胎,有着独立的意识和各自的想法

不过,两个双胞胎虽然共享一个身体,但是具体共享什么器官还得看具体的发育过程中哪个阶段出现了问题。例如在双头蛇中,研究人员就曾发现过拥有两个心脏的个体,就是不知道,一个心脏出问题了,这蛇是活还是不活了。

在双头蛇中,来自同卵双胞胎的两个蛇头都拥有着自己的思维和独立的想法,以至于双头蛇的两个头经常会朝着不同的方向行进,甚至还会为了食物而争斗。

除了最简单直接的观察,1993年,科学家们还通过实验对双头蛇的进食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两个蛇头可以独立地攻击和摄取猎物,尽管它们的基因型相同,但是两个蛇头进食量却始终存在差异(左边蛇头>右边蛇头),并且两个蛇头的饱腹感并不共享,一个蛇头被喂饱后,并不影响另一个蛇头依旧处于饥饿状态。

俗话说,“三个和尚没水喝”,在双头蛇中,那就是两个蛇头活不久。在自然界中,由于两个蛇头都有自己的小心思,这让它们在捕食和逃避天敌时常常产生分歧,在这样的情况下,双头蛇的存活率也就可想而知了。

为什么会长两个脑袋呢?成因有争议

由于双头蛇在野外被捕获的情况并不那么常见,尽管科学家们对蛇类多头畸形的原因同样十分好奇,但目前并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可以解释这种异常的现象。

不过可以确定的是,爬行动物比起哺乳动物更有可能发生多头畸形,这一现象的可能原因有两个:

第一,爬行动物拥有更多的后代,对于爬行动物而言,出现双头个体其实是一场“数字游戏”

第二,爬行动物的卵暴露在环境中,这意味着它们有更大的概率接触到更多影响胚胎发育的因素,至于是什么因素,就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

今年发表的一项研究便探讨了基因和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对海龟先天畸形的影响,研究指出遗传因素具体包括基因突变、染色体畸变和近亲繁殖效应,而非遗传因素则包括营养、温度、湿度、辐射和污染。

在一众非遗传因素中,环境污染或许是大家不可忽视的一环

2008年前后,澳大利亚昆士兰一个使用努萨河河水的养鱼场中发现了大量的双头鱼,水生动物专家Matt Lando在向渔业部发送的报告中认为附近澳洲坚果种植园中使用的杀虫剂硫丹杀菌剂多菌灵是可能的罪魁祸首。虽然后续的调查没有给出一个确切的答案,但化学污染已经给附近居民的心里蒙上了一层阴影。

尽管我们无法判断除了随机因素之外,哪些因素会真正影响生物出现多头畸形,但是我们应对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提高警惕

最后,还有一种其实只有一个头的“两头蛇”

要特别注意和双头蛇区分的,是一种叫“两头蛇”的蛇。

自然界中,并没有双头蛇这个物种,但是有一种蛇,被称为“两头蛇”,头和尾长得很像,看起来像有两个头,其实只有一个头是真的。

这种蛇属于游蛇科(Colubridae),两头蛇属(Calamaria),其头和尾粗细相似,尾短,较钝,与颈部有相似的斑纹。

对于两头蛇而言,这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措施,当尾部被误认为是头部而遭到攻击时,两头蛇会趁机用真的头来进行反击。不同于两头蛇,双头蛇是真的有两个头,两个真头!所以,双头蛇和两头蛇是完全不一样的

参考文献:

[1] 宋鸣涛. (1990). 双头蛇. 动物学杂志, 6.

[2] Gvozdenović, S., Ikovic, V., & Nikolić, M. (2021). Dicephalism in Aesculapian snake, Zamenis longissimus (Serpentes, Colubridae) from Montenegro. Herpetology Notes, 14, 649-651.

[3] Kim, I. H., Kim, J. K., Fong, J. J., & Park, D. (2013). Report of a dicephalic steppes ratsnake (Elaphe dione) collected in South Korea. Asian Herpetological Research, 4(3), 182-186.

[4] Andreadis, P. T., & Burghardt, G. M. (1993). Feeding behavior and an oropharyngeal component of satiety in a two-headed snake. Physiology & behavior, 54(4), 649-658.

[5] Martín-del-Campo, R., Calderón-Campuzano, M. F., Rojas-Lleonart, I., Briseño-Dueñas, R., & García-Gasca, A. (2021). Congenital Malformations in Sea Turtles: Puzzling Interplay between Genes and Environment. Animals, 11(2), 444.

作者: @EVEE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出品:科学大院

大院是由博览团队运营的中科院官方科普公号~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