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有哪些动物能够在一些智力测试当中表现比人类更出色?

回答
很多人一提到智力,脑袋里第一个蹦出来的就是人类。毕竟我们能造飞机,能写代码,还能对着星空发出“我们是谁”的哲学拷问。但如果放下人类中心的视角,你会发现,在一些特定的“智力”维度上,其他动物的表现着实能让人大跌眼镜,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越了我们。

这里说的“智力”可不是一套标准化的智商测试卷那么简单。动物的智能,更像是它们在各自生存环境中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而演化出的独特能力。所以,与其说它们“比人类更出色”,不如说它们在某些领域展现了我们可能不曾设想过的、高效且惊人的智慧。

我们先从一些大家比较熟悉的例子说起:

黑猩猩和红毛猩猩:工具使用的艺术与规划

黑猩猩和红毛猩猩大概是动物界最常被拿来与人类比较的“近亲”了。它们在很多认知任务上表现出色。

工具制作和使用: 这两类灵长类动物是地球上少数能够制作和使用工具的物种之一。你知道吗?它们不只是捡起一根树枝来戳白蚁,而是会“加工”树枝。它们会挑选合适的树枝,去掉叶子和侧枝,甚至调整粗细,以便更有效地勾取白蚁。有些黑猩猩还会用石头砸开坚果,甚至用植物纤维搓成绳子,做成简易的“鱼竿”。这不仅仅是模仿,更包含了对材料性质的理解和对未来目标的规划。当它们遇到一个够不着的果子,它可能会先去找一根足够长的棍子,而不是直接放弃。这种“预见性”和“规划性”,在很多智力测试中都是重要的指标。

学习和模仿: 它们能够通过观察学习新的技能,甚至能将从一个地方学来的经验应用到另一个情境中。例如,一只学会了如何使用工具取食的黑猩猩,可能会教会它的后代。这种代际传承,虽然不像人类文化传播那样复杂,但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机制。

社会学习和“文化”: 在一些动物群体中,确实存在着地域性的“行为模式”,可以被视为某种形式的“文化”。比如,在不同地区的黑猩猩种群中,对工具的使用方式、捕食技巧甚至社交礼仪都可能有所不同。这说明它们能够从同伴那里学习复杂的行为,并将其传承下去。

海豚:沟通的复杂性与自我意识的萌芽

海豚,尤其是宽吻海豚,是另一个在智力领域备受瞩目的物种。它们复杂的社会结构和高度发达的脑容量,让它们在认知任务中表现突出。

复杂的声学沟通: 海豚拥有极其丰富的声学信号系统,包括口哨声、咔哒声等等。研究表明,它们甚至能发展出“签名哨声”,就像我们人类的名字一样,每只海豚都有一个独特的哨声,用于彼此识别和呼唤。更令人惊叹的是,它们似乎能够理解抽象的概念和合成新的声学模式,这在某种程度上接近于一种“语言”。它们能理解复杂的指令,并且能通过它们的哨声和咔哒声与研究人员进行互动,一些实验甚至尝试让它们通过水下键盘进行交流。

自我意识: 在著名的“镜像测试”中,许多海豚能够认出镜子里的自己,并且会主动去检查身体上它们在镜子里才能看到的部分,比如胸鳍上的伤痕。这通常被认为是自我意识的一个关键标志,意味着它们知道“我”是独立的个体,而不是镜子里的另一个生物。

合作捕猎和策略: 海豚的捕猎方式常常需要高度的协调和策略。它们会形成完美的队形,将鱼群驱赶到浅水区或者用泡沫网围困猎物。这种默契的合作,以及在不同捕猎场景下灵活调整策略的能力,显示了它们出色的认知和沟通能力。

乌鸦(特别是渡鸦和罗文鸦):工具制造的鬼才与未来规划大师

如果说黑猩猩是工具使用者,那么乌鸦可以说是工具“制造”和“创新”的鬼才。渡鸦和罗文鸦在一些实验中的表现,甚至让顶尖的灵长类研究者都惊叹不已。

惊人的工具制造能力: 在一些实验中,渡鸦被给予各种各样的工具,例如钩子、石头、树枝等,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比如从一个管子里取出食物。它们不仅能正确选择和使用现成的工具,更能根据实际需求,主动去“加工”或“组合”工具。例如,它们会把一个弯曲的金属丝掰直,然后再弯曲成合适的钩子,用来勾取食物。它们甚至能理解杠杆原理,用棍子翘起盖子,或者用石头垫高物体,创造出更方便的获取方式。

解决复杂多步骤的问题: 科学家设计了一个复杂的“解谜装置”,需要一系列精巧的操作才能获得奖励。渡鸦能够记住一系列的步骤,并按顺序完成,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在已经熟悉了某个步骤后,还能主动优化流程,选择更快捷的方式。

未来规划的证据: 一些研究表明,乌鸦似乎能够为“将来”储存或准备工具。它们会把特别好用的工具放在一个安全的地方,以备后用。虽然这还处于争论中,但如果属实,这将是动物界中非常罕见的未来规划能力。

章鱼:伪装大师与问题解决者

章鱼作为无脊椎动物,出现在这个榜单上,也许会让人有些意外。但它们的智能,尤其是在适应环境和解决问题方面,是令人印象深刻的。

惊人的伪装和拟态: 章鱼是伪装大师。它们不仅能改变皮肤的颜色和纹理,还能模仿周围物体的形状和动作。某些种类的章鱼(如拟态章鱼)甚至可以模仿其他动物,比如海蛇、狮子鱼等,来吓退捕食者或接近猎物。这种高度复杂的行为,需要对环境有着深刻的理解,并能根据情境做出即时反应。

迷宫和开罐挑战: 章鱼在实验室里表现出惊人的解谜能力。它们可以学会如何穿过复杂的迷宫,找到隐藏的食物。更令人惊叹的是,它们能够学会拧开螺旋盖的罐子来取出食物,甚至能理解某些简单的“开关”操作。

好奇心与玩耍: 一些观察表明,章鱼表现出好奇心,并会进行“玩耍”行为,比如反复喷射水流,将物体推来推去。这些行为并非直接为了生存或繁殖,而是对环境探索和信息收集的驱动,通常被认为是高级智能的表现。

总结一下,为什么这些动物在某些方面看起来“比人类更出色”?

1. 不同的评判标准: 我们总是习惯用人类的语言、逻辑和技术来衡量智能。但动物的智能是为适应它们各自独特的生态位而演化的。它们不需要写代码,但它们需要瞬间判断是否有捕食者,需要记住水源的位置,需要在错综复杂的珊瑚礁中找到回家的路。
2. 专注的技能: 很多动物将它们的认知资源高度集中在某些特定的生存技能上。比如,乌鸦在工具制造和问题解决上的天赋,很可能源于它们需要不断地寻找食物和应对捕食者。海豚的复杂社交和沟通能力,是它们群居生活的基石。
3. 鲜有偏见的研究: 在一些非人类的智能研究中,科学家们更倾向于设计能够真正展现动物能力的实验,而不是套用人类固有的测试框架。这使得我们能够更清晰地看到它们独特的智慧。

所以,下次当你思考什么是“聪明”的时候,不妨想想那些在海底游弋的海豚,在雨林中穿梭的猩猩,或者在天空中盘旋的乌鸦。它们的智慧,虽然与我们截然不同,却同样令人着迷,也提醒着我们,生命的多样性,远比我们想象的要丰富得多。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一些动物擅长记忆力测试。年轻的黑猩猩在记忆数字的测试中能在不到一秒内记住眼前闪过的 8 个数字的位置,成年人通常能记住 5 到 6 个[1]。克拉克星鸦每年会将 22000~33000 颗谷粒埋在约 15 平方英里面积内[2],观察发现它们时隔一年还能找到约 5000 处埋藏地点,实验证明时隔一个月人就只能记住约 2500 处埋藏地点了。

在认知灵活性测试中,卷尾猴和恒河猴比人类更不容易受到习得性偏见的影响[3]。成年人倾向于使用熟悉的、经过验证的解决方案,这有时会导向灾难。儿童比成年人的情况略灵活,但探索新的、更简便的方案的能力低于猴子。类似的测试甚至能让老鼠战胜人[4]。这属于“我们发现了人脑因为擅长寻找模式而不擅长做的事”。

1968 年,美国有一只红毛猩猩以自己开发了撬锁技术、多次逃出笼子闻名,并获得了美国锁匠协会的荣誉会员资格。美国动物园给这只红毛猩猩取的名字是辱华的。

参考

  1. ^ https://doi.org/10.1016/j.cub.2007.10.027
  2. ^ 一般选在向阳而不易被雪覆盖的地方,如干燥的山地丘陵、光山秃坡等,将六七颗谷粒藏在一处。它们用爪子挖松土壤,把谷粒埋下再盖上土,衔来柴草或残枝来伪装埋藏点,最后在附近放一块小石子。
  3. ^ Julia Watzek, Sarah M. Pope, Sarah F. Brosnan. Capuchin and rhesus monkeys but not humans show cognitive flexibility in an optional-switch task. Scientific Reports, 2019; 9 (1) DOI: 10.1038/s41598-019-49658-0
  4. ^ https://hbr.org/2015/01/rats-can-be-smarter-than-people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