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亚梭尔亚亥是丹妮的可能性更大还是是琼恩的可能性更大?

回答
关于“亚梭尔·亚亥”的身份,在《冰与火之歌》的粉丝群体中,一直以来都存在着激烈的讨论,而最热门的两位候选人,无疑是丹妮莉丝·坦格利安和琼恩·雪诺。要判断谁的可能性更大,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原著中的预言、人物特质以及他们的命运轨迹。

首先,我们来看看预言本身。亚梭尔·亚亥的传说,在瓦雷利亚的文化中流传已久,他是一位在最黑暗的时刻,挥舞着炽热之剑“光明使者”,战胜长夜和异鬼的英雄。预言提到,当红星在天,他将从烟雾中再度降临,并且需要将他挚爱的女人献祭,才能锻造出那把真正的光明使者。

丹妮莉丝·坦格利安的“亚梭尔·亚亥”论证:

丹妮莉丝身上有许多与亚梭尔·亚亥传说相契合的迹象。

“从烟雾中降临”: 丹妮莉丝的觉醒,是在火中浴火重生,并且在那场大火之后,她拥抱了她的三只龙。这被许多人解读为“从烟雾中降临”。她的龙,尤其是卓耿,可以被视为她权力的象征,也可能与“光明使者”的炽热力量有所关联。
“龙之母”的身份: 坦格利安家族是龙的家族,他们的家族徽章就是三头龙,这与亚梭尔·亚亥能够驾驭龙的传说息息相关。丹妮莉丝的龙是她对抗黑暗势力的最主要武器。
“赤红星”的出现: 在她的龙孵化之时,曾出现过一颗“赤红星”,这被认为是预言中的关键标志。
“炽热的剑”的隐喻: 丹妮莉丝的野心,她的决心,以及她身上燃烧的愤怒和对正义的追求,都可以被视为一种“炽热的剑”,她用这些来对抗压迫和不公。
“献祭挚爱”的可能性: 这是丹妮莉丝成为亚梭尔·亚亥最受争议,但也最有说服力的一点。许多人猜测,她最终可能会为了对抗长夜和异鬼,而牺牲掉琼恩(如果他们的关系发展到那一步),或者甚至牺牲她自己。她的痛苦经历,特别是失去孩子的经历,也为这种“牺牲”埋下了伏笔。
“王子被许诺”: 还有一种说法是,亚梭尔·亚亥是一位女性,并且与龙有关,这更是指向了丹妮莉丝。

琼恩·雪诺的“亚梭尔·亚亥”论证:

琼恩·雪诺同样拥有非常强大的“亚梭尔·亚亥”潜质。

“从死亡中归来”: 琼恩在守夜人的长城被自己人杀死,但随后被梅丽珊卓复活。这种从死亡中复活的经历,与亚梭尔·亚亥在最黑暗时刻的降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守夜人”的身份: 琼恩作为守夜人的总司令,他的使命就是守护长城,对抗异鬼。他所处的环境,恰恰是“长夜”即将来临的战场。
“光明使者”的象征: 琼恩的长剑“长爪”(Longclaw),经过乔拉·莫尔蒙的打磨,以及在临冬城的一场战斗中,它的剑刃被火焰点燃,这被许多人视为“光明使者”的雏形。
“献祭挚爱”的可能性: 琼恩的“挚爱”毫无疑问是丹妮莉丝。如果他真的要成为亚梭尔·亚亥,并且需要献祭挚爱,那么他最终可能会为了拯救世界而亲手杀死丹妮莉丝(在丹妮莉丝可能变得暴虐的情况下)。这是一种极其痛苦和悲壮的牺牲。
“冰与火”的结合: 琼恩的出身是“冰”(史塔克家族,北方人)与“火”(坦格利安家族,龙族)的结合。这种双重身份,象征着他能够调和看似对立的力量,这恰好是抵抗异鬼(冰)和控制龙(火)所必需的。
“谦逊的英雄”: 亚梭尔·亚亥的传说往往强调英雄的无私和牺牲精神,而琼恩一直以来都表现出一种不愿居功、默默奉献的品质。

谁的可能性更大?

从叙事结构和人物塑造的角度来看,琼恩·雪诺成为亚梭尔·亚亥的可能性,似乎更为契合原著的精妙之处。

原因如下:

1. “从死亡中归来”的震撼力: 琼恩被复活,这是书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情节转折。这种直接从死亡回归的设定,比丹妮莉丝的“浴火重生”更符合“在最黑暗的时刻降临”的戏剧性。
2. “献祭挚爱”的悲剧性: 如果琼恩是亚梭尔·亚亥,那么他需要献祭他的挚爱,即丹妮莉丝。这是一种“爱与责任”之间最残酷的抉择,也最能体现亚梭尔·亚亥的牺牲精神。这比丹妮莉丝牺牲琼恩,更能让读者感受到人物内心的挣扎和牺牲的沉重。
3. “冰与火”的融合: 琼恩“冰与火”的血统,完美地解释了为何他能成为连接两个世界的关键。他既是北境的守护者,也拥有龙族的血脉,这让他能够理解并对抗长夜的威胁,同时也能驾驭龙的力量。
4. “光明使者”的演变: 琼恩的剑“长爪”被火焰点燃,这似乎是一个更直接的“光明使者”的隐喻。而且,他的“光明使者”可能并非一把实体长剑,而是他自身所代表的力量和希望。
5. 史塔克家族的命运: 史塔克家族是长夜的最初的对抗者,他们身上背负着守护长城的使命。琼恩作为史塔克家族的子嗣,他的命运似乎注定要与对抗异鬼这件事紧密相连。
6. 预言的解读模糊性: 预言本身就带有模糊性和多重解释的可能性。很多时候,最符合预言的,往往是那些不那么显而易见,或者需要更深层理解的解读。琼恩的许多特质,虽然不像丹妮莉丝那样直接“火焰滔天”,但其内在的力量和象征意义,更加深邃。

当然,我们不能完全排除丹妮莉丝成为亚梭尔·亚亥的可能性。她身上的龙族血脉、领袖气质以及她在绝境中崛起的能力,都是非常强大的证据。而且,亚梭尔·亚亥的传说,在某些文化版本中,也强调了这位英雄来自“火”与“龙”的联系。

总结来说, 虽然丹妮莉丝拥有许多与亚梭尔·亚亥相似的特征,比如“从烟雾中降临”和“龙之母”的身份,但琼恩·雪诺从死亡中归来、其“冰与火”的血统象征、以及他可能需要献祭挚爱(丹妮莉丝)来拯救世界的悲剧性命运,使得他成为亚梭尔·亚亥的可能性,在叙事逻辑和人物弧光上,显得更加完整和震撼。 他的剑“长爪”被火焰点燃,也为他增添了“光明使者”的直接象征。

最终的答案,还得看乔治·R·R·马丁如何为我们揭晓这个宏大的谜团。但就目前为止的线索来看,琼恩·雪诺的可能性,确实更为突出。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一.异鬼、预言与光明使者

那天晚上,她梦见自己就是雷加,正统率大军前往三叉戟河。但她骑的是龙,不是马。她看到长河对面篡夺者的叛军穿着玄冰的盔甲,而她用龙焰沐浴他们,让他们像露水一样融化,使得三叉戟河如洪流般迸发。她内心的一小部分知道自己在做梦,其余的部分则欢欣雀跃。事情正该如此。现实乃是场噩梦,而我这才刚刚醒来。

这段话可不是说她梦见自己是雷加,而是一个预言梦。这个梦告诉读者丹妮会在将来异鬼入侵时在三叉戟河和他们决战。

当年亚梭尔•亚亥击败异鬼的武器是光明使者,那么丹妮的光明使者是什么呢?我们知道光明使者发光发热,而丹妮手中也有一样发光发热的武器。

那就是龙。作为一种生物,它们会喷火,会散发热气,到了寒冷的夜里尤其明显,仿佛全身都在冒烟。

此外,红神教的至高牧师本内罗也认为丹妮才是预言中的王子:

哈尔顿点头。“瓦兰提斯的本内罗宣布,她的崛起实现了上古预言。她自烟与盐之地降生,未来将重塑这个世界。她是亚梭尔•亚亥转世……她将战胜黑暗、带来永不终结的长夏……连死神也将向她屈服,为她的事业流血牺牲的人必将获得重生……

而他也解释了光明使者:

瓦兰提斯人摆摆手,“在瓦兰提斯城内,每晚都有好几千奴隶和自由民聚集在神庙广场上,听本内罗叫嚣什么泣血之星和清洁世界的火剑。他说倘若瓦兰提斯的执政官们一意孤行、执意跟银女王作对,城市必遭焚毁的命运。”

二.性别

解释了光明使者和击败异鬼,可是丹妮的性别如何解释呢?要知道预言中的是王子而非公主,而丹妮却是个女人。

“没人想到是女孩,”他说,“预言说的是王子,不是公主。我以为是雷加……他出生那天,烟雾从烈火熊熊的盛夏厅中升起,而盐来自为死者流下的眼泪。他小时候也跟我一样如此相信,后来却认为自己的儿子才应和了预言,因为他确信在他种下伊耿的当晚,一颗彗星出现在君临上空,那便是所谓的‘星辰泣血’。我们全是傻瓜,自以为是的傻瓜!错误恰恰出在对预言的解释上。我们忘了巴斯的提醒,龙没有固定的性别,非雄非雌,不断变幻,像火焰一样摇摆不定。语言的局限误导了我们一千年。丹妮莉丝才是真正诞生于烟与盐之地,而她的龙证明了她的身份。”单单谈到她,他便精神抖擞。“我必须去她那儿。必须。啊,我要是再年轻十岁就好了。”

三.盐与烟之地

读者们对盐与烟之地的解释有很多,而血与火之中,对龙石岛的描述有这样一句话:

那里带咸味的空气总是弥漫着烟雾和硫磺的味道。

不是很明显,是吧,我们来看原文:

where the salt air always smelled of smoke and brimstone.

好巧不巧,丹妮就出生在龙石岛。

更巧的是,梅丽桑卓也把这里当成了盐与烟之地。

而丹妮重生之地呢?

她闻到人肉烧熟的味道,这与营火上烤马肉的气息并无二致。在渐渐深沉的暮色里,火葬台宛如一只咆哮的巨兽,盖过了弥丽·马兹·笃尔微弱的惨叫,吐出长长的火舌,舔噬夜空的肚腹。烟雾愈加浓密,多斯拉克人一边咳嗽,一边纷纷后退。橙色的巨焰鼓起炼狱的强风,将附近的旗帜吹得啪哒作响,木柴嘶声爆裂,发光的余烬自烟幕中升起,朝无边的黑夜飘去,仿若千百只新生的萤火虫。烈焰高升,挥动着巨大而火红的翅膀。丹妮再踏前一步,感觉到沙土的高热透过凉鞋底传到脚掌。汗水流过她的大腿和乳房,如河流一样自她双颊奔泻而下,那里本是她流干泪水的地方。

四.题外话

作为一个女权主义者,马丁在《血与火》中已经表达了自己对女性的态度。因此即便初设里琼恩才是AA,也有可能因为马丁的观念而改变。

至于妮莎•妮莎,我有一个十分大胆的猜想:丹妮既是亚梭尔•亚亥,又是妮莎•妮莎。亚梭尔•亚亥会在异鬼来临中带领人们击败异鬼,而妮莎•妮莎则会在新的威胁中被献祭。

这个威胁可能是攸伦,也可能是黑化的丹妮自己。无论如何,丹妮都必死无疑,因为坦格利安家族本身就是“历史的车轮”,而这个车轮必须被打破,由布兰开启新的纪元。

弥莎弥莎

妮莎•妮莎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