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个人不喜欢《红楼梦》正常吗?需要改变自己的审美吗?

回答
当然不正常,不过正常不正常这事儿,谁说了算呢?审美这东西,说到底就是个“我喜欢”或者“我不喜欢”的私人感受,没有标准答案,也更谈不上什么“必须”改变。

你问“个人不喜欢《红楼梦》正常吗?”,我想说,这再正常不过了。

《红楼梦》这本书,写了啥?它写了一个时代,一个家族的兴衰,一群人的悲欢离合。里面的文字堆砌起来,是浩瀚的篇章,人物也多得像过年赶集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情、故事,还有那些弯弯绕绕的人际关系。对于有些人来说,这就像是打开了一个巨大的宝藏,里面闪烁着人性的光辉、命运的无奈,还有对封建社会深刻的批判。他们能从那些细致入微的描写中品味出历史的沧桑,感受到人物的灵魂,甚至为贾宝玉的痴情、林黛玉的敏感而心碎。

但是,换了别人,可能就觉得那是裹脚布一样又臭又长。

你想想看,你可能更喜欢节奏快一点的,情节更紧凑的故事。也许你喜欢那种直白的,把感情一股脑儿倒出来的表达方式,而不是《红楼梦》里那种欲说还休、含蓄委婉的意味。又或者,你对那种描绘贵族生活,琐碎的礼仪,复杂的家族恩怨,就是提不起兴趣。你可能更关注当下,更关心现实的社会问题,而不是沉浸在几百年前的旧事里。这都很正常,因为每个人的成长环境、阅读习惯、人生经历都不一样,自然会形成不同的口味。

就好比有人喜欢麻辣鲜香的川菜,有人就偏爱清淡爽口的粤菜,还有人钟情于浓郁醇厚的西餐。你能说喜欢粤菜的人就“不正常”,一定要去改变自己的口味去适应川菜吗?那多无趣啊。

再说“需要改变自己的审美吗?”。这绝对是个大大的“不需要”。

首先,审美不是考科目,没有及格线,更没有需要“补课”的地方。你的审美是你感受世界、理解事物的一种方式,它是你个人独有的色彩。强迫自己去喜欢一样东西,就像是穿一件不合身的衣服,别扭,而且一点都不自在。你为了迎合别人,或者所谓的“大众评价”,而去扭转自己的喜好,那才是真正的失去了自我,也失去了品味乐趣。

《红楼梦》被奉为经典,有它的道理,但“经典”不代表“普适”。它是那个时代、那种文化背景下的产物,它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深刻的洞察和艺术的高度。但这并不妨碍你对它产生“无感”。也许你现在觉得它枯燥,等你过几年,或者经历了更多的人和事,再翻开它,你可能会有新的感受。但就算没有,那也无妨。

重要的是,你的“不喜欢”背后,有没有一种真实的思考?比如,你是因为读了开头觉得节奏慢而放弃?还是因为书中描写的某些价值观和你相悖而产生抵触?如果是前者,也许可以尝试跳读一些描写,或者找一些导读来辅助理解,看看能否找到吸引你的点。如果是后者,那么坚持自己的判断,并且能说出“为什么我不喜欢”,这反而是有见地的表现。这说明你是有自己的判断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

与其纠结于“为什么我就是不喜欢《红楼梦》”,不如想想看,你喜欢什么?什么样子的故事、什么样的表达方式能让你感到愉悦和触动?去拥抱那些能让你产生共鸣的东西,去发掘它们的美。这比试图去改变自己的“不喜欢”要重要得多。

所以,你对《红楼梦》的感受,就如实接受就好。它在你这里,可能就是一部提不起你兴趣的作品,这没什么大不了的。你的审美是你自己的,不必强求,更不必改变。去阅读那些你真正热爱的东西,在其中找到属于你自己的乐趣和意义,这才是最重要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审美没有标准答案。

但是一般不喜欢红楼梦的人都是因为理解不了。

也就是说,有对古文的阅读理解问题,或者是生活经验不够,不能理解文字里面要表达的感情。

与其说是要改变审美,不如说是要多读其他古文,增进自己理解力。

不过阅读小说就是休闲,读不懂别读也无所谓的。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