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是否要跟老公移民加拿大?

回答
这个问题,真的是一个甜蜜的负担,既有对未来的憧憬,也有对现状的不舍,更充满了对你们两个人未来生活的无数设想。要不要跟着你老公移民加拿大,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是”或“否”就能回答的。这需要我们像剥洋葱一样,一层层地深入,把各种可能性都摊开来聊。

咱们先从你们“为什么”想移民加拿大聊起。

第一步:深入挖掘“为什么”—— 移民加拿大的动因分析

是“追求”还是“逃离”?
如果是“追求”: 你们是因为加拿大的某些方面深深吸引着你们吗?比如,是看重那里的优质教育资源,希望孩子未来能有更好的发展?是为了更纯净的环境和更好的空气质量?是为了更完善的社会福利和医疗保障?还是为了更开放包容的社会文化,让你们能更自在地生活?亦或是你们觉得加拿大的工作机会和职业发展前景更广阔,能给你们带来事业上的突破?
如果是“逃离”: 是不是因为国内的某些压力让你们喘不过气?比如,是教育内卷的焦虑?是住房压力的沉重?是工作竞争的激烈?是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还是对某种生活方式感到不满意?
区分这一点很重要。 如果是纯粹的追求,那目标感会更强,即使遇到困难,也会有更多的动力去克服。如果是逃离,虽然也能促使你们行动,但如果新的地方没有达到预期的“逃离”效果,可能会产生失落感。

第二步:摸清“能”与“不能”—— 你们的实际情况和加拿大能提供什么

你们的移民途径是什么?
是通过技术移民?省提名?家庭团聚?投资移民?还是其他方式?不同的途径,需要的条件、时间和流程都不同。你们的专业技能、语言能力、学历、工作经验、资金状况,都决定了你们选择哪条路,以及这条路有多“好走”。
了解清楚移民要求: 雅思/思培成绩、学历认证、职业评估、工作经验、资金证明等等,这些都是硬性指标。你们的匹配度如何?有没有需要提前准备和提升的地方?

加拿大的“现实” vs 你们的“理想”:
就业市场: 加拿大并非人人都能找到一份高薪工作。你们的专业在当地是否热门?工作经验是否被认可?找工作可能会经历一个适应期,甚至需要转行或从基层做起。你们是否有心理准备?
生活成本: 加拿大的生活成本,尤其是大城市,并不低。房价、交通、食品、保险等费用,都需要提前做功课。你们的经济能力能否支撑初期的生活和稳定的过渡?
文化差异和社交: 虽然加拿大以包容著称,但文化差异仍然存在。语言是第一道坎,但更深层次的价值观、社交习惯、人情往来,都需要时间去理解和适应。你们是否容易融入新环境?是否擅长建立新的人脉?
天气和地理: 加拿大的冬天是很多人需要考虑的因素。你们是否能适应漫长、寒冷的冬季?对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是否有偏好?
离家远近: 移民意味着和国内的家人、朋友的距离会变远。探亲、逢年过节的团聚都会变得不那么容易。你们和家人的感情有多深?是否能承受这种物理上的分离?

第三步:审视“我”和“你”—— 你们夫妻之间的共同目标和个人需求

你们的共同愿景是什么? 移民这件事,应该是你们夫妻俩共同的决定,而不是单方面的妥协。你们都对移民加拿大有同样的期待吗?对未来在加拿大的生活有什么共同的设想?
各自的职业发展和兴趣: 你们俩在加拿大的职业发展前景如何?有没有为对方的事业发展考虑?有没有可能因为移民而放弃一些在国内珍视的事业或爱好?
家庭的稳定性: 如果你们有孩子,那么孩子的教育、成长环境是你们考虑的重点吗?孩子能否适应新的语言和文化环境?如果还没有孩子,你们是否计划在加拿大建立家庭?
风险承受能力: 移民是一个重大的决定,伴随着未知和风险。你们的风险承受能力如何?是否做好心理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困难和挑战?

第四步:未雨绸缪—— 移民前的准备和落地后的规划

前期调研:
具体城市选择: 加拿大很大,不同城市有不同的特点。多伦多、温哥华、蒙特利尔、卡尔加里、渥太华……哪个城市更适合你们的职业、生活习惯和经济状况?
了解社区: 移民后你们打算住在哪个社区?了解该社区的治安、交通、学区、生活便利度等。
学习语言: 提前提升雅思/思培成绩,同时多了解加拿大的文化和生活常识。
职业预备: 了解当地的行业标准,看看是否需要考取当地的执照或证书。
财务规划: 详细规划移民费用、安家费用、初期生活费,以及可能的投资方向。

落地后的规划:
短期目标: 找工作、安家、办证件、适应生活节奏。
中期目标: 稳定收入、熟悉社会保障体系、融入当地社区、可能考虑购房。
长期目标: 事业发展、子女教育、社会参与、财务自由等。

最后,别忘了“情感”的考量。

移民不仅仅是地理位置的移动,更是生活方式和身份认同的转变。你们的感情基础是否牢固?是否能一起面对未知和挑战?共同克服困难的过程,往往能让感情更加深厚。

我的建议是:

1. 坦诚沟通: 找个时间,心平气和地坐下来,把上面这些问题都聊一聊。确保你们的意见是互相理解和尊重的,而不是一方强行说服另一方。
2. 实地考察(如果可能): 如果经济和时间允许,不妨去加拿大实地考察一段时间,亲身感受那里的生活,和当地人交流,看看你们是否真的喜欢那里。
3. 小步试探: 比如,先尝试在加拿大找一份远程工作,或者先去加拿大体验生活一段时间。
4. 做好最坏的打算,争取最好的结果。 无论最终决定如何,都要为你们的未来做好充分的准备。

移民加拿大,是一次人生的重大“冒险”,也是一次可能带来全新机遇的“旅程”。关键在于,你们是否愿意一起踏上这条路,并肩前行,去探索和创造属于你们的未来。祝你们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不知道问主两年前为啥不让老公回国,也不知道问主为什么非要去加拿大。很多朋友回答的其实都在点子上。去加拿大意味着重头再来,还意味着今后你的生活状态将会全方位的发生改变。

对有些人而言,哇塞好兴奋哎!我觉得也许这种人更适合去。而问主,当你满腹犹疑的时候,我似乎已经看到你在加拿大的种种失落了。

其实路怎么选,并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重要,可是如果你关注的不是各种路途上的风景,而是那条路是捷径,那么无论你怎么选,另一条路看起来都会像是最短最快的那一条。

比如问主最终选择离婚了,那么对于有枫叶卡的问主老公,在国外把个家事好尚有身份需求的小留学生是不是也不太难?过个三五年,两口子过得红红火火,娃儿乱走,你是不是会觉得自己错过了康城大道?

再比如,你去了加拿大,又要上学,又要学英语,又要找工作,修车,通水管,修房子,做饭都要自己干。是不是觉得国内生活便利,舒服安逸。是不是会觉得自己留在国内才是人间正道?

这个世上只有一种烦恼是解不开的,那就是“我都要”。我倒是觉得问主怎么选倒还是其次,最重要的是把这种“我都要”的想法给戒掉。或者至少你要明白,一段时期你只能要一种东西。

去加拿大肯定没那么舒服,但也没那么可怕。留国内国企虽然安逸,可是真的也就一眼到底了。现世安稳和浪迹天涯本来就不能兼得,而问主却非想“都要”,还非要同时都得到,那不就是自寻烦恼吗?

还是回到最根本的问题上,别想那么多,你现在到底更想要什么?无关婚姻,无关年薪,无关中加,你当下到底更想要什么?你只是做一个阶段性的抉择,又不是做一个一辈子的决定,加拿大不好你不能回国吗?老公离婚了,你不能再找吗?无需对太长的未来负责,因为你根本预料不到十几年后是什么情况。你只需为你当下负责,你到底现在更想要什么!

金刚经有云,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错误的抉择对人的折磨远没有患得患失来得更大!

所以问主最需要的不是更多的算计,更多的筹谋,甚至更多的意见,而是勇气,面对未来的勇气,活在当下的勇气,敢于放下的勇气。没有勇气,无论怎么选都是错的,有了勇气不管怎么走都能走对。

当你有了勇气,接受,不是你老公在逼你,也不是单位领导不照顾你,仅仅只是你在做你想做的事。一切也就拨云见日了。

虽然问主是女孩子,可是即便是女孩子也要明白,只有勇敢地去追求,无所畏惧地承担一切可能的后果,幸福才真正把握在自己手里。

黄霑有一段歌词写得特别好。

长路漫漫任我闯,

带一身胆色和热肠。

……

投入命运熊熊火,

管他得失怎么量。

姑娘,不瞒你说,每当我困顿之时,我都会听听这歌,再来二两黄汤,大骂自己畏前惧后。兴许你也可以试试?

user avatar

个人只建议两种人移民:

一是资产过亿,起码也要几千万,上不封顶,在哪里,哪怕是非洲都可以过的非常潇洒的。所以你移民国外发达国家,品质一般不会下降,甚至可能过的更好。

二是一穷二白的,但有一门手艺,又肯吃苦的,去北上广深打工也是打工,去发达国家打工也是打工,发达国家人工还更值钱呢!从底层的蓝领做起,起码努力工作吃喝不愁,以后慢慢尝试做包工头,就算你这代人成不了社会栋梁,你儿子你孙子说不定就能在国外站稳脚,出人头地。

非要再说第三种,也要是青少年时期留学国外,毕业后在该国实习然后直接就业的。


最忌讳就是中间阶级,有一定专业技术,如老师、医生、会计师、演员、歌手之类,在中国有1-3套房,年收入十万到几十万的。去了发达国家,国外对这类职业往往有行业保护,国内的专业职称国外往往不承认,无法重操旧业,还要从事老本行,必须还要重新考起来。专业认证考试的难度有的国外人自己考都难,通过率很低,别说你个人生地不熟还要克服语言和习惯问题的新移民。很多人国内是老师、医生、会计师、演员、歌手或者公务员等受人尊重的行业,去了国外只能端盘子、洗盘子、当司机、当建筑工人、当保险业务员、外卖员甚至背死人等等不限学历但非常辛苦的低端职业,甚至很多都只能打黑工,几乎都是专业不对口,往往生活水准会下降一个到几个等级。真正混的好的凤毛麟角。

而且你以前在国内的一切人脉,比如认识这个局长,那个主任,这个经理,那个老总,这个大哥,那个大佬,甚至你是县长的侄子,书记的外甥,通通都画上句号,都没用了。我有个姻亲是百强县前几名的某县级市大学录取率接近100%的重点高中校长的儿子,父亲桃李满天下,他也是在这重点高中考入大学。大学毕业后,不甘心在县级市混吃等死,跑去地级市拼搏,经过不懈努力,终于混成了某职业学校的电脑老师。而他的同学最差的也是老家的科长。他要大学毕业后留在老家,桃李满天下的重点高中校长的父亲那么多学生,那些本地做官或者做生意的学姐学长拉一把,他能混的比个电脑老师还差吗?同理,你移民国外的话……


最关键国内是白领精英,社会栋梁,到了国外就要一切重来,很大概率混成底层打工的,就和你曾经所在国内城市的外来农民工一样,这个心理落差你承受的住吗?


而你的条件,内央企工作,年薪奖金30万,好像就是我说的中间阶层啊!

user avatar

说实话,你这个事确实难办。

你在央企干,还在北京生活,孩子大概率可以拿北京户口,在北京念书,年薪还是30万人民币,这个薪资以国内的购买力可以过得很好。

等你去了加拿大,温哥华并不是一个好就业的地方,当地房产价,物价偏高,但是找到你在国内薪资并且非常稳定的工作,需要你的英语水平和学历都要很高才行。

从你老公就业不顺,到现在租房,我大致猜测经济状况比较紧张。虽然他家里给你出钱交了学费,但这不代表你过去之后,经济状况会缓解。

一旦你念出书来之后,发现找不到工作,俩人财政收入加起来还不如你在国内多,或者你需要找到降好几个社会等级的工作,你都很难度过心理适应期。


我认为很多答案说的温哥华多好多好,甚至温哥华本地人告诉你那多好,都是有一个前提的,就是你在那有同样的生存能力。


欧美国家并不认可国内的学历,加拿大也没有国内那么多样化的职业可以选择,读再高的学历出来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也比比皆是,一切都要重新开始,你的职业,收入,生活相比你现在都有高度的不确定性。

所以我很实在的说,除非你能很确定的找到合适的工作,不然大概率之后你会活得非常痛苦,甚至最后还是离婚,在加拿大待也待不住,回也回不来。


我觉得你要非常慎重的研究你在加拿大是否可能找到工作,会找到什么样的工作,作为切入点,做非常全面的评估。

其他生活上的事还是其次,有钱都好办,温哥华再好,赚不到钱,温哥华的生活也与你无关。

如果你觉得真的不想去加拿大,就好好和你老公说清楚,欠人家的情该还得还,但是这确实是人生大事,你反悔了,并不代表你的选择是错的,而是好好解释清楚,以及商量之后的未来。

这个决定不好下,估计你决心留下,大概率要离婚,没有两全其美的方案,慎重考量吧。


ps.还有最后吐槽一下你的数学,360度是转了一圈回到原地,360度转变就是没改变,不是度数越多代表你的改变越大。(我辅导孩子数学太多次,这个槽不吐,憋着难受)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