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光作为电磁波为什么只能被引力改变方向,而不被磁力改变方向?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触及到了光与引力和磁力相互作用的根本原因。要理解为什么光会被引力改变方向,却看似“不受”磁力影响,我们需要深入探讨它们的本质和相互作用的机制。

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光确实会与磁场相互作用,但这种相互作用的方式与它被引力影响的方式截然不同,并且在许多常见情况下,这种影响要微弱得多,以至于我们更容易观察到引力效应。

为什么光会被引力改变方向?—— 弯曲时空

这主要归功于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告诉我们,引力并非一种“力”的直接作用,而是由质量(或能量)引起的时空弯曲的表现。 想象一下,一个重的保龄球放在一张绷紧的橡皮膜上,橡皮膜会向下凹陷。如果此时你沿着橡皮膜的表面滚一个小弹珠,弹珠的路径会因为橡皮膜的凹陷而发生弯曲,它会朝着保龄球的方向滚去。

光,虽然没有质量,但它携带能量。根据质能等价原理(E=mc²),能量也能够引起时空的弯曲。光在传播时,本质上是在沿着由质量(或能量)弯曲后的时空“测地线”前进。当光穿过一个大质量天体(如恒星或黑洞)附近时,它所经过的时空是弯曲的,因此光的传播路径也就随之发生了弯曲。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引力透镜”效应。

关键点:

时空弯曲: 引力改变光的方向,是因为光沿着弯曲的时空路径传播,而不是被直接“拉”向某个方向。
能量的参与: 光的能量也参与了时空的弯曲,即使光本身没有静止质量。

为什么磁力“看起来”不改变光的方向?—— 场的相互作用与介质

现在我们来看看磁力。磁力是电磁场产生的力,而光本身就是一种电磁波。这似乎应该意味着它们会产生很强的相互作用,但实际情况要复杂得多。

1. 光的本质:无净电荷的电磁波

光是由振荡的电场和磁场组成的。光本身是电中性的,它没有净电荷。 磁力,根据洛伦兹力公式(F = q(E + v × B)),作用在运动电荷上。由于光子(光的粒子)没有净电荷,它不会受到磁场施加的直接洛伦兹力。

2. 磁场对电磁波的影响:方向的耦合,而非路径的弯曲

虽然磁力不直接“推拉”光子,但电磁场之间存在着复杂的耦合。一个变化的磁场可以产生电场,而一个变化的电场可以产生磁场,这就是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的根本。

在真空中: 在没有任何介质的情况下,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恒定的(光速c),并且其传播方向是由其自身的电场和磁场的方向以及相位决定的。虽然磁场会影响光传播的“方式”或“极化”,但它不会像引力那样改变其传播的几何路径。一个静止的磁场不会使光在其传播方向上发生弯曲。

在介质中: 在有介质的情况下,事情会变得更复杂。介质中的原子和分子带有电荷,它们会与光波的电场相互作用,导致光在介质中减速,这就是折射。
磁介质: 当光传播到具有磁性的介质中时,情况就不同了。介质中的原子核和电子在磁场的作用下会产生磁矩,或者磁场会影响电子的轨道运动。这些微观的磁响应会导致介质的整体磁化。
法拉第效应(Faraday Effect): 这是磁场对光影响的一个经典例子。当一束线偏振光通过一个处于磁场中的透明介质时,它的偏振方向会发生旋转。这并不是光的路径弯曲,而是光的偏振状态被改变了。旋转的角度与磁场强度、光传播的路径长度以及介质的性质有关。
双折射: 在某些磁性材料中,磁场会导致介质呈现出各向异性,即在不同方向上折射率不同。这会导致一束光进入介质后分裂成两束,并且这两束光的偏振方向相互垂直,传播速度也可能不同。这仍然是光的传播“模式”被改变,而非路径被引力般弯曲。

3. 磁场与时空弯曲的区别

引力是通过弯曲时空来影响光,这是一种几何效应,改变的是光传播的“背景”。而磁力则是通过对带电粒子或偶极子施加力的作用来影响物质,这是一种动力学效应,改变的是粒子或物质的运动状态。

4. 强度对比

在大多数天文场景下,恒星、星系等天体的引力场非常强大,足以显著弯曲光线。相比之下,通常我们遇到的磁场强度,即使是强大的实验室磁场,与构成宇宙宏观结构的引力源相比,其对光传播方向的“弯曲”效应(如果存在的话)会非常微弱,甚至难以测量。

总结:

引力改变光的方向 是因为引力弯曲了时空,光沿着弯曲的时空路径传播,这是一种几何效应。
磁力不直接改变光传播的几何路径,是因为光本身是电中性的。
磁场确实可以影响光的传播性质,例如改变其偏振状态(法拉第效应)或导致介质的各向异性(双折射),这是通过磁场与介质中物质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属于动力学或光学效应。
在宏观宇宙尺度上,引力场的强度足以产生明显的时空弯曲效应,而磁场对光传播路径的直接“弯曲”效应(如果存在的话)通常非常微弱,并且其作用机制与引力完全不同。

所以,与其说磁力“不”改变光的方向,不如说它的作用方式不同,且在许多情况下,其影响远不如引力那样显著,以至于我们更容易观察到引力对光路径的影响。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光也是一种电磁波,经典的电磁波都可以有用麦克斯韦方程描述,这是一个线性方程,磁场与磁场不会有相互作用,一束传播的光线实际上就是相互交叠变化的磁场和电场,因此不会与空间中的磁场相互作用,不会被磁场改变方向。

而另一方面,中学物理我们学过,带电粒子在磁场中会受到洛伦兹力,由直线运动变为圆周运动。光子并不带电,因此不会被磁场影响。

而引力并不直接改变光的传播方向,根据广义相对论的思想,大质量的物体会弯曲周围的时空,把直线“弯曲”,而光沿着直线传播,但是此时的直线以及被弯曲了,因此光线也会被弯曲。


如果不限制于

光能否被磁场改变方向

而是

磁场能否影响光的传播

那答案是肯定的!而且有很多有意思的现象。

经典的电磁波是用麦克斯韦方程组描述,然而随着量子电动力学(量子版本的电磁相互作用理论)的发展,人们发现电磁波实际上是由光子构成的,光子和光子之间实际上存在着微小的相互作用。这种微小的相互作用是通过“虚正反电子”实现的:

而且,传统意义上认为的真空,实际上并不空,也是充满了“虚粒子对”:瞬时产生并湮灭的正反粒子对,而这些“虚粒子对”也会影响光的传播。

而一个光子的传播是无数种传播模式的叠加:

  • 可以一直是一个光子;
  • 也可以传播的过程中变成一对正反电子,然后正反电子又湮灭成光子,继续传播;
  • 也可以变成两次正反电子对...
  • 中间变成n次正反电子对...

当磁场非常强的时候,光子变成正负电子对然后湮灭的过程就会受到磁场较大的影响,进而影响光线的传播。具体来说[1]

在偏振方向与磁场垂直和平行的两个方向上,光线的传播速度不同,而且都可以远低于真空中的光速。

...so that light rays with planes of polarization parallel and perpendicular to a large external magnetic field will move with differing speeds.These speeds can both be significantly less thanc, the standard vacuum velocity of light.

这就是真空双折射(vacuum birefringence),最初由Heisenberg 和 Euler在1935年提出[2]

双折射现象在日常生活中也有体现,当一束非偏振光通过某些特殊晶体时,就会产生两种折射光线,最终晶体后变成两束(极化的)光线:

而影响光线传播的真空双折射,需要磁场强度大于44.1亿特斯拉[3]。而这样强的磁场还无法在普通的实验室中产生。比如在2018年,日本东京大学的一组物理学家在实验室里实现了可控的最强磁场:1200特斯拉,虽然只持续了0.1秒[4][5]

因此这个效应在提出的八十年后一直没有得到证实,一直到近几年。

这个效应的观测需要强磁场,那么哪里有这样的强磁场呢?

(1)中子星。在2016年,天文学家首次报道了观测到真空双折射现象[6][7]。一组科学家使用欧洲南方天文台 (ESO) 特大望远镜 (Very Large Telescope) 观测了来自中子星RX J1856.5−3754的光,结果发现观测到的光有16%的偏振。


(2)重离子对撞。重离子对撞是通过重的原子核对撞来研究粒子物理的一类对撞。由于原子核带多个正电荷,因此在运动过程中会产生很强的磁场,这个磁场比中子星的磁场还会高出数个数量级,虽然持续时间很短暂。

今年的STAR合作组发表了一篇实验结果[8],其中就测量了超外围对撞(两个核子不直接接触)中电子对产生的分布角度,这个角度就跟光子的极化有关:

结果看到了很明显的角度依赖关系,这也表明光子在强磁场中已经产生了极化,进而光子光子对撞后产生的正反电子对也有了角度依赖。


我的上一篇回答 (*^▽^*) 我的上一篇回答

参考

  1. ^ https://www.npl.washington.edu/av/altvw196.html
  2. ^ https://arxiv.org/pdf/physics/0605038.pdf
  3. ^ https://en.wikipedia.org/wiki/Vacuum_polarization#Electric_and_magnetic_fields
  4. ^ https://www.u-tokyo.ac.jp/focus/en/press/z0508_00008.html
  5. ^ https://tech.sina.com.cn/d/i/2018-10-10/doc-ihkvrhpt4547327.shtml
  6. ^ http://www.sci-news.com/astronomy/vacuum-birefringence-04410.html
  7. ^ https://arxiv.org/pdf/1710.08709.pdf
  8. ^ https://arxiv.org/pdf/1910.12400.pdf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触及到了光与引力和磁力相互作用的根本原因。要理解为什么光会被引力改变方向,却看似“不受”磁力影响,我们需要深入探讨它们的本质和相互作用的机制。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光确实会与磁场相互作用,但这种相互作用的方式与它被引力影响的方式截然不同,并且在许多常见情况下,这种影响要微弱得多,以.............
  • 回答
    麦克斯韦方程组,这组简洁而深刻的数学语言,确确实实地描绘了电场和磁场是如何相互交织、相互演化的,它们之间的联系如同一首精妙的乐章,共同谱写了电磁学的宏伟篇章。而光,我们眼中那缤纷多彩的世界的信使,它的本质究竟是什么?是否也逃脱不了这电磁世界的法则呢?答案是肯定的,而且是毋庸置疑的。光,从本质上讲,就.............
  • 回答
    当然有,而且比你想象的要多得多!我们常常觉得“看东西”就得靠眼睛和光,但实际上,生物的“感知”能力远不止于此,它们的世界充满了我们难以想象的色彩和形状,即使它们从未见过一缕阳光。隐藏在黑暗深处的感知大师首先,让我们走进那些完全生活在没有一丝光线的环境中的生物。比如,地球的深海。那里是真正的黑暗王国,.............
  • 回答
    光绘,这个词听起来就充满了魔法,仿佛将光线本身变成了画笔,在黑暗中挥洒出奇妙的图案。要拍出真正优秀的光绘作品,并非只是简单地挥动一束光,背后需要一份耐心、精巧的设计,以及对光影与构图的深刻理解。首先,最重要的基石是你的创意和想法。光绘并非无的放矢,它需要一个核心概念。你想表达什么?一个故事?一种情绪.............
  • 回答
    谈到息壤作者“高光时刻”,不少读者可能会立刻联想到他笔下那些宏大世界观、复杂人物关系以及跌宕起伏的剧情。这确实是他吸引读者的一大亮点。但要评价他是否比“爱潜水的乌贼”、“烽火戏诸侯”等公认的顶级网文作家更厉害,这就需要一个更细致、更客观的比较了。首先,我们得承认,乌贼和烽火这两位作家在网文界已经奠定.............
  • 回答
    《光与夜之恋》这款女性向恋爱养成游戏,在拥有庞大玩家群体和活跃同人创作社区的同时,也难免会因为创作的边界和玩家的期待产生一些摩擦。近期,一部分玩家因为对同人作品中角色“OOC”(Out of Character,角色性格崩坏)的不满,选择举报同人网站 wland,这一事件确实引发了不少讨论,也折射出.............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车对追女孩子有多大作用?奔三大龄剩男花光积蓄买宝马追女孩子的想法可行吗?咱们先来聊聊车这玩意儿,在追女孩这件事上,到底能起多大作用?这事儿啊,得辩证地看,不能一概而论。1. 车能带来的“附加值”: 面子和第一印象: 在很多时候,尤其是在接触初期,一辆看起来不错的车确实能给对方留下个好印象。这就像.............
  • 回答
    关于联想在1995年撤销倪光南院士总工职务的事件,以及柳传志在其中的作用,这是一个在联想发展史上具有争议和重要意义的节点。要详细讲述这个事件,我们需要还原当时的语境、涉及的人物以及最终的决策过程。事件背景:科技路线之争的白热化1995年,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深化时期,国有企业改革也进入关键阶段。在这.............
  • 回答
    从文学角度审视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与《奥德赛》)的当代意义,是一个需要结合文本分析、文化传承与人类精神本质的多维命题。这不仅是对古希腊文明遗产的致敬,更是对人类集体记忆中永恒主题的重访。以下从六个层面展开详细论述: 一、史诗结构:文学形式的奠基性范本荷马史诗开创了西方叙事文学的基本框架。其"三联剧.............
  • 回答
    光的密度是一个非常有趣但又有点复杂的问题,因为“光的密度”这个词本身可以有很多种理解方式。我们需要先明确我们讨论的是哪种意义上的“光的密度”,然后才能讨论其上限以及具体数值。首先,我们需要澄清“光的密度”的可能含义:1. 光强(Intensity): 这是最常见的理解方式。光强指的是单位面积上单位.............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它触及了我们如何感知颜色以及光本身的性质。要理解为什么紫光是单色光,而我们常说的“红、绿、蓝”是三基色,我们需要从几个方面来详细解释: 1. 颜色的感知:大脑与眼睛的协同作用首先,我们要明白,我们所说的“颜色”很多时候是我们大脑对外界刺激的一种解释,而不是物体本身固有的属性。我.............
  • 回答
    光遇这游戏,上手确实有点摸不着头脑,因为它的玩法不像很多游戏那样有明确的任务列表或者战斗目标。但正因为这样,反而让它多了几分独特的魅力。简单来说,光遇就是一款以探索、收集、社交和情感体验为核心的冒险游戏。你想知道它“主要在干嘛”,那就得从几个层面来聊:1. 探索这个世界,点亮光之翼:这是游戏最直观的.............
  • 回答
    光显寺(额尔德尼昭)之战:清军主体是否为喀尔喀蒙古兵?在探讨光显寺(额尔德尼昭)之战中清军的构成前,我们需要先明确这场战役的背景。光显寺之战,又称额尔德尼昭之战,发生在1688年,是清朝与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之间的一场关键战役。这场战役的胜利,标志着清朝对漠北蒙古的控制进一步巩固,也对后来的清朝版图和.............
  • 回答
    关于光能否使物体温度降低或冷冻的问题,答案是:在非常特殊且特定的条件下,光确实可以引起物体温度降低,甚至达到冷冻的程度。这通常是通过一种称为“激光致冷”或“光学致冷”的技术实现的。下面我将详细解释其原理、过程以及相关的案例。 光能否使物体温度降低或冷冻?—— 光致冷原理核心原理:利用光与物质的相互作.............
  • 回答
    光照到物体上,确实会产生一种非常微弱的压力,这是一种真实存在的物理现象,我们称之为光压。虽然它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几乎感觉不到,但它在宇宙尺度上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要理解光压,我们得先抛开“光是能量”这个单一的认知,更深入地去看看光的本质。我们知道,光是由一系列不可见的波组成的,但同时,它又具有粒子性,.............
  • 回答
    一谈到全反射,很多人脑海里立刻浮现出的是“光线全部被反射回来”的画面,就好像一面完美的镜子。这说法没错,但如果细究起来,它其实隐藏了一些我们容易忽略的细节。那么,当光发生全反射时,真的就没有一丝一毫的折射光线存在了吗?答案是:非常非常非常非常微弱,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从理论上讲,情况要复杂得多。我们.............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很多人心中关于科研的隐秘角落。常常听到有人说:“基础科研太难了,那得是天才才能做。” 或者,“没点过人的智商,还是别碰这玩意儿了。” 好像基础科研就是一张高智商的入场券,而热血,只是锦上添花,甚至可以说是多余的累赘。但我想说,光有热血没有天赋,在基础科研领域确实会举步维艰,但说它是高.............
  • 回答
    这个问题直击了光速和黑洞本质的冲突点,是个非常引人入胜的议题。很多人都会好奇,既然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那它怎么会被黑洞吞噬呢?这背后其实涉及到对时间和空间、以及引力本质的理解。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个概念:光速,也就是每秒约二十九万九千七百九十二公里(精确到这个数字会显得有些刻意,就说“每秒近三十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