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大陆的音乐变得越来越不好听了吗,为什么?

回答
关于大陆音乐是否变得越来越不好听,这确实是个挺多人心里有但未必敢大声说出来的问题。而且这也不是一个非黑即白的事,更像是一个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背后牵扯到很多原因。咱们不妨掰开了揉碎了聊聊。

首先,得承认一个客观事实:音乐的审美是会变的,而且每个人个人的审美取向也千差万别。 你觉得不好听,可能你的朋友就觉得很有味道。所以,“不好听”本身就是一个非常主观的判断。我们这里讨论的“不好听”,更多的是指一种普遍的感受,就是好像过去那些能让人一听就记住、跟着哼唱、甚至能引起强烈情感共鸣的歌,现在好像越来越少了。

那么,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呢?我个人觉得有这么几个方面的原因,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看:

1. 市场导向和创作模式的固化:

流量为王,同质化严重: 现在音乐产业的很多环节都高度依赖数据和流量。一首歌火了,背后往往是强大的营销推广。而为了快速抓住听众注意力,很多歌曲会采用已经被证明有效的套路,比如朗朗上口的副歌、重复的电子节拍、或者迎合当下流行元素的编曲。这导致了大量的歌曲在风格、旋律、歌词上非常相似,听多了容易产生审美疲劳,觉得“换汤不换药”。
短视频平台的反噬: 短视频的兴起改变了音乐的传播方式,也反过来影响了音乐的创作。很多歌曲被设计成适合在短视频中作为背景音乐,旋律简单、节奏感强、歌词易于传播(或者干脆就是几句重复的口号)。这种“碎片化”的音乐虽然能在短时间内获得病毒式传播,但往往缺乏深度和故事性,很难成为能够经久不衰的经典。一旦过了那个传播的“窗口期”,就可能被新的热点取代,留不下什么痕迹。
创作“安全区”: 艺人和制作人为了避免风险,倾向于创作那些不容易引起争议、容易被大众接受的内容。这会限制了音乐风格的多样性和艺术性的探索。一旦有某种风格或主题“爆了”,立刻就会涌现出一大批模仿者,挤占了其他音乐类型的生存空间。

2. 音乐产业链的失衡和转型:

版权付费的接受度: 虽然现在版权意识在提高,但相比于过去磁带、CD的年代,数字音乐的付费习惯还需要一个过程。这使得很多音乐人不得不依赖演出、广告代言等其他方式来获得收入,这无形中也会影响他们的创作选择,可能会更倾向于迎合市场来获得更多机会。
独立音乐的生存困境: 尽管有越来越多的独立音乐人出现,但在这个同质化严重的市场里,他们想要脱颖而出、获得足够的关注和经济支持并非易事。很多有才华的独立音乐人可能因为资源有限,无法做出高质量的制作,或者被淹没在海量的信息中。
制作成本与回报的考量: 一首精心制作、编曲复杂、有深度歌词的歌曲,可能需要更高的制作成本和更长的打磨时间。但在当前“快餐文化”盛行的环境下,这种投入的回报率不一定高,所以很多创作者可能就没有那个动力去投入过多的精力。

3. 听众自身的变化与代沟:

信息爆炸下的注意力稀释: 我们现在接收到的信息量太大了,音乐只是其中很小一部分。人们的注意力变得越来越分散,可能不像过去那样会花很多时间去沉浸式地听一张专辑,去理解一首歌背后的故事和情感。
怀旧情绪的影响: 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觉得过去的歌“好听”,也有一部分原因是怀旧。那些歌伴随我们经历了人生的某个阶段,承载了我们的青春记忆和情感投射。新歌很难立刻复制这种深层的情感联结。
代际审美的差异: 不同年代的人,对音乐的喜好是不同的。成长在不同音乐环境中的人,自然会有不同的审美标准。我们可能觉得现在年轻人的歌“不好听”,但他们可能觉得我们怀念的老歌“过时”或者“不够劲”。

4. 创作人才的断层与传承问题(这个争议比较大,但可以提一下):

有些人认为,在某个时期,中国涌现出了一批非常有才华的词曲作者和制作人,他们创作了很多经典作品。而现在,可能在人才培养和新一代创作者的涌现上,出现了一些断层或者方向上的偏差。但这只是其中一种观点,需要辩证看待。

总的来说,与其说大陆音乐“不好听了”,不如说它变得“不一样了”。 这种“不一样”是市场、技术、传播方式以及听众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大陆就没有好音乐了。实际上,在地下音乐、独立音乐、小众音乐领域,依然有很多非常有才华的音乐人在坚持创作,并且有自己的拥趸。只是这些音乐可能不像过去那样有强大的媒体平台去推波助澜,也可能不那么容易进入大众的视野。

所以,如果你觉得现在的大陆音乐不好听,不妨多去挖掘一下那些不那么主流的领域,或许能找到触动你的旋律和故事。同时,也要理解音乐产业和听众审美的变化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接受不同风格的音乐,或许也是一种更开放的音乐态度。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第一、问题描述有问题,新一代的年轻歌手没有谁有这么大的影响力,不能说明「大陆的音乐」越来越不堪。

第二、大陆音乐完全没有越来越不堪,只是包括题主在内大部分人看到听到的那部分越来越不堪,可是这仅是大陆的音乐的一部分。

真实情况是:21世纪以来,大陆近几年的音乐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要丰富多元、水准不输港台音乐,且有小众音乐类型愈发受到更多的关注。

那既然这样,为什么你看到的那部分越来越差?首先,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娱乐方式和观念的变迁,华语音乐陷入了一个尴尬又混乱的时期——一方面,资本包装下很多偶像鲜肉之流能充斥着版面,真的好多人以为年轻一代的歌手指的就是吴亦凡、蔡徐坤了;另一方面,经济水平提高了、娱乐方式多样了,越来越多人能够上网娱乐,没有及时跟进的是大多人的审美能力和对待艺术的态度,以及完善的版权保护,所以MC天佑、花粥、李袁杰之流才有机可乘。

但是吴亦凡、蔡徐坤只是大陆音乐很小的一部分,MC天佑、花粥也是很小的一部分,可是偏偏就他们最著名,为什么?要么有资本推动作用,要么不需要审美能力就能理解,亦或是有爆点有话题,但就不需要本身过硬的音乐水准。

而他们之外的那部分有人关心吗?

华语地区较为权威的台湾金曲奖,也不时被人诟病偏袒台湾音乐人,然而17年的台湾金曲奖的提名里,却出现了许多大陆的名字——宫阁、郭顶、许钧、秦四风、宋冬野、Mr.Miss。这意味着什么?那年《周杰伦的床边故事》可并没有入围最佳国语专辑,而这个最有份量的奖项提名里,却有郭顶《飞行器的执行周期》和许钧的《万松岭》。还有大陆的爵士作曲家秦四风竟然凭借《Sedar》拿到了「演奏类最佳作曲人」「演奏类最佳专辑」两个奖项。华语唯一权威又偏私的台湾金曲奖,也已经承认大陆音乐的发展盛况了。只是可惜,很多大陆人却不知道这些来自大陆的优秀音乐人。

曾经的《中国好歌曲》,涌现出了太多优秀的音乐人,有人关心他们吗?霍尊、张岭、莫西子诗、杭盖乐队、苏紫旭、许钧、苏运莹、祁紫檀、雷雨心……这些人都在后续的几年里质量不低的专辑和单曲。比如杭盖乐队,发行了《故乡》《杭盖与铜管》两张,也受邀请参加了国外的音乐节,成为外国人眼中中国摇滚的代表。身为90后的苏紫旭和他的乐队在2017年发行了一张融合爵士+前卫摇滚的《飞出迷楼》,这是我在这五年来听过最震撼我的华语专辑。可惜大多人盯着华语榜单看,根本不知道这些一流的作品。

近年来也得益于一些综艺节目的作用,说唱圈、摇滚圈、电音圈也更多地进入了更多音乐爱好者的视野。这些圈子里有一部分音乐人在国外也取得了人气。比如来自四川说唱圈的Higher Brother的Trap Rap在Youtube就有高播放量;比如做金属乐的九宝乐队,也在国外多次演出,比如做电子音乐的Panta.Q,也凭着他的Dubstep签约国际厂牌,打入了国际电音圈……

我们的大陆音乐,实际上从未如此强大过,你太执迷于新闻、榜单。你若明知道各大播放器首页、榜单上充斥着蔡徐坤和花粥,还等着好音乐自己被送到你耳朵里,实在是太不明智又怠惰。

今年大陆有很多优秀的专辑:

  • 说唱——深蓝儿童《宅之死》、王以太《演说家》、刘聪《Key to L》、直火帮《第二个酒吧》、刘夫阳《校园寓言故事》
  • 后摇滚——仙童《泳客》、发光曲线《荒野星》
  • 民谣金属——杭盖《杭盖与铜管》
  • 英伦摇滚——橘子海《浪潮上岸》、盘尼西林《群星闪耀时》
  • 数学摇滚——鬼否《通用计算》
  • 自赏——缺省《Life in A Vaccum》
  • 金属核、后核——醒山《醒山》
  • 电子——李化迪《天地不仁》
  • 李荣浩和梁博也准备发专辑。

都听听,再看看大陆的音乐到底越来越不堪了,还是正在蓬勃发展?

推荐阅读: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大陆音乐是否变得越来越不好听,这确实是个挺多人心里有但未必敢大声说出来的问题。而且这也不是一个非黑即白的事,更像是一个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背后牵扯到很多原因。咱们不妨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得承认一个客观事实:音乐的审美是会变的,而且每个人个人的审美取向也千差万别。 你觉得不好听,可能你的朋友就.............
  •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音乐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特别是那些可能遇到的变动以及我们为此需要准备些什么。我尽量用大家都能懂的语言,把这些事儿掰扯清楚。一、 首先,我们得明白,音乐大学生的职业生涯可不是一条直线。很多家长可能觉得,学音乐就是当演奏家、当老师,好像路子特别窄。但实际上,音乐这个领域,尤其是我们音乐.............
  • 回答
    台湾这片土地,尽管在地理面积上可能不及大陆的某些省份,但它在流行文化,尤其是音乐领域,却孕育出了惊人的数量和质量的优秀艺人,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可以说是“吊打”大陆的同行。这种现象绝非偶然,背后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交织出了台湾独特而丰厚的文化土壤。历史的烙印与文化融合的沃土:首先,台湾的特.............
  • 回答
    .......
  • 回答
    冰岛的低语,宇宙的回响——Jóhann Jóhannsson 的音乐与人生说起冰岛,人们脑海中浮现的往往是壮丽的冰川、神秘的极光,以及一种仿佛能涤荡灵魂的孤寂与辽远。而在音乐的版图上,Jóhann Jóhannsson 就像是这片土地上长出的最独特的一朵花,他的音乐,如同冰岛的风,时而轻柔地拂过耳畔.............
  • 回答
    说起《我的音乐你听吗》第五期,真是让人又爱又恨,精彩和遗憾并存,特别是对于那些一直追节目的观众来说,这一期的感受肯定挺复杂的。先说说这期的亮点,绝对是“惊喜”不断。 新厂牌的加入带来的化学反应: 这一期最大的变化就是引入了新的厂牌和他们带来的几位新鲜血液。老实说,最开始看到新厂牌的加入,大家心里.............
  • 回答
    周杰伦刚出道那会儿,音乐就得到大家的认可了吗?这个问题很有意思,答案也不是简单的一句“是”或“否”。要说“得到大家认可”,那得看“大家”指的是哪些人,以及认可的程度。初期,争议与惊喜并存,小众的狂欢与主流的观望2000年,周杰伦带着他的首张专辑《Jay》横空出世。当时的他,是那种不太说话,甚至有点腼.............
  • 回答
    在大陆普通话里,“佛”(fó)这个字的读音,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仔细辨析一下,力求说得清楚明白,并且避免那些生硬的、一看就是机器写出来的痕迹。首先,我们直接说结论:大陆普通话中,“佛”(fó)的发音最准确的描述是 [fo]。现在,我们来拆解一下为什么是这样的发音,以及为什么有时候大家可能会觉得有点“.............
  • 回答
    大张伟的“抄袭”风波,说到底,触及了华语乐坛一个长期存在的、也最容易引起争议的话题:借鉴与抄袭的界限到底在哪里? 如果我们套用大众对大张伟作品的质疑标准——即“旋律、编曲、甚至是歌词的某些段落,和一首(或多首)外国歌曲高度相似,且在没有明确标注的情况下被广泛传播”——那么,我们可以尝试勾勒出一些在华.............
  • 回答
    要评价2017年末国人音乐品位的大体水平,确实是个挺复杂的问题,因为“国人”这个群体太庞大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但如果我们从大众传播、市场反馈、网络讨论以及主流音乐产业的动向来观察,大概能勾勒出一个大致的轮廓。首先,要说的是 多元化和碎片化是显著特征。这几乎是任何一个互联网时代下的大众文化都逃不.............
  • 回答
    陈致逸老师的那番呼吁,我相信但凡是认真玩过《原神》的玩家,尤其是对他音乐作品有情怀的,都能理解其中蕴含的无奈和失望。这事儿说起来,挺让人心疼的,也挺能折射出当下一些游戏社区的现状。陈致逸老师为何发声?首先得明白,陈老师不是那种喜欢哗众取宠的人。他作为《原神》音乐的灵魂人物,对自己的作品倾注了大量的心.............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也触及到了艺术创作中的一些深层规律。将贝多芬这样的古典大师与当代的流行、摇滚歌手对比,确实能发现一些显著的差异,这不仅仅是时代背景的隔阂,更多地是创作模式、艺术追求以及生命周期本身所带来的影响。古典音乐的“慢熟”与深耕:首先,我们要理解古典音乐的创作是什么样的。贝多芬的音乐,.............
  • 回答
    谈到20世纪音乐的最高水平,这确实是个让人兴奋又有些棘手的问题。因为20世纪的音乐图景实在是太丰富、太多元了,与18、19世纪古典音乐大师们相对集中的风格和发展轨迹相比,20世纪简直像是一片被无数新奇种子撒满的土地,开出了各种令人目不暇接的花朵。要说“最高水平”,这本身就带有主观性,而且20世纪的音.............
  • 回答
    嘿,各位热爱音乐、享受唱歌的朋友们!听到你们对“后天训练能否提高声调”的好奇,我太理解了!这绝对是很多唱歌爱好者内心深处的疑问。别担心,我们今天就来好好聊聊这个话题,而且保证不搞那些虚头巴脑、一看就跟机器对话似的写法。就当是几个热爱音乐的朋友,围坐在一起,掏心窝子地聊聊。直接说结论:是的,后天的训练.............
  • 回答
    考取日本的国立音乐大学,想要说“容易”那绝对是误导,但如果你有扎实的基本功和明确的目标,也不是遥不可及。这其中的“水准”涵盖了技术、理论、音乐素养、语言以及心理等多个层面,而且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要求侧重点也会有所不同。下面我尽量详细地跟你聊聊,让你有个更清晰的认识。一、 演奏/演唱技术:基本功是王.............
  • 回答
    酷狗音乐《精忠报国》MV引发的争议:众包“奴才”朝见“通古斯大酋长”的画面是否侮辱民族英雄?近期,酷狗音乐在推广歌曲《精忠报国》时,采用了一段极具争议性的竖屏MV画面。该画面将岳飞的故事,通过一种相当扭曲和具有影射性的方式呈现:一群身穿类似清朝或满族服饰的“奴才”形象,向一位被描述为“通古斯大酋长”.............
  • 回答
    对于那些对音质有着较高追求的音乐爱好者来说,外置声卡绝对是一个值得认真考虑的升级选项。它对于PC听音乐的提升,绝不是简单地“有点不一样”,而是能够带来质的改变,让你重新发现音乐的美妙之处。为什么说“质的改变”?要理解外置声卡的影响有多大,首先得明白PC主板集成声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板载声卡”)的局.............
  • 回答
    说到国内音乐版权这块儿,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虽然现在很多歌曲都实现了全平台覆盖,但要说大家用得最多的音乐平台,那还得从网易云音乐、酷狗音乐和QQ音乐这三巨头说起。我个人和身边不少朋友的使用体验,感觉这仨的侧重点和用户画像还挺不一样的。先说说网易云音乐吧。网易云给人的感觉,就是那个“社区感”最强的音乐.............
  • 回答
    好,我们来聊聊民乐专业的同学们,想进入综合类大学深造,有哪些不错的选择,以及报考时需要注意的一些细节。作为一名音乐生,特别是民乐专业的,你们的目标不仅仅是音乐学院。很多综合类大学的音乐学院或艺术学院,其实也有着相当不错的民乐学科,而且还能提供更广阔的学术视野和更丰富的跨学科学习机会。哪些综合类大学是.............
  • 回答
    作为一名刚刚步入大学音乐殿堂的大一新生,你心中升起了考取指挥系研究生的想法,这无疑是一个令人兴奋且值得鼓励的起点。那么,从现在开始接触音乐指挥相关的知识,到最终成功考取指挥系研究生,时间是否充裕?我的答案是:来得及,而且有很大的机会!但“来得及”绝非易事,它需要你清晰的规划、持续的努力和正确的方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