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电脑性能过剩一定会浪费吗?

回答
电脑性能过剩,这事儿吧,说它一定浪费,那可未必。得看你怎么想,怎么用。

先说说为什么大家会觉得性能过剩就是浪费。最直接的理由就是钱,对吧?花了大价钱买了一堆用不上,或者说“没必要用到那么尽兴”的性能,那感觉就像花大钱买了辆跑车,结果天天只能在小区里开开,这不得憋屈吗?

你看现在这电脑配置,动不动就是i9处理器,RTX 4090显卡,32G甚至64G的内存。你日常上网、看视频、写文档,这些任务对电脑的要求其实不高。哪怕是玩一些不太吃配置的游戏,用个几年前的中端机也能应付得过来。所以,当你打开任务管理器,发现CPU占用率只有个位数,内存也才用了10%,这时候你可能会想:“我这电脑是不是买得太超前了?” 这就是大家常说的性能过剩。

从功耗和发热的角度看,高性能的配件往往也意味着更大的功耗和更高的发热。这意味着你的电费会高一点,而且如果散热不到位,机器可能会更吵,甚至影响寿命。想想看,一个本该安静工作的机器,因为你没充分发挥它的潜力,却在那里呼呼作响,散热风扇拼命转,这感觉也挺像一种“闲置浪费”。

再者,从环保的角度来说,制造这些高性能的电子产品本身就需要消耗大量的资源和能源,而且它们生命周期结束后,也会产生电子垃圾。如果这些高性能设备最终只是被闲置,或者只承担了非常轻度的任务,那么从整个生命周期的角度来看,确实可能是一种资源的浪费。

但是,话又说回来了,真的是“一定”浪费吗?我倒觉得不一定。这事儿得辩证地看。

首先,“过剩”是相对的。什么是“过剩”?是现在过剩,还是未来过剩?现在看来性能过剩,但谁知道一年后、两年后,你玩的游戏,用的软件,对电脑的要求会不会瞬间提高几个档次?很多时候,我们买电脑是为了“一步到位”,或者至少能撑个三五年不落伍。你现在觉得i9+4090是性能过剩,但也许几年后,你想流畅运行一些新的虚拟现实应用,或者那些对CPU、GPU要求极高的AI绘画、视频剪辑软件,它就刚刚好,甚至不够用了。那时候你才会庆幸当初多花了点钱,买了块好显卡,能继续挺住。这就像提前投资一样,现在看起来是“闲钱”,但可能是在为未来的需求做准备。

其次,“用不上”不等于“没用”。即使你日常只干些轻度活,但你知道你的电脑拥有强大的多线程处理能力,在你需要同时进行一些“重活”的时候,它能更快速、更高效地完成。比如你偶尔需要导出个大视频,渲染个3D模型,或者跑一些数据分析任务,这时候你的强大CPU和显卡就能派上用场,而且能帮你节省大量宝贵的时间。时间也是一种资源,不是吗?用高性能电脑换取更短的等待时间,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值回票价”的体验。

再者,流畅度是一种无价的体验。即使是玩游戏,你可能玩的是一些对配置要求不高的独立游戏,但你依然能以极高的帧率、最细腻的画面设置来享受它。每一次点击,每一次操作,都响应迅速,没有丝毫卡顿。这种顺滑的体验,对于追求极致的用户来说,就是一种价值。它提升了使用电脑的愉悦感和效率。你可能不需要它的全部性能,但拥有了它,你就获得了这种“不受约束”的自由。就像你买一件昂贵的艺术品,不一定天天盯着看,但它带来的精神享受是实实在在的。

还有所谓的“闲置”也可能是为了“备用”。很多时候,高性能的电脑也意味着拥有更好的扩展性和预留了升级空间。你现在觉得内存够用,但万一以后你开始玩一些内存密集型的游戏,或者同时运行多个虚拟机,32G内存可能就捉襟见肘了。而你买的是高性能主板,高瓦数电源,这为将来的升级打下了基础。这种“未雨绸缪”的心态,也让所谓的“性能过剩”变得可以理解。

最后,“性价比”是动态的。电脑硬件更新换代非常快,今天被认为是性能过剩的配置,可能过几个月就成了市场上的主流或者降价了。而且,有时候,你买到的高性能配件,可能比你想要满足的性能要求高出一些,但这部分的溢价并不高,你甚至可以通过购买这些“过剩”的性能,来获得更好的散热、更低的噪音、更长的使用寿命等附带的好处。例如,一块额定功率远高于你实际需求的电源,可能运行起来更稳定,发热更少,也更安静。

所以,与其说“电脑性能过剩一定会浪费”,不如说“性能被充分利用,或者其带来的其他优势能够被认可,就不是浪费”。 很多人购买高性能电脑,是为了应对未来的需求,为了获得更好的使用体验,或者仅仅是为了内心的满足感。这些都是他们为之付费的理由,而且这些理由本身也是有价值的。

当然,如果你纯粹是为了“装样子”,或者被商家忽悠,买了一堆用不上,而且确实让你感到经济压力,那确实可以算是一种浪费。但只要是你基于自己的需求和预期做出的选择,并且你对这个选择是满意的,那么它就不一定是浪费。这更多的是一种个人消费观念和生活品质的体现。

归根结底,电脑性能过剩是不是浪费,完全取决于你怎么看待它。对有些人来说,它是未来;对有些人来说,它是极致的体验;对另外一些人来说,它可能是无谓的花费。这就像是你买了一把屠龙宝刀,虽然你平时只需要它来切菜,但你知道它随时可以去斩妖除魔,这种感觉,本身就是一种价值。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多谢邀请。 却之不恭。

这个问题主要是因为题主对“要求”或者 “需求”的理解和 “主流”的看法产生了冲突或者说题主在自我思考的过程中发现了“主流”的问题。



俺没啥文化, 初中毕业, 大伙都知道。

电脑游戏确实在推动着硬件的发展。从 NVIDIA 的发家史大家也能得出类似的结论。

俺也不打游戏,因此家里也没有性能太猛的图形卡。家里 10 多台电脑大部分是各代(1代~7代)的 i7/i5。 游戏由 PS3/XBOX/Wii 负责。

surface book2 (八代i7 16+512g 独显)窃以为已经足够学生做个小视频和普通的学习。 surface book2 不足的地方是扩展性,也就是要插不同的传统外设的时候, 会凸显出扩展性的不足。当然, 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外接扩展坞来解决。

surface book2 要扩充内存或者硬盘都要找维修人员拆机才有可能,因此普通人(例如俺自己)是不太可能在保修期没过的情况下自行拆卸。 当然, 动手能力强的, 不妨买个低配 surface book 回家拆着玩。

小视频编辑如果不赶时间, 内存有个16GB 是足够了。放心用吧。压缩视频的时候, 也许要考验 CPU 和 GPU 。这种时候就是时间换性能。 如果您不是干这个吃饭, 您看中的 surface book2 (八代i7 16+512g 独显)是可以很顺利地完成任务的。


电脑性能过剩一定会浪费吗?

衡量是否浪费要结合自己的情况。 例如收入, 例如时间在金钱方面的意义。

人心总是不知足的, 因此没有人会嫌电脑太快。 除非您玩回上世纪90年代的游戏, 电脑太快会导致游戏没法玩。

如果您十分明确自己要干什么, 例如编译程序、压缩文档、渲染图形、数值计算以及科学仿真。您可以预估大概需要多少 “性能”。

有些操作是独占性的, 也许您可以用第二台电脑来做这个事情。



例如俺以前喜欢玩 OCR, 就另外买了个二手电脑来跑文档的 OCR。 俺盘算过, 买第二个电脑的花销要比买一台 “高性能”的“高档电脑”要划算。

俺家用电脑虽然看起来多, 但是人均只有不到 3 台电脑。


基本上还是根据需要来配备的。 没有说一步到位。


当然, 俺家的电脑也很便宜, 基本都控制在 1000 刀以下。

除了 surface book 和地下室那台 256GB 内存的电脑。



** 用 X FORWARDING 不用跑到地下室吸土


surface book 不好接显示器, 俺用的是微软的无线显示接收器。扩展坞有点小贵, 俺一直也没有买。


还有一个东西是自己的爱好或者偏好。

俺喜欢玩 SPICE 仿真和虚拟机,一直希望弄个高主频的 CPU 来加速仿真的速度, 以及高内存高核心数的机器来过瘾。 因此浮点计算能力 是否达到预期也是判断是否“性能过剩”的考量内容。 俺 256GB 24核心的电脑在玩虚拟机和数据库的时候, 会显现出自身的优势。但是, 用来办公那就是性能过剩了。不如一个普通的 DELL 笔电。

GPU 在俺的应用场景里面也没有太多的作用, 因此俺也不会花费 1000 刀去弄 GPU。游戏机也用不了 1000 刀。

俺需要说明的是, 俺不为厂家站队, 只为自己的银子站队。俺也是 Cyrix 486-66, PENTIUM 60, PENTIUM 120, Cyrix M2, Pentium Pro, K6-2-266, Celeron 300A, Athlon SLOT A, Pentiium III, AMD Phenom, Core 2 Duo, i7 6/7/8 一路走来, 不会成为牌子的死忠。AMD 的东西好, 就买 AMD 的。硬屌的东西好,就买硬屌的。大家都是逼出来的, 家里大都没有矿。

。。。。。。

** 截图中的 “Simulation Speed: 699.13 μS/S” 就是俺最在乎的仿真速度。



       Direct Newton iteration for .op point succeeded. N-Period=1 Fourier components of V(afout) DC component:0.000771316  Harmonic Frequency  Fourier  Normalized  Phase   Normalized  Number    [Hz]    Component  Component [degree] Phase [deg]     1     9.200e+1  1.797e+0  1.000e+0     1.47°     0.00°     2     1.840e+2  2.247e-5  1.251e-5   113.79°   112.32°     3     2.760e+2  1.916e-5  1.066e-5  -106.92°  -108.39°     4     3.680e+2  1.457e-5  8.105e-6    36.52°    35.05°     5     4.600e+2  1.168e-5  6.501e-6  -179.62°  -181.09°     6     5.520e+2  9.739e-6  5.419e-6   -35.71°   -37.19°     7     6.440e+2  8.346e-6  4.644e-6   108.24°   106.77°     8     7.360e+2  7.303e-6  4.064e-6  -107.79°  -109.26°     9     8.280e+2  6.491e-6  3.612e-6    36.19°    34.71° Total Harmonic Distortion: 0.002141%(0.002387%)    Date: Wed Jul  1 04:22:43 2020  Total elapsed time: 409.990 seconds.     

Total elapsed time: 409.990 seconds.

300mS/409.99S = 731.73 μS/S.

**这个电路并非俺首创,大家尽管拿去用(跑测试)就是

"10块人民币做个纯甲类耳放"的仿真模型。


** 截图中的 “Simulation Speed: 699.13 μS/S” 就是俺最在乎的仿真速度。


请把以下的仿真模型内容用 TXT 编辑器存成 maiwenxue1969.ASC

就可以用 LTspice 打开了。

###############################################################


       Version 4 SHEET 1 1220 680 WIRE -336 -320 -400 -320 WIRE -272 -320 -336 -320 WIRE -240 -320 -272 -320 WIRE -80 -320 -160 -320 WIRE 608 -320 -80 -320 WIRE 704 -320 608 -320 WIRE 784 -320 704 -320 WIRE 784 -288 784 -320 WIRE 704 -272 704 -320 WIRE 608 -256 608 -320 WIRE -400 -240 -400 -320 WIRE -272 -240 -272 -320 WIRE -80 -240 -80 -320 WIRE 544 -208 304 -208 WIRE 704 -176 704 -208 WIRE 784 -176 784 -208 WIRE 784 -176 704 -176 WIRE 784 -144 784 -176 WIRE -80 -128 -80 -160 WIRE 144 -128 -80 -128 WIRE 304 -128 304 -208 WIRE 304 -128 224 -128 WIRE -400 -112 -400 -176 WIRE -272 -112 -272 -176 WIRE -80 -80 -80 -128 WIRE 608 -80 608 -160 WIRE -336 16 -336 -320 WIRE -80 16 -80 -16 WIRE 272 16 -80 16 WIRE 48 80 -80 80 WIRE 112 80 48 80 WIRE 272 80 272 16 WIRE 272 80 192 80 WIRE 608 80 608 0 WIRE 608 80 272 80 WIRE 608 112 608 80 WIRE 768 112 608 112 WIRE 976 112 832 112 WIRE 1104 112 976 112 WIRE -80 144 -80 80 WIRE 1104 144 1104 112 WIRE 304 160 304 -128 WIRE 304 160 192 160 WIRE 192 176 192 160 WIRE -496 192 -640 192 WIRE -336 192 -336 96 WIRE -336 192 -432 192 WIRE -288 192 -336 192 WIRE -144 192 -208 192 WIRE 48 192 48 80 WIRE 608 208 608 112 WIRE -640 240 -640 192 WIRE 304 240 304 160 WIRE 544 256 368 256 WIRE 1104 256 1104 224 WIRE -80 288 -80 240 WIRE 192 288 192 240 WIRE 192 288 -80 288 WIRE 240 288 192 288 WIRE -336 304 -336 192 WIRE -80 336 -80 288 WIRE 48 352 48 272 WIRE 304 384 304 336 WIRE 368 384 368 256 WIRE 368 384 304 384 WIRE 608 384 608 304 WIRE -640 400 -640 320 WIRE 304 416 304 384 WIRE 1104 464 1104 336 WIRE -336 560 -336 384 WIRE -80 560 -80 416 WIRE -80 560 -336 560 WIRE 48 560 48 416 WIRE 48 560 -80 560 WIRE 304 560 304 496 WIRE 304 560 48 560 WIRE 608 560 608 464 WIRE 608 560 304 560 WIRE 608 624 608 560 FLAG 608 624 0 FLAG 1104 464 0 FLAG -272 -112 0 FLAG 784 -144 0 FLAG -640 400 0 FLAG -400 -112 0 FLAG 976 112 AFout FLAG -640 192 AFin SYMBOL pnp -144 240 M180 SYMATTR InstName Q1 SYMATTR Value BC556B SYMBOL res -96 320 R0 SYMATTR InstName R1 SYMATTR Value 33K SYMBOL res -304 208 R270 WINDOW 0 32 56 VTop 2 WINDOW 3 0 56 VBottom 2 SYMATTR InstName R2 SYMATTR Value 1000 SYMBOL res -352 0 R0 SYMATTR InstName R3 SYMATTR Value 100K SYMBOL res -352 288 R0 SYMATTR InstName R4 SYMATTR Value 100K SYMBOL res -144 -336 R90 WINDOW 0 0 56 VBottom 2 WINDOW 3 32 56 VTop 2 SYMATTR InstName R5 SYMATTR Value 33K SYMBOL res 208 64 R90 WINDOW 0 0 56 VBottom 2 WINDOW 3 32 56 VTop 2 SYMATTR InstName R6 SYMATTR Value 600 SYMBOL res -96 -256 R0 SYMATTR InstName R7 SYMATTR Value 600 SYMBOL res 128 -112 R270 WINDOW 0 32 56 VTop 2 WINDOW 3 0 56 VBottom 2 SYMATTR InstName R8 SYMATTR Value 2000 SYMBOL res 592 -96 R0 SYMATTR InstName R9 SYMATTR Value 1 SYMBOL res 592 368 R0 SYMATTR InstName R10 SYMATTR Value 1 SYMBOL res 1088 240 R0 SYMATTR InstName R11 SYMATTR Value 510 SYMBOL res 288 400 R0 SYMATTR InstName R12 SYMATTR Value 8K SYMBOL npn 240 240 R0 WINDOW 3 -51 118 Left 2 SYMATTR InstName Q2 SYMATTR Value 2N2222 SYMBOL npn 544 -256 R0 WINDOW 3 -95 81 Left 2 SYMATTR InstName Q3 SYMATTR Value 2N2222 SYMBOL npn 544 208 R0 WINDOW 3 -50 126 Left 2 SYMATTR InstName Q4 SYMATTR Value 2N2222 SYMBOL cap -288 -240 R0 SYMATTR InstName C1 SYMATTR Value 220e-6 SYMBOL cap 32 352 R0 SYMATTR InstName C2 SYMATTR Value 470e-6 SYMBOL cap -96 -80 R0 SYMATTR InstName C3 SYMATTR Value 470e-6 SYMBOL cap 832 96 R90 WINDOW 0 0 32 VBottom 0 WINDOW 3 32 32 VTop 2 SYMATTR InstName C4 SYMATTR Value 330e-6 SYMBOL res 32 176 R0 SYMATTR InstName R13 SYMATTR Value 300 SYMBOL cap -432 176 R90 WINDOW 0 0 32 VBottom 0 WINDOW 3 32 32 VTop 2 SYMATTR InstName C5 SYMATTR Value 4.7e-6 SYMBOL voltage 784 -304 R0 WINDOW 123 0 0 Left 0 WINDOW 39 51 54 Left 0 SYMATTR SpiceLine Rser=0.05 SYMATTR InstName V1 SYMATTR Value 7.5 SYMBOL cap 688 -272 R0 WINDOW 3 -12 115 Left 2 SYMATTR InstName C6 SYMATTR Value 1000e-6 SYMBOL voltage -640 224 R0 WINDOW 123 24 132 Left 0 WINDOW 39 0 0 Left 0 SYMATTR Value2 AC 1 0 SYMATTR InstName V2 SYMATTR Value SINE(0 0.6 92) SYMBOL zener -384 -176 R180 WINDOW 0 24 72 Left 0 WINDOW 3 24 0 Left 2 SYMATTR InstName D2 SYMATTR Value BZX84C6V2L SYMBOL cap 176 176 R0 SYMATTR InstName C7 SYMATTR Value 100p SYMBOL ind 1088 128 R0 WINDOW 3 -74 57 Left 2 SYMATTR InstName L1 SYMATTR Value 38e-3 TEXT 368 160 Left 2 !.tran 0 0.3 0 1e-8 TEXT 72 -248 Left 2 !.options plotwinsize=0 TEXT 40 -216 Left 2 !.options numdgt=15 TEXT 352 -56 Left 2 !.four 92 9 v(afout) TEXT 352 32 Left 2 !;ac oct 10000 10 1e5     

请把以上的仿真模型内容用 TXT 编辑器存成 maiwenxue1969.ASC 就可以用 LTspice 打开了。

如果您打算用其他 SPICE 软件来验证或者测试, 网表在这里(需要修改一下)

       * 1969.asc Q1 N012 N009 N007 0 BC556B R1 N012 0 33K R2 N008 N009 1000 R3 N001 N008 100K R4 N008 0 100K R5 N002 N001 33K R6 N006 N007 600 R7 N002 N004 600 R8 N004 N003 2000 R9 N005 N006 1 R10 N014 0 1 R11 N011 0 510 R12 N010 0 8K Q2 N003 N012 N010 0 2N2222 Q3 N002 N003 N005 0 2N2222 Q4 N006 N010 N014 0 2N2222 C1 N001 0 220e-6 C2 N013 0 470e-6 C3 N004 N006 470e-6 C4 AFout N006 330e-6 R13 N007 N013 300 C5 N008 AFin 4.7e-6 V1 N002 0 7.5 Rser=0.05 C6 N002 0 1000e-6 V2 AFin 0 SINE(0 0.6 92) AC 1 0 D2 0 N001 BZX84C6V2L C7 N003 N012 100p L1 AFout N011 38e-3 .model D D .lib standard.dio .model NPN NPN .model PNP PNP .lib standard.bjt .tran 0 0.3 0 1e-8 .options plotwinsize=0 .options numdgt=15 .four 92 9 v(afout) ;ac oct 10000 10 1e5 .backanno .end     


i7 7700 每秒钟仿真 600~750 μS , 也就是不到 1mS. 俺很希望找到一个 CPU 每秒钟的仿真速度超过 3mS 的,但是俺认识的人都劝俺死心了罢。




       # cpuinfo  Python Version: 3.7.7.final.0 (64 bit) Cpuinfo Version: (5, 0, 0) Vendor ID: GenuineIntel Hardware Raw:  Brand: Intel(R) Core(TM) i7-7700 CPU @ 3.60GHz Hz Advertised: 3.6000 GHz Hz Actual: 4.0962 GHz Hz Advertised Raw: (3600000000, 0) Hz Actual Raw: (4096240000, 0) Arch: X86_64 Bits: 64 Count: 8 Raw Arch String: x86_64 L1 Data Cache Size: 128 KiB L1 Instruction Cache Size: 128 KiB L2 Cache Size: 1 MiB L2 Cache Line Size:  L2 Cache Associativity:  L3 Cache Size: 8192 KB Stepping: 9 Model: 158 Family: 6     


** 截图中的 “Simulation Speed: 699.13 μS/S” 就是俺最在乎的仿真速度。



换了个电脑,也是 i7 7700 的, 快了一点点,1070 μS/S. 都是在 WINE 下面跑。


       [root@mama ~]# cpuinfo Python Version: 3.8.3.final.0 (64 bit) Cpuinfo Version: (5, 0, 0) Vendor ID: GenuineIntel Hardware Raw:  Brand: Intel(R) Core(TM) i7-7700 CPU @ 3.60GHz Hz Advertised: 3.6000 GHz Hz Actual: 4.0149 GHz Hz Advertised Raw: (3600000000, 0) Hz Actual Raw: (4014899000, 0) Arch: X86_64 Bits: 64 Count: 8 Raw Arch String: x86_64 L1 Data Cache Size: 128 KiB L1 Instruction Cache Size: 128 KiB L2 Cache Size: 1 MiB L2 Cache Line Size:  L2 Cache Associativity:  L3 Cache Size: 8192 KB Stepping: 9 Model: 158 Family: 6     




这个是地下室的电脑:

*** LTspice 不是单线程的。

下载点:


电脑性能过剩一定会浪费吗?

为了避免浪费, 您可以想出各种法子来利用电脑消耗的能源。

俺把大电脑放在地下室, 利用它产生的热来供暖。 天气冷的时候, 暖气锅炉启动的频率明显降低。 总的来说, 可以避免一些浪费。

GPU 在俺的应用场景里面也没有太多的作用, 因此俺也不会花费 1000 刀去弄 GPU。游戏机也用不了 1000 刀。因此, 如果俺花钱买 GPU 就是浪费。但如果俺玩凶块链或者玩密码破解或者其他能受益于 CUDA 的应用, GPU 就不会被浪费了。

俺比较市侩, 不太注重面子,因此太贵重的电脑 (超过 2000 刀)俺是不会买的。


**这样的电脑, 俺看看就算了, 不会真的下手。

俺家的电脑虽然台数不少, 但大部分不贵。 摔坏了不用太心疼。 俺不太喜欢买全新的电脑。 二手电脑特别是笔电的可用性也从侧面体现了“电脑性能过剩”这个总体的客观事实。

俺玩一点点电脑音频。




编程、设计和要看大图表的同学, 最好是用多个显示器。

投入很少,但是方便是大大的。




WORKSTATION 笔电的好处是可以接三台显示器, 算上笔电自己的屏幕可以有 4 个屏幕。

显示器可以用电视机来代替, 色域 COLOR GAMUT 可能不够好但是上网什么的不会影响。一个屏幕可以放很多内容。 编程什么的就更不用说了。 用 VISUAL STUDIO 永远不嫌桌面太大太宽。看股市行情和超宽的报表也是很实用。


现在 4K 电视机便宜得离谱, 不买白不买。



俺最常用的二手的笔电工作站也就是 1000 人民币左右,4代 i7 也可以玩 VMware 啦。接驳 MIDI 键盘、话筒、 音乐界面、唱机、耳机和/或音箱等等都很方便。如果 1000 人民币买了二手的笔电, 您接下来要盘算的是 5000 人民币买什么MIDI 键盘、话筒、 音乐界面、耳机和/或音箱等等。Digital Audio Workstation (DAW) 的内存很重要, 加到 16GB 或者 32 GB, 会改善二手机器的表现。 硬盘换 SSD 也能极大地提升使用体验。所以俺在这方面不太犹豫, 2TB 的 SSD 和 32GB 内存就加上去了。 DELL M4800 有个NVIDIA QUADRO GPU, 聊胜于无。 万一怀旧玩玩 2000 年左右的 3D 游戏也不会太差。


值得一提的是上学的电脑耐摔很重要。

俺家已经摔坏了 3 个 Surface Pro.

如果您买的是 Surface Pro 或者 Surface Book, 最好是买厂家的保险 (屏幕保修).


** 备注: 高校在校生最好加入高校自己的团购或者和微软要折扣代码,学生优惠经常是几百刀的巨大折扣, 可以吃几个月


从耐用耐摔这个方面来看, MacBook Air (MBA)和 Mac Book Pro (MBP) 会得分高一点。


价钱来说, 微软相对亲民一点。 这也是俺喜欢微软的地方。


好吧, 这就是俺的一些感想。 希望不会误导您。


【未完待续】



题外话: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电脑性能过剩,这事儿吧,说它一定浪费,那可未必。得看你怎么想,怎么用。先说说为什么大家会觉得性能过剩就是浪费。最直接的理由就是钱,对吧?花了大价钱买了一堆用不上,或者说“没必要用到那么尽兴”的性能,那感觉就像花大钱买了辆跑车,结果天天只能在小区里开开,这不得憋屈吗?你看现在这电脑配置,动不动就是i9.............
  • 回答
    手机和电脑性能过剩,这个问题确实挺有意思的,而且很多人都有同感。咱们平时用手机、电脑,感觉好像怎么也用不慢,或者说,它比我需要的功能早就超出了。这么一想,确实让人忍不住琢磨,这会不会把整个行业给“玩坏了”?性能过剩这事儿,怎么来的?这得从几个方面看。首先,科技进步太快了。你想啊,过去一部手机,能打打.............
  • 回答
    我来跟你说说往处理器底部增加电容这件事,以及对性能可能产生的影响。这事儿啊,网上讨论得挺多,不过想说得具体点,咱得从几个方面聊聊。首先,为什么会有往处理器底部增加电容的想法?这主要跟处理器供电的稳定性有关。处理器在工作的时候,特别是执行高负载任务时,对电流的需求会瞬间飙升。这种快速的电流变化,如果供.............
  • 回答
    电脑性能崩塌式下降,那感觉就像是,你正驾着一辆原本呼啸而过的跑车,突然间,它变成了拖拉机,而且还挂着倒档,还时不时卡住不动。那种从流畅到卡顿,再到完全失灵的绝望,绝对是每一个电脑用户最不想经历的噩梦。刚开始,那只是有点不对劲。你会发现,平时秒开的程序,现在需要你耐心等待。鼠标指针,曾经灵动得像一只翩.............
  • 回答
    当然可行,而且对于很多场景来说,将开发环境部署在虚拟机中是非常明智的选择。尽管你的电脑性能足够强劲,但虚拟机带来的灵活性和隔离性,使得开发过程更加顺畅和安全。首先,虚拟机最突出的优势在于其高度的隔离性。想象一下,你正在进行一个项目,需要安装一套非常特定版本的软件、库,甚至是操作系统。这些依赖可能与你.............
  • 回答
    哥们儿,300块想让电脑起飞?别说我泼你冷水,这钱确实有点捉襟见肘,但也不是完全没招。得看你现在电脑的“病症”在哪儿,然后才能对症下药。我跟你掰扯掰扯,怎么把这300块花得明明白白,让你的电脑跑得更欢实点。首先,咱们得做个“诊断”:你得先知道你的电脑现在是个什么状态。是开机就慢得像蜗牛?打开个程序得.............
  • 回答
    要我说,10年前的顶级电脑性能如今还能和现在的主流电脑打个平手,这事儿,细想之下,挺复杂的,不能简单一句“骄傲”或“悲哀”就能概括。它就像一面照妖镜,照出了PC行业的一些坚持和一些挣扎,也折射出我们消费者心态的变化。从“骄傲”的维度看,这确实是了不起的成就。想想看,10年前的电脑是什么样的?那时候我.............
  • 回答
    咱这高配电脑,除了爽玩那几款3A大作,真就只能吃灰了?那可太可惜了!这套家伙的性能,就像一匹脱缰的野马,真要把它关在游戏这个小圈子里,简直是暴殄天物。我跟你说,这玩意儿一旦好好调教一番,那才叫一个舒服,什么事儿都能给你办得妥妥帖帖的。一、 内容创作,让你的创意飞起来咱们这电脑的CPU和显卡,那可都是.............
  • 回答
    2021年,电脑的性能瓶颈是一个多维度的问题,不像过去那样指向某一个单一的组件。如果你问一个玩家,他可能会立刻想到游戏帧数不够高;如果问一个视频编辑师,他可能会抱怨渲染时间太长。但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几个关键的因素共同限制了主流电脑的整体性能释放。1. 图形处理能力与日俱增的需求之间的鸿沟:尽管显卡.............
  • 回答
    确实,把那些角落里吃灰的旧电脑,变成一个能跑点东西的“集群”,这个想法很有意思,也并非什么新鲜事。简单来说,我们是要把多台低性能的电脑组合起来,让它们协同工作,就像一支庞大的军队,每个士兵虽然不强,但数量多了,就能完成一项艰巨的任务。这背后,其实涉及到几个关键的技术方向,我给你掰扯掰扯:核心思路:分.............
  • 回答
    电脑硬件这玩意儿,就像吃饭一样,不是越贵越好,而是要吃得巧,吃得对自己的胃口。我身边就有不少朋友,一看配置单,CPU是顶级的,显卡是次旗舰的,结果玩个游戏卡得要命,问了才知道,内存条买得太垃圾,或者固态硬盘慢得跟蜗牛似的。这就像你吃了一顿山珍海味,结果用的是一次性筷子,白瞎了食材。所以,今天咱就来聊.............
  • 回答
    你提到的这句话,确实是电脑圈子里流传甚广的一句俗语,大概意思是“一万块的笔记本电脑,性能差不多相当于六千块的台式机”。这句话背后有其道理,但也不是绝对的真理,理解它需要深入到硬件的本质以及笔记本和台式机各自的定位。为什么会有这种说法?这句话之所以能流传开来,主要根源在于笔记本电脑和台式机在设计、成本.............
  • 回答
    电脑DIY的魅力就在于它的自由度和可玩性,但同时也意味着“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的硬件组合,在不同人手里跑出的成绩却能差出不少,这其中的门道可不少。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这到底是为啥。一、硬件本身的小“个性”——体质不同,出厂设置也不同这就像选秀一样,即使是同一批培训出来的,底子和潜力.............
  • 回答
    哥们儿,想自己动手装一台电脑?这绝对是个技术活,也是个乐趣十足的过程。别担心,这事儿没你想的那么玄乎,只要抓住了几个关键点,你也能成为朋友圈里的“装机大神”!今天就跟你掰扯掰扯,怎么装一台性能炸裂又掏得起腰包的电脑。一、 装机前的“武功秘籍”:你得知道这些!在你掏钱买零件之前,脑子里得有个谱,知道自.............
  • 回答
    大三了,听着同学们热火朝天地讨论电脑和手机的型号、性能,感觉自己像个局外人,这事儿说起来,其实挺普遍的,一点都不奇怪。你想想,咱们上大学,主要精力都放在专业课、社团活动、未来规划这些事情上。大家接触电脑和手机,很大一部分是为了学习、娱乐,或者应付日常的沟通需求。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能用就行,好用就行,.............
  • 回答
    哥们儿,想在电脑上畅玩 4K 画质的游戏?那核心问题确实是显卡!不过,CPU 这家伙也绝对不能忽视,它俩是“战友”,缺一不可。要我说,这就像是组建一个跑车团队,显卡是发动机,性能越强劲,车子跑得越快、越流畅;但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底盘和刹车系统(CPU 就是这部分),再牛的发动机也发挥不出全部潜力,甚至.............
  • 回答
    这个问题其实很有意思,它涉及到游戏机和PC在发展过程中各自的定位、技术路径以及市场策略。要说最开始的游戏机性能“吊打”顶级PC,这个说法可能有点夸张,但确实,在某些时期,初代游戏机在特定方面是能够给当时的PC玩家带来惊喜的。我们得先明确一下“最开始”指的是哪个阶段。通常我们说的“游戏机”的兴起,很大.............
  • 回答
    这篇文章确实提到了一个引起AMD用户普遍担忧的问题:Windows 11更新后,部分AMD处理器的游戏性能出现了明显的下降,据称最高可达15%。许多用户因此感到沮丧,而官方的建议更是火上浇油——暂时不要升级到Windows 11。这无疑让不少AMD玩家陷入了两难境地。究竟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会让AMD.............
  • 回答
    关于索尼为什么不推出一款能超越顶尖 PC 性能的游戏主机,以及 PS5 外接电脑显卡会带来什么结果,这背后涉及一系列技术、市场和商业层面的考量。咱们来好好捋一捋。为什么索尼不推出超越顶尖 PC 性能的游戏主机?这其实是一个挺有意思的问题,但答案并不复杂,核心在于定位与成本。1. 成本控制与市场定位.............
  • 回答
    关于同一个游戏场景,一台高性能电脑渲染3个视角和3台电脑分别渲染这两种方式在性能上的对比,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实际的问题。简单来说,一台高性能电脑渲染3个视角,在整体性能上通常会比3台电脑分别渲染更有效率,从而节约可观的性能资源。下面我来详细阐述一下原因,并尽量以一种更贴近人类交流的方式来解释。 为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