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日本TV动画史上有哪些能称之为事故的事件?

回答
日本TV动画的历史长河中,的确有过一些被业内人士乃至观众称为“事故”的事件。这些“事故”并非简单的制作延误或内容争议,而是因为其发生的偶然性、影响的广泛性,甚至是其背后所暴露出的行业深层问题,而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我们来聊聊其中几件比较有代表性的:

1. 《超时空要塞Macross》第一集播出事故:意想不到的“直播”感

这件事发生在1982年《超时空要塞Macross》播出初期。一般来说,电视动画在播出前都会经过严格的审片和画面调整,但《超时空要塞Macross》的第一集却因为播出事故,意外地让观众体验了一把“未剪辑”的生动感。

具体情况是这样的:在第一集的播出过程中,制作者们为了追求更流畅的动作和更自然的表现,在一些关键场景中使用了大量的手绘中间帧,并且在实际制作完成后,并没有完全按照预定的时间表进行画面调整和精细的色彩校正。更有传言说,当时负责播出的电视台在播出前的某个环节出现了疏漏,直接将未完全处理好的素材送上了播出轨道。

结果就是,当第一集准时出现在电视屏幕上时,观众们惊奇地发现,画面中一些人物的动作衔接不如往常那样“丝滑”,有些镜头甚至出现了一些细微的色彩偏差或者不该出现的草稿线条。对于习惯了精美、流畅动画的观众来说,这无疑是一种冲击。

然而,有趣的是,这次事故并没有像预想中那样引发大规模的批评。反而,许多观众认为这种略显粗糙但充满力量感的画面,反而给动画增添了一种独特的“生命力”和“现场感”。尤其是主角一条辉在驾驶Macross战机时,那种略带摇晃和不稳定感的镜头处理,似乎更能体现出初次驾驶时的紧张与刺激。

这次事件反而成为了《超时空要塞Macross》早期传播的一个话题点,甚至有人认为,正是这种“不完美”,反而让这部作品在众多动画中脱颖而出,显得更加真实和有血有肉。当然,这并不是说制作方有意为之,而是说偶然的失误,在某些时候,也能被观众以另一种方式解读和接受。后续的集数,制作方自然也吸取了教训,画面质量得到了保证。

2. 《天空之城》电视首播与观众的“误解”

这不算是一次严格意义上的制作事故,但却是动画播出后引发的一场“误解”风波,其影响之大,也足以让人回味。

1986年,《天空之城》作为吉卜力工作室的早期作品,在电视上进行了首次播放。这部由宫崎骏倾力打造的动画,以其宏大的世界观、细腻的人物情感和震撼的视觉效果征服了无数观众。

然而,在首次播出时,一些观众,特别是那些抱着观看“少年冒险故事”心态的观众,对于影片后半段的剧情走向感到了一些困惑。当故事进入到希达被巴斯救出,但最终选择与朵拉一家一起飞向天空,而巴斯选择留在地面,目送希达远去时,一些观众认为这是一段不合逻辑或令人失望的结局。他们期待的是一个更传统、更清晰的“男女主角在一起”的圆满结局。

更具戏剧性的是,在播出后的一个电视节目中,节目组邀请了一些普通观众谈论对《天空之城》的看法。其中一位观众的发言——“我不太明白为什么最后巴斯没有和希达一起飞走?难道他们不喜欢对方吗?”——这句话意外地成为了一个引发大量讨论的焦点。

这句简单的问题,触及了许多观众心中的疑惑。随后,各种解读开始出现。有人认为这是宫崎骏对于“人类是否应该过度追求科技和征服自然”的隐喻,希达选择与朵拉一家,象征着一种回归朴实的生活方式;也有人认为这是对“离别与成长”的深刻描绘,即使相爱,有时也需要面对分离。

这次“误解”虽然不是技术上的失误,但它暴露了一个问题:在动画创作越来越多样化、主题越来越深邃的时代,如何让不同年龄层、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都能理解作品的深层含义,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吉卜力工作室的动画,尤其是宫崎骏的作品,往往包含着复杂的思想和情感,需要观众去体会和解读,而非简单的叙事逻辑。

可以说,《天空之城》的首播事故,是一次因为作品的艺术深度与观众的接受习惯之间产生的“信息差”,而引发的一次集体“集体失语”,也促使了后来的动画制作在主题表达和观众引导上更加多元化的思考。

3. 《哥斯拉》动画系列与“未知”的播放事故

说到“事故”,还有一个比较模糊但被广泛提及的事件,那就是关于某个以“哥斯拉”为主角的TV动画系列,在播出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无法解释的播放异常。

这个事件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当时有一个以经典怪兽哥斯拉为主角的TV动画系列正在播出。具体是哪个系列已经很难考证了,因为相关资料非常有限,但许多当年观看过的观众都曾提及,在播放过程中,曾经出现过一些奇怪的现象。

根据一些零散的观众回忆,这些现象包括但不限于:

画面突然静止或跳帧: 在一些关键的打斗场面或情感表达的镜头中,画面会突然定格几秒钟,然后又恢复正常,仿佛被按下了暂停键。
声音异常: 有时会听到一些奇怪的噪音,或者背景音乐突然变得混乱刺耳,与画面内容完全不符。
角色动作变得诡异: 最令人不安的是,有观众描述说,在某些场景中,角色的动作会变得非常僵硬和不自然,甚至出现一些像是程序错误一样的“抖动”。
场景瞬间切换或缺失: 更有甚者,有人表示看到过场景突然切换到完全不相关的内容,或者某些预期的画面根本没有出现。

由于这是一个相对久远的事件,且缺乏官方的详细记录,所以这些描述的真实性难以完全证实。有一种说法是,当时制作的电视台或播出平台可能使用了当时还不太成熟的数字播放技术,在传输或播放过程中出现了故障,导致画面和声音的失真。

然而,另一种更为神秘的说法认为,这些异常现象的发生,与作品本身所描绘的“未知”和“破坏”有着某种隐秘的联系。毕竟,哥斯拉这个形象本身就代表着一种超乎人类理解的巨大力量和不可预测性。在这种传说中,动画的播放事故仿佛成为了哥斯拉“降临”的某种“预兆”。

当然,从理性的角度来看,最有可能的解释还是技术层面的问题。但正是这种信息的不确定性和故事本身的吸引力,让这个“播放事故”成为了日本动画迷中的一个神秘传说,每当提及,总会引起一番关于“技术失误还是神秘巧合”的讨论。

这些所谓的“事故”,无论是意外的画面呈现,还是观众的集体解读,亦或是模糊不清的技术故障,都成为了日本TV动画历史中值得回味的片段。它们让我们看到,一部动画作品的诞生和传播,不仅仅是创作本身的艺术,也包含了许多偶然的因素,以及与观众之间复杂而有趣的互动。正是这些不完美、这些曲折,让动画的世界更加丰富和立体。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别人说过的不重复了,讲个年度大丑闻:

2012年《恋爱随意链接(心灵链环)》的声优整蛊事件。


原作本来是人气轻小说,动画质量也相当好,算得上一流水准的校园恋爱轻改。然而由于制作人山中隆弘的一个脑残整人企划而口碑销量双暴死、从监督到声优牵连了无数人。

情况是这样的:制作组宣称要为一个动画原创角色试音,选中了声优市来光弘。然而在动画发表会上却宣布不是请他来配音,是当一个什么鬼「宣传部长」,并当场播放市来在试音时的一些视频片段(刻意选了「我只是想看看女孩子的裸体啊」这样的羞耻台词)并加以嘲笑,就像某些低俗综艺节目整蛊艺人取乐那样。

受侮辱的市来光弘当天就在推特上发泄了不满。而此后动画两位配角声优寺岛拓笃金元寿子在一次网络广播节目里提及了此事,但两人不仅没有同情,还一边嘲讽地大笑边用「好可怜啊哈哈哈」「真是历史的瞬间」等词来形容市来的表情。

这些事件虽然恶劣,但一开始并未扩散到广为人知。事情曝光还是因为动画主题曲演唱乐队eufonius成员菊地创在网上嘲讽另一名声优造成网民不满(菊地一向嘴下无德爱喷人,甚至有人整理了「菊地语录」),通过搜索发现了这次动画制作人整蛊声优的事,瞬间爆发,成为各大论坛和社交网络上的头条热门。此时动画尚在放送中,阿宅们愤怒地在弹幕里刷屏、在亚马逊等电商退订碟片并打一星差评。

舆论渐渐失控,矛头从始作俑者山中隆弘、参与讨论者寺岛拓笃和金元寿子逐渐扩散到其他参与动画的声优身上,甚至连山中隆弘公司旗下与此事并无关系的喜多村英梨都被骚扰。网民仅存的一点理性就是呼吁不要迁怒原作者庵田定夏,拒绝一切动画周边但可以继续买小说。

事件结局是银链社长金子逸人亲自致歉谢罪,包括所有声优也分别道歉(又引起了另一轮「你们拿声优出来挡枪」的声讨);动画广播剧直接夭折,碟片销量崩到惨不忍睹,二期的大门永久关闭,顺便为监督大沼心的暴死传说又增添了一笔;乐队eufonius停止活动。


首犯山中隆弘装死了半年多才开始公开露面,继续当他的制作人;

受害者市来光弘原本就是三线声优,人微言轻。为了还能在业界继续混下去,最终还是接受了这个「宣传部长」,公开声明自己并未受欺凌、只是被人开了个玩笑。并在年底的OVA里真的出演了一个原创角色。

user avatar

1:《日在校园》(school days)的nice boat 事件,动画播放中途紧急切换节目。

2007年9月18日深夜神奈川电视台原定播放《日在校园》最后一集的第12集,但动画在OP放完后没多久画面就紧急切换成法国风景,画面上方出现了“根据情况,变更播出的节目”的字样。

事件原因为这集动画播放的前一天,日本发生了女高中生弑父事件,即一名16岁的女高中生使用斧头杀手自己亲生父亲的恶性事件。

因为《日在校园》最后一集有着同为高中生杀人的血腥暴力场景,动画在播出途中被紧急停播。

观众一片哗然,只能对着法国风景一脸懵逼,因为有人在船出现的时候发表了“Nice Boat”的评论,众人争相呼应,这次事件也叫做nice boat 事件

2:《精灵宝可梦》3D龙事件,造成几百名儿童被送医院。

3d龙事件是指1997年12月16日18点51分34秒,日本观众正在收看动画《精灵宝可梦》第38集“电脑战士3D龙”,当晚许多观众不约而同昏倒,造成六百多名大小观众送医。

3:崩坏事件

这种事件特别多,下面随便举几个出名的例子。

《夜明前的琉璃色》卷心菜事件,卷心菜被化成了个球

《目隐都市的演绎者》(阳炎)BD和TV版相差太远,如同两部动画。

《失落的宇宙》半成品动画赶鸭子上架。

左为TV版,右为修正版

《我喜欢的妹妹不是妹妹》出现了两张嘴的事故。

user avatar

接下来为了渲染情绪画面将会有64秒的定格请大家不要以为是电视机故障







附上原视频动图,不动戳大

user avatar

因为死亡场景过于搞笑而在NHK的高达角色人气投票吊锤阿姆罗与夏亚搞得官方不得不把阿姆罗和夏亚的票分别合在一起才打赢的奥尔加


user avatar

卷心菜事件

《更胜夜明前的琉璃色》第三话的著名作画失误(放送事故),卷心菜彻底变成了一个不知所以的绿色球体

图片来自萌百,侵删

当时在网上产生了巨大的吐槽潮,在YouTube上“像菜月一样切卷心菜(「菜月のごとくキャベツを切ってみた」)”成为了话题。然后卷心菜成为了作画崩坏的代名词,“再崩不崩卷心菜”成为了业界的潜规则。打个比方,就像守望先锋龙之队连输40场,把自己活成了段子,但是只要有哪只队伍敢输给龙之队,那这支队伍就会活成新的段子。

你看十月崩坏巨制,被吐槽一集只有几帧不崩的妹非妹,都不敢崩卷心菜

感觉就像前朝祖制一样啊啊

先这样了,部分引文与图片来自于萌百与贴吧,侵删


2019.7.14

收回比方——“打个比方,就像守望先锋龙之队连输40场,把自己活成了段子,但是只要有哪只队伍敢输给龙之队,那这支队伍就会活成新的段子。”

龙队NB!

user avatar

!!!多图预警!!!

20181225:更新《阿童木》《蓝宝石之谜》

20181227:更新椰子蟹三部曲


1.《在异世界开拓第二人生》

2018年5月22日,HobbyJapan宣布旗下出版的轻小说《在异世界开拓第二人生》动画化,将于同年10月放送。

原著男主设定:一个94岁的的剑客穿越到异世界。男主是个什么人物呢?

之后从军投入世界大战。
四年从军期间的杀害人数为3712名,全为斩杀。
以“Blade Ogre”的代号令人闻风丧胆。
——《在异世界开拓第二人生》

《环球时报》5月30日报道之后,中国这边炸了,直接怼到日本驻华使馆去了。

当然,日本人辩称只说是世界大战,又没说是中日战争,你们中国人瞎激动什么?

但是……这是当我们瞎还是当我们傻呢……

于是6月5日,作者之前在推特上的辱华辱韩言论被人翻了出来,在推特上炸了。

6日,作者在推特上就有关言论谢罪;HJ出版社表示出版合作中止,实体书将进行修正;四个主角的声优宣布退出制作,官网宣布动画制作中止

小说的18卷以后、漫画5卷以后的印刷、出版中止,网络连载中止,实体书、电子书既刊仍在贩卖。

花絮:日本某电视台报道了部分极端反串黑“男主的CV直接捅死”的发言,将一部分舆论往死亡威胁上引。所以说给军国主义洗地这事儿,国内那些精日还是太嫩了。

延伸阅读:


2.武蔵丸の悲劇

@辰矜她的回答也提到的,这个武藏丸的悲剧(由于相扑比赛延长了4分钟影响了许多人录下的《魔卡少女樱》最终话)。但是个人认为她并没有表述清楚为什么这会成为名垂青史的大事件。

你是一个宅,累了一天回到家,开开心心地打开电视和录像机,预备看到的是初代萌王,史上最能吸金的小萝莉:

就算不可避免的看到男人,你预计看到的也是这样的小狼:

左一为 李 小狼(王小明)

然而映入你眼中的是这样的:

右一为武藏丸

这样的:

已故 貴ノ浪

换你你疯不疯?就问你疯不疯?

还好还好,四分钟后萌萌的小樱出现了。

你从1998年4月7日开始,追了两年,两年啊,同志们,终于到了2000年3月21日,最终话了,但是这两个小学生居然还没有表白!还在小孩子过家家别别扭扭扭扭捏捏的!像两个小学生谈恋爱一样让人着急!(废话)

小狼马上要回香港了啊!再也不回来了啊!

小樱怎么办小樱怎么办,小樱看上去都快黑化了啊!

小樱哭了,泪水触发了魔法,变成了最后一张魔法卡

小樱看着手里新的魔法卡(观众不知道是啥),露出了意义不明的笑容


全剧终


换你你疯不疯?就问你疯不疯?

花絮:武藏丸选手那场比赛输了,还莫名在网上炎上了一把,这才是真·悲剧,以至于现在“武藏丸什么错都没有哦”已经成了一个梗。


---圣诞更新---

感谢大家的点赞。

看了下其他回答,发下大家对作画事故很感兴趣啊,那我也来介绍一下这方面的的故事好了。


3.鉄腕アトム: 幻の第34話 “ミドロが沼”

铁臂阿童木:传说中的第34话 “美土路沼”

对,你没看错,作画崩坏这种事情,从第一次动画浪潮(第1次アニメブーム)起就有了,而且是传奇级的动画,传奇级的动画公司,传奇级的外包公司,传奇级的原画,传奇级的崩坏,传奇级的一话。

1963年1月1日,根据宗师级漫画大师手冢治虫的同名漫画改编的动画《铁腕阿童木(鉄腕アトム)》,在日本富士台以“电视漫画”的名义开始放送了。这部作品播出后在日本乃至全球广受欢迎,也因此开创了日本30分钟一集的这种TV动画模式,“日本动画”这一影响力巨大的文化产品也就此走上了历史舞台。

开始放松大约半年后,看着已经疲惫不堪的工作人员们,手冢大帝决定将第34话的制作整个外包给一家名为Studio Zero(スタジオ・ゼロ)的员工只有7个人小公司,让大家放几天假。

1967年全盛期,员工过百的Studio Zero

看到这里有些读者可能就要开始质疑,为什么手冢这种控制狂会把制作外包给这样一家小公司呢?

我们来看看当时这家Studio Zero的员工都是谁吧。

  • 铃木伸一(传奇动画人,日本动画第一次浪潮时期的代表性人物)
  • 石之森章太郎(漫画家,特摄之父,著作等身,《人造人009》,“假面骑士”系列等)
  • 角田次郎(つのだじろう,漫画家,《忍者冒失丸》《极真派空手道》等)
  • 藤子不二雄(安孫子素雄、藤本弘,漫画家组合,《哆啦A梦》)
  • 角田喜代一(角田次郎的哥哥,广告公司电通员工)
  • 杂役一人

再加上后来加入的《阿松》的作者赤冢不二夫,说白了这就是常盘庄(トキワ荘)的一波大佬自己撺出来玩票的。手冢大帝也是相信这波门徒们的实力,于是将整个34话统包(グロス請け)给了他们。也就是说,整个这一话虫制作完全不参与,只等着验收了。

然而,相信大家也注意到了,这一堆人里,除了铃木,其他人虽然都是大佬,但完全没有接触过动画制作。何况1963年的时候,TV动画制作的完全没有体制和流程可循,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

4个人画的阿童木,完全是4个画风。毕竟当时这四位已经是连载中的人气漫画作者了,动画的制作只能是业余时间来搞,自己的作品画顺手了根本没法改。

据铃木伸一回忆,手冢治虫看完交上来的成品之后脸色铁青半天没说话。从此手冢治虫再也没有将工作外包给这帮后辈过。

花絮:第34话在虫制作赶工修正了几个太离谱的镜头后,还是在电视上播出了。然而播出之后保管这话的Studio Zero居然把母带、原画还有赛璐璐都给弄丢了,以至于多年以来这话都没有重播过;也是因为如此,江湖传言手冢治虫亲自把这一话封杀了。直到多年以后,日本人发现出口给美国的美版里还留着这一话,2002年NHK制作阿童木特别节目时回购播出,这一话才得以重见天日。


4.ふしぎの海のナディア: 「島編」

蓝宝石之谜:“岛篇”

1990年,在经历了狂烧8亿叫好不叫座血亏的《王立宇宙军》、为了还钱做的媚宅作途中又忍不住开始飙预算的《飞跃巅峰!》(说起来这个《飞》的制作历程还真像《王》的故事啊www)之后,接了几个不大不小的活终于缓过一口气的GAINAX的面前突然掉了个馅饼:1980年代,宫崎骏应NHK和东映的要求提交了一个TV动画的故事企划《海底世界一周》,但最终这个企划没能实现,而对这个故事十分喜爱的宫崎骏,离开东映后居然将这个企划稍微改了一下就做成了《天空之城》。

而看到《天空之城》大卖,为《海底世界一周》付了钱的NHK自然不会甘心,拉着东映找到制作过《鲁邦三世》《宇宙战舰大和号》《棒球英豪》的Group Tac,希望对方能够废物利用一下,把这个企划给实现了。可能Group Tac的社长田代敦巳也是惜才,想帮一把处在破产边缘的GAINAX,于是找到当时GAINAX的御宅王社长岡田斗司夫,问他们要不要接这个项目的二次外包。

岡田斗司夫看了一眼《海底世界一周》的企划:

“一个带着拥有神秘力量的蓝色宝石的少女神秘少女,被自称无恶不作的女贼和她一个力大无穷的、一个超级贪吃的手下们的盗贼团盯上了那块宝石而追捕。危险之中蓝色宝石发出了光芒保护了少女,一个虽然贫穷却阳光乐观、热爱机械的少年在混乱中救下了这名少女,带着他返回自己叔叔家,然后再次踏上了逃亡之旅。
除了盗贼团外,还有一个有着强大飞空战舰的军事组织也在追捕这名少女,而当初同样想要抢夺宝石的盗贼们,却在关键时刻为了保护少女挺身而出。实际上,这名神秘少女是某个远古超级文明种族的后裔,拥有足以另一个城市那么大的飞行器反重力飞行的超科技,而少女手中的蓝宝石就是唤醒遗留科技的关键,那个邪恶的军事组织觊觎着这力量。
一次,邪恶组织的头目找到机会掠走了少女,并告诉她实际上自己和少女一样是远古文明种族一脉,他所做的一切希望恢复少女和自己种族往日支配者的地位……”

岡田斗司夫也很绝望,这个真这么做出来就成山寨了,而且还是山寨当时已经超有名的宫崎骏……

当时NHK的预算是一集约1000万日元,作为TV动画一集已经和OVA的《飞跃巅峰!》差不多了。39集就是3.9亿啊!这对每个月跟个老赖似的发不出工资也没法和别的公司结账的GAINAX来说咬着牙也要接下来。

东映和NHK不想改变故事大纲,又不得不和《天空之城》做出区别,岡田斗司夫只好放任创作者们开脑洞去修改原剧本。于是虽然名目上脚本是大川久男和梅野かおる(田波靖男的笔名),但实际上原来的内容使用的不到二成,鹦鹉螺号啊红色诺亚啊这些内容都是庵野秀明为首的GAINAX的创作者们撺出来的。

第四世代型超光速恒星間航行用超弩級万能宇宙戦艦ヱクセリヲン

为了和宫崎骏式的坚强而温柔的女主做出区别,老贼庵野秀明决定了把女主兰莉娅做成一个真实系的、脆弱、任性、自卑又傲慢,“超讨人厌,但就是长得好看!(嫌な女だけど、顔だけは可愛いですよ)”的女生。而在故事的进行中,女主也意识到自己的缺陷,自我厌恶,最终在朋友家人和爱人的帮助下,突破了自己,成为了更好的人。

刻画一个这种类型的主人公,在当时的动画界看来,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何况是在NHK晚7点的黄金档期。但是GAINAX这帮死宅,再次贯彻了其“做完这部动画公司倒闭也没关系”的精神,义无反顾的跳火坑了。

一个性格这么不讨喜的女主,为了让观众不弃剧,除了在动作场面上马虎不得以外,女主也必须画得好看。

作监:铃木俊二
作监:贞本义行
作监:鹤卷和哉
作监:本田雄
作监:小泉昇
作监:川名久美子

可以看出来,虽然每个画师在笔触上都不可避免地有微妙的不同,但大家都在尽全力把兰莉娅往好看了画,甚至在一些极端表情也仍可以看出是个美人。

同时,对作画提出要求的除了女主的颜值,海底两万里还有大量的动作戏,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其中有大量的飞行和潜航元素,但GAINAX在处理这些场景的时候丝毫没有偷工减料使用简单的平移,而是用尽各种方法让画面灵动,作画量比起《飞跃巅峰》只多不少。

而实际上制作费用也没有一开始想象得那么充裕,NHK的预算最初的确是很多,但实际上生产的关系是:

  1. NHK 外包给
  2. + NHK ENTERPRISES (NHK 节目制作的子公司) 外包给
  3. ++ NHK 综合VISION (NHK和电通合营的项目管理公司) 外包给
  4. +++ GROUP TAC (大佬级动画制作公司) 外包给
  5. ++++ GAINAX (实际制作)

真正落到GAINAX手里用于实际制作的费用并没有每集1000万。

再加上当时的庵野秀明是那种给多少预算只会全部用掉只能超不能省的类型,一旦对某个细部燃起来了,才不管什么合理分配人力物力资源。同时庵野还非常善于煽动所有的工作人员,一起热血拼命透支精力,搞出超赞的效果,代价自然就是整个团队的持续作业能力受到严重打击。这种作风或许在制作剧场版、OVA的时候还勉强能支撑下去,但在长篇TV动画领域是很困难的,而GAINAX此前恰恰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岡田斗司夫对庵野也是毫无办法,毕竟他自己是御宅之王,庵野这样搞出来的那些东西,他恐怕比谁都更喜欢。

所以《蓝宝石之谜》一经播出,前22话特别是其中的一些GAINAX擅长的机械动作场面质量非常高,观众这部动画期待非常大。然而实际上这时候无论是经费、周期还是人员都已经撑不住了,GAINAX只好做出决定:扩大原本合作的外包范围,将23-34话“无人岛篇”和“非洲篇”的大量镜头外包给韩国的制作公司。用这段时间休养生息,集中精力做好最后的5话。

整个“岛篇”+“非洲篇”可以很明显地看出作画质量V形变化,其背后就是工作人员一点点掉队人越来越少,然后再一点点恢复回来。这段时间庵野秀明一边瑟瑟发抖地担忧着自己“这种东西在NHK全国播放真的好吗”;一边领导者被称为“岛篇义勇军”的少数几个工作人员拼命挤出时间来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来修正。

然而仅仅是这样还是不够。终于,在V形的最低点,第27话(作监:金世昌)、第28话(作监:白南烈)被统包给了韩国公司,于是这两集的实际生产关系又添加了:

6. +++++ KORAD Technology (韩国视频技术公司,也有项目管理承包业务) 外包给

7.++++++ 世映動画 (实际外包制作)

结果可想而知。

来,大家鼓起勇气看看第27话吧:

嗯?小姐你谁?
你把兰莉娅怎么了?把兰莉娅还给我!
你是超级文明的后代吗?你是小头爸爸的后代吧!
我错了,你把开头那个小姐姐还给我就行了。
啊啊啊啊啊,你不要看着我啊!感觉被诅咒了啊!
…不错呢,这种80年代的身体配上60年代搞笑动画脸的感觉…
“超讨人厌,但就是好看!”
嫌な女だけど、顔だけは可愛いですよ
顔だけは可愛いですよ
顔だけ

第27话八成时间,男主画得比女主好看(比较而言)。

老实说,我觉得金世昌要么是个恐女症,要么是个抗日义士。

然而实际上,在整个海底两万里的故事里,"无人岛篇"和"非洲篇"才是兰莉娅充分展现出她任性、傲慢,又自卑、脆弱的性格缺陷,也是这段时间开始逐步认识自己,否定自己,最终面对自己,开始成长成熟的过程。换言之,这段时期的女主其实是最招人厌、最需要一张漂亮的脸来挽回观众信心的部分。无论是在日本第一次放送、还是在B站弹幕,都有不少人看到这里弃了,不讨喜的女主+作画崩坏劝退了很大一部分人。

终于,到了第34话(又是34话),这话不知为什么作监又是金世昌,看过交上来的成品后庵野毅然决定自掏腰包出制作费,重做这一话。然而即便自掏腰包,剩下的人手和时间也不足够重做完整的一集。于是“鬼才”又想出了“集中精力做好一半的主线部分,剩下的配上角色歌做成AMD那样的东西打发时间吧!”

大家自己体会一下吧。本废柴小时候看的地方台把日语角色歌替换成BGM,白费了剪辑平均一首曲子剪了12小时的苦心。

由于这段时间的质量实在是丢人了,当时所有参与救场的“义勇军”们在片尾志愿表上很多都用的是笔名。

岡本悲八=薩川昭夫;空母そ・そ・そ・そ=庵野秀明
魔砂一=摩砂雪;木木木人建=もりたけし;マスオさん=増尾昭一

当然,最后5话的超神表现,又为《蓝宝石之谜》赢回了它的口碑。

但是27和28话给观众留下的印象太强烈了,以至于后来“岛篇”成了一个梗,一个“作画崩坏”的代名词,就像现在我们说“妹非妹”一样。

花絮:传言岛篇开始之前,GAINAX已经到达极限,制作已经完全跟不上进度,再这么下去不用想着外包海外,而是直接要出现开天窗的放送事故了。NHK已经做好了放送停止腰斩的准备时,这时一个意想不到的救星出现了。

1990年8月2日,伊拉克共和国卫队闪击科威特,拉开了海湾战争的序幕

科威特战争的打响和日本地产泡沫的破灭带来的巨大影响,使得国营电台的NHK不得不制作各种临时节目和特辑,正常播出的节目也因此纷纷延期播出。

然而这对当时在放送事故边缘试探的GAINAX来说确实天大的利好,原定9月28日播出的第21话一直推到10月28号才播出,也是因为如此GAINAX才有时间去修正一部分“岛篇”里惨无人道作画了。


5.ヤシガニ三部作

椰子蟹三部曲

(其实其他的答主也多少有提到这个三部曲,但基本上内容都限定在【作画崩壊】物議を醸したアニメ作品集【棒】 这个N站短片里介绍的部分。本废柴会尽量多讲一些,大家有兴趣的话就看看吧,能找到的影响我也会给出来的。)

20世纪末21世纪初,在《新世纪EVANGELION》造成社会现象之后,日本迎来了第三次动画浪潮。好的一方面来讲,自然是资方爸爸们变得信心十足,动画制作公司得到了更多机会去创作原创,一些小众的、更为成人化的作品也迎来了动画化的机会。

但另一方面,工作量忽然增大,但是行业内的人才储备并不会一下子变多。社会资本发现动画居然可以牟利,涌入的大量热钱带来机遇的同时,开始出现了不顾生产规律地要求更短的回报周期,本来就紧巴巴的业界标准制作流程,变得更加捉襟见肘。工作量激增、人手不足、工期压迫,动画制作公司要么就得想尽办法偷工减料,要么就只好发包给海外的同行了。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椰子蟹三部曲登场了。

(事实上三部作品中只有第一部是TV动画,但这三部作品可以看做是那个时代整个动画行业各种问题的代表,因此也放进来一起介绍。)

5.1.ロスト・ユニバース(《宇宙特警》)

1995年,根据神坂一原著小说,由角川书店投资,东京电视台放送,渡部高志监督,E&G FILMS制作,林原惠绿川光配音的爆笑奇幻动画《秀逗魔导师(スレイヤーズ)》系列取得了相当好的市场反应。然而在拍了无印、NEXT、TRY三季之后,观众们的热情尚未减退,动画制作的进度已经追上了原著小说的更新了。

角川和和东京台决定赶鸭子上架,强行把作者的另一部爆笑科幻小说《宇宙特警/失落的宇宙/Lost Universe》当做同一世界观下不同时代的故事,改编成动画。尽管原作作者一再声称“除了几个传说的名字以外,两部作品几乎没有任何关系”,但角川和东京台还是愉快地决定使用《秀逗魔导师》的基本相同的配置,在两个月内多快好省地制作出《宇宙特警》。并且为了更好地配合科幻题材,首次将当时在TV动画界只有OP中运用过的CG技术,在正片中使用。

然而当满心期待的观众们终于在电视上看到动画的OP之时,笑容逐渐从脸上消失了。

正在制作中

没错,第1话播出的时候,作为门面的OP还没有完成。而制作组居然也没说从正片或者CG库存里随便截取一点糊弄过去,就真的把没完成的镜头空出来了(所以说这年头崩OP真不算什么)。当时为了预防CG跟不上制作进度,提前发注存好了一堆CG镜头,谁想到跟不上的不是新技术而是老革命。

事实上,由于工期实在是太赶,很多时候作画——特别是外包给韩国的部分——完成后根本留不下多少时间给作监去检查修正。

即便想要增加人手或是外包给日本国内靠谱的动画公司,且不说当时整个行业内都人才饥荒,即便是做得到制作委员会也不会同意增加预算,最后还是只能发包给韩国。

加上监督也是个不肯随便妥协的人,人设、机设、美设的决定迟迟定不下来,分镜也因此做不出来。没有设定也没有分镜,作画部门也就根本没办法展开工作。

好在EVA冲击下整个大环境都是如此,《秀逗魔导师》也是不是崩一下。何况本来90年代流行的那种漫画画风就不太适合动画化,崩不崩的有时候真看不太出来。大家忍忍也就算了,老粉丝的心态大概也就是如今大家常说的“那些角色们能动就行”。

直到第4话“屠杀椰子蟹”的出现。

作画崩到别说亲妈了,估计造物主都认不出来。尽管后来发行LD(没见过的小盆友理解为超大的DVD就行了)时专门把这一话修(重)正(做)了一遍,,但国内引进的时候,不少地方台用的是原版,作画水平真的是低到让当时还在上小学的本废柴萌生了“我上我也行”的想法。

现在B站弹幕帧率稍微低一点就开始骂起来,但原版播放的《宇宙特警》第4话是不存在帧率这个概念的:因为这一集几乎都是原摄。只有原画没有动画/中间画,只有关键帧没有过渡帧。原摄这种东西在往往是一些镜头没完工,偷偷摸摸的搞一搞;堂而皇之的整整一集原摄,真的让人忍不住怀疑是不是动画师都已经累死了,只剩原画师拼尽最后一口气用颤抖的手画完关键帧后就“吧嗒”一声撒手人寰。

之前说了当年观众的要求是“那些角色们能动就行”,现在即看不出来“那些角色们”,甚至连“动”都不怎么动了。聊天室和BBS里直接炸开了锅,大家纷纷表示“椰子蟹真的太可怕了”,而“椰子蟹(ヤシガニ)”也就取代“岛篇”成了新的“作画崩坏”的隐语

B站有原版和修正版的对比视频,大家自己去体会一下。


5.2.ガンドレス(《GUNDRESS》台译:新世纪传说)

一年后,世纪末的1998年,由日活牵头,东映、松下、日韩两国的几家企业共同出资的跨国合作项目成立了制作委员会,打算跟风EVA退出一部剧场版动画。项目预定由东映发行,选定了天沢彰的一部科幻小说《GUNDRESS》,甚至请来了士郎正宗作为设定协力。动画制作则是交给了圣域(Sanctuary)的动画公司,而圣域则是将实际的工作外包给了Studio Junio(スタジオジュニオ)。

Studio Junio此时可谓是处在危机之中。自1964年由以前东映作画监督香西隆男为首的四名前东映员工创立以来,Studio Junio承担了包括《大白鲸》《铁人28号》《阿拉蕾》《七龙珠》《棒球英豪》等众多知名动画的外包工作,是业内颇有声誉的外包公司。进入1990年代后,公司的主要和片山哲生创立的Image Key合作,承担了不少Image Key的与NHK相关的外包工作。然而1997年10月,由于Image Key负责的《白鲸传说》由于不断开天窗被放映的NHK叫停了。此后NHK按合同勒令赔偿,而付不起赔偿金的Image Key就此破产处理了。

由于完成的18话质量优秀,一年后NHK将由虫制作缩水补完的剩余内容播出了。

Image Key 倒闭之后,Studio Junio为《白鲸传说》付出的大量资源全打了水漂不说,原本由片山带来的大量NHK外包工作也在1998年陆续中止。Studio Junio在短时间内几乎失去了所有收入源,在音响、背景方面合作的也欠下了不少外债。就是在这种情况下,Studio Junio接到了来自圣域的《GUNDRESS》统包工作,只是没想到他们抓住的这稻草并不能救命,反而是压垮骆驼的那一根。

以下内容如无注明,均总结归纳自东映东映工会“全東映労働組合連合”(简称全东映)第35回定期会议总结报告中的相关内容:

在较早的阶段,全东映就发觉了预定于1999年3月20日,在东映旗下40家院线上映的动画《GUNDRESS》的制作进度一拖再拖,很有可能在发行前都无法完成的情况;
根据全东映所掌握的情况,该项目由制作公司圣域和Studio Junio都存在经营困难的情况;
原本制作经费就从一开始预定的4亿日元变成了2亿(根据多田信《这就是动画产业》一书的说法:圣域4亿承包了项目,然后2亿统包给了Studio Junio);
汇过去的制作费的很大一部分被用来偿之前项目中拖欠的债务了;
即便Studio Junio想三次外包,由于企业已经在业内信誉受损,没有公司愿意接手。
(根据士郎正宗的画集《INTRON DEPOT4 BULLETS》中的相关内容,除了上述原因,原本设定中主角是统一的高利共和国出身的元气娘,结果因为EVA大活,制作委员会强行把女主改成了三无娘,也是混乱的根源之一)

接下来,就是东映和日活谜一般的神操作了:

东映化工(冲印厂)将他们掌握到的信息,以及「最晚可以18日晚上连夜加班完成所有拷贝冲印工作,但画面没有完成的话就连显影和剪辑都完成不了。预计将不得不面对最坏的结果」作为17日提交到了东映本社;
17日晨,东映本社的电梯上张贴了内容为“原定于本日进行的试映会中止”的布告,东映终于开始有些着急了;
同日,剧场管理部部长兼映画运营部代理部长长谷川要求下级员工不要散布未确认的信息动摇军心;
同日,长谷川部长同意前往于18日前往东映化工的试映室,实际观看之后再下判断。
18日下午,长谷川部长在东映化工看完试映后,即刻返回了本社,向映画运营部部长冈田做出了「完全不是能够拿出来给客人看的东西」的报告。
18日晚,东映与日活为首的制作委员会一直讨论到最后一刻,最后决定以“付费观看的观众日后会赠送修正版的影像制品”为条件,进行公开上映。
东映化工的公会成员表示:完全不能理解为什么要耗费人力物力去拷贝这种东西。
19日,东映化工拷贝完成,再三和本社确认没有问题后,开始将拷贝盘运往各地的影院。
20日,闻所未闻的未完成动画《GUNDRESS》终于上映啦!

那么,究竟上映了个什么玩意儿呢?

以下如无注明,均翻译自当年不知是有幸还是不幸在剧场看过不完全版《GUNDERSS》的原えりすん氏写于2000年的一篇博文。为了便于理解,会加入一些图片以说明。本废柴日语不咋地,大家可以去看原文,很有味道的。(想看的话尽快,Yahoo的博客已经停止服务了,不知道啥时候就没了。)

传说之日 ~
汝之名为GUNDRESS~
1999年3月,那天我并没有带伞。
那是一个虽说是三月却异常的寒冷,雨一直下的周日。
在到达“那里”之前,传说就已经开始了。
“试映会中止”“首映式、监督见面会全部取消” 新闻也报道了这一异样的事态。

那是在售票处用新宿松竹的股东优惠票买了电影票,完剧场版奥特曼盖亚回家的路上。
没什么名气,也不是什么大制作,但的确是好电影,心情也因此愉悦了起来。
就在这时,《GUNDRESS》这个名字立刻浮现在了脑海里,于是便向东映剧场走去。
并不是想要看电影,只是是想看看传说中的道歉看板是不是真的有而已。

真的有看板。 是隔着马路也能看清的大小。
“致前来观看GUNDRESS的各位:
《道歉与婉拒》 感谢诸位今天的来访。
尽管各方全力以赴,本次上映的电影《GUNDRESS》还是遗憾地不得不以不完全的形态公开。 对此我们深表歉意。
想要观看并能接受多处不完全的部分的观众,敬请入场。
(入场后恕不能退还费用)
本日观影的观众,日后将会奉送完整版影像以示歉意。
(以下省略)

这不是道歉,这是深深直击人心的悲号。
这薄薄的一块看板的背后所暗示的内容,仅仅只是想想一下便让人感到恐惧战栗不止。
七点十分已经过了几分钟,今天最后一场已经开始了。
但还是有些在意,便向窗口打听了一下。
“还赶得上正片吗?”
才没有这么干呢,一般来说是要放预告片的,正片上映多少是要晚一些的。
还来得及。赶忙买了张票,售票员又说明了一遍本片不完全的情况。

实际上,剧场版动画这种东西,制作赶不上首映日这种事偶尔也会发生的。
且不提《EVA剧场版使徒新生》,最早从《宇宙战舰大和号完结篇》开始,《高达F91》的战斗场面被完全舍弃,就连高畑勋导演的《萤火虫之墓》,也有没来得及上色的场景。
尽管如此,却总不至于有人会特地去强调自己不完全的。
对一点小细节吹毛求疵的不过是一部分狂热分子,作为电影来说没问题就行了。
这么说来,甚至不得不依靠日后赠送影像才能补偿,这到底惨成什么样了呢?
《萤火虫之墓》中清太偷菜的场景,上映之初时上色没有完成。
当我把门票交给检票员时,递了一张纸过来。
只是复印好的纸上盖个章的简陋之物。
但对盖章的人来说,却是个重大的决断。
填好住址之类的信息,之后影像会送过来之类的内容。
赶忙填好后走进影院。 尽管最后一轮,放映厅里仍有数十名观众。

预告片结束,正片开始了。
内容的话当做是穿机甲的美少女战士,或者山寨版樱花大战就行了。(虽说可能GUNDRESS的企划比这里两个更早)。
(迷之)美少女穿着被称为Landmate(顺便一提苹果核战不是士郎正宗的原作哦) 的主从式动力机甲干着SWAT一类的事情这种让人觉得落伍了10年的、若是平常的话“反正绝对不会让人想看”的电影。
然而,故事结构有问题这种事情,一转眼儿你就不会去在意了。

首先,跳色[色パカ]。嘛,算可以接受的程度。
然后,已经开始丢镜头了[中抜き]。
说真的,从这里开始就已经没资格拿出来收钱了。
格斗场面基本没画,不知道怎么回事,就抓住了敌人的老大,接着就进标题了。
标题还很正常。出现了监督的名字。
GUNDRESS: 跳色与痉挛 https://www.zhihu.com/video/1061129302183215104
因为摄影失误,角色开始不自然的痉挛起来。大概是因为没过渡帧,两张原画不断重复利用,就只好诡异地不断重复同一个动作了。
这绝不是专业干的出来的。到了这个地步对摄影已经彻底震惊了,以至于后面出现
“居然有指纹印”
“看到赛路片的边缘了”
的时候只能认为这是非专业人士拍摄的吧。
个人猜测,大概是摄影监督因为交上来的东西在是惨不忍睹而拒绝拍摄,事主没办法只好硬上吧?
不管怎么说,连一般来说的最低标准都没有达到。
接着登场人物的颜色忽然消失了。不是跳色这么简单,
而是仅仅在轮廓内(当然边缘有溢色)为了挡住背景,用一种颜色平铺填满。
最可怕的是这种单色平铺的占了全体画面的3成左右。
诡异的线稿在胶片上动起来了而已。然后连原画都不存在的,只能认为是将随便加了点特效的场面也出现了。
色块画的机甲和人物,还不一定能动。
作画已经变成了只能称之为随笔涂鸦的东西,连制作时的注释都混了进来。
侧面时嘴巴也不会动了,变成了俗称无嘴[顎無し]角色。
然后变成连赛路片都没有用的动画摄影了。
甚至有时正常的只剩下人声(台词)和背景,连音效都都没有的场景
(肯定是因为机甲的降噪系统发挥作用了吧)
画和台词从来没有对上过的匪夷所思的东西正在上映着。
这简直是动画人的噩梦。更可怕的是这不是梦而是现实。
涂鸦
身后已经有人笑抽了。
大概是听说了传闻,来看稀奇的动画行业相关人员吧。
但这可不是什么和自己无关的笑料,说不定哪天就轮到自己了。
女主的衣服和头发到底要涂什么颜色,哪怕在同一个场景里也要看每个镜头的心情。
故事就在这种一塌糊涂中结束了。因为作画崩得太厉害,女主小姐姐全裸的场景都令人毫无兴致。
正片结束出演职员表的时候有不少地方被涂黑了。
大概是拒绝署名吧。十分能理解这种心情。
这种根本不配被称为剧场版电影的东西,绝不想写上自己的名字。

真是要命。
啊,这一定是毛片[0号],我现在一定是在试映室里不会有错。
最起码这绝对不会是让人想花钱看的东西。
大概是为了追究责任,才和来剧场的人约定好了要发放完全版的影像吧。想来必定如此。

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呢?
外包给了没有能力的承包商这是肯定的,对管理、广告、商品开发、联动企划等方面来说,应该也会成为其最大的污点吧。
这不是来不及了还有百分之几没完成的问题,首映当天连一半都没有完成。

大概是因为院线很快就下映了的缘故吧,看过这个“幻之GUNDRESS”的全国也不过几千人。
但,这的确是真实存在过的电影。

走出剧场,雨仍一直下着。
而且真的很冷。

人类的想象力或许是无限的,但人类的技术能力显然是有限的。
动画人的噩梦,不过是御宅族的搞笑片罢了。

“幻之首映日版GUNDRESS”,一定会成为永远的传说吧。

这之后,因为已经答应了要送完成版的影响,东映跪着也得把电影做完,制作委员会为此不得不再度追加了1亿日元的制作经费。

正因《铁道员》的热映而在公司内部得意洋洋的营业部,也因为这次事件再次颜面扫地。每当被全东映工会咄咄逼人地追究起这个问题,管理层也只能把血全咽肚里。在之前提到的在全东映工会的会议文件里,有这么一段话。

补充:上映时和观众签订的合约中,日活曾生成影片的制作正顺利推进着,将在8月中将完成版的《GUNDRESS》作为消暑礼品送给付费观众们。截至本文成文的8月9日,本片的制作依旧看不到完成的迹象。正在读这段文字的你,现在收到完全版了吗?

自首映后经过了1年1个月又4天后,完全版的《GUNDRESS》终于在2000年4月29日于东京上野的一家电影院成功上映,并于同日开始向此前在电影院看过不完全版并留下联系方式的7000多名观众派送承诺过的影像制片。

此后,东映因这次上映造成的损失,向日活索赔,而日活则向承包项目的圣域索赔,圣域向二次转包的Studio Junio索赔,Studio Junio创始人香西隆男引咎辞职,变卖资产赔偿后,停止了一切业务活动,实质上已经是关门大吉了。

东映退出了制作委员会,放弃了制作发行DVD的权利,而日活结果这部分权力后,竟将不完全版的内容作为特典收录在DVD内,并将其作为最大的卖点进行宣传。

GUNDRESS 广告:你TM是谁? https://www.zhihu.com/video/1061128718709280768

至此,令业界颤栗的《GUNDRESS》事件,总算是结束了。

显然,GUNDRESS的问题,绝不是仅仅在于制作经费不足或是Studio Junio能力不足。在整个制作过程中,空有制作委员会名义却对制作中的问题毫不知情东映营业部,完全没有做到项目管理却有勇气以“和观众的约定一定要遵守”为借口强行按时上映的日活,承包了项目直接甩手不管的圣域,为了制作费隐瞒了实际经营状况的Studio Junio,掌握了情报却无法与公司好好沟通的工会……每一片雪花在这场雪崩中都抛弃了自己的责任并觉得自己是纯白无辜的。那个年代日本动漫行业的大项目管理、整合能力和责任心实在是令人发指。由于本片是首部日韩合作剧场动画,如今居然有不少人甩锅给韩国,并赞扬主动道歉并补偿DVD的“躬匠精神”,不得不说这真的很日本。

N站上有这部影片的不完全版。其实我还是推荐大家去看一下的,一来这种你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就会发不知道怎样的神经的片子,一旦你放弃了对它不发神经的期待,其实还是挺有趣的(@LexBurner可以去吐槽一下)。二来3米级的主从式机甲、全身义体的高战短发大姐姐和如今成为敌人的前男友、蜘蛛模样的自律机器人、后脑勺神经接口直连上网、在网络世界中进行的最终BOSS战斗、独走于军警体系之外的少数精锐部队、军队高层的野心家和理想主义革命战士的相互利用……片中充斥着大量《苹果核战》和《攻壳机动队》中的元素,可以当做是“假如接手了《攻壳》的动画公司能力不足……”这种题材的恐怖片。

花絮:大家可能也发现了,一次承包的动画公司圣域(サンクチュアリ)在上述介绍中几乎没有什么存在感,而事实上在日文的相关资料里也很难看到关于圣域的记录,网上几乎找不到关于这个公司的痕迹,给人感觉可能这个公司换了个名字就跟没事人一样了。我能找到的和圣域有关的文化产业企业有两个,但都不确定是否与前述的公司是同一家或是同意集团。一个是映像制作会社「サンクチュアリ」,17年因为涉嫌违反儿童色情禁止法(児ポ法)而被逮捕;一个是出版了剽窃作品的サンクチュアリ出版,因其在抄袭事件中甩锅的吃相极其难看导致大家的愤怒点不是抄袭者而是出版社。不管事实如何,叫圣域的公司仿佛都不是什么好东西呢。


5.3学園都市 ヴァラノワール(《学园都市巴拉诺瓦尔》)

2002年10月,后来以《薄桜鬼》系列、《绯色的碎片》系列等少女向游戏而小有名气,在当时也拥有《圣魔之魂 》系列、《混沌时代》系列等IP的游戏制作公司Idea Factory,发行了其庞大世界观下的一款PS2游戏《学园都市巴拉诺瓦尔》,而《圣魔之魂》和《混沌时代》中的一些角色也会在其中登场。声优方面,野中蓝广桥凉等当时还是刚出道热乎乎的新人的表现也可圈可点,而且人设好看美术漂亮,因此尽管并不是什么大作也没有太多惊喜,还是受到了一定的好评和肯定。

Idea Factory的作品,人设都是相当不错的

而且,IF社也决定在游戏发售的同时,也一同发售同名OVA动画。其中上卷和游戏一同开售,下卷则在一个月后发售。值得一提的是,OVA动画并没有外包给其他的动画制作公司,而是选择了自行制作。在监督方面,选择了加藤泰輔。

加藤泰輔是IF社的社员,此前日韩合作开发的游戏《RUM=DIM》改编的同名TV动画,就是由他担任日方导演;而一年前与东京电视台合作的TV动画《まみむめ★もがちょ》,加藤也担任了一半集数的演出。虽然算不上多么有名的动画人,但好歹也是IF社知根知底的人。

看来IF社的自信也不是没有道理,而且如我之前所说,人设真的很可爱啊!

PS2游戏中的女主Myu
女二Lute
游戏的OP https://www.zhihu.com/video/1061669654820458496

好了,那么,请大家自己去看一下实际的OVA画面吧。

一定去看一下。







...真的,先自己去看...









...那光那水那妞那楼那汉堡,靠图是传达不出来的。









...真不去看?







...好吧。

OVA里,这是女主。

女主颜值的巅峰
老实说我妹小学4年级的时候差不多就这水平
女主的脸是纸做的,被人戳了两个洞
这个居然没座位表情包在国内流行起来
アヘ顔?

这是女二

走错片场了,辛普森在太平洋那边

这是背景

学园都市
学园广场

这是路人

来,大家来猜猜这是什么?

答案是馒头

怎么样?是不是有种“学动画三年”系列的感觉?

怎么可能!

根据当时的经历者反应

大量的作画外包给专科学校一年级的新生。

是他娘的“学动画一年”啊我去!

但作画崩坏真的这不是这个动画最过分的地方。

它动起来才更操蛋。

因为根本就不怎么动。

当时对动画的要求是:

「作画张数控制在一小时600张以内。」

没错,一小时600张。

加藤监督你可真是个省钱的小天才啊!

0.16fps感不感动?

想动也没法动啊!

所以有老师使用木剑击的反作用力来平移,所以有老头子吃进去吐出来的汉堡!

说起这个自治愈汉堡的场景……

老爷子一边吃一边在偷瞄女主女裤。

然后给了个特写。

神TM特写!只是放大!你好歹用矢量图来放大啊我去!?再不济把反锯齿打开行不行啊!

如果是动画上的这种水平,是因为没有经费,多少还可以谅解的话;剧情对人物的S13化处理真的是怎么洗都洗不白的

全篇所有人的都是SB,全都是神经病。爷爷跟个中二病一样一直在性骚扰女主,女二的智商大概只有7岁,而女主只有5岁。游戏里面别国多好的人物形象,在这里全都是SB。

说真的,监督要么是破罐子破摔了,要么真的是脑子有毛病。

就冲这一点,椰子蟹三部作里,《学园都市巴拉诺瓦尔》真的是最恶劣的。


这种连OP都是直接用的游戏OP的东西,如果是买游戏送动画也就算了。

然而当时OVA是独立发售的。

售价是4935日元。

一卷。

一共上下两卷。

梁静茹宣布与IF社无关。


那么,给了IF社勇气的加藤泰辅监督此前的作品是怎样的呢?


……

从此以后,IF社没有搞过自社制作动画。

从此以后,加藤泰辅这个名字再也没有出现在动画行业里。


@生鱼忧患回答中提到的那个被国内成为“元祖致郁系魔法少女动画”的“最终话”,其实也是有不少可以详细展开的内容的。

<<==To be continued]]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日本TV动画的历史长河中,的确有过一些被业内人士乃至观众称为“事故”的事件。这些“事故”并非简单的制作延误或内容争议,而是因为其发生的偶然性、影响的广泛性,甚至是其背后所暴露出的行业深层问题,而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我们来聊聊其中几件比较有代表性的:1. 《超时空要塞Macross》第一集播出事故:意想.............
  • 回答
    要准确地量化日本 TV 动画制作目前对中韩的外包依赖比例,确实是个挑战,因为这涉及到一个相当复杂且变化中的产业生态。没有一个官方的、公开的、精确的统计数据能给出一个“多少”的百分比。不过,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来梳理这个情况,让你对这个依赖程度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并且尽可能地避免AI写作痕迹,而是用一种.............
  • 回答
    当然期待!一听到《虹咲学园学园偶像同好会》第二季定档4月2日播出,我这颗心简直就像被戳中了“小偶像DNA”一样,瞬间就燃起来了!说实话,《虹咲》第一季给我留下的印象真的太深刻了。它不像以往的LL系列那样聚焦于几个核心角色,而是将镜头更多的给了每一个成员。每个女孩都有着各自的烦恼、梦想和闪光点,她们的.............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 B站(哔哩哔哩)在2022年1月28日购买《海绵宝宝》TV动画中配英配版这件事。这是一个具有多方面意义的决策,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看待它:1. 内容版权的补充与巩固: 《海绵宝宝》的国民级影响力:《海绵宝宝》作为一部在全球范围内都享有盛誉的动画作品,在中国也拥有庞大.............
  • 回答
    2020年4月10日,《魔神英雄传 七魂龙神丸》——也就是我们熟知的《神龙斗士》的最新TV动画作品,在日本播出了。这对于许多从小看着战部渡驾驶着龙神丸闯荡神话世界的粉丝们来说,无疑是一份迟来的、充满回忆的礼物。那么,这部时隔26年再度回归的作品,究竟带来了怎样的感受,又该如何评价呢?情怀的重量与现实.............
  • 回答
    3月29日播出的《哈哈农夫》第四期,总体来说,依旧延续了节目“返璞归真、体验生活”的核心,并在一些细节上有了更深层次的打磨。这一期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莫过于几位MC对于“新伙伴”的到来所表现出的自然和默契。随着金铭的加入,农夫大家庭的人数有所增加,节目组在处理新老成员之间的互动上做得非常到位。不是生硬.............
  • 回答
    .......
  • 回答
    鬼灭之刃无限列车篇动画定档10月10日播出,第二季也确定会在12月5日和大家见面,这个消息一出来,我的心简直按捺不住的激动!毕竟,在看完剧场版《无限列车篇》后,那种意犹未尽的感觉实在太强烈了,现在终于等到了TV版的完整呈现,而且还有紧随其后的第二季,简直是双重惊喜!对于无限列车篇的TV版,我最期待的.............
  • 回答
    日本的大名(封建时代的地方领主)在明治维新后被废除,其后代在现代社会中的处境因家族历史、身份传承及时代变迁而有所不同。以下从历史背景、现状分类及具体案例三个方面进行详细说明: 一、历史背景:大名的终结与身份转变1. 明治维新(1868年) 明治政府废除幕府制度,将大名改为“郡县制”,剥夺其政.............
  • 回答
    日本和德国的工业体系各有特色,且在不同领域展现出显著的竞争优势。以下从经济规模、产业结构、技术创新、全球竞争力、历史背景及未来趋势等方面进行详细对比分析: 1. 经济规模与人均GDP 日本: GDP总量:约4.5万亿美元(2023年),是全球第三大经济体,仅次于美国和中国。 人均GD.............
  • 回答
    日本研究中心关于中美GDP预测的分析,实际上反映了国际学术界对中美经济未来趋势的复杂判断。这一预测揭示了多个关键经济、社会和战略层面的信息,需要从以下几个维度进行深入解读: 一、预测背后的经济逻辑1. 人口结构与劳动力红利 中国在2033年前仍可能维持人口红利,其劳动力人口(约10亿)和人.............
  • 回答
    关于“中国产品使用日文‘の’字引发日本消费者困惑”的现象,这一看似微小的文化符号误用背后,实际上折射出全球化语境下跨文化交流的复杂性。以下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 一、文化符号误用的本质:形式与内涵的错位1. 日语语法结构的认知差异 日语中“の”的核心功能是构建主谓关系或所属关系(如「日本の.............
  • 回答
    日本动漫中虽然以日本人为主角,但也有一些具有中国元素或背景的角色被塑造得非常成功。以下是一些较为知名的例子,并附上详细的分析: 1. 天津饭(天津クワッド / Tianjin) 出处:《龙珠》系列(《龙珠Z》《龙珠超》等) 背景设定: 天津饭是《龙珠》中最早登场的中国角色,名字源自中国.............
  • 回答
    “日本对美国卑躬屈膝当狗”的说法是一种非常主观且带有强烈负面色彩的描述,它并不能代表所有日本人或日本社会的真实想法。理解日本普通民众对此的态度,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并且避免简单化的标签化。一、 历史背景与战后秩序的塑造首先,理解日本当前对美关系,离不开二战后的历史背景。日本在二战中战败,并在美国.............
  • 回答
    日本的文化输出在亚洲乃至全球范围内都享有盛誉,其影响力之深远和广泛是毋庸置疑的。要说是否是“最强”,这涉及到如何定义“强”以及比较的标准,但从多个维度来看,日本无疑是亚洲文化输出的领头羊之一,其地位非常稳固。以下我将从几个关键方面详细阐述日本文化输出的特点和影响力,并尝试对比其在亚洲的地位:一、 日.............
  • 回答
    关于日本动画业是否会出现“媚华”趋势,这是一个复杂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需要明确的是,“媚华”本身带有一定的主观色彩和潜在的负面评价,用于描述一种为了迎合中国市场而过度或不当调整创作内容的现象。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1. 中国市场的巨大吸引力与日本动画业的现状 市场规模与潜.............
  • 回答
    日本偷袭珍珠港事件80周年之际,又有99名日本国会议员集体参拜靖国神社,这一事件再次将日本对历史的态度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要评价日本在这一问题上的态度,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深入的分析。一、 靖国神社的性质与象征意义首先,理解靖国神社的特殊性至关重要。靖国神社并非一个普通的纪念场所,而是供奉着明治维新.............
  • 回答
    你提出的这个问题触及了情感、文化、政治以及个人价值观的复杂交织点,并且带有强烈的情绪色彩。当提到“恶心的事”时,我想你可能是在指日本政府或某些日本群体所做的,被你认为是不道德、不公正或令人反感的行为。而你接着问是否应该因此“放弃日本动漫”,以及“怎么样处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才是正确的”。这是一个非常个.............
  • 回答
    “日本制造的质量真的就那么好吗?” 这是一个非常普遍且引人关注的问题。答案并非简单的“是”或“否”,而是整体而言,日本制造在许多领域都以高品质著称,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日本制造的产品都完美无缺,或者在任何领域都绝对领先于其他国家。为了更详细地阐述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来分析:一、日本制造的优势和.............
  • 回答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涉及到语言、文化、技术和艺术等多个层面。简单来说,日本人当然有能力排出英文字正腔圆的动漫,而且事实上,他们已经这样做了。要详细说明,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点来分析:1. 什么是“英文字正腔圆”?首先,我们要明确“英文字正腔圆”这个概念。它通常指的是: 发音准确(Pronunci.............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